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前目的地的电影:除了邓稼先还有哪些是“两弹一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14:10:02

生平简介:钱三强 (1913-1992)

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金。1948年回国
===================================================================================
钱骥 (1917-1983)

江苏省金坛县人,1917年生,男,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

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二部卫星设计院业务负责人。
========================================================================================
姚桐斌 (1922-1968)

江苏省无锡市人,1922年生,男,冶金学和航天材料专家。

194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7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留学,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4年赴联邦德国亚亨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兼教授助理。1957年回国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员、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长。1968年被文革造反派毒打致死。
=====================================================================================
赵九章 (1907-1968)

浙江省吴兴县人,1907年生,男,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3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赴德国攻读气象学专业,1938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1968年被文革暴徒残害之后自杀身亡。
=========================================================================================
邓稼先 (1924-1986)

安徽省怀宁县人,1924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10月缚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
王淦昌 (1907-1998)

江苏省常熟县人, 1907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3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
彭桓武 (1915- )

湖北省麻城市人,1915年生,男,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获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5年与N·玻恩共同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麦克杜加耳——布列兹班奖。1948年被选为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1947年回国,
==========================================================================================
程开甲 (1918- )

江苏省吴江市人, 1918年生,男,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工作,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

作者: 211.96.228.* 2005-3-21 00:52 回复此发言

--------------------------------------------------------------------------------

2 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是爱国海归,有无毛泽东中国都会有两弹一星!

作者: 211.96.228.* 2005-3-21 00:50 回复此发言

--------------------------------------------------------------------------------

2 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是爱国海归,有无毛泽东中国都会有两弹一星
===========================================================================================
黄纬禄 (1916- )

安徽省芜湖市人,1916年生,男,火箭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7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东风一号”副总设计师兼控制系统总设计师、“东风二号”副总设计师、“东风三号”副总设计师、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及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航天部总工程师、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
屠守锷 (1917- )

浙江省湖州市人, 1917年生,男,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留学,获硕士学位。1945年回国
=========================================================================================
钱学森 (1911- )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后入加州理工学院,1939年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1955年回国
=====================================================================================

周光召 (1929- )

周光召院士1929年5月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7年至1997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现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员
=========================================================================================
杨嘉墀 (1919- )

江苏省吴江县人,1919年生,男,卫星和自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4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留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
==========================================================================================
陈能宽 (1923- )

湖南省慈利县人,1923年生,男,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6年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毕业。1947年赴美国留学,1949年获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员。1955年回国
==========================================================================================
陈芳允 (1916- )

浙江省台州市人,1916年生,男,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在英国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国。
======================================================================================
吴自良 (1917- )

浙江省浦江县人,1917年生,男,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7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后在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厂、昆明中央机器厂任设计师、工程师。1943年赴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系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后任该校金属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1949年任锡腊丘斯大学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师。1950年底回国
=========================================================================================

作者: 211.96.228.* 2005-3-21 00:52 回复此发言

--------------------------------------------------------------------------------

3 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是爱国海归,有无毛泽东中国都会有两弹一星!
任新民 (1915- )

安徽省宁国县人,1915年生,男,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0年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毕业。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9年8月回国
=========================================================================================

孙家栋 (1929- )

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男,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获金制奖章,同年回国。
=========================================================================
朱光亚(1924- )

湖北省武汉市人,1924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美国密执安大学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工作,
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于1950年春回国
=====================================================================================
王希季 (1921- )

云南省大理市人,1921年生,男,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1948年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院留学,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
===============================================================================================
王大珩 (1915- )

江苏省吴县市人,1915年生,男,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国
==============================================================================================
于敏 (1926- )

河北省宁河县人,1926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从事核理论研究工作
===============================================================================================
郭永怀 (1909-1968)

山东省荣成市人,1909年生,男,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留学并获硕士学位。1941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研究员,1946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回国

生平简介:钱三强 (1913-1992)

浙江省湖州市人,1913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后赴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和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从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工作,获博士学位,1946年获法国科学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金。1948年回国
===================================================================================
钱骥 (1917-1983)

江苏省金坛县人,1917年生,男,空间技术和空间物理专家。

1943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师范学院。1949年后,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室副主任、主任,二部卫星设计院业务负责人。
========================================================================================
姚桐斌 (1922-1968)

江苏省无锡市人,1922年生,男,冶金学和航天材料专家。

1945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7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留学,1951年获博士学位,1954年赴联邦德国亚亨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兼教授助理。1957年回国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员、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长。1968年被文革造反派毒打致死。
=====================================================================================
赵九章 (1907-1968)

