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牌屋第四季哪里能看:地球公转轨道为什么是椭圆形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5 13:44:25

椭圆的轨道是地球对附近的天体引力的折中。仅有一个行星和一个恒星的系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早期的太阳系在形成过程中,原始的行星受到了小行星的撞击和其他一系列扰动,才导致椭圆轨道的形成。这叫行星徙动理论。
首先:正圆轨道也是椭圆轨道的一种,只不过是特殊的椭圆轨道。
如果要地球完全按照正圆轨道运转条件是十分苛刻的,首先就必须让太阳的其他行星消失,接着离太阳比较近的恒星也必须消失,否则他们就会对地球产生影响导致地球运转轨道的改变。
地球绕太阳公转,在给定的能量的条件下,可能的轨道有无数条,圆轨道只是其中的一条而已。如果想要地球按正圆轨道运行,地球的能量,动量要满足一定条件。就是任一时刻,地球的动能Ek和势能Ep的关系满足 Ek = -Ep/2。或者说当 Ek = -Ep/2时,地球运动方向垂直于日地连线。这个条件非常苛刻,即便是地球在正圆轨道上运行,一点微小的扰动都可以改变这种状态,使得地球在新的椭圆轨道上运行。

高中物理书上只是书人造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会加速,势能转化为动能。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会减速,动能转化为势能。
当卫星速度正好为第1宇宙速度时,轨道为正圆。当卫星速度介于第1宇宙速度和第2宇宙速度之间时,轨道为椭圆。
严格来讲,所有人造卫星的轨道都是椭圆形的。。比如地球赤道同步卫星,是人类期望达到纯正圆形轨道的卫星,这样在地面上看地球赤道同步卫星,它会天空中的一个固定点。但是因为受多种其他因素的影响,卫星轨道不能完全达到正圆,而是一个比较接近正圆的椭圆。於是,在地面上看地球赤道同步卫星,它是在天空漂移,在画8字。
在万有引力作用下,行星绕恒星运动或卫星绕行星运动只有两种情况:椭圆或双曲线,其中只有椭圆是稳定的.圆只是椭圆的特例.
圆是一种理想状态,大多数卫星的运动并不要求达到圆的轨迹. 只有同步卫星希望更接近圆的轨迹.但实际上发射精度不可能达到正圆,而且空间力的作用复杂,任何因素的影响,都会使轨道发生变化,因此同步卫星也不是正圆的.

--------------------资料----------------------

开普勒定律:[来自网络]
1.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运动,太阳是在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又叫面积定律):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开普勒第三定律(又叫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开普勒123定律同样适用于人造卫星。
椭圆的几何性质:[高中]
一个平面里,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前提是大于两点间距]固定的点的集合。
机械能守恒:[初中]
卫星的势能和动能相转化中守恒。

地球运动轨迹是1.4圈拧紧,1.4圈拧松的螺旋运动。近日点与远日点2.8×5=14年为一周期旋转。不是椭圆,椭圆解释不了春分点,秋分点的东西移动。椭圆解释不了地球以14年为周期气候变化,

因为太阳的引力不规律,磁场强度也不均衡(因为太阳的质量和密度不均衡)造成其引力强度不一致,对行星的吸引力也不一致.

因为地球的公转轨道与月球的公转轨道必定有一个5度的夹角

实际上,每100年中只有36年春分始于3月21日。从1981年到2102年,北半球春天的第一天都不会晚于3月20日。为什么会是这样呢?下面便是每年换季时间变化的几个原因:

(1)一年的天数并非偶数,一季的天数也是如此。现行的公历(又叫格里高利历)为了尽可能精确地列出一年的长度,编制的只是回归年(也就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际时间)的近似值。它在不能被400整除的百年,如1700、1800和2100年,以及不能被4000整除的千年,如8000年和12000年,会减少闰日。

(2)另一个原因是,地球公转的椭圆形轨道是倾斜的,相对于太阳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这便导致地轴所指的方向也在一点点地变化——这个现象叫做“岁差”。鉴于季节的开端是严格地按照它运行到轨道上与太阳呈90度的位置时确定的,这些位置的变化就要影响地球到达每个90度点的时间。

(3)来自其他行星的引力也会影响地球在其轨道中的位置。

目前北半球季节的实际长度是这样的:冬季,88.994天;春季,92.758天;夏季,93.651天;秋季,89.842天。你可以看出,温热的春夏要比寒冷的秋冬长出7.573天。然而,目前春天正以大约每年一分钟、冬天以大约每年一分半钟的速度在减少。春天损失的那一分钟补给了夏天,而秋天则得到了冬天损失的那一分半钟。冬季是最短的天文季,而造物主仍在“损不足而奉有余”。预计到大约3500年时。冬季的长度将减至其最小值——88.71天。

春分另一个引人注目的话题是白昼和黑夜的长度。我们一直所受的教育是,春天和秋天的第一天,白昼和黑夜是一样长的,在世界各地都是12个小时。然而,如果你看看天文台的测算结果,或者查查任何规范的历书,你都会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无论春分还是秋分,白昼都要比黑夜长上几分钟。

原因之一是我们所说的日出和日落的时刻,指的是太阳的顶部而不是中心到达地平线时。单是这个原因就会导致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在春分和秋分比12个小时多上一点点。但更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我们的大气层。它像个透镜一样,在地平线的边缘上方折射了太阳的光芒。换言之,在日出的那一刻,太阳的几何中心实际上比平坦而无障碍的地平线要低0.83度。或者再换一种说法,无论你在日出时看到太阳升上地平线,还是在日落时看到太阳落下地平线,你看到的都是一种假象——太阳并不真的在那里,它实际上都在地平线下方。

因此,由于大气的折射作用,无论任何一天,白昼的长度都比实际增加了约六七分钟。(路接)

地球上的一年四季是因为黄赤交角。椭圆的轨道是由于行星间的引力而形成的。

黄赤交角是地球在公转轨道平面上运转时,南极到北极的自转轴与公转轴所成的23度26分角,由于此角度相对公转平面的某一纵截面固定,所以,地球从太阳的一侧转到另一侧时,正对太阳的地域就发生了变化。

春夏秋东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