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洗面奶是氨基酸:神经性疾病与精神疾病区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6 02:13:55

神经性疾病与精神疾病是完全不同的。 区别如下:

  在医学上,精神疾病是一个大概念,所指的范围较广,从器质性精神障碍到一般的情绪波动都可称为精神疾病,包括人类所有精神方面的异常。

  精神病又称重型精神疾病,其所指的范围较窄,仅指几类严重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偏执性狂等。精神病患者在发病期间失去自知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症状表现为打人毁物、喜怒无常、思维紊乱、行为怪异等,会对他人或自己造成严重的危害,失去生活工作能力,不会主动找医生救治,需要强制性住院治疗。

  神经症则指一类轻型精神疾病,其特点是患者自己感到有问题,有自知力,有明显的心理矛盾,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能够自理,能主动向医生或其他人求助。
  神经症根据其主要症状的不同,分为焦虑症、恐怖症、疑病症、强迫症、抑郁症和神经衰弱六种,主要症状有焦虑不安、过分恐惧不必害怕的东西、强迫观念或行为、情绪低落、情绪不稳、易激动、心情压抑等,还伴有失眠、食欲差、注意力不易集中、记忆力下降、易疲劳、头晕、汗多等生理症状。精神疾病还有许多其它类型,如成隐行为、性变态等,由于篇幅所限,不一一例举。

  精神病和神经症在症状表现、发病机制、发展规律、治疗原则、治疗方法、预后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是两类不同性质的疾病。

  神经症,包括神经衰弱不会因为不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而发展成严重精神病。一般来看,精神病需要住院并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以控制症状,其预后较差,一般不适合进行心理治疗。

  神经症的发病原因是内在的心理冲突,其治疗应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手段,而且预后较好,有随着患者年龄增长、生活经验丰富而自愈的倾向。心理治疗的理论流派较多,如精神分析、行为治疗、认知疗法等,但各种流派都强调通过患者与心理医生的交谈,心理医生帮助患者找出致病的心理根源,用心理方面的手段解除患者的痛苦。
  药物在神经症的治疗中一般只作为辅助手段,即使用药也应坚持短时小量的原则,主要是帮助控制较严重的症状,以使心理咨询和治疗能够展开。目前医学界尚未发现能够彻底治愈神经症的药物,那些自称有特效的药物基本上未得到科学研究的证实。

