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西游记二胡悲情曲:农历“二月二”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6 23:36:39

吃龙豆(炒黄豆) 猪头,小孩子衣服后面挂尾巴~
呵呵

民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六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据说经过冬眼的龙,到了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便抬头而起。所以古人称农历二月初二为春龙节,又叫龙头节或青龙节。故这一天人们便到江河水畔祭龙神。《中华全国风俗志·寿春岁时记》云:“二月初二日,焚香水畔,以祭龙神。”
人所共知,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信仰的图腾。所以我们自豪地宣称: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千百年来,人们把龙视为带神秘色彩的吉祥物。“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民间一个重要节日了,许多习俗也多与龙有关。实际上“二月二,龙抬头”此说和古代天文学有关。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二月二春龙节由来已久。留下许多风俗。明人沈榜的《宛署杂记》中云:“二月引龙,熏百虫。……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旋绕水缸,呼为引龙回。用面摊煎饼。熏床炕令百虫不生。”《明宫史》载:“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以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清人富察郭崇在《燕京岁时记》中也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其中一此习俗一直沿袭至今。80年代中叶,在豫北一带还保留着吃黍米的风俗。二月二早上,家家户户都要煎黍米糕,群众称之年糕,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二月二,煎年糕,细些火,慢点烧,别把老公公的胡须烧着了。”中午皆吃“老龙布蛋”。即玉米蜕皮俗称玉黍米加面条。
其实,人们关心“龙抬头”用各种形式进行纪念,根本原因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系。正如这首民谣所云:“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因为二月正是农作物播种的季节。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百姓们通过各种纪念活动,寄托了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在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朝廷老子率满朝大臣都参加春耕生产,足见春耕不误农时之重要。

农历二月二日,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民间习俗春龙节来到,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叫“引田龙”。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吃猪头肉,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以示吉庆。

为什么在“二月二”要吃猪头肉呢? 古代猪头是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的供品。北方人在“二月二”龙 抬头之日,家家户户煮猪头,是因为初一、十五都过完啦,“二月二 ”是春节中最后一个节日。一般农户人家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到腊月23日过小年时杀猪宰羊,正月一过,腊月杀的猪肉基本上吃光了, 最后剩下一个猪头,就只能留在二月二吃了。“二月二”龙抬头,大地万物开始复苏,一切动植物都开始抬头 ,一年要开一个好头,迎来风调雨顺。龙王是管降雨的,他上到天宫 ,农民要把最好的祭品供上给龙王吃。用猪头当供品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看来是有说道的。

宋代的“仇池笔记”中曾记录了一个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 ,甚感腹饥,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熏熏的和尚 ,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曰:“嘴长毛 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桨浇。红 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若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 王中令吃着美馔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

俗语还说:“哪有提着猪头找不着庙门的 ”这其中道理更是不言而喻。人若怀才不遇,不必气馁,早晚必会找 到能够理解你,而又肯接受你的人。看起来“二月二”吃猪头是古代留下的传统,是吉祥兆头的标志。

那么现在“二月二”猪头肉又怎么吃呢?想着宋朝王中令吃到的那盆和尚端出的蒸猪头,品着猪头诗,那番景象已经是历史。现如今由北京金三元酒家发明的“扒猪脸”,就不一般了。他们把猪头肉给予了最高的待遇,载上了时代最时髦的称呼,并获中国菜肴首例专利 。 “扒猪脸”经过选料、清洗、喷烤、洗泡、酱制等十二道大关卡的标准化生产,历经十多个小时的修炼,才能端上餐桌。吃金三元的 “扒猪脸”有三种,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酱汁吃;三是卷煎饼吃 。每一种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二月二”吃现代“扒猪脸”,回味五千年的餐饮历史,该会是一种当代与历史交融的完美体现。“扒猪 脸”肥而不腻、肉骨分离、糯香可口,给现代人带来了美容、健脑的 效果。更为可喜的是当代的高科技和市场的结合让消费者不用到饭店 ,坐在家里就可尝到美味的“扒猪脸”。这正是:二月二,春龙节,龙的传人过龙节,龙节要吃猪头肉。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民间俗语“二月二,龙抬头”。一是说,此时百虫复苏,适宜耕作;二是说龙施雨水,祈求年丰。传统习俗在这一天要炒“料豆”、“撒青灰”、“围仓”。这天,还是邹城传统的峄山古会。

