敦煌琵琶谱:要写话题为孔子"和而不同"的作文,麻烦给点材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3 20:23:54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本人不才,提出三个参考材料:

第一,君子与人相处,和平忍让,而其见解卓越,与众不同。小人所见平庸,与众相同,而其争利之心特别强,不能与人和谐办事,但能扰乱他人而已。

左传昭公二十年,齐国晏子为齐君辨别和同二字之异,和如五味调和,五声相成,同则单调,只是一声一味之同,不与他声他味相调和,如此,食之无味,听之无趣。晏子的解释,可为此章注解重要的参考。[徐自民教授论语讲要http://www.amtbtc.org.tw/article/lun/LunYua0313.htm]

第二,和与同,差别在哪儿?和是不同质的东西合理配合,是多样的统一;同是相同质的东西简单重复与重合,是单调的同一。“和而不同”思想有三条原则:一是自己要有独立思考,不能随波逐流,更不应与坏人同流合污;二是允许别人有自主权,不能强迫别人服从自己,不能推行“顺我者生,逆我者亡”的霸道主义;三是要善於与别人友好合作,善於协调关系,特别是要保护弱者,帮助弱者,使不能劳动又失去依靠的鳏、寡、孤、独以及残疾者都能享受人间的幸福。这一原则,是组成和睦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和平世界所必须的。在人群中,既不当奴才,也不做霸主,也不是各自孤立的个人,而是组织成和谐的整体。这个整体使每个人能够享受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这一原则适合於民族之间、宗教之间、国家之间的关系。[孔子诞辰2556周年 全球祭孔的启示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09/28/content_3554659.htm]

第三,孔子提出了“周而不比”、“和而不同”作为君子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他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话里的“周”,释义为“勾结”。意思是,君子能团结人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与人团结。他还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意思是,君子处世庄重但是不与人争锋,能团结民众但是不结党营私。君子讲团结,不是无原则的调和人际关系;在讲团结的同时,不仅保留自己的个性,也允许团结对象保留其个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可以看作是孔子对“君子周而不比”思想的进一步阐述。“比”是结党;“同”是阿谀附和。“周而不比”,指形式,讲人际关系;“和而不同”,指内容,讲思想上的同异。
君子虽然讲团结、讲共存,但是在原则问题上,仍须爱憎分明。孔子在回答君子是否也有憎恶时明确表示:“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从列举的憎恶对象分析,都是违反仁、义、礼、智等原则性问题。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孔子提倡“周而不比”的“周”,不是周徧所有的人,他提倡“和而不同”的“和”,也不是与所有的人“和”。君子与小人是不能“周”也不能“和”的。[孔子思想的三个支撑点(周山)http://www.ica.org.cn/content/view_content.asp?id=1725]

Dear yekind:希望对您有一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