本章讨论痴呆与精神障碍的一些相互有关问题,以下分四个问题讨论。
第一节 精神病学中关于痴呆的定义和概念
根据精神疾病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的分类(1978),把痴呆规定为见于脑器质性精神病时的一种综合征,如老年性精神病,酒精中毒性精神病,药物中毒性精神病,颅脑内外中毒、感染、代谢等所致器质性精神病,以及脑慢性变性性疾病等。它一般是慢性发展或进行性病程,主要表现为定向、记忆、计算、学习等能力以及理解、判断力的障碍。一般是不可逆的。在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的分类中(1993)对痴呆的概念及诊断要点又做了更详细的描述,指出痴呆是由脑部疾病所致的综合征,同样强调它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性质,出现多种高级皮层功能的紊乱,其中包括记忆、思维、计算、定向、学习能力、语言、理解和判断功能。意识是清晰的,伴有认知功能的损害,有时有情绪控制和社会行动或动机的衰退为前驱症状。本综合征可见于阿尔采末病、脑血管病以及原发的或继发的大脑损害。并提到应特别注意避免错误的诊断。应与情绪抑郁等做鉴别诊断。由于痴呆导致智能的明显减退,并常常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如洗衣、衣着、进食、个人卫生、排泄及梳妆等,这些功能减退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病人所生活的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因素,诊断也应加以注意。在诊断痴呆要点时提到,诊断痴呆的基本条件是存在以上所述的记忆和计算等减退。记忆的受损影响对新信息的识记、贮存和再现。同时对以往学过的和熟悉的资料也会忘记,这种情况可见于痴呆晚期。还有思维和推理能力损害以及观念的减少。信息摄入过程受损,使病人逐渐感到难以同时注意一个以上的刺激。例如参与几个人的交谈,以及将注意的焦点从一个话题转移到另一个话题时病人即感到困难。痴呆病人的意识是清晰的。并规定以上症状和功能的损害至少已存在6个月才能诊断。
第二节 精神病学中的假性痴呆
以上所讲是真性痴呆的特点。以后又有人提出具有某些类似痴呆表现,但实质上不属于真正痴呆即假性痴呆的概念。首先是Ganser于1898年描写了Ganser综合征。Wemicke又于1901年提出假性痴呆概念,目前认为假性痴呆和Ganser综合征是同义词。假性痴呆的特点是,病人发病前有较明显的精神因素,发病较急,有特殊的非常明显的痴呆临床表现,但明显不同于真正痴呆;躯体及神经系统也无器质性病变,且痴呆是可逆的,即可完全恢复正常状态。
Ganser综合征的临床主要特点归纳为以下几种:
(1)近似回答综合征(syndrome 0f approximate answers),表现为近似回答,意识朦胧状态,躯体性转换症状,还可有幻觉。近似回答为其主要的临床特点。故也称为近似回答综合征,对简单问题给以近似的、不确切的回答。如当问及病人年龄时,他实际上是25岁而荒谬地回答为40岁;问2+5等于多少。则答9。看来病人已理解问题的意义,回答虽不确切但还是能理解问题的本质,给以有明显联系的近似回答。另外存在意识朦胧状态及其后的遗忘。病人面部表情多是困惑或茫然的,定向力、注意力、记忆力有明显障碍,且记忆障碍有较大的波动性。还可有躯体性转换症状如感觉或运动系统的障碍。与癔症转换性障碍中所见相似。另外还可见幻觉,如幻视、幻听,内容多与病人的生活状况有关。多见于犯罪的被告人及服刑的罪犯。症状随正常精神活动的恢复而终止。
著名的前苏联精神病学家B.A.基里雅罗夫斯基详细地描写了Ganser综合征。Garnet综合征为伴有荒谬回答的意识模糊症候群,病因为各种精神创伤,有时是由于犯法行为被控告而引起。病人能理解所提出的问题,但回答的不正确,但从其回答的性质及内容中可看出问题的含意已达到病人的意识,但病人意识范围狭窄,因之只能肤浅地掌握周围所发生的现象。而不固定于某一定的事物上。病人连最简单的事物也不知道,他们不知道身体部位的名称,不能区别左右,在回答问题时不能觉察自己所断言中的矛盾。不能识别最普通的物件,将钢笔杆当火柴。墨水瓶当茶壶等。不能正确地说出图画中所绘事物。在计算时往往得出非常难以置信的答案,如二加二等于三,一加一等于九,问两只手有几个指头,病人即以不安的表情计算,而怎么也得不出正确答案。这种最基本常识的缺乏,对简单问题的不能回答,往往给人以痴呆的印象,实际上并非真正的痴呆,而是一种癔症性障碍假性痴呆。
(2)童样痴呆(puerilism),这是癔症病人的一类症状,病人自称为儿童。谈话声调、内容、表情、动作都和儿童类似,表现十分幼稚、淘气、顽皮。病人自称是“小宝宝”,今年刚三岁。见周围人称呼“阿姨好!”“叔叔好!”。虽然这些表现好像是痴呆状态,但病人实际上并无智能障碍。
(3)癔症性遗忘症(hysterical amnesia),或称分离性遗忘,较少见。临床主要表现为给病人做精神检查时,病人对问题的回答能力与随便情况下回答问题的能力不一致。病人常用“我不知道”回答。或对简单问题不能回答。但平时他能与其他病人玩智力游戏、读报或详细地讲他的病情及痛苦。多在特殊的恐吓或极端痛苦的情绪体验下产生此类心因性遗忘症,遗忘的内容多数病人局限于某一定时间内的记忆。少数病人出现普遍性遗忘。一般持续数小时或数日之久,个别可持续时间长。在解决病人的社会心理因素的同时,病情即能改进。

