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中专学校:为什么说“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09:22:37
怎么理解它呀?

《难经》四难:“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气也”。一度被理解为将心和肺气呼出,而将肝和肾气吸入,但这句话不是这样理解的,个人认为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呼出依赖的是心和肺,即心提供肺动脉压力,将血液送到肺,肺本身通过肺泡上的气体交换,使血液与空气发生扩散,血液中的可气化物质进入肺泡内随气体呼出,因此,呼出依赖于心和肺的功能。当然吸入也一定要依赖于心和肺,但吸入最关键的是肝和肾,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红细胞生成主要由肾脏决定,肝脏也合成少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如果没有红细胞,氧气并不能在血液中溶解,因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二氧化碳溶解度相对很大,所以呼出是不需要红细胞参与的),肾主纳气正是这一原理。这里的呼吸都没有说肺的机械通气作用,而是呼吸内在关键作用。
难经十一难说:“人吸者随阴入,呼者因阳出。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故知一藏无气者,肾气先尽也。”正是说明吸气是因为阴(肝肾),呼气则因为阳(心和肺)而实现,今吸气不能到肾,并不是指气要吸到肾脏,而是红细胞中。中医的肾与解剖中的肾是不同的,因肾的纳气作用,吸不能至肾指气体不被红细胞收纳,故气不能至肾。而至肝而还,应该是说氧气只能被少量红细胞(肝脏合成的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的红细胞,不知道现代科学再深入研究,是否能发现肝脏的EPO与肾脏的EPO是否有区别)吸收,故说至肝而还。十一难中说,如脉有不足五十动而一止,则说明有一藏无气,此藏为肾藏。至于为何不满五十动而一止能够说明肾不能纳气,便不知其中原理了,如果达到了肾不能纳气的肾无气的地步,已经是很严重的疾病了,现代西医已经很容易就能够诊断了,再去将这样的诊脉之法用于临床,意义已经不大了。
中医的肾,远不止西医的肾那么简单,现代医学的肾的主要功能,归于中医的膀胱。
中医的肾,分布于全身各自之中,并且肾又与命门邻接,这方面的中西沟通,需要更长的时间研究,毕竟中西医讲的都是一个本质,即人,他们讲的是同一个东西。
DNA才是最核心的先天之本,先天精气,DNA通过后天水谷之气(营养和能量)表达出来,所以先天后天结合才有生命,DNA储存着大量的信息,包括组织修复和抵抗疾病的方法和机制,而后天之脾胃仅提供材料而已。遗传性疾病在中医诊断为先天禀赋不足,而现代医学讲到任何疾病,都有一个先天易感性,这与中医又一致了。因此,中医的肾,远不止于肾脏这么简单,吸气至肾,不是吸到肾或下焦,而是吸到血液中。

