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英语下载:为什么叫中关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6 18:43:42

中关村村址立碑早已尘埃落定,然而关于“中关村”这个名字的由来和其所包括的范围,却一直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就像中关村不会被忘记一样,它的历史也有许多人铭刻在心。关于中关村的故事,先得要从中关村的范围划分说起——

8月,三星与您激情奥运 奖牌获得者的台前幕后
LG 手机一元抢拍 精彩手机赛事全攻略

中关村范围的阶段划分比较复杂,一个时期的中关村有一个范围的概念,中关村内不断进行着建设,中关村按阶段划分的范围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1949年以前,中关村是个有70户住家、276口人的自然小村,它以经营农业为主,周围的坟地占了土地的30%多。那时派出所的旧警察在村子里做户口登记时使用的地址就是“中关村”。就把这个小村作为第一个阶段,叫中关村自然村阶段吧。

中关村自然村的范围不是十分大,其东界南起保福寺(在今天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原子能所一线)至蓝旗营西门北侧(今天蓝旗营西红绿灯北清华大学泵房处);北从蓝旗营西门北侧沿旱河经与于振周果园为邻至今天中关村二小南侧为中关村自然村的西北边界;南与东大院(今四环路南)相邻至保福寺为中关村自然村的南界。

1949年以前,中关村自然村归北平市十八区十八保管辖,十八保设在保福寺,下辖保福寺村、中关村自然村、蓝旗营和三才堂村。这个十八保的范围是个比中关村自然村更大的区域范围。当时,中关村自然村是十八保属下的第五、第六甲。土改以后,十八保被保福寺行政村所取代,中关村自然村为第五闾、第六闾。再后来又称保福寺行政村为保福寺乡。1956年保福寺乡又与大钟寺乡合并成为新的大钟寺乡。

1952年,中国科学院确定了以中关村院址的规划,中关村自然被划进了中国科学院的建设蓝图的范围内。由于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形成新的北京大学,1952年底,中关村自然村北部的土地从中国科学院原有的建设蓝图中划出,划出的部分形成了北大的中关园。中国科学院在中关村自然村剩下的范围里及其保福寺村、蓝旗营和三才堂村的部分土地上征地进行建设。到1959年,中关村自然村已经被中国科学院的几个研究所和北区宿舍全部覆盖。此一时期,“中关村”和“科学院”一个作为地名、一个作为单位名称可以相互代用。中关村作为这一地区的地名概念,已经被各方接受。这一时期为中关村初期建设阶段。

至1959年7月,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家属宿舍人口已经发展到有家属1971户、7572人。由于人员居住比较集中,但迁报户口、办理粮食、结婚登记等手续需要去大钟寺派出所,路途较远、交通不便。因此中国科学院要求成立办事处、派出所。海淀区在不打破行政区划的前提下,决定不成立办事处,只成立一个居民工作站,全名为“东升人民公社中关村居民工作站”,具体工作仍由大钟寺大队领导。同时为了照顾蓝旗营、三才堂666户,2802人,(农民50户、217人)迁报户口,办理粮食去大钟寺的困难,将两自然村划入(中关村)。到这个时候,中关村仍然归海淀区东升公社大钟寺大队管辖,只成立了一个中关村居民工作站和一个派出所。在北京市政府的督促下,海淀区于1960年底批准成立中关村街道,1961年中关村街道正式成立。

从这个时期起,中关村开始作为北京市的基本行政单位。中关村下辖科学院宿舍、科学院在中关村各研究所以及蓝旗营、保福寺、三才堂等自然村。

1961年以后,中关村南区宿舍已经形成。到1980年前后,中关村范围除了包括保福寺、三才堂、蓝旗营等村外,还包括石家坟、大泥洼、黄庄东等自然村,范围基本就是现在海淀中关村街道管辖的范围。这一时期的是中关村街道发展成熟阶段。

归纳起来可以将中关村范围的概念归纳为“十八保”的中关村自然村时期、中国科学院确定中关村作为院址时的保福寺行政村(保福寺乡)时期、中国科学院进入以后中关村的建设时期、1961年以后的中关村街道管理初期,以及中关村高科技产业示范区成立前的中关村街道管理的成熟期。有了中关村这些不同时期的区域范围,在以后讨论起中关村的事情来,就比较容易说清楚。

“中关村”的历史回顾

一、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8年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

