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岛旅游:有没有拿破仑的一些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20:20:53

文明戏《拿破仑》及其相关戏剧作品
饭冢容

文明戏《拿破仑》及其相关戏剧作品
日本中央大学 饭冢容

纵观文明戏(中国早期话剧)时代的翻译剧剧目,可以发现,法国戏剧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而且这些作品几乎都是从日本引进来的。下面,以法国戏剧对中日两国戏剧同样产生过影响这一事实为前提,具体探讨一下在文明戏中拿破仑这一形象是被怎样刻画的。
以拿破仑为主人公的最初的中国戏剧,被公认为是改良京剧《拿破仑》。作者是惜秋,剧本发表于《二十世纪大舞台》第2期(1904年11月),1911年4月19、20日公演于新舞台。据4月19日的《申报》报道,参加这场演出的演员有:赛魁冠、赵文连、夜来香(周凤文)、夏月珊、七盏灯(毛韵珂)、小连生(潘月樵)、夏月润、小保成(何治文)、张顺来等。
而1918年6月29日在新舞台公演的《拿破仑之趣史》则是另外一部不同的作品,脚本由周瘦鹃创作。查阅《申报》的广告可知,扮演拿破仑的主角是夏月润,而约瑟芬则是由欧阳予倩扮演的。汪优游、赵文连、周凤文、查天影、潘海秋和邱治云等担任了配角。
文明戏《拿破仑》是由郑正秋统率的民鸣社编排公演的。根据《申报》的广告记录,1916年1月9日为公演首日,当天演的是第1集和第2集,公演的最后一天———12月11日演的是第13集至第16集,因此可以断定,这部戏公演时采取的是连台戏形式。公演首日的广告上,继编演主任郑正秋的名字之后,列了一排演员们的名字:张啸天、李悲世、钟笑吾、王无恐、汪优游、查天影、邹剑魂、凌怜影和徐半梅等。进入9月,民鸣社又以新的阵容开始了这部戏的重新公演。据9月21日的广告介绍,主角拿破仑由顾无为接替了。民鸣社的《拿破仑》在此之后,经过了从12月8日到11日的重新公演后,宣告结束。
未曾公演的拿破仑戏剧的翻译作品,已得到确认的,在20世纪10年代一共有3部:(1)绿衣女士、冷(陈景韩)译《拿破仑》(《小说时报》第16、19、22号,1912年7月~1914年5月)。(2)卓呆译(徐半梅)《拿破仑》(《中华小说界》第1卷第1~2期,1914年1月~2月)。(3)苕狂译《噫嘻拿翁》(《春声》第2期,1916年3月)。其中,(1)和(3)的原作是萧伯纳的《支配命运的人》,可能都是从英文原著翻译过来的。(2)的卓呆译的《拿破仑》是由日语脚本《厄尔巴之波》翻译过来的。《厄尔巴之波》的原作者为细川风谷,由栗原狭衣改编成剧本,发表于《文艺俱乐部》第16卷第15号(1910年11月)上。徐半梅参加了民鸣社的《拿破仑》的演出,因此,或许对郑正秋创作的脚本给予过间接的影响。
如上所述,追溯一下文明戏时代有关拿破仑的戏剧,显而易见,这类作品象征性地体现了文明戏的特色及命运。具体分析起来,可以总结出如下几个特点:
其一,与传统戏剧之间的界限非常模糊。其二,充满摩登志趣,洋气十足。文明戏中蕴含着对西洋戏剧的憧憬。其三,体现了人们对半纪实性的历史剧、宫廷剧的兴趣。将重现历史的乐趣运用在西洋剧目中的具体事例就是拿破仑戏剧。其四,不仅描写政治事件,同时也要融进男女间的浪漫恋情。拿破仑戏剧继承了文明戏的这个传统。其五,来自日本的影响。尽管对拿破仑戏剧产生的直接性影响目前尚不能明确指出,然而,从法国剧作家被介绍到中国这一与日本共同的基础来看,二者之间还是有间接联系的。

