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烫伤怎么办:有谁知道三叉神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8 10:34:32

一.什么是三叉神经,什么是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系第五对脑神经,是颅内一对最粗大的脑神经,三叉神经它可有运动功能又有感觉功能,称为混合性神经。三叉神经分为三支,第I支即:眼支,第II支即:上颌支,第III支即:下颌支
  http://www.gdkfzx.org.cn/clinic/index_clip_image002.jpg
  三叉神经痛又称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表现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的发作性剧烈的疼痛,是神经系统疼痛病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三叉神经痛青年至老年均可发病,但45岁以后发病率最高,右侧发病较左侧多占65%,双侧性发病约占5%,疼痛大多以第II支多,单独第II支占29%,其中II、III支同时发病者最多约占32-53%,其次是第II、第III、第I支,单独第I支发病不超过5%。三叉神经痛发作前无明显的先兆症状,骤然起病发作于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疼痛持续时间几秒至几分钟不等,间歇期病人完全正常。多数病人随着病程进展疼痛发作日趋频繁,也有极少数病人有数周、数月、数年的缓解期,但极少有自愈者。三叉神经痛疼痛性质常被描述为:闪电样、针刺样、刀割样、撕裂样、火烧样短暂而剧烈难于忍受的疼痛。因疼痛难忍病人表情紧张异常痛苦,有部分病人在发作时常以用力紧按或用力搓面部,以至面部的皮肤发生肿胀或擦伤,局部皮肤变得粗糙,个别病人的眉毛、胡须均有脱落的现象。也有病人频频咀嚼咬牙、目瞪口呆,保持原来姿势一动不动,也有个别病人发作时用头部撞击,甚至在地上打滚。疼痛发作时常有面部潮红、流泪、流口水、流涕、疼痛面部肌肉反射性抽搐,疼痛发作停止后上述症状随之减少和消失。因长年疼痛发作,很多病人都处在恐惧下一次的疼痛发作当中,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从而会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

  二.三叉神经痛存在有扳击点,有诱发疼痛的因素

  http://www.gdkfzx.org.cn/clinic/index_clip_image004.gif
  三叉神经痛常常有诱发疼痛的敏感点,这些诱发原因因人而异,稍加触动敏感区域即刻会引发疼痛发作,能引起三叉神经痛发作的部位都称之为:“扳击点”和“触发点”(如右图),诱发疼痛发作的敏感点最常见于上下口唇、鼻旁、口角、牙齿、颊部、舌、外耳、眉毛、头发,这些扳击点有70%的病人分布在疼痛支的分布区域内,扳击点的大小范围不一。大的有指头大,小的只有一点,甚至一根头发一根胡须、一根眉毛。由于面部存在多处敏感点,在面部受到机械性刺激或活动时都会引起疼痛发作。如病人说话、进食、洗脸、剃须、刷牙,甚至风吹面部、上下楼梯以及身体任何部位牵动头部的活动时,均可引起疼痛发作。当病人的病情加重时,病人并没有什么活动刺激面部也觉察不到什么微小的刺激都可引诱疼痛发作。有部分病人即使没有任何的明显诱发因素,也可自行发生疼痛的发作。病人常常想办法避免一切可能引起疼痛发作的各种活动和多种因素。如小声说话、不敢张口,进食时尽量选择不痛的那一侧慢慢把食物放入口中,不敢张大口咀嚼,部分病人因而引起消瘦和脱水,营良不良,诱发三叉神经痛的因素多种多样,由于精神紧张、焦虑而诱发疼痛发作者占69%。由于寒冷刺激面部而诱发疼痛发作者占7%,由于季节的变化而诱发疼痛发作者占9%,无明显诱发因素占15%。

  三.三叉神经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对每位存在面部疼痛的病人进行认真分析病史和仔细观察疼痛发作的情况,面部疼痛发作的部位,查明疼痛的性质、疼痛的特征、疼痛的程度、疼痛的规律、疼痛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触发点、诱因。必要的神经系统检查,以及相关的耳鼻咽喉科、口腔科、眼科等方面的检查,X线片、CT等辅助检查,才能准确无误地明确三叉神经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三叉神经痛主要与舌咽神经痛、偏头痛鉴别。

  三叉神经痛与舌咽神经痛鉴别

  对比项目
  三叉神经痛
  舌咽神经痛

  疼痛部位
  疼痛分布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右侧多见于左侧
  疼痛分布在舌咽部、舌底、舌根、左侧多于右侧