1978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正式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观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由此拉开了中国现代改革的序幕。改革大潮直接激发了中国最大的高智力知识密集区 北京中关村。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春先在三次考察美国“128号公路”后,怀着一种使命感,要在中关村建立“技术扩散区”,探索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扩散新技术、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路子。1980年10月23日,他在中关村率先创办了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 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发展技术服务部。其基本原则是:科技人员走出研究院所,遵循科技转化规律,市场经济规律,不要国家拔款,不占国家编制,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依法自主决策。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还不是高技术企业,而只能说是高技术企业雏型,但它却使人们看到了在中国条件下发展类似于美国“硅谷”或波士顿128号公路两旁那样的高技术企业群的可能性,因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有关“科研人员的任务究竟是什么”,“研究院所是否应办经济实体”等种种争议。

1982年10月,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从理论上解决了关于中关村的争议。科技人员转向经济,兴办高技术企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改革开放的大势所趋。

1983年1月,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就中关村的争议作了批示,肯定了中关村科技人员对这一新生事物的积极探索。从此,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坎坷历程,中关村的民营高技术企业从无到有,以其特有的生命力,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

此后,中关村地区民营科技企业如科海(1983)、京海(1983)、四通(1984)、信通(1984)等先后建立。到1986年底,中关村各类开发性公司已近100家,逐渐形成了闻名中外的、以开发、经营电子产品的民营科技企业群体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充分肯定了这一改革的新生事物,中国科技知识分子的开创性为我国改革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86年12月,《人民日报》以“北京中关村一场悄悄变革,中国硅谷正在这里孕育”为题,向社会各界宣传报道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成长与发展情况。在此同时,7个城市的100多位从事软件科学和管理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中国高技术开发区研究”和“北京中关村建立高技术开发区的调查与研究”,经过3年的努力,第一次系统、全面、理性地研究了高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规律,这两个课题不仅从理论上肯定了我国搞高新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且系统地对高新区发展的概念、模式、项目、选址和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随着国务院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决定的发布,同时由于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发展出现了勃勃生机。两年中,中关村的高技术企业发展到了400多家,并在实践中走向成熟,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技工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1988年初,中央办公厅组织联合调查组,根据十三大提出的生产力标准,对电子一条街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总结,肯定了中关村高技术企业的方向,并提出了兴办中关村新技术开发试验区的建议。同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发布《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它标志着中关村高技术企业从此进入了不仅合理而且合法的正常发展阶段。

二、从1988年到1998年:北京试验区发展期。

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即十八条),大大激励了科技人员创办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科学院、各大专院校、各部委研究院所的一大批科技人员纷纷来到试验区,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在试验区成立后现呈迅速增长的态势。

随后的两年,尽管全国范围内存在经济调整与市场疲软等因素,在全国宏观经济环境十分不利的情况下,试验区仍然保持了超常规的增长。从1987年底到1991年底,试验区企业由148家急剧增加到1300余家,年技工贸总收入由7亿元增到37亿元,年工业产值从4.8亿元(1988)增到12亿元,上缴税金由0.25亿元增到1.5亿元,年出口创汇由300万美元增到4500万美元,后四项指标年平均增长53.9%,36.9%,64.5%,125.7%。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目标,掀起中国改革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和现代建设的高潮,为中关村的兴盛注入新的活力,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更为活跃。1993年6月,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在这一新形势的推动下,中关村的科技企业家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深刻总结了创业的经验与面临的挑战,率先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战略,即“资本股份化、产业规模化、技术创新化、融资多元化、管理科学化、经济国际化”。这是在明确建立新经济体制时期,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实现高科技产业化的发展新阶段。

1995年5月,中央作出《关于加速科学进步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决定》明确指出,“民营科技企业是全社会科技进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一支有生力量,要继续鼓励和引导共健康发展”。在全国上下引起极大反响。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重新研究北京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包括海淀试验区、丰台园区、昌平园区在内的一区多园格局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并建立相应的市级管理机构:市试验区管委会,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到突出地位。

1998年,北京市政府颁布《关于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若干规定》(新十八条)。1999年初,颁布《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即“33条”)。

1999年6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原则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规划。随后,“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正式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

我在北京做过导游,打小儿在中关村附近生活了十几年了,我的初中、高中、大学都围绕着中关村,对于这个地名我也研究过,有这么个说法:
以前这个地方不叫中关村,而叫中官屯,因为离着不远就是颐和园,很多官员在附近置了地,也为了皇上和老佛爷住颐和园的时候去报告政事什么的在路上歇脚方便,因为这里的地主大多是官,所以叫做中官屯。附近的黄庄也应该是以前“皇庄”的俗称改成,说明这个地方以前是皇家的,那么大官在皇家的地附近置地也就不足为奇了。慢慢的在中官屯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到了民国时期就叫成了中官村(这时还不是中关村)。后来建国以后中科院力学所、声学所等等研究所都建在这里。国家科研单位自然要印自己的信封,结果印错了,把地址印成了“中关村”,久而久之就以讹传讹了,“中官村”就变成了“中关村”。

