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后歌词谐音:请问以前的达县是现在的什么地方,我是贵州的朋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18:52:29

答: 以前的达县现在还是叫达县,是地级市达州市的市中心。

达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处川渝鄂陕结合部,自古有东川之绣壤,西蜀之名区的美誉,是川东北交通枢纽和川渝鄂陕结合部物资集散中心,幅员面积2694平方公里,辖64个乡镇,总人口126万,人口总数名列全省第十位,综合经济实力名列西部经济百强县第62位,是全国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工作先进县,是全省三个代表学教活动暨三级联创先进县。

区位独特
达县位于达州市中心,地处川渝鄂陕结合部,襄渝铁路、达成铁路、2l0国道、达万铁路、达渝高速公路横贯其境,州河、巴河水上运输畅通发达,河市机场坐落境内,区位交通优势得天独厚。县城与达州市老城区仅一河之隔,互补性较强。

资源富集
达县境内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l6.05万千瓦,可开发量5.1万千瓦;已探明矿藏12种,主要矿藏煤、天然气、岩盐储量分别达2.4亿吨、2700亿立方米、2.1万吨,石灰石资源分布广、储量大。

风光秀丽
达县巴蜀文化浓郁,佛教、道教遗迹等人文景观众多。三教合一的国家AA级旅游区真佛山,古木参天,庙字楼阁,雕梁画稼,堪称一绝。铁山和雷音铺两大省级森林公园,峰峦叠翠、林海莽莽。有着优美传说的九龙湖,湖光山色、翠竹农舍,是风韵独具的江南水乡。州河的生态旅游、巴河的漂流探险、仙女山时保健温泉,让人回归自然、赏心悦目。石桥的列宁街、样桐革命文物陈列馆与秀丽壮美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

基础较好
达县是全国商品粮、商品瘦肉猪、商品牛和四川省水禽生产基地县,是全国油桐、兰麻生产基地,是著名的柑桔之乡,可年产粮食60万吨左右、油菜籽1.8万余吨,年出栏生猪、商品牛和水禽分别达120万头、3.5万头共和1600万只以上。近年来,达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工业企业基木形成了以食品饲料、建筑建材、丝麻加工、橡塑制工、申药材加工、能源化工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涌现了长江食品、智鹏麻纺、美好塑业、通川酒业等一大批民营骨干企业,工业经济增长势头强劲,连年在全市考核中名列前茅。

达县是省上的劳务输出先进县。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相继有20多万劳动大军奔赴全国各地务工经商。每年经邮局汇兑的款项就高达5`6亿元。近些年来,在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下,一些学到了技术,积累了资金的打工仔纷纷回乡创业,已有185人回乡创办各类企业120多个,1999年创产值3.2亿元,实现利税1980余万元。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该县在外务工经商的人员想回乡创业的越来越多。新进乡的张淇在外经销铝材挣了钱,去年下半年回乡投资1500万元,租用国有企业厂房,用三个月时间建成一座现代化的铝材厂,今年正月初六已正式投产,解决当地就业者120多人。县委、政府因势利导,又新出台十五条优惠政策,进一步支持和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大显身手。
**********************************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北与陕西安康和湖北十堰接壤,东接万州直达三峡库区,南连嘉陵江与重庆临近,是中国西部四大名城—重庆、成都、西安、武汉交汇辐射的中心地区,幅员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38万。现辖通川区、达县、大竹县、宣汉县、渠县、开江县,代管万源市。是四川人口大市、资源大市和川东工业重镇、秦巴地区商贸中心,素有“川东明珠”之美誉。

达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达州上古属巴地,自东汉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年)设县治所,历为州、郡、府、专署、地区所在地,隋、唐称通州,宋、元、明、清为达州,1999年撤销达川地区,成立地级达州市。达州曾养育过《三国志》作者陈寿、宋代文学家张思训、清代思想家、教育家唐甄等一代名流。达州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老区,红军故里,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王维舟、张爱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

