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长江大桥规划:维京时期的欧洲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9 07:59:29
最好是关于当时相关的服装和船只的图等,还有相关国家的资料或当时的文化作品也行。
最好和海盗相关

维京人(Viking)就是北欧海盗,他们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一直侵扰欧洲沿海和英国岛屿,其足迹遍及从欧洲大陆至北极广阔疆域,欧洲这一时期被称为“维京时期”,在英语中,这个词是从18世纪的传奇故事中引入的,有一种说法认为可能是来源于古代北欧人的语言,“vik”意思是“海湾”,“ing”意思是“从……来”,加起来“维京”意思是在海湾中从事某种事,“vikingr”是在海湾中从事这种事的人。另一种说法认为是来源于古英语“wíc”意思是“进行贸易的城市”,因为后来部分维京人定居到不列颠岛,并和当地人进行贸易。这个词曾经出现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古代茹尼文石碑上面,在冰岛的土语中也意味着“海上冒险”。在英语中“wicing”这个词首先出现在6世纪的古代盎格罗-撒克逊的诗歌中,意思就是海盗,但当时英国人并没有将北欧海盗称为维京。在中古英语中“维京”这个词已经消失了,但18世纪时又重新出现在传奇故事中,到了20世纪,“维京”不仅指海盗,意义扩展为指斯堪的纳维亚人,并出现许多新词如:“维京时代”,“维京文化”,“维京殖民地”等。由于后来斯堪的纳维亚人沿着俄罗斯的河流从事商业活动直到拜占廷帝国,并在河流沿岸设立殖民地定居,所以后来将来自斯堪的纳维亚的商人也称作维京,北美洲的斯堪的纳维亚人也被说英语的人称为维京。实际上并不是所有斯堪的纳维亚人都是海盗,他们和其他地区的欧洲人一样也是农民、渔夫和猎人,他们为了防止海盗入侵也成立了舰队,将所有的斯堪的纳维亚人都称为维京会造成混淆
最早见于历史记载中的维京海盗是记录在《盎格罗-撒克逊编年史》中的公元789年一次对英国的袭击,当时他们被当地官员误认为是商人,这些海盗杀死要向他们征税的官员。第二次记录是在公元793年。以后200年间维京不断地侵扰欧洲各沿海国家,沿着河流向上游内地劫掠,曾经控制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据说他们曾远达地中海和里海沿岸。其中的一支渡过波罗的海,并远征俄罗斯,到达基辅和保加尔。有些船队远航至里海,前往巴格达和阿拉伯人做生意。而更为著名的一支维京人向西南挺进,在欧洲的心脏地带掀起轩然大波。他们大肆劫掠不列颠半岛,并且还向欧洲大陆进行了侵扰。维京(Vikings)一词便带有掠夺、杀戮等强烈的贬义。维京人对于欧洲历史尤其是英格兰和法兰西的历史进程产生过深远影响。
11世纪时的德国历史学家不来梅的亚当曾在他的著作《汉堡大主教史》第四卷中记载过:“海盗们在西兰岛聚集了大量的黄金,这些海盗被他们自己人称为维京,我们称他们为阿斯考曼尼,他们向丹麦国王纳贡”。13世纪时,挪威国王哈罗德一世下决心要将这些海盗从苏格兰及附近岛屿清除出去,部分维京逃到冰岛。北欧的传说将他们描绘成无畏的英雄,但到了18世纪的传奇中又把他们描绘成强盗。欧洲人认为是斯堪的纳维亚农民业余去做海盗,但斯堪的纳维亚人认为可能这些人只是非法的强盗。又有一种说法认为是斯拉夫人中的海盗逃亡落脚在北欧
维京人的船是维京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维京人的一切都与他们的船有密切联系。维京船制造的材料主要取自高大笔直的橡树。维京船分为战船和货船两类。战船较轻,船窄,灵活轻便,又很耐风浪;而货船的船身又高又宽,船体也很重,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载重航行时可保持稳定。两类船都有通常所说的弯曲船首,用一整块完整的橡木精雕细刻而成。维京战船由于吃水浅,速度快,转向灵活,十分适合远征异地时突袭式的劫掠活动。但由于维京战船甲板是露天的,因此不能起到挡风遮雨的作用。风雨和巨浪仍然使维京人又冷又湿,冻死人和夜晚被巨浪卷下海淹死都是很常见的事。由此可见,维京人的这种穿越大海的征服行动无疑必须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坚定的毅力,在取得胜利之前首先要忍受极大的痛苦。因此维京人这个名词从中世纪强烈的贬义到了今天又带有勇气的含义。 维京时代
从北方日耳曼人从公元790年开始扩张,直到公元1066年丹麦人的后裔征服英格兰,一般称之为“维京时代”,是欧洲远古时代和中世纪之间的过渡时期。维京人是著名的航海家,他们在设得兰群岛、法罗群岛、冰岛、格陵兰岛、都设立了殖民地,在10世纪末曾不定期地在美洲纽芬兰居住过。他们不仅是海盗,也同时进行贸易,甚至定居在欧洲沿海和河流两岸。有记录说公元839年他们曾作为拜占廷帝国的雇佣兵征服北非。他们的殖民地遍布欧洲,包括英格兰的丹麦区、基辅罗斯、法国的诺曼底等等。只是到了维京时代的末期,北欧才出现独立的国家和国王,同时也接纳了基督教,开始进入中世纪。直到欧洲各国王权强大,有能力抵抗维京海盗之后,维京方才逐渐开始消亡。传说中维京人戴着有角的头盔,浑身肮脏,蓬乱的长头发和胡子混在一起,用人的头盖骨作酒碗。实际上除了曾经在古代石刻中发现古代北欧人欢庆时确实头戴有角的头盔外,其他都不正确,古代北欧语言中skal意思是酒碗,被不正确地翻译成拉丁语“头盖骨”;当时维京人喜好清洁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