历史回溯——中关村旧说

提起中关村--这个北京高科技产业园区的核心地带,可谓是无人不知。但若问起它的历史渊源和来历,曾经一度即使是老北京甚至中关村的老住户,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在各种介绍中关村的材料中,几乎没有人对它的昔日谈出只言片语。历史上的中关村什么样?中关村的原址到底在哪儿?我校环境学院的岳升阳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中关村的所在地海淀镇是自古以来北京西北郊最大的集镇。"海淀"作为地名,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元朝王恽著的《中堂纪事》一书。在元朝以前,海淀镇附近还是一片自然沼泽地带,故称"海淀",当时还没有形成很大的居民点。到清代中叶,由于"三山五园"的修建,带动了海淀镇的逐步繁荣。"中关村"就坐落于海淀镇。

"中关村"作为地名在历史上的称谓比较混乱,见于文字和地图记载的先后有"中官"、"中关"、"中湾"、"中官村"、"钟关儿"等。据岳升阳老师详细考证,在这些称谓中"中官"可能是最早。到底哪个称谓是中关村的正身?

在清末民初的地图上,始见今天的中关村这块地域的标注。当时的"中关地"是一片庄稼地,中间零星散落着一些坟头,周围是稀散的20来户人家,地理位置东西大约为今天的蓝旗营西侧至北大东门,南北从北大物理学院到四环路。

在民国初年1914年的北京地图上,"中关"这一地名的出现并不带"村"字,同时还有一些地图将其称为"中湾"、"中官"等。城府老人金勋祖上参与修建圆明园、绘测地图的工作,在其所编的《城府村制》中提到"钟关"这一说法。解放后,在1950年的新北京地图上,"中关村"的称呼首次出现,而在1951年1:10000比例尺的地图上,则又出现了"中官村"的说法。

对于诸种称谓,人们众说纷纭。有人对"中关"一说解释为:慈禧太后过生日时,曾令在此地搭建一座城关,用于祝寿,因此得名。但这一说法显然不可信,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当时祝寿的路线是由朝廷规定的,别处不可随便搭建城关,况且当时这一地域只有田间小路,何谈城关,其名无由。

至于"中湾"的说法,有人认为它是"中关"的谐音,岳升阳认为权且作一说。关于"中湾",确存有一道沟。在今天的海龙电脑城北侧,有一南北走向的沟渠,延伸至逸夫一楼向东北方向拐去,途经新化学楼南侧,在清华二校门前汇入清华校河。这条沟渠南北走向,在河道上部向东北方向拐,分为上下湾,也称为前后湾,今清华后门仍有一地名称作"后湾",可以为证。这条沟是清朝雍正年间修挖的,用来排遣淤水。因为当时北边有圆明园的驻军,每逢下暴雨,雨水便向城府内流,此条河道至70年代仍可看到痕迹。

又有"中官"一说。历史上"中官"一称指太监。在《明史》中用"中官"称太监的有200多处,此外还称太监为"内侍""内官"、"内臣"、"老公"等。有不少研究者认为:中关村之所以称"中官"是因清朝太监之故。而事实上,清朝已经很少用"中官"这一称呼指太监。尽管今天的中关村医院中仍留有太监碑,周围也有不少相关的遗迹(距离最近的一处清代太监墓在今天的北大附小附近)。但在老中关村地界上并未发现太监的相关遗迹。

尽管如此,这种说法还是为合理解释中关村的缘起提供了角度。岳升阳认为,"中官"的称谓应该与明朝太监有关,而非清朝。可能性有以下几种:一为太监的墓地,二为太监的田庄,三为太监庙宇,其中第二种可能性最大。在今天北大物理楼楼北的院落中,即有太监祭祀的刚秉庙,并仍留有名为"刚秉"的太监像。根据碑文记载,此庙是从东边(即今天的蓝旗营附近)迁来,若此则正好位于中关村地界。此外,明朝太监势力强大,多拥有养老的庄园土地,因此从名字上推测也不排除其他来源说。

中关村地区最初并未形成自然村落,房屋散建于天地之中,无主要街道,多为田地中分布的零星住家。中关村最早为地块的名字,后来人渐渐多起来成为村名。建国前是个自然村落,直至1959年中关村派出所成立、1961年中关村街道办事处成立,"中关村"才正式进入行政建制。如今的"中关村"由于科技园区"一区五园"的建立,已经超越了原中关村的地域范围,是一个跨行政区划的政策区域,并成为一个高科技品牌概念。

从几十年前寥落的几户住家到今日高楼林立人群熙攘,从昔日的自然村落到今天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中关村在悠悠历史长河中,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向世人讲述着一个多世纪的故事。它带给世人的不仅是厚重的历史,还有说不尽的今天、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