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兰图片:三个名人以上的实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14 14:24:47
主要事迹

爱迪生 (1847-1931)
  19世纪被誉为科学的世纪,也是以科学的技术化和社会化为突出特征的世纪。科学在这个世纪开始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风起云涌的伟大创新转变成为技术科学的巨大威力。这个世纪的一些科技巨擘继续活跃于20世纪。托马斯·阿尔沃·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就是其中之一。美国《生活》周刊不久前评出的过去1000年的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中,爱迪生名列第一。
  爱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贫困,他的“学历”是一生只上过3个月的小学,老师因为总被他古怪的问题问得张口结舌,竟然当他母亲的面说他是个傻瓜、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母亲一气之下让他退学,由她亲自教育。这时,爱迪生的天资得以充分地展露。在母亲指导下,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在家中自己建了一个小实验室。为筹措实验室的必要开支,他只得外出打工,当报童、办报纸。最后用积攒的钱在火车的行李车厢建了个小实验室,继续作化学实验研究。后来,化学药品起火,几乎把这个车厢烧掉。暴怒的行李员把爱迪生的实验设备都扔下车去,还打了他几记耳光,据说爱迪生因此终生致聋。
  爱迪生是美利坚民族崇尚的那种传奇般的人物——虽未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但凭个人奋斗和非凡才智获得巨大成功。他自学成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热情和精力从千万次的失败中站了起来,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成为美国发明家、企业家。他早年曾制定双工式和四工式电报系统,发明自动电报帮电机。1877~1879年发明留声机;实验并改进了电灯(白炽灯)和电话。以后又制定了照明系统,并为实现集中供电进行了许多工作。他提出并采用直流三线系统。制成当时容量最大的发电机,并于1882年利用该机建成了第一座大型发电厂。在同时期,作了铁道电气化的试验。1883年发现“爱迪生效应”,即热电子发射现象。在电影技术、矿业、建筑、化工等方面也有不少著名的发明,仅从1869年到1901年,就取得了1328项发明专利。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新发明,他因此而被誉为“发明大王”。
  爱迪生献身科学、淡泊名利。在研制电灯时,记者对他说:“如果你真能造出电灯来取代煤气灯,那你一定会赚大钱。”爱迪生回答说:“一个人如果仅仅为积攒金钱而工作,他就很难得到一点别的东西——甚至连金钱也得不到!”他一直被称作现代电影之父,可是在电影界人士为他77岁寿辰举行的盛大宴会上,他说:“对于电影的发展,我只是在技术上出了点力,其他的都是别人的功劳。”
  爱迪生胸襟开阔、善处逆境。针对自己的耳聋不便,他说:“走在百老汇的人群中,我可以像幽居森林深处的人那样平静。耳聋从来就是我的福气,它使我免去了许多干扰和精神痛苦。”1914年某天晚上,爱迪生的电影实验室突遭火灾,损失巨大。爱迪生安慰伤心之极的妻子说:“不要紧,别看我已67岁了,可我并不老。
  从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我相信没有一个人会老得不能重新开始工作的。”第二天,爱迪生不但开始动工建造新车间,而且又开始发明一种新的灯——一种帮助消防队员在黑暗中前进的便携式探照灯。火灾对爱迪生就像是一支小小的插曲。
  爱迪生造福大众、不畏艰辛。为寻找灯丝,他试验了数千种材料;为试制一种新的蓄电池,他失败了八千次。因此,爱迪生常常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他在80岁时,仍然保持着发明家的精神,坚张地进行着发明创造活动。1927年,他成立了爱迪生植物研究公司,投入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寻觅化工新材料。81岁高龄的爱迪生成功地从野草中提炼出橡胶,受到人们极高的评价。
  1931年10月18日清晨3时24分,爱迪生带着宽慰的微笑,闭目辞世,享年84岁。临终时他坦然地说:“我为人类的幸福,已经尽力了;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举行葬礼的那天,全美国熄灭电灯一分钟,以示哀悼。这是人们表达对爱迪生无限怀念之情的最隆重的方式,也是人们献给这位伟大发明家的一曲无言的赞歌。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 是十八世纪后年叶以来世界最著名的德国 音乐家。1770年12月26日贝多芬诞生于 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城。他的祖父原是荷 兰籍,移居德国后,曾任当地宫廷乐长。 父亲是个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宫廷御厨的 女儿。贝多芬生长的年代,正是约瑟夫二 世实行"开明专制"的时期,波恩的统治者也实行了一些改良的 措施。波恩成了当时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地之一。贝多芬的幼年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但是,贝多芬童年很不幸福, 嗜酒成癖的父亲败坏了家业,他企图把四岁的贝多芬变成摇钱 树,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也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因此他不只强 迫孩子练琴,而且常常夜半三更酗酒回家后把孩子从熟睡中拖起 来拉琴,不满八岁的贝多芬被强迫在寇恩的听众面前表演、卖 艺,十一岁的贝多芬就开始在剧院的乐队里工作。这种严酷的童 年生活,使贝多芬很早就走上了独立的以音乐谋生的道路,同时 也就养成了他坚毅倔强的性格。

