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德州中心城房价:请问有关于英国作家托马斯.德.昆西的理论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8 07:06:29

第55节:德·昆西的自传(1)
http://book.qq.com 2005年06月15日

德·昆西的自传不过,有时候,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散文作品,它似乎是从另外什么目的中获得自己的灵感的。它不想争辩,也不想改变别人的信仰,甚至也不想说故事。我们从那些语言本身就可以汲取全部的乐趣,而无须乎从字里行间去猜测什么言外之意,或者对于作者进行什么心灵探险的航行,好增添一点儿乐趣。德·昆西自然就是这么一位稀有的作者。我们想到他时,首先回忆起来总是像下面这样的清幽而圆熟的文字:

“生命完结了!”——这是我心里暗暗产生的忧虑;因为,事关个人幸福遭受致命的创伤,幼小的心灵也会像最老练的哲人一样敏感。“生命完结了!完结了!”——这是在我的叹息中所潜藏的、连我自己也几乎意识不到的一种言外之意;正如在夏日傍晚听到的钟声里,有时候仿佛传出了音节分明的言语,传出了一种警戒的启示,不停地向四方轰然回荡;同样,对于我来说,仿佛有一种幽幽的、地下的声音反反复复唱出一句神秘的话语——这句话只有我的心能够听见,那就是:“灿烂开放的生命之花,如今凋谢了!”引自德·昆西:《自我写照》第一章《童年时代的苦恼》。

像这样的片断自自然然出现在他那些自述特写里;构成它们的并不是情节和戏剧性场面,而是种种幻景和梦想。我们读着它们,想到的也不是德·昆西本人。如果尝试着分析我们的感受,就会发现我们好像是被音乐所鼓舞——受到震动的是我们的感官,而不是我们的头脑。句子的抑扬顿挫本身使我们立刻受到抚慰,把我们送入一种心灵的悬隔状态,身边的枝枝节节都被冲淡了,变得黯然失色了。于是,我们的精神开放了,获得了广阔的悟性,心扉畅开,将德·昆西要我们接受的那一系列从容而庄严出现的意念,都一一接受下来——人间的金色丰收;天上的诸般美景;还有他“在夏季的一天,背对一具死尸,面向打开的窗口”引自德·昆西:《自我写照》第一章《童年时代的苦恼》。,所看到的地面盛开的繁花。这个主题得到证实和扩充,并加以多样变化。而那种急匆匆、惶惶然要抓住某种不断飞逝的东西的感觉,又加强了幽寂、永恒的印象。夏日傍晚听到的钟声,枝叶摇曳的棕榈树,不停哀号的风声,使得我们情绪尽管不断波动、心境却一直保持不变。情绪是不会稳定的;它总是通过纷至沓来的种种形象暗示出来,从容出现在我们面前,直到最后,它带着它那全部的复杂性,完完整整停留在我们的印象之中。

在散文当中,这种写法很少尝试,而且,正由于它这种结尾的特点,它也不适合于散文。它指不出什么明白的目标。我们除了对于盛夏、死亡和不朽有所感觉以外,毫不了解究竟是什么人在听、在看、在感受。德·昆西把一切都遮盖起来,只留下这么一幅图景:“一个孤独的小孩子,他对于痛苦的孤独的搏斗——一片巨大的黑暗,一种无声的悲哀”引自德·昆西:《自我写照·前言》。——让我们去探测这种单一的感情深渊。这是一种总体状态而非个体状态。因此,德·昆西有背于散文作家的宗旨和道德。他的读者必须接受的就是这么一种主要由激越的感情所构成的复杂意念。他不单要充分意识到有一个小孩子正站在床边,还要意识到沉寂,阳光,鲜花,时间的推移,以及死亡的存在。这一切决不可用按照逻辑顺序排列的一般词句来表达——明晰和朴素只能使这么一种意念显得滑稽而丑陋。德·昆西自然充分意识到了他自己作为一个志在表达出如此这般概念的作家和他的同时代人之间存在着隔阂。他撇开他那个时代的简洁明晰的语言,而回过头去求助于密尔顿、杰里米·泰勒和托马斯·布朗爵士密尔顿(JohnMilton),著名英国诗人,此处指他的散文作品《论出版自由》等。泰勒(JeremyTaylor)和布朗(SirThomasBrowne)均为十七世纪英国散文作家。;他向他们学习使用跌宕起伏的长句,让它弯弯绕绕,一层又一层,直到推向高潮。不仅如此,他那灵敏的听觉还极其严格地要求着另外一种修养——就是说,关于语言节奏的权衡,句子中停顿的考虑,以及反复、谐音和半谐音的作用,等等——这一切都属于一个散文作家的职责的一部分,假如他想要对读者充分而全面地表达出那么一种错综复杂的意念的话。