  深度
  疼痛多在浅表
  疼痛多在舌咽的深部

  敏感点
  上下口唇、鼻旁、眉毛、胡须、外耳、面颊
  多在咽后、舌根

  发作次数
  发作次数较多,严重病例几分钟一次,甚至终日发作
  发作次数较少

  试验性药物治疗
  频繁发作时疼痛部位应用可卡因无效
  疼痛部位喷涂可卡因,即可使疼痛减轻和缓解

  三叉神经痛与偏头痛鉴别

  对比项目
  三叉神经痛
  偏头痛

  疼痛部位、
  年龄、性别
  局限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疼痛、多为单侧,女性多于男性,45岁以上多见
  多为单侧头部疼痛,于耳后、枕后、额部为主,年轻女性多见

  疼痛性质
  闪电、刀割、火烧、针刺样疼痛
  博动性、跳动或胀痛样

  疼痛发作时
  段持续时间
  多在日间发作,数秒至几分钟
  多在上午,发作可持续数小时至1-3天

  伴随症状
  面部皮肤潮红、流泪、流口水,严重时疼痛部位肌内反射性抽搐
  恶心、呕吐、眼花、头晕、平卧症状轻,直立症状加重

  面部触发点
  有
  无

  遗传性
  无
  多见

  四.三叉神经痛治疗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很多,常见的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封闭治疗、手术治疗、中医中药、针刺治疗等。

  1.药物疗法:

  日常最常用的有: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维生素类、激素等。

  卡马西平,又名痛惊宁,商品名:得理多。最初只用于治疗癫痫,目前被公认为治疗三叉神经痛最为有效的首选药物之一。作用和疗效:可以增加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对三叉神经痛脊束核及丘脑有关疼痛结构的突触传导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用法与用量:治疗时从小剂量开始,每日1-3次,每次0.1克-0.2克,以后根据服药后的情况增加剂量,一般每日用量维持在0.4-0.6克,最大剂量不得超过1.6克,合适的维持剂量因人而异,正确的应用方法是待疼痛完全缓解后,再减少剂量维持在不痛的最小剂量,如果用大剂量一周,疼痛仍不减轻或消失,应即停服此药,改用其它方法治疗。

  毒副作用:

  神经系统损害:长期服用可出现、头晕、嗜睡、耳鸣、头痛、视力模糊、共济失调(走路不稳)、感觉异常、排尿困难、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造血系统损害:可致红、白细胞减少,出血、贫血;肝肾功能损害较少见:有血尿、蛋血尿、高血压,故服药期间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胃肠道症状:厌食、恶心、呕吐、便秘、口干等;皮肤损害:红斑、荨麻疹、剥脱性皮炎、皮肌炎等,甚至有致残和死亡报告。

  2.物理疗法:用物理疗法治疗三叉神经痛,目的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营养神经的状况,减轻水肿,抑制感觉的冲动。目前有利用药物离子导入法、间动电疗法、低频脉冲电流法、长短波疗法、超声波疗法、红外线、石蜡、磁疗法等。

  3.电凝治疗及射频热凝疗法。用特制的穿刺针行半月神经节穿刺,穿刺成功后通以小量电流,以达到凝固神经节内细胞的目的,称为电凝疗法。由于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如失眠、偏瘫、面瘫、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目前已基本停止使用。后来通过不断改进,将此法改进为射频热凝疗法。其方法是,用针干绝缘而尖端不绝缘的穿刺针,直达神经节,用射频发生器通上电流,慢慢加热,这种方法近30年各医院都有开展。这种方法并发症较少于前一种方法。但角膜炎、面瘫仍有发生,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以及年老体弱者均不能接受此治疗。值得注意的是本人(笔者)近十五年来曾治疗过五十多例经射频治疗又复发的病人,他们对当时术中所造成的剧烈疼痛还记忆犹新,当他们再次谈起此疗法时表现得非常恐惧不安。故如需病人采用此疗法时,医生应在充分镇痛下并得到病人的理解配合下进行操作,以免造成病人痛苦并留下精神创伤。

  4.手术疗法:目前有: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三叉神经后根、感觉根脊髓束切断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等。手术疗效:一年内疼痛缓解率90%,五年成功率80%,五年后每年有9-21%的病例复发,残废率约0.7%,永久性颅神经损害为5-13%,其他并发症13%。手术疗法因需住院开颅,存在一些较重的并发症,医疗费用昂贵,手术适应人群有限,年老体弱、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易接受手术疗法。

  5.中医中药、针刺疗法。祖国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中医疗法主要以疏风、解痉、通络、除湿、理气、和血等进行辨证施法。针刺疗法也有一定的疗法,主要方法有:电针、耳针、水针、头针、足针以及深刺疗法。

三叉神经位于面神经核上方,接受双侧皮质脑干束的纤维,是混合性神经。 它包括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属于感觉神经,下颌神经属于混合性神经,包括感觉和运动,眼神经分布于额部皮肤,球结膜,泪腺。上颌神经缝补于睑裂口裂之间的皮肤,上颌牙,口腔顶。下颌神经分布于口裂以下的皮肤,下颌牙,口腔底,同时支配咀嚼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