《难经》有言:“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气也,其脉在中,……”学生不才,《难经》课上第一次接触到这句话,虽有老师指导,然鄙人能力有限,无法领略其中奥妙,后经老师再三分析才有所明白,但依旧存在许多的疑问。现回忆老师课堂分析,温习已学知识,外加本人理解及与同窗讨论,浅析此言,若有不当之处,还请指出。
“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气也,其脉在中”,很明显,《难经》用如此简洁的一句话说明了呼吸活动和五脏(肝、心、脾、肺、肾)之间密切的关系。
现代医学认为肺是呼吸活动的场所,是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而呼吸活动包括了外呼吸(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内呼吸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组织换气)三个过程。中医则认为,肺在呼吸活动中固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整个呼吸活动的完成还需要依靠肝、心、脾、肾的功能。
肺主气,司呼吸。肺主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肺气宣降,通过肺气的宣降将自然界的清气吸入,同时将体内的浊气呼出,这就是主呼吸之气。肺主一身之气体现在气的生成和气的运行上,前者体现在在宗气的生成——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脾胃运化化生而来的谷气相结合而生成宗气,宗气生成还能助心推动血液的运行;后者体现在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上。
那么整个呼吸活动又是怎样完成的呢?我想将上面提及的呼吸活动的过程和我从难经此言中体会到的结合起来。呼吸活动的第一个过程是外呼吸中的肺通气,外界的气体是怎样进入体内的呢?依靠的是肺气肃降的功能,肺气肃降将气体带入体内,接着进行肺换气,因为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气进入血中,通过左心,动脉系统运输到全身各组织器官,而这一过程则主要依赖肾与肝,当然脾也很重要。
肺处上焦,气要从上焦通过中焦到达下焦。中焦脾运化水谷化生谷气以供宗气的生成,这又联系到了肺主一身一气了。在气体运输中,脾起到了枢纽的作用,气机升降的枢纽作用。肝主疏泄,肝气对于整个气机的条畅起到无比重要的作用,此外肾主纳气,即肾摄取肺所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也就是说,气体进入体内依靠肺气的肃降,而气体从肺到肾不仅要依靠肺的肃降,还要依靠脾的枢纽、肝的疏泄,更重要的是肾的纳气。
十一难曰:“今吸不能至肾,至肝而还。”,所以我认为,气从上焦到中焦后先到达下焦肝再到下焦肾。
为什么吸入靠肝和肾呢?因为肝为阴中之阳,而肾为阴中之阴,肝肾皆为阴,阴主下,主内,故起到了吸气,纳气之功,这就是“吸入肾与肝”。
最后,气要经过血液运输回到心肺,心为阳中之阳,肺为阳中之阴,心肺皆为阳,阳主上,主外,所以,气在心肺(如肺气宣发)功能作用下呼出体外,这就是“呼出心与肺”。
因此,临床上对于慢性咳喘的疾病在治疗上,我们不应该一味地去宣降肺气,当然,如果是因为肺气宣降不利导致的咳喘,宣降肺气会有效果,但还要记住呼吸活动跟五脏的关系极为密切,有时还要考虑到其他各脏,尤其是肾,比如:肾气虚导致肾纳气功能失常的话还应补肾纳气。

从其生理功能来讲:
心主血脉,心藏血;
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宣散卫气,朝百脉,主治节;
肾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
肝藏血,肝主疏泄;
从五脏之间的关系来讲:
心与肺 主要是心主血和肺主气,心行血和肺主呼吸;
肾与肝 肝肾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有"肝肾同源"之说.肝藏血,肾藏精.藏血与藏精的关系实际上即是精和血之间存在着相互滋生和相互转化的关系.

1.古代有直接从问题来解释这句话,也就是心肺属阳所以出呼,肝肾属阴所以出吸。这个并没什么问题,但是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
2.一般说来,这句话可以认为是对于气的生成,尤其是宗气的生成及运动与五脏之间的关系。
先说(宗)气的生成。肺主气司呼吸,脾主运化与升清,二者得到的自然界清气和水谷精气合为宗气,宗气和肾所藏先天之精化生的先天之气合为一身之气。
再说气的运动,肺的宣发肃降、心的推动血运(其中的营气)、肝的疏泄、肾的纳气、脾的升清胃的降浊,都能与之相关。
因此这个其实就是简要的气机与脏腑功能的概言。
3.如果单看前两句,还可以就简单理解成是对一个完整正常的呼吸过程应有的表现,气必须吸到下焦,而后顺利呼出,才算是正常。一般来说,看说话人的需要,可以把前两句和“肾主纳气”放一起讲。

“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出于《难经·第四难》。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司呼吸,肾主纳气,呼吸虽为肺主,但需要肾主纳气作用来协助。只有肾的精气充沛,吸入之气,经过肺的肃降,才能使之下归于肾,肺肾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呼吸的生理活动。若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肺气久虚,伤及肾气,而致肾失摄纳,均会出现气短喘促,呼多吸少,动则尤甚等症。这种现象称为“肾不纳气”或“气不归根”。它的治疗,也必须用补肾纳气的方法。
另外,命门”有引肺气下降,推肺气上升的能力,吸气不能向下至肾在病理上是个重候,为肾不纳气的病理机制,在临床表现多为动则气喘,呼多吸少,不足以息的极度缺氧状态。《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就有“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的论述。这几句话,指出了练气长寿的方法。“呼吸”指出吐纳练气养生功夫,“精气”就是前面所谈的真气,真气又称原气或元气,是先天祖气,天之大气和后天的谷气相合而成,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之气,发源于肾(命门)。真气禀受于先天,依赖于后天。“精气”又可称为正气,这里所谈的“精气”泛指生命的精微物质(阴)及其功能(阳)。“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蔽天地,”是说内在的吐纳练气与外在的形体肌肉始终能够保持协调统一,所以他的寿命特别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