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水平造型机:问一副名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9 13:08:56
画面是一个画地很恐怖的人用双手托着头在一个走道边在张大嘴巴做吼状!好像画的名字叫什么呐喊还是尖叫什么的啊!应该是抽象派的画法吧?!
到底是什么画啊!谁有图片地址啊!谁画的什么时候画的!最好有这画的相关连接和评论!
谢谢大家了!

是蒙克的《呐喊》。
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 (Edvard Munch,1863—1944),堪称二十世纪表现主义艺术的先驱。他出生于挪威洛顿。童年时父母双亡的经历在其心灵深处打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使他早年画下了许多以疾病与死亡为主题的作品。他曾在克里斯蒂安尼(今奥斯陆)工艺美术学校学习,1885年第一次旅法,学习印象派的画风,后又受到高更、劳特累克及“新艺术运动”的影响,导致了其画风的重大变革。1892年他应邀参加柏林艺术家协会的展览,由于形象怪异,其作品在德国引起激烈反响,画展只开了一周即关闭了。为此,以利伯曼为首的自由派退出艺术家协会,成立了柏林分离派。这一行动使蒙克大受鼓舞,从此在德国定居下来,直到1908年。这16年是蒙克艺术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其艺术臻于成熟的时期。他在忧郁、惊恐的精神控制下,以扭曲的线型图式表现他眼中的悲惨人生。他的绘画,对于德国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成了“桥派”画家的精神领袖。评论家指出:“蒙克体现了表现主义的本质,并在表现主义被命名之前就彻底实践了它。”(罗伯特·休斯著,刘萍君等译《新艺术的震撼》,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246页)
1890年,他开始着手创作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系列作品“生命组画”。这套组画题材范围广泛,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基本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蒙克1893年所作的油画《呐喊》,是这套组画中最为强烈和最富刺激性的一幅,也是他重要代表作品之一。在这幅画上,蒙克以极度夸张的笔法,描绘了一个变了形的尖叫的人物形象,把人类极端的孤独和苦闷,以及那种在无垠宇宙面前的恐惧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蒙克自己曾叙述了这幅画的由来:
“一天晚上我沿着小路漫步——路的一边是城市,另一边在我的下方是峡湾。我又累又病,停步朝峡湾那一边眺望——太阳正落山——云被染得红红的,象血一样。
“我感到一声刺耳的尖叫穿过天地间;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一尖叫的声音。我画下了这幅画——画了那些象真的血一样的云。——那些色彩在尖叫——这就是‘生命组画’中的这幅《呐喊》。”(Thomas M.Messer著《爱德华·蒙克》,Harry N.Abrams,INC,Publishers,NewYork,第84页。笔者译。)
在这幅画上,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从我们身边走过,将要转向那伸向远处的栏杆。他捂着耳朵,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则,那紧紧缠绕他的整个孤独,或许能稍稍地得以削减。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似已被他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这一形象被高度地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画式的。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只能是疯子画的”,蒙克在该画的草图上曾这样写道。
在这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全画的色彩是郁闷的:浓重的血红色悬浮在地平线上方,给人以不祥的预感。它与海面阴暗处的紫色相冲突;这一紫色因伸向远处而愈益显得阴沉。同样的紫色,重复出现在孤独者的衣服上。而他的手和头部,则留在了苍白、惨淡的棕灰色中。
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式鲜明对比。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所有形式要素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画家在这里可以说是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这种将声波图像化的表现手法,或许可以与凡高的名作《星夜》中力与能量的图像化表现相联系。蒙克在这里,将那由尖叫所产生的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如此,他将其画面上的情感表现几乎推向了极致。

