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包包子:生之恩重于养之恩vs养之恩重于生之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21:51:59
辩论要点啊

在我看来养之恩重于教之恩!一个只有肉体而没有头脑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譬如植物人.思想是可以留存的,而人体呢?恐怕不能每个人都像毛泽东一样躺水晶棺材里吧!养育他,必然会对他的思想造成影响……
看待事物都应是辨证的吧,我现在又想到:马克思的辨证唯物主义。物质应是思想的本源,是精神的依托。没有根树又如何生长?没有源头,水又如何流得远?如此看来,生不也同样重要吗?甚或要比养来得重要。人死了的话,思想也就停止,而只留下了原来的思想,精神,得不到发展!
其实你所提的话题我觉得涉及到现主要的两大派别——唯物与唯心,我或许更赞成前着,精神是要从物质而来的……(这方面我并不懂,所以只能说这么点了,不好意思呀!)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VS暨南大学

正方: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观点:生之恩重于养之恩

反方:暨南大学

观点:养之恩重于生之恩

趣语录

你们那儿也犯了很多这类错误,明明知道这是一次智能游戏,是我们评委很狡猾地出了一个虚假的题目,你们全部在这个概念上“玩”上了这样的话,越玩越把自己搞糊涂了。———余秋雨

养的如果只是精神的话,我请大家想一想我生下来才几斤,我现在长到一百多斤,这是生出来的呢,还是养出来的呢?———反方

我告诉对方辩友,我们生之恩注定了人出生之后他就有开飞机的可能性。您可以想象一只猴子,它经过系统培养在广汉飞行学院,学了两年开飞机,它就敢开飞机吗?不可能的吧。———正方

2004年“泰豪杯”全国大专辩论会经过7天,初赛、复赛、半决赛共13场比赛后,终于在8月27日下午迎来了决赛。距离比赛开始还有近一小时,现场就已经坐满了观众。后来的观众不得不坐在楼梯上,甚至有些观众站着看完了整场比赛。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最终获得冠军,将代表中国高校参加明年的国际大专辩论会。现场正方获胜是“实至名归”

决赛对垒的两方分别是,正方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观点是“生之恩重于养之恩”;反方是暨南大学,他们的观点是“养之恩重于生之恩”。两队的立论都很正统,正方打出了“本源”牌,反方把生说成“十月怀胎到出生那一段时间”。第一轮比分是192比184,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暂时领先。在防守反击的对抗中,双方以“人猿泰山”和“狼孩”为例进行反驳和再反驳,本轮结束正方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得分继续高于对手。

在自由辩论中,双方围绕着生与养的概念、玉和石头的区别、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等问题展开对驳,事例虽然丰富,但却与恩情结合不够,没有很好地阐述“恩”的界定。这一环节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仍然保持领先,并将优势扩大到23分。决定胜负的最后一个环节里,两队的表现中规中矩。反方暨南大学前后有两个人回答嘉宾提问,这种做法非但没有起到突出和强化的作用,反而削弱了第一个人回答问题的效果。正方很好地利用了比赛最后的45秒总结提炼和升华己方的论点,弥补了回答问题的不足。全场比赛结束,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领先暨南大学31分获得本届大专辩论会的冠军。这是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连续四次参赛获得的第一个冠军,用点评嘉宾余磊的话说,“电子科技大学获胜是实至名归”。赛后“非结辩队员”首获最佳辩手。

经过评委的评选,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李巍获得了本届比赛的最佳辩手。在一共举办了四届的全国大专辩论会上,李巍是第一个作为非结辩队员获得最佳辩手的人。

如果您是大专辩论会的忠实观众,提起李巍应该不陌生。2000年时李巍代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参加大专辩论会并获得亚军。李巍是一个很有观众缘的选手,在初赛和复赛时他都被观众评选过最佳辩手,而他的表现也不愧于最佳辩手的美誉。李巍是全面型的辩手,临场反应敏捷,在场上表现得很有风度,能始终面带微笑,表现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从自己的队伍获胜的那一刻起,李巍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我真的太高兴了。”李巍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难掩激动的心情,“我们学校参加了四次比赛,今天我们终于拿到冠军,这么多年的努力总算有了回报。”李巍说:“我们四个人当中,包括我在内有三个人都是老队员,都参加了2000年的比赛,经历了失败的痛苦和遗憾,今天获胜真是百感交集。”李巍认为如果准备时间再充分一些,他们的发挥也许会更好。评委余秋雨认为本场比赛精彩不够

余秋雨作为点评嘉宾,从一开始点评就很“不客气”:“我的直感是,本场比赛的精彩度与历年相比不够,这主要与辩题有关。这个辩题缺乏质感,它是在一种特殊情况下,用中国古典思想提炼而成的文字游戏,双方都在虚设环境中辩论,没有把这种虚设拉回到现实里。”