因此,如果我们去评析德·昆西的某一文章片断为什么能给读者留下那样深刻的印象,我们就会发现这种印象产生的原因正与丁尼生丁尼生(AlfredTennyson),十九世纪著名英国诗人。那样的诗人的作品非常相似。这是因为:对于声音效果的考虑,对于韵律变化的安排,两者是相同的;相同的还有句子长短变化不一,以及句子中重心的灵活转移。不过,比起诗歌来,这些艺术手段在这里的强度有所减弱,它们的影响被扩散到大得多的篇幅之内;这么一来,文章从最低领域向最高领域的过渡采取了一种沿着浅浅的台阶逐步上升的渐变方式,所以,我们不会猛然一下子就到达绝顶。所以,要像在诗歌里那样,单独说哪一行有什么特别的好处,是困难的;从上下文里单独抽出哪一段也没有意义,因为它的作用要靠着前几页里暗示出的联想才能产生出来。此外,德·昆西不像他所学习的那些大师,雄伟壮丽的神来之笔不是他所擅长;他的长处在于曲曲折折写出那些大而化之、笼笼统统的梦幻,看不出细节的风景,分不清鼻子眼睛的面孔,子夜或夏日的寂静,奔逃中的人群的骚乱和惊惶,以及不断伏而又起的极大痛苦——它在绝望之中向天空伸出了双臂。

但是,德·昆西并不仅仅是写出个别不相连贯的优美散文片断的名手——假如情况是那样的话,他的成就可就比现在要小得多了。他还是一位记叙散文作家,一位自传作者,而且——如果考虑他写自传是在一八三三年——还是一个对自传艺术有独特见解的人。首先,他深知坦率所具有的极大价值。

第56节:德·昆西的自传(2)
http://book.qq.com 2005年06月15日

朦胧的烟雾常常笼罩着他那些隐蔽的行为动机和内心秘密,只要他真能够把这一层烟雾刺穿,那么,在理智冲动支配下的一切人生活动,仅仅靠着绝对坦白的力量,就能够引起深切的、庄严的、有时甚至令人颤抖的兴趣。②③引自德·昆西:《自我写照·前言》。

他认为,自传不仅要记下表面的生活历史,也要记下更为深切而且隐蔽的感情经历。他知道写出这样一部自述的困难。“……许多人虽然在理智上从自我克制中解脱出来,仍然碍难向人倾吐肺腑——放弃缄默的习惯非他们力所能及。”②无形中的锁链,看不见的符咒,束缚了、冻结了自由交流的精神。“只因人对于这些使他陷入瘫痪的神秘力量既看不见又无法估量,他也就不能切实有力地对付它们。”③奇怪的是,德·昆西虽然具有了这样的理解和意愿,他却没有能够成为我国的一位自传大家。这当然不是因为他张口结舌、不知云何,也不是因为他为符咒所镇、开口不得。他未能完成自我描绘的任务的根源,肯定不在于他表达能力缺乏,恐怕原因之一倒在于他表达能力过剩,下笔滔滔,不能自休。十九世纪许多作家都爱在文章里漫无边际、东拉西扯——他更是被这种毛病缠得紧紧地。不过,罗斯金和卡莱尔罗斯金(JohnRuskin),十九世纪著名英国批评家和散文家。卡莱尔(ThomasCarlyle),十九世纪著名英国历史家和批评家。的作品虽然也写得汪洋恣肆、不为形式所拘——对于任何异类事物,他们无不为之找到容身之地——但那原因倒是显而易见的。只是德·昆西却不能以他们为口实。先知的重任并没有落在他的肩上。况且,他又是一位刻意求工的艺术家。谁也不会像他那样细致而优美地安排句子里的音调、调整语言的节奏。非常奇怪的是:虽然遇到声音不调、节奏松弛的现象,他那伶俐的敏感就立刻向他发出警告,可是碰上整体结构问题,他那感觉就一点儿也不灵了。到这时候,比例失调,语言浪费,他都能容忍,结果呢,尽管每个句子都写得匀称而流利,全书却像害了浮肿病似的不成个样子。如果采用德·昆西的兄弟为了形容他小时候“说话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脾气而生造出来的那个字眼儿来说,他真是一位“胡诌歪编大家”。他不但能“在每个人的话里找出无心留下的破绽,以做出模棱两可的解释”以上引自德·昆西:《自我写照》第二章《进入了倾轧的世界》。,而且,就连讲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他也要加上许多修饰和旁证,还要提出一大堆补充见闻,结果,到了最后,他想要讲清楚的那一点东西早已经消失在烟雾茫茫的远方了。