http://www.coolcoffee.cc/vision/mengke/nh.htm

蒙克的《尖叫》

吴鹏

令人震颤的,色彩混淆的天与河,漫延到天际的无止境的道路,一个骷髅一般的人,双手放在耳朵上,声嘶力竭地大声尖叫,好像一个人的梦魇。这就是爱德华·蒙克(Edward Manch)的不朽名作《尖叫》(The Scream)。
蒙克——挪威伟大的画家和德国表现主义之父——于1863年生在挪威南部的Engelhang,之后在奥斯陆长大。当军旅医生的父亲,是一个宗教偏执狂。在蒙克的孩提时代,他的母亲和姐姐死于肺结核。这种早期的对于疾病、痛苦和死亡的亲密接触为蒙克后来的画作提供了很多相关的主题。让我们回到那幅画吧,当我看到这幅画时,给我最大震颤的就是整幅画变形的手法的运用,画上的一切都是非常态的变形。它们是混合的、颤动的、旋转的、盘绕着向上的,像一个人最疯狂的念头。画面上是一袭薄暮的夜空,由黄色的、红色的、橙色的和褐色的线条构成,手法粗糙却不失平滑,它们是不稳定的和波动的。加上仿佛动乱般的、深邃的、蓝色的水构成了这幅画的背景,站在背景前的男人正在尖叫,他仿佛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身体的刺痛和内心情感的煎熬,他的蜡黄的、消瘦的脸和弯曲的身体是如此完美地和背景结合在一起。我几乎要想,他悲哀的、尖锐的叫喊正在充斥整个夜空,正在震颤整个世界。事实上,那些用来描绘天空和河流的线条与色块也好像正在编织着他那无助的那些较为明亮的色彩,如红色和黄色,就好像一个人的激情在无助地燃烧;那些暗色调,则是每一个人最深沉的叹息和无尽的哀伤,每一个笔触都在尖叫--和最非凡的情绪在一起尖叫。每一种色彩都在燃烧。那号叫就是最好音色的小提琴上拉出的令人心碎的弦音,它刺激着每个人脆弱的神经丛。

人们都说,这幅画象征着现代人的焦虑、恐惧和孤独的心态,然而我认为这更像人类自身命运悲剧隐喻。为什么这么说呢?蒙克时代正是19世纪和20世纪交替之时,时代见证了人类科学和社会的大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人类也必须忍受"上帝已死"——尼采(Nietzsche)大胆地预测,他把人类从信仰和宗教的大厦里放逐了。而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Freud's psychological)剥夺了人自认为万物之灵长的理由,人们突然发现自己处在一个两难的生存境地。我是谁,活着为了什么,这些古老的问题又重新摆在了人类面前。它们是如此的沉重和令人生畏,并且没有答案。人们开始意识到地下没有地狱,有的只是头上的星空。他们也没有永久的家园,在他们死后,等待他们的只有无尽的黑暗和虚无。即使他活着,他也不是自己的主人,他要被自己的"身份"(ID)和"超自我"(Superego),即他的理性和意识(Sense and sensibility),不断地折磨。他不能从他失控的情绪、不讲道理的感情和无止尽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上帝不会来救他,理智不会来救他。出生、成长、疾病和死亡,这就是每一个人生命的循环,人类毁灭性的命运和生命自身的悲剧。古老的价值和规则都重新受到挑战,人们找不到经验的依靠。旧的事物瓦解,可是新的事物还没有诞生,每一种价值都需要被重估。出生在这样一个如此荒诞和虚无的世界,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面对残酷的事实,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向着全宇宙作无效的尖叫。没有上帝会出来安慰你,你只能得到自己的回声(echo of yourself),在天际久久的回荡。

对于蒙克来说,他尖锐地抓住了他那个时代的精神和人类命运的困境,那些常规的画法很难描绘如此丰满的思想感情,只有用这种抽象的、夸张的、极端的方式才能表现出他的内心真实的痛苦,非如此不可。宗白华曾经说过艺术的三个境界为"情"、"气"、"格"。"情"是心灵对于印象的直接反映;"气"是生气运出的生命;"格"是映射着人格的高尚格调。印象主义、写实主义是第一境界;浪漫主义倾向于生命音乐性的奔放表现,古典主义倾向于生命雕像式的清明启示,就相当于第二境界。而蒙克的表现主义及象征主义和后期印象派,其旨趣在于第三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