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阳老婆郝淼闻:谁能告诉我秦岭的自然地理意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10 12:46:37
我有急用,请指教~

秦岭以北:气候较为寒冷,为我国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小麦,主食以面食为主,树木冬季落叶。

秦岭以南:气候较为温和耕地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主食以大米为主,树木大多常绿

秦岭-淮河一线还是几个重要的分界线: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0度等温线
旱作物与水作物界线

秦岭以北:气候较为寒冷,为我国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小麦,主食以面食为主,树木冬季落叶。

秦岭以南:气候较为温和耕地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主食以大米为主,树木大多常绿

秦岭-淮河一线还是几个重要的分界线: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0度等温线
旱作物与水作物界线

秦岭以北:气候较为寒冷,为我国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小麦,主食以面食为主,树木冬季落叶。

秦岭以南:气候较为温和耕地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主食以大米为主,树木大多常绿

秦岭-淮河一线还是几个重要的分界线: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0度等温线
旱作物与水作物界线

区域地理通常从区域地理总论和区域分区地理两个方面学习。
2.初步形成海陆不断变化的科学观念

地我国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辽阔的国土,使得我国具有亚洲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复杂多样。自然环境的复杂多样又决定了自然资源的丰富多彩。从学生的学习目标来看,对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需要从两个方面作进一步了解,即了解其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过去可能重视有利的一面而轻视不利的一面,现在应对这两方面做客观的描述,使学生通过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学习,既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也培养对不利条件的忧患意识。

有了世界地理学习的基础,中国地理的学习理应更广和更为深入。在自然环境方面,中国地理选择讲述的自然要素包括地形、气候和水文,这比世界地理中只讲气候要广得多。自然资源在世界地理的总论部分没有安排,在中国地理则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讲述方法仍保持不求系统、突出个案的课程标准内容设计思路,如水文重讲长江、黄河,自然资源重讲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在要求的层次上,该部分标准明显比世界地理部分更高。

中国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一方面是归纳、综合得出的,另一方面也是通过比较得出的。与世界有关国家做比较,是学习中国地理的一个重要方法。

2.初步确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在了解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应使学生初步确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对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学习来说,这一点至关重要。课程标准就这一点作了比较明确的“说明”。至于为什么要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可使学生从两个角度理解:其一,我国自然资源总量虽大,人均却很少,而且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其二,从环境伦理和可持续发展来看,即使资源很丰富的地区,也不能滥采、滥用自然资源。

对于7~9年级学生来说,资源意识的确立,关键还是要联系实际,尤其应联系当地实际和学生自己的实际,并规范到学生的行为。例如,学生了解了我国许多地方严重缺水,但发现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浪费水资源的现象,由此使学生意识到要节约水资源,并且知道自己该怎样做。

(四)中国的地理差异

了解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基本特征,认识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存在显著差异。

在自然环境方面,地区差异大也是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由于所选的指标和划分的目的等的不同,对我国的自然区划也不同。但是,以下的划分基本上获得共识,即我国东南部为季风区(其中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西北部为干旱、半干旱区,此外还有个特殊的青藏高寒区。这样,我国可分为四大地理单元,从便于教学而言,课程标准把它们称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并就此作了说明。了解这四大地理单元的基本特征,并通过对比,会加强对我国自然环境差异显著的认识。进一步,通过了解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会初步认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大的自然地理原因。

需要提请注意的是,差异是就同一等级区域而言的,任何一个区域又可划分为更小一级区域,那么,这些更小区域之间(即上一级区域内部)仍然有差异存在。四大地理单元只反映了我国宏观尺度的自然环境差异,每个地理单元内部,自然环境的差异仍然很大。由此,学生可对地理的区域性和差异性具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二、对“标准”的把握

(一)海洋与陆地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可概括为“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运用以上数据说出海陆所占比例,而不要求了解海洋和陆地的面积数据。

