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作文350字:谁能讲讲社会保障与国民收入非均衡分配的关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5 19:55:21
请主要从国民收入超分配和国民收入分配不足两个角度讲。

由于消费价格指数下跌 ,各类居民的福利状况或提升或恶化 ,而后者与前者的消费差距强烈要求 :当前收入分配政策的重点应是提高农民收入 ;对下岗、失业等低收入阶层进行转移支付。从效率的角度进一步分析 ,中国经济要更进一步发展 ,也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调整和实施分配政策重点。
收入可以有多种含义 ,如国民收入、居民收入等。本文所指收入为居民收入。居民是指经济学意义上与企业、政府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 ,其内容可以确定为三点 :一是对公职人员工资制度进行决策 ,以确保公职人员有一个合理的工资水平 ,并与非公职人员相比 ,达到一个相互协调的关系。二是创造制度环境 ,确保非公职人员收入经由市场决定中的经济公平。三是对经由市场决定的非公职人员的收入所产生的社会不公进行调节。
上述第二点即创造制度环境 ,确保市场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 ,从理论与实践上已远非收入分配政策的概念所能包容 ,所以一般并不认定为收入分配政策 ,本文亦是如此。所以 ,政府的收入分配政策可以归纳为两点 :一是合理确定公职人员的工资标准 ;二是对经由市场决定的非公职人员的收入分配所产生的社会不公进行调节 ,其所用方略无非两点 :一是累进所得税制度等 ,此为“劫富” ;二是进行转移支付 ,具体形式表现为社会保障(含救济等) ,此为“济贫”。由于累进所得税制度一般是纳入到税收政策 ,所以本文亦不纳入收入分配政策。

一、当前经济形势下居民福利状况分析
自1998年以来 ,我国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下跌 ,1998年和1999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Pricelndex)分别比上年下降0 8 %、1 4 % ,公认进入通货紧缩时期。2000年比上年增长0 4 %① ,2001年比上年增长0 7%② ,一度出现转机。但2002年年初以来 ,1至4月份 ,除2月份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外 ,其余3个月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1 %、0 8 %、1 3 % ③,形势又显得不容乐观。
通货紧缩通常定义为物价水平普遍持续下跌 ,国内常用的衡量指标即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而居民的福利状况一是受其收入预算约束 ,即取决于其货币收入水平 ,二则取决于消费价格指数(CPI)的高低。以下简要分析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下跌对居民福利状况的影响。
1 对公职人员福利状况的影响。由于公职人员的收入系由政府支付 ,所以其及时足额的支付并不受近几年企业效益恶化、经济增长减速的影响 ,相反的 ,由于包括公职人员在内的居民是资金流动的净贷方 ,其福利状况会由于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持续下跌而得以提升。
2 对农业就业者的影响。近几年来 ,实际上早至1997年 ,农产品收购价格就持续下跌 ,以上年为100 ,1997至2000年农产品收购价格指数分别为95 5、92、87 8和96 4①(见《中国统计年鉴2001》 ,P294。) ,这就表明 ,不考虑产量因素的影响 ,由于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持续下跌 ,农民的农产品销售收入是下降的。同时 ,由于城镇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效益下滑、企业普遍开工不足 ,下岗、失业人员急剧增加 ,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受到挤压 ,从而农民的非农就业收入也必然受到挤压。农业就业者的收入无非源于农产品出售收入与非农就业收入 ,在这两者同时受到挤压的情况下 ,其福利状况势必恶化。当然 ,消费价格指数(CPI)的下降会对这种恶化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从有关数据来看 ,这种抑制作用只能是部分的 ,而不可能是全部、甚至超额的。
3 对城镇非公职人员的影响。动态的分析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下降之初 ,城镇非公职人员的货币购买力增强 ,从而在其收入固定不变的基础上 ,其福利状况得到改善。但问题是随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持续下跌 ,使得作为资金净借方的企业的状况恶化 ,同时也导致了企业投资信心的下降 ,导致企业投资举步不前、普遍开工不足、效益低下 ,从而影响到企业对居民的要素购买支付 ,亦即居民的收入。显然 ,对于通货紧缩对居民收入产生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为此 ,将城镇非公职人员分为两类 :一是就业基本上未受到通货紧缩冲击的居民 ,其货币收入保持不变。当然 ,定性的分析 ,在这部分居民中 ,有两种特例 :一是可能由于所在企业效益并未受到多少负面冲击甚至其效益是提高的 ,那么 ,其货币收入有可能是增加的。至于这种情况所占比重有多大 ,对于所要分析问题的本质不会有影响。二是有些居民虽未正式下岗、失业 ,但可能由于企业较严重的开工不足而处于半就业状态 ,如可能是全体职工分班组轮流上班 ,从而消化本该下岗的富余劳动力。这种隐性的半就业状态 ,如果企业的效益好转 ,则将转为全就业状态。否则 ,这部分人员势必转入下文所要涉及的下岗、失业人员之中去。二是受通货紧缩冲击从而下岗、失业的人员。由于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下跌 ,相当多的企业效益恶化 ,从而下岗、失业人员急剧增加。这部分人员 ,其福利状况显然是恶化的。