浙江省吴兴县人,1907年生,男,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3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5年赴德国攻读气象学专业,1938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卫星设计院院长,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1968年被文革暴徒残害之后自杀身亡。
=========================================================================================
邓稼先 (1924-1986)

安徽省怀宁县人,1924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48年10月缚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留学,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
王淦昌 (1907-1998)

江苏省常熟县人, 1907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0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留学,1934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
=====================================================================================
彭桓武 (1915- )

湖北省麻城市人,1915年生,男,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5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1938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从事固体物理、量子场论等理论研究,获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5年与N·玻恩共同获得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的麦克杜加耳——布列兹班奖。1948年被选为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1947年回国,
==========================================================================================
程开甲 (1918- )

江苏省吴江市人, 1918年生,男,核武器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工作,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1950年回国

作者: 211.96.228.* 2005-3-21 00:52 回复此发言

--------------------------------------------------------------------------------

2 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是爱国海归,有无毛泽东中国都会有两弹一星!

作者: 211.96.228.* 2005-3-21 00:50 回复此发言

--------------------------------------------------------------------------------

2 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是爱国海归,有无毛泽东中国都会有两弹一星
===========================================================================================
黄纬禄 (1916- )

安徽省芜湖市人,1916年生,男,火箭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7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学院,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东风一号”副总设计师兼控制系统总设计师、“东风二号”副总设计师、“东风三号”副总设计师、潜地固体战略导弹及陆基机动固体战略导弹总设计师,航天部总工程师、航天工业总公司高级技术顾问。
=======================================================================================
屠守锷 (1917- )

浙江省湖州市人, 1917年生,男,火箭技术和结构强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留学,获硕士学位。1945年回国
=========================================================================================
钱学森 (1911- )

浙江省杭州市人,1911年生,男,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翌年获硕士学位,后入加州理工学院,1939年获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并从事应用力学和火箭导弹研究。1955年回国
=====================================================================================

周光召 (1929- )

周光召院士1929年5月生于湖南省长沙市,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7年至1997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现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员
=========================================================================================
杨嘉墀 (1919- )

江苏省吴江县人,1919年生,男,卫星和自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4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物理系留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
==========================================================================================
陈能宽 (1923- )

湖南省慈利县人,1923年生,男,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6年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毕业。1947年赴美国留学,1949年获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研究院物理冶金博士学位。曾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和威斯汀豪斯公司研究员。1955年回国
==========================================================================================
陈芳允 (1916- )

浙江省台州市人,1916年生,男,无线电电子学、空间系统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5年在英国COSSOR无线电厂研究室工作,解放前夕回国。
======================================================================================
吴自良 (1917- )

浙江省浦江县人,1917年生,男,物理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7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后在云南垒允中央飞机厂、昆明中央机器厂任设计师、工程师。1943年赴美国匹兹堡卡内基理工学院冶金系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后任该校金属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员,1949年任锡腊丘斯大学材料系主任研究工程师。1950年底回国
=========================================================================================

作者: 211.96.228.* 2005-3-21 00:52 回复此发言

--------------------------------------------------------------------------------

3 两弹一星元勋科学家是爱国海归,有无毛泽东中国都会有两弹一星!
任新民 (1915- )

安徽省宁国县人,1915年生,男,航天技术和火箭发动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0年重庆兵工学校大学部毕业。1945年赴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留学,获机械工程硕士和工程力学博士学位。1949年8月回国
=========================================================================================

孙家栋 (1929- )

辽宁省复县人,1929年生,男,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58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获金制奖章,同年回国。
=========================================================================
朱光亚(1924- )

湖北省武汉市人,1924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46年赴美国密执安大学从事实验核物理研究工作,
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后于1950年春回国
=====================================================================================
王希季 (1921- )

云南省大理市人,1921年生,男,卫星和卫星返回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工程系。1948年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院留学,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
===============================================================================================
王大珩 (1915- )

江苏省吴县市人,1915年生,男,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赴英留学,攻读应用光学专业,获硕士学位。1942年被英国伯明翰昌斯公司聘为助理研究员。1948年回国
==============================================================================================
于敏 (1926- )

河北省宁河县人,1926年生,男,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49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攻读研究生并兼任助教。1951年起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从事核理论研究工作
===============================================================================================
郭永怀 (1909-1968)

山东省荣成市人,1909年生,男,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留学并获硕士学位。1941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1945年获博士学位后留校任研究员,1946年起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7年回国