海陆分布的特点一般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海陆所占比例;第二,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块;第三,陆地北半球比南半球多,海洋南半球比北半球多;第四,无论怎样划分出的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运用地图和数据用自己的话描述以上分布特点。实际上,由于地图难以展示地球表面实况,因此,让学生在地球仪上实现上述要求可能更为方便。但是,“标准”的要求可理解为学生在地图上应能分清海陆分布。为加强学生对海陆分布的认识,可通过一些方法训练,如填绘全球海陆轮廓图。

2.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与上条“标准”的要求一样,本条“标准”的要求也包括运用地图说出和在地图上识别两个层次。要求的具体内容则是地理常识,包括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大小次序(面积数据不用记)、分布特点、界线等。为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大洲和大洋,必然要涉及大陆、岛屿、半岛等名称,当然,这些名称一样可运用地图说出,而不需要记住或说出其严谨的概念。

熟练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对以后的地理学习非常重要,因此,应采取诸如拼图游戏的方法反复训练,以加深学生对七大洲、四大洋轮廓的印象。

3.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本条“标准”重在进行科学观念教育。学生受活动范围、思维能力和知识量的限制,实际上他们难以举出说明沧海桑田的例子,因此需要教材或教师提供更多的实例,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开阔视野,再去搜集有关的实例。提供的实例应包括海变陆和陆变海两个方面。海变陆的例子比较多,如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形成喀斯特地貌的石灰岩是在海洋环境下形成的,围海造田等。相比较而言,陆变海的例子难找些,并且学生也较难理解,如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床遗迹,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等。

从观念培养的角度看,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现在的海陆仍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这也需要用一些实例来说明,如珠穆朗玛峰还在升高,大西洋和红海还在扩大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尽管我们察觉不出来,我们脚下的大地一直在运动和变化之中。

4.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对于7~9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板块构造学说比较困难,课程标准为此对本条“标准”作了说明:侧重于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的培养。这样,我们可对本条“标准”作如下理解。第一,安排板块构造学说,是对海陆运动变化的理性认识,即在说明科学家对于海陆变化原因的探索。第二,作为探索,重在过程(即科学史教育),因此需要从大陆漂移学说讲起,而且从培养科学兴趣的角度看,魏格纳从地图上得到启示而提出大陆漂移的故事是比较好的教学内容。第三,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内容安排应注意逻辑顺序,体现科学的方法,即发现问题——思考假设——找证据论证。第四,板块构造学说只作基本了解,即板块划分(六大板块)和地壳比较活跃地带(板块交界地带)。第五,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是作为板块运动的例证。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本条“标准”涉及的内容较广,且理论性强,但要求又比较简单,因此,教学把握的难度较大。下面安排一个案例,展示本部分内容教学要点和步骤。

讨论大地是运动变化的还是稳定不变的;展示大西洋两岸大陆的可拼合性,提出它们原来是否是同一块大陆的问题;魏格纳从地图上得到启示,提出大陆漂移说;展示支持大陆漂移说的证据;大陆为什么会漂移——板块构造学说;板块的划分,板块的什么部分地壳比较活跃;展示证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的证据——高大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二)世界的气候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从另一角度,可把本条“标准”理解为:能够区分描述天气和描述气候的语言,并能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和某地的气候。可见,让学生学习的重点不在于理解什么是“天气”和“气候”,而在于要描述某时的天气或某地的气候时,分别关注哪些要素以及两者的主要区别。为此,需要提供给学生一些实例,使学生从实例中归纳出结论,学会描述。

本部分的主题是“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因此,天气的学习应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以了解不同的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课程标准已就本条“标准”作了说明。由于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中,常用天气符号和天气图每过一段时期可能有所改变,因此,学习时应注意当时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

对于本条“标准”的要求,可作更深一步理解,即学生能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天气图后,会对电视台天气预报产生较强的兴趣。再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使学生认识到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实际意义。由此开始,学生逐步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的习惯。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大气环境问题很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鉴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天气与我们的生活”这一主题下,本条标准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环境观和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因此,具体选择哪些大气环境问题不是主要的,所选择的大气环境问题只是用作实例,以说明人类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