二、相应的收入分配政策重点
通过上述分析 ,可以看出 ,在各类居民中 ,由于消费价格指数(CPI)下跌 ,公职人员的福利状况显然得到了提升 ;而非公职人员中 ,未下岗、失业的人员其福利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退一步讲 ,其基本福利状况也得到《最低工资规定》等法规 ②(见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2年4月29日发布的《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白皮书)的保证。惟独农民及下岗、失业者的福利状况恶化、起码是未得到改善。所以 ,所应采取的收入分配政策就很明显了。即提高农民的收入 ;对下岗、失业等低收入阶层进行转移支付。需要说明的是 ,由于农业经营的特殊形式以及其从业人数的巨大 ,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 ,具体势必涉及方方面面 ,突破上文所界定的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含义 ,但不管是减低税费、还是加大农业产业的投入与补贴力度 ,都可以从较广义的角度纳入收入分配政策的范畴 ,因为这种抽象的概括更利于大方向的把握。当然 ,以居民福利水平纵向的变化推导出当前收入分配政策的重点 ,理由似乎不是特别充分。为此 ,可以实证地分析一下当前各类居民的消费水平 ,作一个横向的公平比较 :
首先 ,对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与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进行比较。1985年至2000年的系列数据 ,两者统计所涉及的耐用品各为16项 ,其中共同项目8项。这8项中 ,双方具体的拥有数量 ③(具体数据详见《中国统计年鉴2001》 ,P306、330) 比较表明 :2000年时 ,农村消费水平在洗衣机等4项耐用品的消费上落后至少15年 ,在电风扇等4项耐用品的消费上落后至少10年①。若以恩格尔系数看 ,2000年时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49 1 ,而这相当于城镇居民1994年时的恩格尔系数49 9②,由此可见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落后城镇居民6年。这几项数据足以表明农民与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
其次 ,对城镇困难户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与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拥有量进行比较。前者在2000年统计时涉及34项耐用品 ,后者1985年到2000年的系列数据涉及16项耐用品 ,其共同项目为15项。这15项中 ,双方具体的拥有数量③比较表明 :城镇困难户的消费水平在呢大衣等5项耐用品的消费上落后至少15年 ,在毛毯等7项耐用品的消费上落后至少10年 ,而在沙发床等其他3项耐用品的消费上分别落后至少5年、4年和2年 ④。这足以表明城镇困难户与城镇平均消费水平的差距。
有关数据所显示的上述两个消费水平差距 ,从逻辑上更加有力地证明了上文的结论 :即当前收入分配政策的重点是提高农民的收入 ;对下岗、失业等低收入阶层进行转移支付。