世界知名学科奖项简介
“两弹一星”功勋榜

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中国的“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建的辉煌伟业。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学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两弹一星”的人间奇迹。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以身许国,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者们,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经受住了生命极限的考验。他们运用有限的科研和试验手段,依靠科学,顽强拼搏,发愤图强,锐意创新,突破了一个个技术难关。他们所具有的惊人毅力和勇气,显示了中华民族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强决心和能力。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为了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研制“两弹一星”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23位科技专家,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业者的光辉榜样。让所有中国人记住他们!
“两弹一星”精神是民族正气的史诗,“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为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跃,创造了宝贵的经验。“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不仅使我国的国防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广泛带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科技队伍,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奋发图强的信心和力量。“两弹一星”的伟业,是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空前壮举。

聂荣臻 两弹一星的元勋

国防大学 王志军

聂荣臻元帅

在人民解放军的第一代将帅中,早年留洋以图科技强国者不在少数。他们后来虽投笔从戎,却从未放弃过当年的理想,聂荣臻元帅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曾参加南昌和广州起义,是红军的创建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又领导科技工作,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生平

■在十大元帅中,只有聂荣臻直接参加了南昌和广州两大起义

■聂荣臻是中国“两弹一星”研制和试验的直接领导者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出生于四川江津县。他8岁入私塾。后人高等小学,1917年夏考入江津中学。在校内,他接触到《新青年》等杂志,曾与同学相约“我辈要以报国为根本,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建功立业”。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因参加抵制日货运动被校方勒令退学。恰逢当时四川勤工俭学运动迅猛发展,他决定到西方去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1921年初,聂荣臻到达法国,在那里结识了周恩来、蔡和森、陈毅、邓小平等人,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思想上也从“实业救国”转变为信仰共产主义。1922年,他参加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翌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秋,他来到莫斯科,进入东方大学学习,后来与叶挺等人被秘密派往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培养的宝贵军事人才。

1925年,聂荣臻回国后,先在黄埔军校政治部任秘书兼政治教官,北伐战争开始后任广东区委军委特派员,负责传达党的指示和调配干部。1927年南昌起义前夕,他协助周恩来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特别是成功地组织了以叶挺独立团为基础的第二十五师,参加南昌起义。同年12月,聂荣臻又参与领导广州起义,并身先士卒战斗在第一线。

广州起义失败后,聂荣臻赴上海转入地下,负责军委的日常工作。他终日兜中揣一张月票在市内奔走,还练就一身跳电车甩掉特务盯梢的本事。1931年底,他进入江西瑞金,不久任红一军团政委。作为主要领导人之一,他率领这支红军主力南征北战长达五年。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聂荣臻任第一一五师副师长,率部开赴抗日前线,参与指挥了平型关大战。此后,他率2O00多人进入五台山区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半年多就将部队发展到4万人,建立了毛泽东称赞的“抗日模范根据地”。1944年8月,聂荣臻赴延安出席“七大”。抗战胜利后,他继续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后担任华北军区司令员,领导了华北解放战争。

新中国成立后,聂荣臻曾任北京市市长、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等职。1956年11月,他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主管科学技术工作,后又担任国防科委主任。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广大科技工作者先后试验成功了“两弹”(核弹、导弹)“一星”(人造卫星)。

晚年的聂荣臻仍然关心国防科研和军队建设,关心国家改革开放和祖国统一大业。1992年5月14日,这位共和国仅存的一位元帅,安详地离开人世,享年93岁。

背景

■四川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为全国各省之最,聂荣臻所在的江津又为四川之冠

■以“实业救国”的理想始,最后又成为振兴国家科技事业的领路人,其人生轨迹反映出历史的必然

旧中国的极度贫穷落后,列强依仗“船坚炮利”和优质商品的入侵;刺激了当年一代青年学子奋起,寻找救国图强之路。聂荣臻的家乡四川虽然相对封闭,然而自从“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长江水道被洋轮驶入后,渴求外向发展且人口过剩的蜀中在近代形成了一股出外求学谋生的风潮,这个内陆省份的学子一跃而成为留学日、法等国的先进。五四运动后的两年中,四川留法勤工俭学学生达492人,为全国各省之最。这批四川学生中,又以聂荣臻所在的江津人最多,共有40多人。

