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股吧 300655:与智商有关的心理学结论有哪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5 07:18:45

对一个特定的人来说,存在一个先天的“智力”上限,也就是即使所有后天因素全部最佳化也不可能超过它 .西方心理学和人类学对此很早就开始研究,目前比较公认的结论是:

人的“智力”存在一个先天的、根本的因素,是一种从散乱、不完全的观察中提取共同规律的能力(Pattern Recognition),称之为G因子(G-factor)。
这种能力是不可能学习的。当然,需要后天的学习训练才能够充分表达先天的潜能,这个过程和效应叫G装载(G-loading)。G装载是有限的,学习训练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失去边缘效果,那时表达的就是真正的G因子。
G因子可以通过慎重设计的问题来测量,而且同一套题目的测量结果(在去掉G装载效应之后)能够达到很高的可重复性。

请参考下面的文章:

心理学,养在深闺无人识!
等一下,如今心理学还算“养在深闺”吗?看到这个题目,肯定有读者会纳闷。随便打开哪家报刊,或者上上网,哪里找不到介绍心理知识的文章呢?来到街头报亭,”心理测验”类杂志也是随处可见。

是的,今天社会大众对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二十年前。比如”内向——外内”这对来自容格心理学的概念,今天已经成为大众术语,甚至没几个人清楚它的来历。即使一个街头小贩也可能和你聊天说,他因为付出多于收获,感到“心理不平衡”。随便哪个家长,只要稍有点文化,都知道”逆反心理”这个词。当然,没听说过“心理疾病”的中国人,确切讲是中国城市居民,恐怕已经很少很少了。当老赵可以在春晚上拿小崔的抑郁症开玩笑时,

然而,心理学词汇的广泛流传,和心理学知识深入人心并不是一回事。情况或许恰恰相反,许多根本不属于心理学的东西被包装上专业词汇,在民间广为流传。偏见比无知更可怕,错误的东西占据了人们的头脑,甚至还不如什么都不流传。

“情商”就是一个典型的“伪心理学”概念。在一般的心理学基础教材中你找不到这个词。在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中期以前,大众媒体上也见不到它的踪影。当时倒有一个类似的词汇——非智力因素,强调一个人个性中智力以外的成才和成功因素。现在“非智力因素”这个词不怎么有人提了,换成了“情商”,内容大同小异。

笔者查遍手头的资料,只知道“情商”这个词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高曼(Daniel Goleman)提出的。在他之前是否有人使用过这个词,以及这个词汇在学术上的定义是什么,一直没有查到。(在此也向学界朋友请教一下)。不过,就大众媒体上“情商”这个词汇的使用方法来看,基本是把“情商”和“智商”对立起来。甚至,它可能就是参考“智商”概念创造出来的词汇。

“智商”确实是心理学的术语。但它是什么意思呢?它是”智力测验商数”的简称,是指一个人(通常指十七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成人智力测验也存在,但使用较少)在智力测验中取得的成绩,与同龄人平均整体成绩的比值,再乘上100所得到的结果。某个测量对象的智商高于这个数,指他的智力测验成绩高于平均值,反之亦然。

显然,智商根本不是智力本身,甚至根本不指向某个客观对象,它只是一系列人工测验的成绩,是对某人真正智力的间接反应。发明和使用“情商”这个词的人,肯定是先把两者搞混了。

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出“情商”这个词的荒谬处:世界上有真正的“情商测验”吗?我确实看到过几个声称是“情商测验”的心理测验,但都是“人格测验”的翻版。平时大家谈“情商”,更是不考虑任何统计数字,只是凭感觉去说某某情商高,某某情商低,或者“我们不要光顾智商,也要提高情商”云云。

退一步讲,即使真有“情商测验”,那么它就是这个词的原意吗?难道要把大家的感情变成冷冰冰的数字记录在案吗?这个结果恐怕根本不是“情商”提倡者想要的吧?