达州交通便捷,商贸活跃。达州是四川通江达海的东通道和川渝鄂陕结合部的交通枢纽。国道210、318线纵横全境,襄渝铁路、达成铁路、达万铁路四通八达,渠江航运直通重庆,河市机场直达成都、广州、武汉、西安、深圳、北京等地,达渝高速公路直达重庆,达陕高速公路列入交通部“十五”规划。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向达州聚集,使达州成为了秦巴地区的商贸中心。

达州资源富集,物资丰饶。已探明可开发利用矿产28种,天然气、钾盐、石灰石、煤、石膏、富钾卤水、硫铁矿、锂、锶、锰、钒等,储量十分丰富,特别是天然气储量高达1.5万亿立方,是仅次于新疆、东海的全国第三大气田。盛产粮油、生猪、肉牛、苎麻、水禽、茶叶、中药材等,灯影牛肉、巴山雀舌、东汉醪糟、大竹苎麻、渠县黄花、开江银杏、油橄榄等享誉巴蜀内外。达州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工业基础较为雄厚,已形成天然气、化工、煤电、冶金、纺织、建材、食品等为主体,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

达州山川秀美,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国家AA级旅游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4个,省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各种自然、人文景观异彩纷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的宣汉县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和渠县汉阙,堪称我国古代文化瑰宝;宣汉百里峡漂流堪与“小三峡”媲美;万源八台山、花萼山雄奇壮丽,幽深高远,有“川东峨嵋”之美称;龙潭河田园风光闻名遐迩;大竹五峰山竹海绵连万余亩,相传为“天下竹林之根”;“三教合一”的国家AA级旅游区真佛山,雕梁画栋、诗书楹联,堪称一绝。

当前,达州市委、市政府正带领全市人民按照“融入成渝、联动秦巴,强工重农、兴城活商,追赶跨越、富民强市”的发展思路,奋力加快达州跨越式发展,达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更多详情请上http://www.dazhou.gov.cn/

达州哇..应该是哦..不过现在还像还是有达县这个地方样..

达县归属达州市地区 ,, 达州共有五县一市 分别为 渠县 达县 开江 大竹 宣汉 万源市

就是现在的达州市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地处北纬30°92''~32°20'',东经103°29''~108.23''之间。北接陕西安康和湖北十堰,南与广安市接壤,东、东南与重庆市万州区城口县、开县及重庆市梁平县、垫江县相邻,西抵巴中市和南充市,是川渝鄂陕四省 (市)之交汇地,被誉为川渝鄂陕结合部经济发展的“金三角”。
全市东西延绵180公里,南北长225公里,幅员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四川省面积的2.9%,在全省各市、地、州面积中居第9位。
达州交通便捷。襄(襄樊)渝(重庆)铁路贯穿全市,达(达州)成(成都)铁路,达(达州)万(万州)铁路方便畅达;210、318国道穿境而过,达渝高速公路将于2004年5月全线贯通,达州河市机场可直航成都、重庆、西安、武汉等地;渠江航运直达重庆。

【自然环境】达州市地势东北高 (大巴山区),西南低 (盆地丘陵区)。最高处是宣汉县鸡唱乡大团堡,海拔2458.3米;最低处是渠县望溪乡天关村,海拔222米。大巴山横直在万源)宣汉北部,明月山、铜锣山、华釜山由北而南,纵卧其间,将全市分割为山区、丘陵、平坝3块。山地占幅员面积70.70%,丘陵占28.10%,平坝占1,20%。
北部山体切割剧烈,山势陡峭,形成中、低山地貌单元;中南部较为平缓,形成平等谷地地貌单元。达州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由于地形复杂,区域性气候差异大。海拔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河谷地区气候温和,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海拔800至1000米的低、中山气候温凉、阴湿,回春迟,无酷暑,秋凉早,冬寒长;海拔1000米以上的中山区,光热资源不足,寒冷期较长,春寒和秋霜十分突出。
全市热量资源丰富,雨热同期,全年平均气温14.7°C-17.6C°之间,无霜期300天左右。全市雨量充沛,年平均雨量在1076至1270毫米之间。春季多寒潮低温天气,夏季多伏旱和洪涝、大风、冰雹,秋季多连绵阴雨。

