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风云传手游队友:关于大陆电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30 03:52:08
大家都知道。我们每个人都看了许多港台经典电影。可我们大陆也有许多好电影,他们在港台的情况怎么样呢?想《天下无贼》,我个人认为排的听好。可在香港的票房不咋的把。有谁帮我分析一下。谢谢!
剩的积分不多了。请原谅

我认为这里面不存在弱势和强势的问题,文化背景不同,制度不同,取向就不同。有的比较注重商业性,有的偏重艺术性。大陆导演和演员多有电影学院或戏剧学院的基础,而香港有更成熟的电影市场,导演和演员不得不从票房着眼。比如香港拍不出《茶馆》,大陆可能也拍不出《东方不败》。

半世纪内地电影在香港市场的遭遇

香港电影业曾被誉为“东方的好莱坞”,不仅制片业非常发达,而且电影市场长期以来也相当火爆,在外语片、港产片称霸的香港电影市场中,内地电影的发行放映情况如何呢?香港观众喜欢什么样的内地电影呢?日前,记者采访了香港资深影评家、香港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罗卡先生。

辉煌三十年

罗卡先生从事电影研究评论几十年,提起内地电影在香港的沧桑变迁,他如数家珍地说:“五、六十年代,内地影片在香港非常受欢迎,香港观众尤其喜欢内地拍摄的戏曲片,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香港与内地合拍的《王老虎抢亲》、《金枝玉叶》、《三看御妹刘金定》,甚至有一部香港影人到广东拍摄的纪录片《东江之水越山来》(描写香港从广东东江引水的故事)也成为当年十大卖座片的亚军。银都机构(内地在香港的影视机构)的前身长城影业公司专门有放映内地影片的院线。文革期间样板戏在香港放映时也常常爆满。改革开放初期,内地影片在香港仍保持着一定的活力,像谢晋的《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丁荫楠的《孙中山》等影片的票房都达到了200万港币,这已经是很不错的成绩了。”罗卡先生认为,当年内地影片之所以得到香港观众的欢迎,主要是香港观众在英殖民时代怀有一种强烈的民族情结,在文化上有认同感,对内地充满想象和期望,希望能看到具有民族特色和洋溢着爱国精神的影片。

灯火已阑珊

罗卡先生介绍说,从80年代末开始,内地影片在香港市场越来越不景气,近十年来,几乎没有票房超过百万的内地影片,最好的影片也就卖个一、二十万,像冯小刚的影片在内地很火爆,但在香港根本没有多少观众买账,票房惨到只有2、3万。银都机构所属的影院也不敢上映内地影片,因为一上映就亏本,发行越来越萎缩了,现在只有影艺戏院一家影院经常放映内地影片,目前除了张艺谋、陈凯歌的获奖影片在香港稍有票房号召力,其他的内地影片已很难在香港找到观众了。分析内地影片在香港市场的衰落,罗卡先生指出:“现在香港观众的心态已发生变化了,他们对内地影片更多是用挑剔、苛刻的眼光去看,他们愿意看内地拍摄的、在文化上与香港同中有异并且具有国际化意义的艺术影片。他们喜欢看那种具有开放性、具有新鲜感的影片,如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愿意看那种展现中华民族博大的历史文化、以现代意识演绎历史传奇的影片,如周晓文的《秦颂》等等。”

重拾旧河山

罗卡认为,内地拍摄的影片离香港观众的口味已越来越远,这也是内地影片在香港越来越不受欢迎的一个主要原因。内地模仿香港拍摄的娱乐片,在香港根本没有人去看,他们宁愿去看香港拍摄的娱乐片。内地拍摄的说教味浓的影片也几乎没有市场,而像冯小刚拍摄的那种地域色彩很强的影片也不会在香港打响。

罗卡先生最后指出,香港电影市场近几年来也很低迷,但香港影片的海外市场却越做越大,香港对内地电影来说是一块不能轻易失去的阵地,也是内地影片通向世界的一扇窗口。他希望内地电影工作者能紧追电影时代潮流,积极探索新的创作发展道路,让内地电影在香港重振雄风。

12部跨越时代的中国内地经典电影在香港上映

12部跨越时代的中国内地经典电影作品今天在香港上映。

在香港科学馆演讲厅揭幕的“中国经典电影回顾展”将一直延续到本月27日。回顾展的开幕电影是著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其他影片包括脍炙人口的《刘三姐》、极具电影美学特色的《城南旧事》和《早春二月》等。

开幕礼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副署长蔡淑娟、银都机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窦守芳及著名导演吴贻弓主持。其他出席的影星及嘉宾包括《智取威虎山》男主角童祥苓、《刘三姐》女主角黄婉秋、《黄土地》女主角薛白等。

蔡淑娟在致辞中表示,这次回顾展精选的12部影片由内地知名导演执导,类型不同、题材风格各异,香港观众可藉此重温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内地所拍摄的优秀电影。

应该还是文化上的差异 弱势文化可以接受强势文化 但强势文化不太容易接受弱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