“血型性格论”也是伪心理学的典型。确实有个别心理学家研究过血型与性格的关系,比如日本犯罪心理学家渡边道一就研究过血型和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但这类研究从无定论,根本不是行内公认的心理规律。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它早就成了“定论”。不仅大众媒体早已将血型作为“八卦”新闻的组成部分,就是在青年人中间,见面彼此问对方血型也已经成了习惯。甚至,曾经有某家少年杂志还曾问过我的血型,把它和“你的星座是什么?”之类问题渗在一起,当成”作家简历”来介绍。

泛滥的伪心理测验更是典型的伪心理学,是现代版的算命游戏。一种心理测验是否可行,要有复杂的编定程序。要反复测算它的“信度”和“效度”。所谓“信度”,就是同一个测验内容针对同一组被试的多次测验,结果要一致。比如,我们用水银柱的高度来测人的体温,或者用血压计量血压,同一时间里肯定是一样的。给同一个人相继拍两张X光片,如果前一张显示某处有阴影,后一张没了这个阴影,说明它缺乏可信性。这就是信度。

所谓效度,就是你测出来的数据确实能反映你要测的内容。比如,水银柱高度真能代表我们体温的高低,是因为有”热胀冷缩”这个原理存在。我们用血压计是测不出体温的。而且,还要保证你使用的具体那只温度计质量没有问题才行。

上面还是相对简单的生理测量,至于复杂的心理测验,要保证信度和效度必须先进行大量的试测才行。在某个国家心理学界成功的测验要移植到其它国家,还得考虑到文化因素,编制修订版。而市面上流行的种种测验,基本都是编者灵机一动的产物。根本拿不出任何数据来证明其信度与效度。甚至,许多心理学测验杂志封面上直接在“心理测验”旁边并列印上“星相”、“命理”之类的文字,这种心理测验的本质是什么一望而知。

当然,填填这些测验确有休闲娱乐,消磨时光的作用,真当成心理学知识是不行的。

媒体以猎奇原则来介绍心理学,导致公众对心理学的认识和兴趣都形成偏差。相当一部分心理学爱好者不是从基本概念开始学习,上来就想学“催眠”、“释梦”,其实,这些技能都属于心理学中的杂技。比较传奇一些,但实际意义并不大。

除了大量伪心理学概念流传外。公众舆论中心理宣传的另一种问题,恰恰正出在业内人士身上。尤其是心理咨询专业人士。这个行业在中国一直步履艰难。笔者所知道的心理咨询机构,如系国营,如果是公办医院或者学校中的一个部门,基本不能自负盈亏,没有财政拨款就会垮掉。如系私营,小到几万元的小诊室,大到数百万的高投资,基本无法在财务上健康循环。于是,心理咨询业者本身有着强烈的宣传需要。他们在舆论上往往采用夸大其词的作法,把任何不愉快的主观感受都夸张为心理疾病,要大家一定去看心理医生。更有一些宣传精神疾患的文字,前面大肆渲染精神疾患的危害,结尾处则点明,一定要及时服用某某精神类药物!疑似软广告。

这种把心理现象神秘化,夸张化的作法,很类似保健品厂商。后者反复告诉我们,中国人都缺钙、缺铁、缺锌,缺核酸,缺……所以大家一定要常吃多吃我的产品。其实,中国人里到底有多少人缺乏特定微量元素,有没有地区差异,是需要有严格临床统计数据来说明的。即使我们真缺那些元素,我们保持健康的饮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难道就不能解决问题吗?

心理问题更是如此。首先,一时的心情不佳,心理不平衡根本不是病,而是有适应价值的正常心理反应。心理如果永远平衡,一个人将无所事事,饱食终日。其次,即使你真的有心理疾病,它主要也是“生活方式病”,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方式更重要。

和“伪心理学”,“神秘化心理学”广为流传相对照,真正有价值的心理学知识却被锁在书斋里。比如社会心理学中的“归因理论”,小到恋人间闹别扭,大到现在的“仇富心理”,都可以从“归因理论”中找到解释。但读者中有几人听过这个词呢。再比如,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根本原因在于价值观有区别。斯普兰格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研究了这个问题。而他的成果——价值六类型论,到现在也基本不形诸于大众媒体。

知道就是力量,但知识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发挥其力量。作为一门和所有人都有关系的学科,真正的心理学知识如果还养在深闺,无论对社会大众,对心理学本身,都是很大的损失。

这也便是本书的写作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