  从1781年起,贝多芬在剧院工作的同时,跟乐队指挥奈弗学 习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和作曲法。奈弗是位很有修养、倾向 于启蒙运动的作曲家.指挥家,他对发展德国的民族歌剧、清唱 剧都曾有过贡献。贝多芬通过向这位老师学习,认识到学习德国 民族音乐传统的重要,并在奈弗的引导下也接受了启蒙运动的影 响,对德国当时的进步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1787年以后,贝多芬担起了全家生活的经济重担。但贝多芬 并未被艰难困苦的适遇所屈服,他设法在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 他醉心于诵读和研究古代神话、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古典文学,他 对莎士比亚、席勒、歌德等人的作品非常喜爱。他虽然没有莫扎 特的早熟天赋,也没有莫扎特优越的学习条件,而他那孜孜不倦 的自学所取得的成就,是他所有的前辈都不及的。

  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莱茵河流域进步的反封建运 动,对贝多芬的思想成长起了巨大的作用,他逐渐把追求"自由、 平等.博爱"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1790年他创作的大合唱《约瑟 夫二世之死》,把约瑟夫二世当做人民的救世主来赞颂,这一方 面表现出他对共和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贝多芬早年对改良 主义的不合实际的幻想。这部作品也是贝多芬把声乐和交响乐溶 为一体的最早尝试。

  1792年,贝多芬在海顿的鼓励与支持下,来到维也纳定居。 他起先是以一位天才的青年钢琴家出入维也纳的贵族门庭,并受 到贵族们的热情接待和保护,他也曾一度产生过对上流社会的幻 想。但是,贝多芬所处的时代毕竟与海顿,莫扎特的时代不同, 时代赋予贝多芬更成熟的资产阶级自觉性和个人的自信和自尊。 因而他一开始就不甘愿做贵族门的奴仆,而是要与贵族们有平等 的地位。后来贝多芬渐渐发现自己的资产阶级理想和当时的封建 社会有着很大的矛盾,再加上他1796年开始面临耳聋的威胁,使 贝多芬很快增长起一种对现实不满,对个人命运反抗的思想感情。

  1797年后,贝多芬患了耳聋病,病情逐年恶化。对一个音乐 家说来,再没有比这一打击更沉重的了!恶魔限制了作曲家同外 界的交往,妨碍了他的钢琴演奏,他不得不放弃演出 ,而长期隐 居在维也纳乡村。