我认为拿破仑是一位天才,我欣赏他!,他是法国史上第一位有能力让教皇前来为他冠冕的人……

拿破仑·希尔(1883—1969),美国——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励志成功大师,他创建的成功哲学和十七项成功原则,以及他永远如火如荼的热情,鼓舞了千百万人,因此他被称为“百万富翁的创造者”。

他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成功学的范畴。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威尔逊总统用他的励志秘诀训练和鼓舞士兵,筹募军费。这使拿破仑·希尔的名字与一个国家的历史有了联系。

1929年经济大崩溃袭击美国后,美国人民陷入到对恢复昔日繁荣的深深绝望之中。1933年,罗斯福总统把拿破仑·希尔请进白宫,帮助他主持著名的“炉边谈话”节目,唤醒美国人民沉睡已久的信心与活力。拿破仑·希尔把他的思想、他的激情、他的声音注入到每一个美国人的心灵深处。

他为罗斯福总统组建了那个国家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智囊团,为希特勒发动的那场战争提前做好了物质、精神和智慧上的准备。拿破仑·希尔的不领一分薪水的无私奉献,赢得了白宫官员和美国人民的一致尊敬。

他是英雄!`

我相信你问的是历史上的拿破伦

资料如下
拿破仑(1804-1815),法兰西帝国缔造者,卓越的军事家,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先后多次打垮了欧洲各个封建君主国组织的“反法同盟”,保卫了由法国资产阶级进行的法国大革命胜利果实,并在欧、非、北美各战场上,进行了对欧洲各封建国家的战争,削弱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重要功绩还有他颁布了《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至今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拿破仑事略
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法国科西嘉岛阿雅克修城。
10岁,接受法国教育。
15岁,进入炮兵学校学习指挥。
17岁,以少尉衔毕业,成绩平平。
24岁,参加收复土伦堡战役,显露其军事才能。
26岁,1795年10月,在巴黎平定保王党人的暴乱。
27岁,越过阿尔卑斯山,挥师意大利,打败反法同盟重要国家奥地利。
29岁,1798年5月,远征埃及打击英国势力。不久法国陷于第二次“反法同盟”国家重重包围之中。
30岁,1799年8月,擅离职守,非法潜回国内。10月达巴黎,暗中组织夺权,11月9日,发动雾月政变(共和历雾月18日),任首席执政官,攫取政权。
31岁,1800年5月,开始第二次意大利战役,再次打击奥地利。
33岁,1802年8月,由首席执政变为终身执政,确立独裁统治。
35岁,1804年3月,颁布《拿破仑法典》。5月,强迫元老院封他为帝。12月2日,令教皇为其加冕,即皇帝位,建立第一帝国。
36岁,1805年5月底,成为意大利国王。12月,大败联军,赢得奥斯特里茨大捷。
37岁,1806年横扫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解体,进入普京,颁柏林敕令(即大陆封锁令)。
38岁,1807年弗里德兰之战打败俄国军队。占领葡萄牙国都里斯本。
39岁,1808年,侵入西班牙,占其国都马德里。
40岁,1809年,攻奥国,进入首都维也纳。攻占教皇国,软禁教皇,从此,教皇地位一落千丈。年底,废黜皇后约瑟芬。
41岁,1810年4月,立奥地利公主玛丽亚·路易莎为后,吞并荷兰。封贝尔纳多特元帅为瑞典王太子,控制瑞典。
42岁,1811年得子罗马王。加紧对俄战争准备。

著名的法国将军和皇帝拿破仑一世于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亚丘镇,他的原名叫拿破仑·比欧拿巴特。法国只是在他出生前15个月左右才获取科西嘉。年青时拿破仑是一位民族主义者,认为法国人是压迫者。但是拿破仑却被派遣到法国军事院校学习。1785年毕业时,他年仅十六岁,就开始在军队当少尉。

四年后,法国革命爆发了,刚成立不久的法国政府几年之内就卷入了同几个外国列强战争的急流之中。老天头一回赐给了拿破仑出人头地的机会,他指挥炮队在1793年土伦包围战中,从法军和英军手中收复了土伦。此时他已经放弃了他的科西嘉民族主义思想,把自己看作是法国人。他在土伦包围战中立下了战功;被提升为旅长,1796年又被提升为驻意大利法军司令。从1796年到1797年,拿破仑在意大利赢得了一系列辉煌的胜利,随后以英雄的身份返回巴黎。