从联系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可作为达到本条“标准”要求的一条途径。现在,我国主要城市都有大气环境质量日报和预报,学生如果经常注意,对不同大气环境质量会有生活感受,从而有利于学习。而从“改善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美化居住和生活环境”的角度,学生更易理解保护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性。

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本条“标准”要求的重点是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实现途径是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基本上有三点:气温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大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为高温地区(高于20℃);两极地区为低温地区(低于-10℃)。

为达到此条“标准”的要求,需要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等温线图等。

在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看到的是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为了给后面学习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打基础,此处也应该介绍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即气温的垂直递减率(0.6℃/100米)。

5.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本条“标准”与上一条“标准”的要求类似,只是上一条针对气温,而本条针对降水。因此,对本条“标准”的把握可参照对上条“标准”的解释。

6.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阅读和绘制气候直方图,即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是地理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在之后的地理学习中要经常运用。课程标准把这一基本技能作了明确要求,正符合“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本条“标准”的要求可细化为三条,即能阅读和处理气温、降水资料;阅读气候直方图;绘制气候直方图。

阅读和绘制气候直方图是一项比较综合的技能,学习和练习过程应是有步骤和循序渐进的。可以先分别学习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然后再到气候直方图。气温曲线图或降水柱状图的学习,也宜将阅读和绘制分成两个步骤进行。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的方法差不多,只是最终绘制的图形不同(曲线和柱状),因此应让学生掌握绘制此类图(即统计图)的一般方法。下面是在给出气温资料条件下绘制气温曲线图的主要步骤。

气温曲线图的绘制

(1)绘出横坐标轴,把它平均分成12段,逐月标上月份。

(2)绘出纵坐标轴,按相等的温度差标上气温刻度。

(3)将表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出一条曲线。

(4)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名,完成气温曲线图。

在上面的例子中,实际绘图时,会遇到许多问题,如图幅的大小、纵坐标刻度值的选定、点的大小、怎样使曲线平滑等等。这些问题不一定要先教学生怎样处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学生会自己摸索出经验来,技能水平差一些的学生,可在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帮助。这样,学生对这项技能的掌握会更为熟练。

7.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气候类型历来是初中阶段地理课中比较难又比较多的内容,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特征、分布及景观特点等集中在一起,不仅在知识量上学生难以一下掌握,而且还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比较、辨别能力,因而给教学带来不便。

为了解决这一长期困绕初中地理教学的难题,又不回避这一基础知识,课程标准对此做了大胆的处理,并对本条“标准”作了“说明”。对于本条“标准”,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把握。第一,对气候类型的分类不必太细,可作适当概括和综合,只要能反映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即可。第二,对于气候类型名称中涉及的概念,如季风、海洋性、大陆性等,不必解释。第三,对于每种气候,学生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其分布地区即可,不必讲述其特征、分布地区及景观特点等。

本条“标准”虽然对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未作要求,但是在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中,对这一知识点的处理更易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上一条“标准”中,要求学生会阅读气候直方图,在后面具体区域的学习中,可通过安排学生读某种气候的直方图,让学生自己从读图中归纳出气候类型的特征。那么,在此,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读气候直方图描述气候特征的能力。

由于没有学习世界分区地理,对于本条“标准”中的“分布地区”,不能理解为诸如东南亚、西欧这样的地区,而应理解为纬度位置范围(热带地区、温带地区、寒带地区)和海陆位置范围(大陆东岸、西岸、内部)。

8.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影响气温和降水,有了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知识基础,学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就方便多了。例如,热带与寒带的气候差异主要表现为气温差异,而同处热带地区的气候差异主要表现为降水的差异。影响气候的因素比较多,其中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三个因素是最基本的,也是对气候影响最大的;其他因素因缺少知识基础(如洋流),或难以理解(如大气环流),标准没有列出。

本条“标准”中的“分析”,不必从成因分析来理解,只要学生能比较出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即可。例如,影响热带和寒带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影响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东西向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地形的影响使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存在降水差异,山上和山下存在气温差异。

9.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可从两个方面举例说明,其一是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引起的人类活动差异;其二是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人们的生产、生活差异。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由于季节分明,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当地的生产活动中举出第二方面的例子。但是从知识的前后联系来看,教学重点还是宜放在第一方面。