三、从效率角度的进一步分析
上述分析 ,是从当前经济形势下居民福利状况的纵向变化 ,是从横向公平比较的角度 ,提出当前收入分配政策的重点所在。至此 ,我们可以进入一个更广阔的视角 ,即从效率角度来讨论农民收入问题及下岗、失业等低收入者阶层的收入问题。
自1998年以来 ,我国物价持续普遍下跌(其间曾有转机) ,其原因无疑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点 ,价格持续下跌 ,表明市场处于严重的非均衡状态 ,产品的供给远大于需求。2001年年底 ,国家贸易部市场局与国家商品信息中心对600种主要商品今年上半年供需情况的调研发现 :只有82种商品基本供求平衡 ,其余518种商品严重供过于求。另有数据表明 ,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现有开工率只有70 %左右。在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 ,何以出现供给过剩 ?所谓供给过剩并非真的是国富民殷 ,产品多得消费不了 ,只能是相对于需求不足而言。而需求何以不足 ,从上文述及的两个消费水平差距可以看出 ,其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8亿农民的收入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在城镇有愈来愈多的下岗、失业等低收入阶层。
农民收入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 ,农村市场就无法开拓 ,中国经济就势必长期受其制约 ,经济发展也必将在一个较低(纵向比较)的水平徘徊。而下岗、失业等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如果得不到较好的保障 ,企业 ,从当前看特别是国有企业势必无法形成有效的淘汰机制、退出机制 ,从而无法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的转型也势必受到制约。所以 ,解决农民收入问题、解决当前几千万以后可能更多的下岗、失业等低收入阶层的生活问题 ,不仅仅是公平问题 ,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能否更进一步的问题 ,是效率问题。
正如我国政府对外所言 ,国际经济的发展 ,强国对贸易规则的制定 ,必须有利于和考虑到弱小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否则 ,受害的必将是全球经济这个整体。我国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之多的超级人口大国 ,经济发展也势必要注意到各类居民利益的平衡问题 ,否则受害的只能是国家经济这个整体 ,只能是整体居民的福利水平。
近几年来 ,政府实施了某些收入分配政策 :社会保障的投入逐年增加 ;在积极财政政策的指导下 ,在农村也加强了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 ,如电网改造、水利设施建设、乡村公路修建等。这些政策都直接或间接地有利于提高下岗、失业等低收入阶层以及农民的收入水平。但上文述及的两个消费水平差距、宏观层面的市场需求不足都表明 ,当前收入分配政策的重点还不够突出 ,相应政策的力度理应再大一些。同时 , 公职人员工资标准的决策 ,在考虑与非公职人员劳动强度、复杂程度等因素对比的基础上 ,一定要注意与非公职人员收入水平的协调。否则 ,其副作用只能是加剧社会不公、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有观点认为 ,增加公职人员的工资收入是为了刺激内需。实际上 ,不管是从感性认知出发 ,还是从经济学原理出发 ,都能得出一个结论 ,即同样的财力 ,用于低收入者 ,其刺激消费的力度要比用于中高收入者为大。
(①所谓落后几年 ,是指城镇居民家庭该年前耐用品拥有量就达到农村居民家庭现有的拥有量。
②见《中国统计年鉴2001》 ,P304。
③具体数据详见《中国统计年鉴2001》 ,P308、310。
④所谓落后几年 ,是指城镇居民家庭在该年前耐用品的平均拥有量就达到了城镇困难户家庭现有的拥有量)
任何政府的财政资金都是有限的 ,即使把债务收入包括在内。而用在各方面的财力 ,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所以 ,在各项财力的配置上 ,包括在收入分配政策上 ,政府一定要把握重点 ,特别是处在当前财政形势并不容乐观的这么一个形势之下。目前 ,社会保障制度正处于建立与完善之中 ,政府不仅要尽快推动其制度建设 ,也需要投入更多的启动资金 ,以尽快落实与扩大保障面① ,并且可以适当地提高保障水平。对于提升农民收入的问题 ,目前虽然不可能采取直接的转移支付手段 ,但通过加强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通过加大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对农村初级教育的投入力度 ,都是可以达到目的的。
可以预见 ,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随着初期大量启动资金的投入 ,社会保障在资金上必然实现良性的自我循环。而农民收入问题势必是一个更长期的问题。但是 ,农民收入问题的解决 ,必将发挥经济发展中我国的大国效应。只要真正的重视这个问题 ,假以时日 ,农民问题必将得到解决 ,中国的经济发展必将再次进入一个黄金时期。

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做好“十一五”时期工作,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十一五”时期是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必须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区域优势、增强发展合力的重大任务。从全国来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同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明显,国家因此提出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统筹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从内蒙古来看,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很突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优势地区人口占全区的27%,但经济总量占全区一半以上;东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锡林郭勒盟五盟市人口占全区一半以上,但经济总量仅占全区的39.1%。因此,必须坚持区域非均衡发展与均衡发展的辩证统一,坚持优势地区和非优势地区共同加快发展的方针,坚持市场导向、互利合作,以发展促协调,在发展中求协调,逐步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充分惠及人民群众,是我们促进发展的根本目的。2004年我区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第12位,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8.7%和86.2%,居第14位和17位。城乡居民收入上不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就业不充分。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落实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把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类型上,注重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产业类型上,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在企业规模上,注重发展中小型企业,在就业方式上,注重鼓励灵活就业、弹性就业和劳动者自主创业。要调整和理顺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保护各种合法收入,依法调节收入差距。要切实强化政府在扩大就业和调节收入方面的责任,努力营造经济规模与就业规模同向扩大,经济增长与收入增长密切关联的良性互动格局。要努力维护公平正义,提高社会安全保障水平。市场经济的分配和激励机制,无法避免地在社会上形成一定数量的弱势群体。要增加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不断完善基本保险制度,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构建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的社会安全保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