  从1800年起,贝多芬在创作上很自然地逐渐 脱开海顿和莫 扎特的影响,力求创造自己的艺术风格,追求新的理想。他于 1803年完成的《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标志了他在创作 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熟时期。他这一时期的创作力极 为旺盛,表现出巨人般的工作能力,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作品。贝 多芬成熟时期作品的基本思想逻辑——“通过斗争,得到胜利", 在这一时期中逐步得到确立,英雄性、群众性的交响乐新风格形 成了,革命的内容、戏剧性的交响乐发展手法、形式上的各种重 大革新等等,在这一时期都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贝多芬最杰出 的作品,几乎都是在他后半生三十年生涯的耳聋状态中创作的。

  1815一1819年是贝多芬经历的四年危机时期。当时,欧洲陷 入了反动的封建复辟时期,资产阶级的革命力量遭到扼杀,黑暗 笼罩着欧洲大陆。这个时期贝多芬的思想较为复杂,他的自信和 坚定被失望和动摇所袭扰;创作上的英雄风格向抒情性风格转 变;作品很少,大部分时间花在收集、探索和改编欧洲各国的民 歌上。这充分说明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共和主义者是有其历史局 限的。然而,贝多芬最后终于从沉默中挣扎出来,度过了他的危机 时期。从1819年起,贝多芬重又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反封建的 斗争中来。此时他创作的五首钢琴奏鸣曲、五首弦乐四重奏,乃 至他创作中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等作品都 具有深刻的意义。但贝多芬最后的晚年是他一生最悲惨、最痛 苦的年月,孤寂和贫困的威胁使他穷愁潦倒,孑然一身,1827年 3月26日病逝于维也纳。据说在他临终的一刻,暴雨雷电交加, 贝多芬举起干枯的手臂向天空作最后的奋击。这种生命不息战斗 不止的精神,全部贯注在他那些不朽的巨作中。

  贝多芬是人类艺术上最伟大的创造者之一。他一方面有着卓 越的音乐天斌、炽热的叛逆气质和巨人般的坚强性格;另一方面 他那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产生的崇高思想,形成 他作为一个音乐家的特殊品质。他通过自己的创作,特别在他的 九部交响曲中,反映了那个时代伟大的人民运动和最进步的思 想。他以时代和个人的命运为题,通过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艺术 形象相结合,写出了一系列交响乐作品,表现了从斗争到胜利、 从黑暗到光明、从苦难到快乐的 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精神历程, 他的九首交响曲象珍珠一样永远闪闪发光。

  通过对贝多芬九首交响曲的研究和分析,特别是其中四首 (即第三.五、六,九首)标题性交响曲的剖析,我们不仅可以 了解贝多芬全部创作的基本面貌和他那伟大而纯真的思想,而且 可以了解到交响乐创作上的重大革新,可以看到交响乐是如何从 海顿、莫扎特时代过渡到以舒柏特、门德尔逊为代表的新发展时 期。早在贝多芬在世时他就已被公认是具有世界意义的音乐家, 他既是伟大的古典作曲家,又以浪漫派的先驱而载入史册。