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所举实例应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例如,在生活方面,气候对于文化、艺术等的影响学生不易理解,而对穿衣、住房等的影响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容易;在生产方面,气候对于农业的影响是较为适宜的例子。

气候对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还表现在气候的异常变化所带来的灾害。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涉及一些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的问题,以加强对人地关系和环境问题的认识。

(三)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地形向来是中国地理中比较繁杂的内容,过去讲我国的地形,更多地注意具体的地形,包括各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特征和分布,使学生在这里比较集中地记忆大量的地形名称,相对冲淡了他们对我国地形特征的认识。本条“标准”删繁就简,将学习重点放在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并且把它们落实到中国地形图上。这样既可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也便于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我国地形、地势的特征,并且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必记忆大量的地形名称)。

地形复杂多样和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两大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是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在中国地形图上,可以很明显地读出上述地形、地势特征。要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地形、地势特征的认识,可在中国地形图上通过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大致了解作为三级阶梯界线的山脉,这样学生可以在地图上通过这些山脉判别各地区位于哪一级阶梯。第二,了解构成各级阶梯的主要地形区,这样既可以在图上落实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和分布,也可以把地形特征和地势特征联系起来。

可根据条件,适当介绍不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对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作简单的评价。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本条“标准”与上一条关于地形的“标准”在设计思路上是一致的,在具体要求上有两点不同。其一是“运用资料”,它的要求包括地图(如气温、降水量分布图)、气候统计资料、气候直方图、示意图(如季风示意图)等。其二是对于气候的主要特征,还要求分析其影响因素。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可抓住两条。第一是气候复杂多样,包括自南向北跨热带至寒温带;自东向西跨四个干湿地区;还有青藏高原面积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第二是季风气候显著,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季风气候。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可分别结合上述气候特征学习。

与地形一样,可适当引导学生对上述气候特征作简单评价。评价可通过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比较进行,例如,我国亚热带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我国温带地区与西欧相比气温降水的变化较大(大陆性气候特征)等。

3.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本条“标准”的要求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我国的主要河流,可分别从地图上找出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河流以及主要的内流河。其二是长江、黄河的概况,包括源流情况和人地关系中突出的问题,如长江的水能、航运和洪水,黄河的水能、泥沙和地上河等问题。

4.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本条“标准”要求的不是要背出自然资源的概念,而是结合生产、生活实际,了解自然资源有哪些。自然资源一般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等类型。各种类型不需要展开讲述,但可把它们作为例子,说明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

根据课程标准对自然资源的总体设计和“说明”,结合自然资源的概述,应用资料说明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的特点。我国自然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可在后面结合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讲述。

5.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主要包括总量大、种类全、主要利用类型分布不均、难以利用土地的比重大等。在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可突出耕地的特点及利用保护问题。我国耕地面积在土地总面积中所占比例较小和人均耕地面积较少这两个特点,可通过与世界主要国家(如印度、美国、加拿大等)的比较说明。耕地的利用保护问题,可结合具体实例,尤其是当地的实际情况,理解我国为什么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下面是一位中学生的调查报告。

家乡耕地减少的忧思—— 一位中学生的调查报告

我国人多地少,人均耕地更少。而在我的家乡,人均耕地比全国平均水平还要少,只有0.05公顷。

我的家乡是南方著名的鱼米之乡。听老辈人讲,在20世纪50年代,我们村的人均耕地也曾高达0.2公顷。但近50年来,人口增加了近一倍,耕地却减少了一半。这个原来每年为国家提供商品粮的鱼米村,现在有些人家竟然买口粮吃。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耕地减少的呢?

首先是建房。近些年,人们富裕了,便盖起新瓦房来。原来村东面一大片全村最肥沃的水稻田,足足有1公顷,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条道路和50多户人家的宅基地。

其次是造“地宫”。看看村后的那片坟地吧,它的规模绝对称得上“壮观”。几年来,这里一直上演着死人与活人争地盘的闹剧。

还有砖瓦窑“吃”土地,也是使耕地减少的一个原因。就在我们邻村,有一个很大的砖瓦场,这几年已经烧掉、吃光了好几公顷耕地。忍无可忍的村民为此已与砖瓦场打起了官司。

耕地日益减少,实在令我们担忧。我要说,将来长大成人后,我们种什么?吃什么?