除了这种要命的嗦和结构软弱无力之外,德·昆西作为一个自传作者还因为他那爱沉思冥想的脾气吃了亏。“我的毛病,”他说,“就在于冥想太多,观察太少。”他把自己在梦幻中所见的一切纳入一种奇怪的格局,使它变得模糊一团、黯然失色。他往一切事物上面都洒下他自己的梦幻和冥想的柔光。即使对于那两个令人讨厌的红眼睛白痴,他也像一位误入贫民窟的大绅士似的细细打量一番。同样,他轻轻松松地滑过了社会等级的鸿沟——以平等的口吻同伊顿伊顿,指英国为贵族子弟而设的伊顿公学。的贵族青年谈心,也同正在为礼拜日晚餐挑选肉块的工人家属聊一聊。德·昆西以自己能够毫不费力地从一种领域转到另一种领域而感到骄傲。“……从我少年时代开始,”他写道,“我就像苏格拉底那样,能跟偶然碰到的一切人,包括男人、女人和小孩子亲密交往,并且一直为此自豪。”引自《一个英国吸食鸦片者的自述》。不过,看一看他对于这些男人、女人和小孩子们的描写,我们就明白了:他之所以能够跟所有这些人谈天,乃是因为在他眼里他们之间相差无几。用同一种态度对待他们全都合适。甚至,在跟他那些亲密朋友的交往之中,不管对他的老同学阿尔塔蒙勋爵或是对妓女安妮安妮,即德·昆西在流浪伦敦街头时曾接济他的那个妓女。他终生对她感念。,他也都是同样客客气气、彬彬有礼。他笔下的种种肖像都具有司各特写的男女主人公那样平滑的轮廓、雕像一般庄严的姿态、五官无甚差别的面貌。就连他自己的面孔也总是带着莫测高深的神气。一旦要他说出自己的真情实况,他就像一个体面的英国绅士那样浑身打颤地躲开了。像卢梭在忏悔录里所表现出的那种强烈吸引我们的坦率——那种不怕揭示出自己身上的一切荒谬的、可鄙的、肮脏的东西的决心——跟德·昆西是格格不入的。他写道:“没有什么景象比起一个人硬逼着我们看他道德上的溃疡和伤疤更叫英国人从感情上觉得厌恶了。”引自《一个英国吸食鸦片者的自述》。

因此,作为一个自传作者,德·昆西是有很大缺陷的。他写得嗦冗长;他性情孤独而耽于幻想,又拘守常规不能自拔。不过,在此同时,他还常常为某些神秘的庄严感情所震慑,并体会出有时某个瞬间的价值超过五十年。为分析这些感情,他所使出的那种技巧,就连当时那些人心分析大师(司各特、奥斯丁、拜伦等等)也都不具备。我们发现,他所写的某些片断,从自我意识来说,在十九世纪文学当中,几乎是无人可比的:

回想起这件事,我悟出了这么一条真理:我们许多最深邃的思想感情,往往是通过种种具体事物的复杂组合才在我们心中产生,往往是作为各种经验难解难分的纠结体(如果我可以杜撰出这么一个名词的话)传送到我们心里,而不是通过它们各自的抽象形态直接打动我们……人,无疑是由某种微妙的关系所构成的整体,从婴儿初生一直延续到老迈昏愦,由某些我们看不见的环节连接为某种完整的体系;但是,考虑到伴随人生各个不同阶段由人的本性所生发出的种种感情和欲望,则人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种不断死亡又不断新生的断断续续的存在;从这个方面来看,人的统一体只能与某种激情所属的特定阶段同其久远。有些情感,譬如说性爱,一半儿来源于天上的神性,一半儿来源于地上的肉欲。它们自然无法超越各自特定的时期而存在。只有像两个小孩子之间的那种完全圣洁的爱,才能不受制约,重新自由闪现于沉寂、黯淡的衰朽残年。……引自《一个英国吸食鸦片者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