余秋雨认为,这个从辩题的话语丰富性和事实资源对反方更有利,但是暨南大学仅停留在概念上,没有抓住重点;没有真正把握住“恩”;没有在事实层面上与正方交锋,而是随着正方打理论。谈及个人对辩题的理解,余秋雨说:“人的恩情是无法比较的,有时一个很小的恩惠都会给人极大的帮助。”(文/记者毛羽)

现场直播(辩词精选)第一环节知己知彼

正方:对方可能首先会掩盖生命的意义,加重维系生命条件的作用。认为生仅仅提供了一个

起点,而养使得生命得以延续。第二,从人的本质属性看,对方会忽略生的基础作用。认为只有养能够影响人的社会性,使得人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完成人的人生价值。第三,对方可能会淡化人的生命,乃是大自然无以数计的岁月凝结成的最璀璨的成果。将生仅仅视作一瞬间的事而忽略了创生的重大意义,认为养无论从精神还是物质,其付出都远远大于生,最后再论证出对方可能会运用中国传统思想中生恩不如养恩重,以及宣扬养恩重的积极社会意义来进一步支撑己方观点。

反方: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猜测对方立论。第一,对方可能搞立论创新。不把生理解为“生育”,不把“养”理解为“培养”,而把生养两个字进行重新的解释。第二,如果对方仍然把生和养理解为生育和培养的话,对方会以提供生命这个基础的重要性和生命的无价性,生的不可替代性和生的无可回报性来论证生之恩重于养之恩。第三,扩大恩的范围将亲情联系的血缘关系也纳入恩的范围,而回避了恩的真实含义。第四,把养的主体或过程割裂,将生的全过程和割裂后的养的一部分进行比较,进而否定社会之养而回避了辩题必须建立在生和养都是一个完整过程的基础之上。

第二环节防守反击

正方:对方辩友告诉我们,玉不琢不成器。然而试问一块石头,任你百般雕琢,它能成为美玉吗?而决定石头和玉的差别的,正是生的功绩。

反方:刚才对方辩友告诉我,玉这个东西它本身很重要,不是雕刻重要。那么为什么我们经常说玉不琢不成器呢?对方今天告诉我养只是精神,我请大家想一想我生下来才几斤,我现在长到一百多斤,这是生出来的呢,还是养出来的呢?第三环节短兵相接

正方:如果养就包含教,为什么还有养而不教呢?养不教父之过是不是应该改成叫养不养父之过呢?这个养指的是什么?这个养指的是生的意思。

反方:请问对方辩友,生,我们生出来的是人呢?还是生出来是人才呢?如果养都包含了生,那么今天的辩题还有什么意义呢?那么劳教所是不是要叫做劳养所?那么为什么有生生不息,却没有养养不息呢?

正方:玉要琢才能成器,那如果它不是和氏璧,它是一块烂石头,您能把它琢出来吗?

反方:对方辩友,知不知道和氏璧是怎么出来的?它是献了三次都没有献上去,还被人家砍断了双脚。就是献的那个人,直到最后把它雕出来之后,国王才收下了。这还不就说明雕刻的过程比养的过程更重要吗?

反方:如果生真那么重要的话,那么法律中为什么还有剥夺人的生存权这么一条呢?

正方:所以这是对人最大的惩罚嘛。所以我们说,生比养更重要。

反方:如果这里有一块木头,我们把它砍下来。然后我们做成一个工艺品。对方辩友,对于这件工艺品来说,究竟是砍木头这个砍的过程重要,还是雕刻的这个雕的过程重要呢?所以我们说它叫做根雕,根雕就是木头雕的。

正方:根雕是木头雕的。是不是艺术家雕出来的呢?请对方同学不要忘了一句话,叫朽木不可雕也。

反方:为什么我们的艺术家叫做化腐朽为神奇呢?

正方:化腐朽为神奇,它必须有神奇的血脉,有神奇的本源。如果没有的话,您再怎么雕,一块烂泥也扶不上墙。第四环节一锤定音

反方:人类发展确实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但这之中,生,是对我们精神上的流传,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传宗接代的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生,给我们的只是一个基础性的东西。而基础的事物并不是最重要的。所以有一句话讲得非常好,就是法国教育家朗格朗说过,没有教育就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就没有事业心,没有一个民族的能量可以得到调动和组织。

正方:我们积累下来的经验如何传给下一代呢?靠生,我们总不能让每一个孩子出生之后,都再重新来适应这个环境。而生就是将这个基因把适应的结果传给孩子。所以说生也决定了他的社会性。

正方总积分1307分

反方总积分1268分

嘉宾点评

如果就论题而言,应该是反方更有利。但是不知怎么一来,这个话语的主动权,慢慢地就移到了正方。他们抓住了一点,就是本源。他们死死地抓住了这一点。———余秋雨先生

英雄榜

总冠军: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最佳组织奖:河海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华东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