1798年拿破仑率领法军入侵埃及,这次出征惨遭失败。虽然拿破仑的军队在陆地上取得了全盘胜利,但是纳尔逊统率的英国海军摧毁了法国舰队。1799年拿破仑放弃了他在埃及的军队,返回法国。

拿破仑回到法国发现人们记忆犹新的是他指挥意大利之战的成功而不是出征埃及的溃败。拿破仑利用这一优势,一个月后就与阿贝·西叶雨及其他人一起发动了一次政变,宣告成立一个新政府——执政府,他任政府的第一执政。虽然拿破仑主持制定出一部完备的宪法,并为民众投票通过,但那只不过是他实行军事独裁的一付假面具,他很快就战胜了政变中的其他同谋者。

因此拿破仑飞黄腾达的速度令人吃惊。1793年8月在土伦包围战之前他只不过是个无名鼠辈,一个24岁的非完全法国血统的小军官;不到六年以后,年仅30岁的他就成为法国无庸争辩的君主,他在君主的宝座上一坐就是14年多。

拿破仑在执政期间,对法国的行政和法律体制进行了重大的改革。他改革了法国的金融结构和司法制度;创办了法兰西银行和法兰西大学;实行了法国行政的中央集权制。虽然其中的每项改革对法国本身产生了重要的而且在某些方面是持久的影响,但是对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拿破仑所进行的改革中有一项肯定远远地超过了法国国界,这就是创编了法国公民法典,著名的《拿破仑法典》。这部法典在很多方面体现了法国革命的理想。例如,在法典面前人人无血统特权,在法典面前人人平等。与此同时法典还与过去的法国法律和风俗相近到足以使法国大众和法律界接受得了的程度。总之,法典稳健适度,条理清晰,简洁明了,令人夸口称颂。因而法典不仅在法国一直得到实施(今日法国的民法与原版的《拿破仑法典》明显相似),而且经过局部的修正也为许多其他国家所采用。拿破仑一贯主张的方针就是做革命的保卫者。但是1804年拿破仑却正式宣布自己为法国皇帝,而且还让他的三个兄弟在欧洲的其他国家登极。他的这些行为无疑引起了一些法国共和党人的忿恨——他们认为这样的行为是对法国革命理想的彻底背叛——但是拿破仑所面临的唯一严重的困难却是来自对外战争。

1802年拿破仑在亚眠与英国签订了一项和平条约,目的是使法国在历经十多年连绵的战争后有个喘息之机。但是翌年和平条约就被撕毁,法国与英国及其同盟国之间发生了一系列长期的战争。虽然拿破仑的军队在陆地上不断地赢得胜利,但是不打败英国的海军就无法征服英国。1805年拿破仑时运不济,在特法拉加海角上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中,英国海军势如破竹,取得了彻底胜利,此后英国基本上取得了海上的控制。虽然拿破仑仅在特拉法加海角战六周后大破奥俄联军,取得了极其辉煌的胜利,但是也未能真正补偿他那海军的重大惨败。

1808年拿破仑愚蠢地使法国卷入了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场长期而无目的的战争,使法军多年陷入困境。但是拿破仑铸成的致命大错是他的征俄之战。1807年拿破仑会见俄国沙皇,签订了提尔西特协议,发誓要建立永久性的友谊。但是这种联盟却逐渐出现了恶性分裂,1812年拿破仑率大军入侵俄国。

战争的结局为人所共知。俄国部队在一般情况下避免与拿破仑进行对阵战。于是他得以迅速出击,到九月份就已经占领了莫斯科。但是俄国人点然起漫天大火,几乎使全城化为灰烬。拿破仑在莫斯科等待五个星期,求和的希望也化为泡影,于是终于决定撤军,然而为时已晚。俄国的军队以逸待劳,俄国的冬天残酷无情,法军供给短缺,这一切立刻使法国士兵心惊胆颤,乱作一团,相互践踏,结果能活着逃命者还不足百分之十。