料豆,即黄豆,又称“蝎子爪”。料豆有咸甜之分,咸料豆首先把黄豆用盐汁渍泡后,用慢火炒,一般炒到豆粒发出爆响,豆皮炸出裂纹便可;甜料豆把黄豆渍泡在糖水中,然后再炒,有的在豆粒将要熟时,直接往上加糖。邹东山区个别地方用花生代替料豆。当地有在太阳不出来之前炒完料豆的风俗。传说吃蝎子爪不挨蝎子蜇。
围仓要在天亮之前举行,农妇在院内、大门口、场院内用草木灰画囤梯、打灰屯、撒五谷。围仓时,用青灰(草灰)围成圆圈,大套小,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围单不围双。意为希望粮食满仓,五谷丰登。

二月二这天不从井中打水(有的地方等太阳出来即可),怕“怒龙王”;不动针,怕刺伤“龙眼”;妇女不在屋内梳头,更不准用长绳,免得屋上掉蛇(俗称“长虫”)、蚰蜒、蝎子等。二月二,境内多数居民还有吃鱼的风俗,称为“熏虫”。民国年间,这天为年节尽头,“社火”至此停止,各行各业多少是此日开工,恢复正常的生产和工作。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又称“龙头节”,它也是土地神的生日,又称“土地会”。古代祭祀句芒神的中和节和祭祀龙王爷的春龙节,本在二月初一,后来四个节日都放在二月初二过。

龙头节,起源于伏羲氏时期,是我国农村的重要节日。此时春节已过,农事劳动即将全面展开,人们在做物质准备的同时,自然也希望风调雨顺以求丰收。而龙抬头正是下雨的预兆。

每到二月初二,我国北方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在黎明前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家后要点灯、燃香、上供,这叫“引龙回”;还有的人家在汲取新水后,要在水桶内放乾隆铜钱,名曰“张钱龙”。另一种方法是撒灰作龙蛇状,也称“引龙”。在这天,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暗喻“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兴云布雨,五谷丰登”。

二月二,北方民间还有爆玉米花的习俗。据传武则天登上帝位,改国号为周,玉皇大帝震怒,传谕四海龙王,三年之内不得向人间降雨。司管天河的龙王看到人间因干旱而饿殍遍野的惨景,决心违抗玉帝旨意,为人间降雨。百姓得救了,龙王却被玉帝打下凡间压在山下。玉帝还传谕天下,“金豆开花龙王方可重返天廷”。人们为报龙王救命之恩,到处寻找开花金豆。当二月初二这天翻晒玉米种子时,有人猛然想到,把玉米豆炒开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都爆起玉米花,并在院中设案焚香,供人间兴云布雨,从此民间就形成了农历二月初二爆玉米花的习俗。而且边爆玉米花,还要边唱:“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随着爆米花的呯呯声,也爆出了人们祈求五谷丰登的心愿。由于二月二的百虫复苏,江苏一带,这天还有祭虫习俗,即用糯米、玉米等碾成粉,做成各种果子或牲畜的形状。蒸熟后,将这斋果撮在青竹梢顶。黄昏时送到田头地边。据说“百虫神”吃了这“斋果”,便不会伤害庄稼。

农历二月初二也是土地神的生日,人们要举行“土地会”祀之。土地公也称福德爷、伯公、福德正神。它是古代的社神,由于民生衣食所需皆取自土地,故尊称它为“土地公”而按时祭祀。虽各地祭祀习俗不同,有单祀土地公的,也有土地公、婆合祀的。

实际上,无论祈盼龙抬头下场春雨也好,龙出而百虫垫伏也好,祭祀龙王、土地公,二月二这天的活动,全都和祈求农事的丰收有关。一年之计在于春,农人们过完春节,除了开始辛劳地忙碌各种农事的准备工作外,更希望能邀天力而获丰收,于是才有了这二月二的种种节俗活动。

范庄龙牌会的传统节俗活动可谓远近闻名。范庄,是河北赵县的一个大村镇。相传共工氏之子勾龙,曾为保全部落而不与颛顼争斗,最后化作一只白蝶飘然飞去。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村民们搭吊棚,设龙牌,是为了祭奠这保护百姓的勾龙。现“龙牌会”已发展为大型文化庙会,也可说是民间文化艺术大汇演,每年约有十万群众云集赶会,场面十分壮观。

二月二“龙抬头”,北方还有一种习俗是“穿龙尾”。即:将麦秸去叶留杆,用剪子将麦秸杆剪成长约15—20毫米长度的一段段,再用剪子剪出一些直径约10—15毫米的圆形花布(剪成方形也可),然后,将剪圆花布剩下的花布剪成宽窄不一的布条条,理成一束,两头剪齐,其中一头用红线扎紧,再用大一点的针穿上红线,把麦秸杆和花布间隔着穿成一串,一般约25—30厘米长即可,之后将这串“龙尾”的另一端缝在小孩子的左上胸的衣襟上,到此,“穿龙尾”的整个做法完成。
据说此种习俗可以避邪,使孩子在这一年生龙活虎、太太平平、无灾无病、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