他们起初多是胸怀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理想,远涉重洋到西方学习科学知识。当时的欧洲正值十月革命后社会矛盾加剧、各种思潮活跃之际,不少留法青年由此接受了马列主义学说。聂荣臻在1922年给父母的信中曾写道:“拯父老出诸水火,争国权以救危亡,是青年男儿之有责!”这表明他已经完成了决心先实行社会革命的思想转变。

新中国成立后,戎马半生的聂荣臻感到终于有条件实现青年时科技救国的理想,欣然接受了领导国家科技工作的重任。历史似乎在这里转了个弯,其实这也是中国特定的国情使然。如果不以革命彻底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也不可能有科技强国的前提。聂荣臻后来曾说:“我的前半生参加了组织和建立武装队伍的工作,后半生找致力于组织和建立科技队伍的工作。”这是元帅才自己一生的概括和总结。

故事

■毛泽东曾对白求恩说:“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

■黄土岭上巧设伏兵,折断日军“名将之花”

抗日战争初期,聂荣臻深入日本侵略军后方创建根据地,更显示出独当一面的统帅之才。1937年秋平型关大捷后,115师主力力转往晋西南。聂荣臻遵照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带一部分兵力与主力分手,从五台山区向周围广阔的地域发展,创建了敌后第一块最大的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当时,中共中央对此给予高度赞扬,称这些经验将成为全党全国在抗战中最有价值的指南。1938年3月,毛泽东曾对准备前往晋察冀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风趣地说:“中国有一部很著名的古典小说,叫做《水浒传》,里面写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五台山就在晋察冀。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

晋察冀根据地处在华北战略腹地,对日军来说如芒刺在背,因而一再出动重兵“扫荡”,必欲除之而后快。在晋察冀根据地残酷的反“扫荡”斗争中,聂荣臻领导根据地军民与日寇周旋,一再从敌人的合击圈中跳出来,并在拖疲日军后给予其沉重打击。1939年11月,在聂荣臻直接指挥下,八路军在河北涞源县城东南的黄土岭巧妙设伏,歼灭前来“扫荡”的日军800多人,其指挥官阿部规秀中将也被八路军的迫击炮击毙。此人在日本军界被捧为精通“山地战”的“名将”,没想到在黄土岭一命呜呼。日本北支那方面军统帅多田俊哀叹:“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在中国的抗战史上,于战斗前线当场击毙日寇中将衔军官此为首次。一向污蔑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蒋介石也不得不发来电报,称此战胜利“足见我官兵杀敌荣勇,殊堪奖慰”。

■邓小平来到聂荣臻家中,为他的工作安排转达了中央设想的三个方案,聂帅毫不犹豫选择了“科技”

■他的部分骨灰安放在大西北导弹试验基地的烈士陵园中

新中国成立之初,聂荣臻任代总参谋长,为抗美援朝事务日夜繁忙,一次竟累昏倒地,被迫休养。1956年10月,当时的总书记邓小平来到聂荣臻家中,征求意见说:“中央设想了三个方案,一是中央已决定调陈毅专搞外交,他分管的科学技术工作由你来抓;二是接替彭真任北京市市长,因为你以前当过北京市市长,现在算是官复原职;三是继续主管军工生产和装备工作。三个方案由你选择。”聂荣臻马上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对科学技术工作我倒很有兴趣。”

经报中央批准,聂荣臻上任后首先主持制定了十二年科学规划。1959年7月,中央决定用八年的时间制造出原子弹,接着又提出国防工业应以抓尖端为主,“两弹为主,导弹第一”。毛泽东当时戏称,造原子弹是造一个“大炮仗”。在苏联撤走专家,国内又遇经济上的天灾人祸时,原子弹研制工作是“上马”还是“下马”也出现了争执。聂荣臻坚决主张“两弹”也继续搞下去。他操劳过度住院,陈毅来看望他时说:“我这个外交部长,现在腰杆子还不硬,你们把导弹、原子弹搞出来了,我的腰杆子就硬了。”

此后,根据中央的决心,聂荣臻统一组织全国大协作,于1964年10月16日终于成功爆炸了第一枚原子弹;1966年10月成功实现了导弹与原子弹的结合;1967年6月又成功爆炸第一枚氢弹。而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七年多,苏联用了四年,法国用了八年多,中国只用了两年八个月——尖端武器的研制速度让世界惊叹不已。聂荣臻在其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聂荣臻元帅逝世后,根据他的遗愿和家属的意见,他的部分骨灰安放在大西北导弹试验基地的烈士陵园中,以陪伴那些在戈壁中为研制“两弹”而献出毕生精力乃至生命的科研人员以及参与此项工作的广大指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