其他欧洲国家如奥地利和普鲁士都认识到现在是他们摆脱法国统治的妙时良机。他们共同会师攻打拿破仑。1813年拿破仑在来比锡战役中又遭到了一次毁灭性的失败。翌年他宣告辞职,被放逐到意大利沿海的一个小岛——厄尔巴岛上。

1815年他从厄尔巴岛逃回法国,在法国他颇受欢迎,复辟成功。其他欧洲列强立即宣战,他复辟一百天后就在滑铁卢遭到了最终的失败。滑铁卢之战后拿破仑被英国人囚禁在南大西洋的一个小岛——圣赫勒拿岛上,于1821年因患癌症在那里死去。

拿破仑的戎马生涯矛盾重重,变化莫测。他在战术上的指挥天才令人拍手叫绝,如果仅从这方面来判断,也许可以把他看作是超乎时空的最伟大的将军。但是从重大的战略上来看,他却易于犯下令人瞠目的盲动性错误,如对埃及和俄国的入侵。拿破仑的战略错误非常严重,因而他算不上第一流的将军。这一评价有失公允吗?我认为不是的。毫无疑问,评价一位将军是否伟大的一个标准要看他是否有能力避免造成重大伤亡。因此评价象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和帖木儿这样最伟大的将军就不会引起争论,因为他们的军队从未打过败仗。拿破仑最终被打败了,因而他在国外征服的领土也如漫天浮云,随风飘散。1815年他最终失败后,法国占据的领土比1789年革命爆发时还要少些。

毫无疑问,拿破仑是个极端利己主义者。人们常常把他同希特勒相提并论,但是两者之间有着极其重要的区别。希特勒在很大程度上是歇斯里底大发作,而拿破仑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机会主义者,他对悚人听闻的大屠杀没有特别的兴趣。拿破仑的统治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看都不能和纳粹集中营相比。

拿破仑名声显赫,人们容易过高地估计他的影响。他在短期内的影响确实很大,比亚历山大大帝也许还要大,虽然远不如希特勒(据估计在拿破仑战争中死亡的法国土兵将近50万名,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的德国人有800万名)。无论如何,拿破仑的活动在数目上和对其同代人生活的影响都远不如希特勒。

从长期影响来看,拿破仑似乎比希特勒更重要,但不及亚历山大。拿破仑在法国进行了广泛的政治改革,但是法国人口还不到世界的七十分之一,因此一定要如实地看待这样的政治改革。从对法国个人生活的影响来看,他的改革远远不如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发生的规模空前的政治改革。

据说拿破仑时代为巩固法国革命时期的成果和确保法国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提供了时机。因此在1815年法国君主制度最终复辟时,这些变化已经如此深入人心,恢复旧制度的社会秩序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最重要的变化是发生在拿破仑之前,1799年拿破仑开始执政时要回到原来状态看来就已经为时过晚了。尽管拿破仑自己有建立君主制的野心,他还是为在全欧洲传播法国革命的理想起了作用。

拿破仑对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有巨大的间接影响。他对西班牙的入侵削弱了西班牙政府的实力,使它在几年的时间里不能控制它在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就是在这个实际上的自治时期,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开始了。

拿破仑做了一笔交易,这件事看来和他的主要意图无关,然而却成为他一生中产生最持久最重大的影响的一件事。那就是1803年拿破仑向美国出售了一片辽阔的土地。他认识到要保卫法国在北美占据的土地不受英国掠夺,想必是非常困难,此外他资金缺乏。路易斯安那契约也许是整个历史上一次规模最大的土地转让,使美国成为一个接近占有一个洲的面积的国家。如果没有路易斯安那契约,就很难预料美国将会是个什么样子,肯定会与今日的美国迥然不同。的确没有路易斯安那契约美国能否成为一个大列强国都很难说。

当然拿破仑并不是促成签订路易斯安那契约的唯一因素,美国政府显然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法国要价非常低廉,似乎无论哪届美国政府都有可能愿意做这笔生意,而法国政府出售路易斯安那领土的决定却只是通过拿破仑一个人作出的。

http://www.hanhuncn.com/Html/Gdsj/20060320174541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