达州市河流主要属长江支流的嘉陵江水系,发源于大巴山,由北而南呈树枝状分布。前河、中河、后河汇成州河后与巴河在渠县三汇镇汇合成渠江,向南流300公里入长江。境内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3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干流有15条。各河流可通航里程不等,运载量在100吨以下。

【自然资源】土地资源2000年全市土地面积为166平方公里 (2001-2003年无变化)。耕地面积为90.80万公顷。2001年略有减少,为29.08万公顷。人均耕地2000年为人均0.055公顷,2001年为0.054公顷。 平坝、丘陵土地肥沃,有机物含量丰富,主要分布在开江县、达县、通川区、大竹县、渠县等地。 境内潜在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低产田土、低产园地、低产林地、低产水面土地有57.6万公顷,占全市耕地、林地、园地、养殖水面之和的47.67%。以大竹县、达县、宣汉县万源市较多。 待开发土地资源为27.03万公顷,占辖区面积的16.31%。以万源市、宣汉县、达县较多。

【人力资源】 全市630万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4.82多万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5.57多万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有1600多人,中级职称的有2.4万多人。农村劳动力有266万以上。除满足本地种养业和工副业外,常年剩余劳动力有100多万人。两年来,每年外出务工人员有110万人以上,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及非洲、东欧、东南亚等地。每年为家乡创收26亿元——29亿元。
【人文荟萃】 位于宣汉罗家坝古老的“巴人文化”遗址具有同“三星堆”同样的文化、艺术、旅游价值,渠县现存东汉时遗留下来的汉阙反映了高超的石刻艺术。冯焕阙、沈府君阙型造古朴,雕刻精巧,细腻逼真,形态生动,为研究汉代生产、生活、建筑、交通工具以及书法、绘 画艺术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达州出土文物800余件。有北宋宣和七年 (1125)刻于现复兴乡两路口村的摩崖壁刻,有南宋庆元五年 (1199)铸太平兴国禅院鸿钟,有颇富传奇色彩的书法俊逸遒劲的“天缘桥"碑刻,有唐代元镇等著名诗人为达城留下的著名诗篇。

达州涌现许多文人学士,有代表性的如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唐甄所著《潜书》充满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民主思想。他提出“天子之尊,非天地大神也”,“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明末兵部右侍郎李长祥文稻武略,其著作《天问阁文集》,具有早期启蒙思想。哲学家杨超对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的写作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做出了贡献。现代有全国著名的地震专家朱成熹,生物学家朱全让,画家朱朴存 文艺理论家、文学博士余虹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了以数十人构成的巴山作家群,这个群体有一百余部长篇小说在全国发表,有数十部电影、电视剧文学剧本被搬上银幕、推上荧屏,有数不胜数的短篇小说、杂文、文艺理论专著在各级报刊上发表。其代表人物有谭力、田雁宁、何世进、宋小武、贺享雍等,以及诗人梁上泉、陈官喧、张建华等。
达州自古不乏武将人才。东汉时的悍将冯焕,东汉末年农民起义并建立了大成政权的李特、李雄兄弟,三国时的蜀国大将王平,明末的抗清英雄李长祥等无不长留史册。达州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清嘉庆年间,徐天德、王三槐等领导的白莲教起义,给清王朝以沉重打击。1923年,无及革命家王维舟在宣汉县建立了川东北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工农革命运动随之蓬勃兴起。1929年,李家俊、雷玉书、唐 伯壮领导了万源固军坝起义,拉开了川东北土地革命战争的 序幕。1932年至1935年,红四方面军建立了川陕革命根据地 ,在这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达州人民踊跃参军的 不下8万人,牺牲的不下2万,由王维舟和他的川东游击军 组成的三十三军从这里汇人了中国革命的洪流。红军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达州人。在这块红色土地上,还孕育了“神剑将军”共和国国防部长张爱萍,巴山儒将魏传统,以及 唐在刚、徐彦刚、陈伯钧、李中权、蔡长元、孙继争、向守志、任思忠、严政、瞿道文等大批战功卓著的将军。

现在叫达州市,是1999年撤地设市后改变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