  普林斯顿

  ★ 小城中的伟人
  1933年10月7日,爱因斯坦从英国登上一艘去美国的轮船,同行的有妻子艾尔
  莎、助手迈耶尔博士和秘书艾伦·杜卡斯。
  爱因斯坦自己也没想到,他这是在与欧洲永别。朗之万预言家般地说了一句后来果被验
  证的话:
  “这是一件大事。它的重要性就如同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当代物理学之父迁
  到了美国,现在美国成为世界物理学的中心了。”
  古老的欧洲,在法西斯主义的阴影中,黯然失色了。罗斯福的“新政”,为美国带来了
  希望,也成为欧洲反法西斯的大后方。去美国,对爱因斯来说,已是没有选择的选择了。爱
  因斯坦从1921年第一次访问美国起,对美国的印象就是复杂的。美国社会的物欲横流、
  追求享乐、犯罪率高、追求时髦、标新立异,他都感到不快,但他同时也发现美国社会比起
  古老的欧洲,有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活力。他初到美国,受到公众的崇拜,爱因斯坦曾
  大惑不解:
  “在这个被大家斥责为物欲主义的时代,居然还把那些一生目标完全放在知识和道德领
  域中的人看作是英雄,这该是一个可喜可贺的迹象。”
  美国最让爱因斯坦感兴趣的是:“我对美国科学研究机构的成就感到十分钦佩。要是我
  们企图把美国科学研究工作日益增长的优势完全归功于充足的经费,那是不公正的;专心致
  志,坚韧忍耐,同志式的友好精神,以及共同合作的才能,在它的科学成就中都起着重要的
  作用。”
  同时,“富裕阶层的社会意识比在欧洲的要发达得多。有钱的人认为把他的财产的很大
  部分,而且常常连同他自己精力的很大部分,交给社会去支配,是自己理所当然不可推卸的
  责任;那个威力无限的社会舆论也迫切要他这样做。”
  爱因斯坦所要去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1930年,两个美国拥有亿万资产的兄妹,请来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学校改革家弗莱
  克斯纳,请他帮助建立一个新的科学研究所。弗莱克斯纳发现,实用型的研究所在美国已经
  够多了,于是建议创办一个新型的高级研究机构,聘请各个学科的第一流学者。没有计划,
  没有任务,研究什么,怎样研究,一切听任学者们自己的想法,研究所只负责向各位学者提
  供足够的经费。弗莱克斯纳把这个机构定名为高等研究院,他就是实际的组织者。
  弗莱克斯纳想,既然拥有足够的经费,就应让世界上最有名的科学家们摆脱教学、行
  政、日常生活琐事的操劳,他们应当研究最高级和最普遍的问题。如能招聘到一流的学者,
  就不愁没有更多的年轻的杰出学者们慕名而来。在聘任通知中,弗莱克斯纳反复强调来研究
  院的学者享有完全的独立性,研究院是“一个自由港,学者们在这里可以把世界看作是自己
  的实验室,而无一日三餐之忧。”
  1932年1月,有人建议弗莱克斯纳去加里福尼亚的帕萨迪纳,爱因斯坦正在那儿讲
  学。弗莱克斯纳有些犹豫:这可是当今物理学界的泰斗,自己能请得动吗?但如果请来了爱
  因斯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声名不就立刻传出去了吗?
  费莱克斯纳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了帕萨迪纳,他详细向爱因斯坦谈了研究院的宗旨及计
  划。爱因斯坦听了很感兴趣,但表示每年可能还得在柏林呆一段时间。
  不久之后,弗莱克斯纳又到牛津大学与爱因斯坦会面,再次邀请爱因斯坦来普林斯顿高
  等研究院。当时,爱因斯坦回德国的希望已经很渺茫了,他便有了去普林斯顿的意向。19
  33年后,爱因斯坦已主动与柏林断绝了关系,去普林斯顿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费莱克
  斯纳仿佛从天上掉下一个金元宝,连连问爱因斯坦有什么要求。爱因斯坦提出两个要求:一
  是普林斯顿研究院要接受他的助手迈耶尔,给他正式职位;二是他的年薪只要3000美
  元。并问弗莱克斯纳:“倘若在普林斯顿维持一年生活不需3000美元,还可以再低一
  些。”
  对第一个要求,几经磋商后终于圆满解决。可第二个要求却让费莱克斯纳为难了。一个
  堂堂最高研究院里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年薪只要3000美元,这怎么说得过去呢?让不知
  内情的人知道,难道不会说普林斯顿在虐待爱因斯坦吗?弗莱克斯纳觉得自己实在担不起这
  个罪名。他一次又一次向爱因斯坦提议,能否把年薪提高,到最后,他几乎是恳求爱因斯坦
  了。几经“讨价还价”,总算说服爱因斯坦接受16000美元的年薪。
  从伯尔尼专利局开始,爱因斯坦就养成一个习惯,工作之外的时间才是属于自己的研究