维京王国(1237年~1344年)
1180年,来自北极的维京人首次来到了英国。
1232年,维京人开始入侵英国。
1237年,英国灭亡,维京人建立了维京王国。

1257年,维京人决定入侵挪威,但在登陆时被挪威军队击败。

1275年,维京人大规模入侵挪威,成功登陆了挪威,但双方都死伤惨重。

1331年,英国人发动起义,挪威军队趁机将维京人赶出挪威。

1344年,英国人推翻了维京王国的统治,维京王国灭亡。

维京王国的统治仅仅持续了短短的107年,维京王国灭亡后,大多数维京人被英国人处死,但有一小部分维京人逃回北极。至今,人类都没有再见到过维京人的身影。

北欧海盗,在历史书上又称作“维京人”,对于英格兰、爱尔兰及许多欧洲国家是一种永难磨灭的可怕梦魇,尽管他们今天已能够比较冷静客观地来对待这段民族痛史;然对于北欧尤其是丹麦、挪威和瑞典人则不同,那是一个尚武和征服的辉煌时代,是杂糅着神话与英雄传说的时代。挪威著名戏剧大师易卜生的早期剧作便竭力讴歌这个时期海盗的领袖,如《武士冢》、《海尔格伦的海盗》等,将海盗首领一无例外地塑造得颇具英雄气概和性格魅力。有点类似中国的侠客。
欧洲史书将海盗横行肆虐的时期称为“维京时代”。通常认为这个时代的跨度为公元800—1050年。其时大唐帝国经“安史之乱”后由盛而衰,五代十国继起继落,终进入北宋王朝的相对安定。而欧洲却在经历着一种绵延250年的血腥风暴。当贫穷且剽悍的北欧人发现掠夺比渔猎更容易致富,当满载珍宝归来的船队引起女人们的惊喜和其他男子的艳羡,出海抢劫便成为一份生业、一种时尚。“做海上生意”,一个心照不宣的语词,在当地几乎人人皆知其真实内涵。于是氏族的领袖也就成了海盗之王,零乱随意抢掠开始变得有组织有计划,许多产业如造船、维修、打造兵器被拧在沥血的利益绳索之中……
今人所知的第一次海盗暴行,是公元793年袭击北英格兰的林德斯法尼修道院。而考古资料显示,挪威人在公元800年便已居住在英国外海的一个群岛———他们当然不是捕鱼来的。在海盗兴起的最初几十年里,爱尔兰遭受的袭击远比英国多得多。以致于海盗占领了大片的英爱土地建立了自己的家园,并在公元840年建造了海盗国的首都———都伯林(即现在的爱尔兰首都),这个名字即出于丹麦语。到了公元920年至970年,维京人进入了自己的鼎盛时期。
诚然,维京人对英伦三岛的入侵亦决非次次顺利,其葬身大海或横尸滩头的片帆无归的事件亦时有发生。海盗们的武器通常是长柄斧头。这种简单的原用于渔猎的兵器施之于手无寸铁者固然锋利,在遇到劲敌时则不特别有效。我在博物馆看到一幅反映海盗登陆前心态的图画:船上的海盗们紧攥利斧,鱼贯且半蹲,头上的铁盔有铁片向下掩住鼻子,全身藏在木盾牌后,仅露的双眼中满是惊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