第三节 易于与痴呆产生误诊的精神病状态
精神科临床经验不足的医生有时可能对某些精神病的一些表现误诊为痴呆。如把抑郁症的一些表现误诊为痴呆。当情感性障碍抑郁症时,病人表现为情感低落,抑郁悲观、绝望,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兴趣,“高兴不起来”,“感到没意思”,对工作、学习失去信心,回避交谈,疏远亲友,忧心忡忡。病人思维缓慢,自觉脑力迟钝,联想困难,思路闭塞,缺少主动言语,回答问题反应迟钝。低声细语,内容简单。在情绪抑郁的基础上产生自责、自罪观念或妄想。病人整个精神活动明显抑制,生活被动,丧失了主动性,工作、学习都感到困难。活动很少,反应缓慢,卧床或独居一隅。懒于梳洗,以致吃饭、喝水都需人催促,并可出现自杀观念及行为。抑郁症病人没有躯体及神经系统器质性的变化,更没有皮质损害的症状如失语、失用、失认等。他们主要表现为“三低”症状,即①情绪低下,②思维迟缓,③精神运动性抑制,而不是智能的低下。经抗抑郁治疗以后,症状可完全恢复。
特别是老年性精神病往往伴有痴呆,更应注意与老年期抑郁症加以区别,以免误诊。

第四节 诊断痴呆时应注意的问题
近年来,Cummings JL及Benson DF等(1983)在他们所著的《痴呆临床入门》一书中提及把某些精神病时有类似痴呆的表现如可逆性的痴呆表现也称之为假性痴呆。并把“假性痴呆”一词广泛地理解和指出在不同病因、不同预后的不同精神疾病都可致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这就无限制地扩大了痴呆的概念,可能引起诊断的混乱。按智能受损在精神疾病过程中是常常见到的,他认为这种智能损害常是由于精神症状的影响而发生,当精神症状好转时,这种智能的受损即恢复,故是可逆的。并指出“假性痴呆”包括两组病人,第一组为抑郁症,第二组为更广含意,包括继发于精神病障碍的具有明显认知损害的病人,如躁狂症、精神分裂症、癔症转换反应和Ganser综合征及其他的假性痴呆如诈病、强迫性沉思、焦虑性神经症。又如 Caine(1981)提出四个标准确定和诊断假性痴呆,第一原发精神病障碍的病人有智能损害,第二此综合征的临床象与变性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所引起者相似,第三智能损害是可逆的,第四病人无引起认知改变的可肯定的原发性神经性疾病。
假性痴呆最早由Ganser描写已如上所述。Cummings等所描述的假性痴呆除癔症性障碍及Ganser综合征外,还提及其他精神病如抑郁症。抑郁症主要表现为由于情绪的低落,以致引起思维迟缓及精神活动性抑制,病人的智能并没有受损,所以不能看做是痴呆的表现。应严格加以区别,以免误诊。另外提及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点可分为带有特征性的症状及其他常见症状。特征性症状是“精神分裂”,即精神活动脱离现实,与周围环境不协调,以及思维、情感、意志活动之间的互不配合,病程迁延,缓慢进行,有发展为衰退的可能。Cum- mings等特别提及具有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这种病人主要表现为思维贫乏,情感淡漠及意志低下,不与周围人接触,内向性,形成精神分裂症特殊的痴呆状态,这种痴呆不以记忆力和已获得的知识的丧失,而是由于病人情感淡漠、意志活动低下或缺乏所形成。临床上可见多年衰退的病人,突然在某种场合下表现出引人注意的智能活动,如对理论问题突然发表高见,对某一件事出个高明的点子,可阅读他过去学习的文章或讲一段外语等等,这说明后天获得的知识基本保存,精神分裂症病人没有智能障碍,故没有痴呆,也没有假性痴呆。至于提及强迫症及焦虑性神经症,都有它们特有的临床象,未见有痴呆及假性痴呆的表现

心理疾病大多思维是逻辑是正常的,但精神疾病则思维或逻辑也会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