  时间。他把研究看成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仅凭研究去拿薪水他总觉得不安。从苏黎世、布拉
  格到柏林,他讲课的时间越来越少,但总还是有的。如今到普林斯顿,所有的时间都由他支
  配,他下意识地觉得有愧。
  爱因斯坦对凭纯科学研究领取薪金感到难为情,这种感情也许是无意识的,但对于他而
  言,又有着内在的深刻理由。他总想干些与基本的研究活动无关的事情作为生活费用的来
  源。在这点上,斯宾诺莎——以金刚古琢磨匠身份为职业的哲学家——对爱因斯坦有很大的
  吸引力。尽管普林斯顿研究院多次声明该院的科学家有完全自由支配时间的权利,但爱因斯
  坦总不想成为纯粹被社会供养的人,他忘不了一个人应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哪怕自己
  的研究仍然是属于社会的。
  普林斯顿是美国东部的一个大学城,人口只有几千人。小城里古风纯朴,阳光灿烂。林
  荫道上的行人稀稀疏疏,道路两旁星星点点散布着一些一两层楼的小房子。红色的屋顶,白
  色的墙,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丛中。每一座房子都像绿色海洋中的一个孤岛。这里似乎闻
  不到金圆帝国的铜臭,听不见工业巨人的叫嚣。这里就像莱顿小城和苏黎世湖畔、柏林郊外
  那样娴雅幽静,具有古老欧洲的情趣。
  爱因斯坦来到普林斯顿,这个僻静的小城和一个伟大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成了举世闻名
  的科学圣地。
  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留下了数不清的轶闻趣事。人们说他在比利时王后“御笔”题赠的
  诗的背后做计算;说他在鞋店的发票背面写上致答词,跑到庄严的授奖仪式上去掏出来宣
  读;说他在朋友家吃饭,灵感来了,没纸就在主人家的新桌布上写下一行行公式;说他出外
  找不到回家的路,打电话去问研究院怎么回家;说他把一张1500美元的支票当书签用,
  丢了也不知道;说人家请他讲1分钟话,给1000美元,他说他不需要钱……
  爱因斯坦给普林斯顿带来光荣,普林斯顿人以爱因斯坦为自己的骄傲。大学生们编了一
  支歌,在马路上边走边唱:
  谁数学最棒?
  谁爱上微积分?
  谁不喝酒,只喝水?
  ——我们的爱因斯坦老师!
  我们的老师饭后不散步,
  我们的老师时间最珍贵。
  我们要请天上的造物主,
  把爱因斯坦老师的头发剪短些!
  随意、温和的爱因斯坦爱上了普林斯顿,这儿没有繁文缛节,没有欧洲大陆上的呆板和
  清规戒律,他在这儿享受到一个普通人生活的欢乐,也留下了不少故事。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普林斯顿有个12岁的女孩子。放学回家后总是跑到爱因斯坦家
  里去玩。妈妈发现后,把孩子狠狠训了一顿,说:你怎么能浪费爱因斯坦的宝贵时间呢?并
  带着孩子向爱因斯坦道歉。爱因斯坦笑着说:
  “噢,不用道歉。她带甜饼给我吃,我帮她做算术题。我从她那儿学到的东西,恐怕比
  她从我这儿学到的东西还多呢!”
  还有这样的故事:有一次,美国一家医院要聘请一位X光专家。一个犹太难民来求爱因
  斯坦帮忙,爱因斯坦立即写了一封推荐信。过了几天,又来了一个从希特勒铁蹄下逃出来的
  犹太人,请求帮忙。爱因斯坦又写了一封推荐信。这样,他给4个犹太人写了4封推荐信,
  让他们去争夺同一个职位,让大家哭笑不得。后来,这样的推荐信写得实在是太多了,以致
  拿推荐信去求职的人还没开口,人家就说,行了,行了,收起介绍信吧。这儿求职的人每人
  都有这样的一封介绍信。
  还有一个故事说:一群大学生说说笑笑,跑来问爱因斯坦,什么叫相对论。他回答说:
  “你坐在一个漂亮姑娘旁边,坐了2小时,觉得只过了1分钟;如果你挨着1个火炉,
  只坐了1分钟,却觉得过了2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英费尔德在普林斯顿是爱因斯坦的助手,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即爱因斯坦的诚恳与理智的关系。他认为这两者在爱因斯坦身上是和谐共处的。“很难找到
  一个学者,其思想能在这样的程度上充满情感,能具有这样明朗的表达激情的声调,能在这
  样的程度上以‘为超个人的东西服务’的激情中,从对大自然的美的陶醉中汲取养料。同
  样,也很难找到一个人,他对人们的诚恳态度、对人们的爱、对人们的责任心,能在这样的
  程度上出自他的思想。”
  英费尔德对爱因斯坦的这一特点作了非常准确的说明。
  “在物理学方面,我向爱因斯坦学到了许多东西。但最珍贵的,却是在物理学以外学到
  的东西。爱因斯坦是——我知道,这样说多么平庸乏味——世界上最好的人。其实,看来这
  个定义也不那么简单,而且需要作些必要的解释。
  “同情——一般说来这是人的善良的源泉。对别人的同情,对贫困、对人的不幸的同情