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需要用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土地利用类型构成、一些国家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等数据、地图、统计图表,以及一些事例,“标准”把这些都归为“资料”。

6.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此条“标准”与上一条关于土地资源的“标准”在设计思路上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更突出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基本特点是:在时间分布上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均匀。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使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同一时间此地旱彼地涝;同一地区此时旱彼时涝。这一切,对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及其带来的问题,成为我国国土整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总体上说,我国是一个人均水资源较少的国家,并且许多地区用水比较紧张,因此需要合理利用并节约水资源。在各类资源中,水资源是学生每天生活(包括家庭和学校)都要经常用到的资源,因此,由学生从生活中调查水资源浪费现象、制订节水计划等,是培养学生树立节约资源意识并规范到自己行为的一个可行的途径。下面的表格为学生从事这方面调查时参考。

家庭用水调查

你和你的家人刷牙时或淋浴中抹香皂时,有没有关上水龙头?

你和你的家人淘米、洗菜后的水,有没有用在别的地方(浇花、冲厕所等)?

你和你的家人有没有使用节水龙头或节水器具?

你和你的家人洗碗筷时有没有把龙头关掉?

家里的水龙头有没有漏水现象?

有没有过量使用清洁剂?

有没有把衣服储满洗衣机才清洗?

上月份你家缴付的水费是多少

与家人共同制订并实施家庭节水计划

看看一个月后能节约多少水

7.运用实例,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本条“标准”是上一条“标准”的继续,以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措施。其中,修建水库是为了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分布,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为了调节水资源的地区分布。相对每一方面,我国都有很多大型工程值得举例说明,其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可作重点案例。

(四)中国的地理差异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自然地理上一条重要的分界线,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1月0℃等温线、800mm等降水量线和≥10℃积温4500℃等值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此线成为我国东部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水田农业区与旱作农业区的分界线。此线以北,河流冬季封冻,作物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此线以南,河流冬季不封冻,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

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也帮助学生理解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划分依据和地区差异。教学时除从以上几方面了解该线的地理意义外,还应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此线南北人们的生活习惯的不同,例如,此线以北,居民喜食面食,而此线以南,居民爱吃大米饭。

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正如“说明”所指出的,四大地理单元是为了适应地理学习和研究的需要而划分的,因此,具体的界线,“标准”未作明确规定,可根据便于学习的需要而划分。例如,南方地区与青藏地区之间的界线,可根据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划分,也可根据地形区(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划分,如果考虑到行政区的完整性,还可根据省级行政区划分。尽管具体的界线可能有多种取法,但宏观上四大地理单元的特征和地理差异是明显的;“标准”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是因为如果不明确范围,则无从比较各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

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可以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比较。

四大地理单元中的任何一个,包括的范围都很大,其内部的自然地理差异也很大,这是学习中需要进一步掌握的。

3.说出各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条“标准”是对上一条“标准”的进一步要求。中国的地理差异不仅表现在自然环境上,还表现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在7~9年级的地理课程中,要从方方面面分析中国的地理差异,学生难以接受,而主要讲自然环境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说明自然环境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更易于学生学习。因此,单列了此条“标准”,并以生产、生活的实际代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

秦岭以北:气候较为寒冷,为我国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小麦,主食以面食为主,树木冬季落叶。

秦岭以南:气候较为温和耕地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主食以大米为主,树木大多常绿

秦岭-淮河一线还是几个重要的分界线: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0度等温线
旱作物与水作物界线

秦岭以北:气候较为寒冷,为我国北方,耕地以旱地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小麦,主食以面食为主,树木冬季落叶。 秦岭以南:气候较为温和耕地以水田为主,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主食以大米为主,树木大多常绿
秦岭阻挡了北方冷空气的南下使的南方的气候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