  ——这就是善意的源泉,它通过同情的共鸣器起作用。当我们看到别人在斗争和痛苦的时
  候,对生活和对人们的眷恋便通过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联系在我们的感情屑て鸱从Α?
  “但是,善意还有完全不同的根源。这就是建立在独立清醒思考基础上的天职感。善意
  的、清醒的思想把人引向善,引向忠实,因为这些品质使生活变得更单纯,更充实,更完
  美,因为我用这种方法在消除我们的灾难,减少同我们生活环境之间的摩擦,并在增加人类
  幸福的同时,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在社会事务中应有的立场、援助、友谊、善意,可以来
  自上述两个源泉,如果我们采用解剖学的话说,可以来自心灵或头脑。我一年一年地学得愈
  来愈珍视第二类善意——它来自清醒的思维。我曾多次看到不是由清醒的理智支持的感情是
  多么地有害。”
  许多了解爱因斯坦的人们问自己,在这个人身上什么东西更伟大:是洞察宇宙构造的智
  慧,还是对人类的每一次灾难和对社会的不公正的每一次表现的共鸣之心?这个印象在与爱
  因斯坦一起在普林斯顿生活过的人的回忆录中表现得很清楚。替爱因斯坦治过病的古斯塔
  夫·布基医生写道,无论爱因斯坦思想的深刻性和突然性所留下的印象是多么的强烈,然而
  “他的人性毕竟是一个最大和最感人的奇迹”。布基解释道,爱因斯坦从不愿画家给他画
  像,但有一个理由准能对他起作用。画家只须说这一点就够了:爱因斯坦的画像或许会——
  即便是暂时的——帮助他摆脱贫困,于是爱因斯坦就毫无怨言地陪上许多个小时,让这个可
  怜的人给自己画像。布基说,大街上的过路人在看见爱因斯坦的时候总是露出善意的笑容。
  面对他们的笑容,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在普林斯顿,人人都认识他。
  “甚至在普林斯顿这个小小的大学城里,所有的人都是用贪婪的好奇眼光看着爱因斯
  坦。在我们一起散步时,我们总是避开那几条繁华的大街,专捡野外和行人寥落的小街。比
  如,有一次,一辆小汽车里的人请我们稍等片刻,从汽车里钻出一位已经不年轻的带着照相
  机的妇女,由于激动脸都红了,她请求:
  ‘教授先生,请允许我给您拍一张照片。’
  ‘请吧。’
  他安详地站立了几秒钟,然后继续自己的谈话。
  我相信,过了几分钟他就忘了这件事。
  有一次,我们走进普林斯顿一家影院看电影,我们买了电影票,走进挤满人的前厅才知
  道,还要等15分钟才开映。
  爱因斯坦提议走一走。出来时,我向检票员说:
  ‘我们过几分钟就回来。’
  可是,爱因斯坦感到不安。
  ‘我们已经没有票了,您会认出我们吗?’
  检票员笑了,他认为这是教授开的一个很成功的玩笑,就对爱因斯坦说:
  ‘是的,教授,我大概会认出您的。’”
  到美国之后,爱因斯坦的生活相对安静下来,很少出门。1935年5月,他到百慕大
  作短期旅行,这是爱因斯坦最后一次离开美国外出旅行。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取得移民签证。
  除此之外,爱因斯坦与外界接触也比较少,但这并没减少他在美国人心目中的魅力。
  1934年1月,罗斯福总统在白宫接见爱因斯坦夫妇。1938年10月,在纽约东
  北郊预计于1939年春季开幕的世界展览会工地上,美国人把一些纪念品装在一只坚固的
  金属封包里,其中包括请爱因斯坦为5千年后子孙写的一封信,准备等5千年(即公元69
  39年)后让后代子孙把它掘出来打开。
  爱因斯坦的信是这样写的:
  “我们这个时代产生了许多天才人物,他们的发明可以使我们的生活舒适得多。我们早
  已利用机器的力量横渡海洋,并且利用机械力量可以使人类从各种辛苦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最
  后解放出来。我们学会了飞行,我们用电磁波从地球的一个角落方便地同另一角落互通讯息。
  “但是,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人都生活在恐惧的阴影里,生怕失
  业,遭受悲惨的贫困。而且,生活在不同的国家里的人民还不时互相残杀。由于这些原因,
  所有的人一想到将来,都不得不提心吊胆和极端痛苦。所有这一切,都是由于群众的才智和
  品格,较之那些对社会产生真正价值的少数人的才智和品格来,是无比的低下。
  “我相信后代会以一种自豪的心情和正当的优越感来读这封信。”
  1940年10月1日,爱因斯坦、玛戈特和海伦·杜卡斯在特伦敦大法官菲利普·福
  尔曼的主持下,宣誓成为美国公民。
  但爱因斯坦仍保留瑞士国籍。
  1943年5月31日,爱因斯坦与美国海军军械局烈性炸药与燃料组签订顾问合同
  (后来合同延长到1946年6月30日)。顾问费每天25美元。
  1944年,在堪萨斯州,爱因斯坦1905年狭义相对论论文的手稿,以600万美
  元拍卖,作为对支持战争的捐献。

  ★ 神圣的孤独
  到普林斯顿后不久,爱因斯坦就写信给比利时王后,发出了内心的苦闷:
  “我把自己锁闭在毫无希望的科学问题中,我老了,自从我到此地与社会隔绝以后,更
  是如此。”
  1934年,爱因斯坦的好友埃伦费斯特自杀,爱因斯坦认为导致埃伦费斯特走向死亡
  的根本原因在于:作为科学家的埃伦费斯特对解决科学在他面前提出的任务感到力不从心。
  这是对朋友之死的分析,同样也是自己处境的深切感受。
  统一场论问题仍是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研究的主要内容。但关于统一场论的工作是在和
  任何有影响的和广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团体完全隔离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一次,理论没掌握任
  何可以用解释某种实验的难解结果使广大物理学界感兴趣的材料。理论的“内在的完备”同
  “外部的证实”没有找到一个交叉点。这一次,“内在的完备”成了唯一广泛的东西——只
  要可以设想出来。涉及到了初始的假设,它们无须任何附加的假说便可解释物理过程的全部
  总和,而不管这些过程是由什么样的场所引起的。但是,这些初始假设同能赋予假设以可靠
  性的实验却联系不起来。
  在孤独中研究统一场论的爱因斯坦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独之中。
  在普林斯顿,爱因斯坦似乎愿用全部时间来保障对统一场论问题的“孤独”思考,但他
  的思考又常被人们打断。许许多多人期待爱因斯坦的忠告、帮助、演说。在大

你要哪方面的名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