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新楼盘:“洛川神”一词的来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5 11:26:52
大家怎样想的

应该是出自曹植的《洛神赋》吧,

《洛神赋》是曹植以绚烂典丽的笔调描写人神相恋的故事。素有才绝、画绝、痴绝的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将故事绘制成画卷,将全赋内容画作四段。元代书画家赵孟頫书写。
?? 第一段描绘曹植与洛神于水滨相会,曹植为宓妃的容貌所痴迷,两人互生爱慕之情。
?? 第二段描绘洛神与曹植与宓妃若即若离的情状,对宓妃的容貌进一步进行细腻的刻画,她的身材、肩腰、发肤、眼睛、装束衣饰等,远望,近望以及宓妃采莲,嬉戏等各种神态。
?? 第三段刻画曹植对宓妃钦慕不已,苦恨无良媒转告,故托水波示意,解下腰间的佩玉作为信物赠送给宓妃,而宓妃欣然接受了曹植的这份情谊,举佩玉向曹植示意,约他与水中相会。
?? 第四段描写曹植得到了宓妃肯定的答复后,却又增添了些许惆怅,他想起郑交甫与神女相约的故事,怕宓妃欺骗他,所以他满怀惆怅,犹豫不决。决定让自己冷静下来,约束自己守之以礼。而他的这一系列变化都被聪慧、明礼的宓妃看在眼里,她十分伤心,随后哀伤地啸吟洛水,引来众女神,辗转徘徊,最后在众神的簇拥下怅然离去。曹植看到宓妃的深情厚谊,后悔不已,最后满怀依恋地重登归途。
?? 故事美就美在人与神之间,都彬彬有礼,既保存了人伦之恋、两情相悦,又超越了凡俗世子之恋。即有人的许多缺点,又不失崇高的修养品质。
??故事的前半部分为喜剧, 轻松自在,笔调轻盈,欢快,典雅。中间以一句“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为转捩点,骤然由喜剧变成悲剧。可见作者深具匠心,文学功底之深厚,沉稳。
?? 作者的狐疑心是属于人类的,也正是由于人性格上的这点残缺而使整个故事看来更加生辉不已。倘若曹植见了貌美含情的宓妃便不顾一切地涉水趋前与宓妃共赴云雨之情,显然丧失了人的矜持、礼貌和修养,显得作者十分轻率、荒唐、自私。
?? 宓妃是喜欢曹植的,但她和世间那种一见到心仪的男子就不顾一切千方百计地去接近,去取悦,去为对方舍生忘死,甚至做出不合情理之事的女子是有天壤之别的。真正互相爱慕的是对方的灵魂,决不存在勉强,也不容许有丝毫的污秽和杂质,更没有自私地想独占对方心神的欲望。在爱情上,稍微有点疑心是人之常情,但要恰到好处,若过分了,就降低了爱情的高贵和纯洁。宓妃是聪明的,她见到作者的犹豫后,只是悲伤,并没有用行动表现自己的魅力,也没有要挽留作者,这正是君子的作风,一切都不勉强。仅是表示自己会永远思念着他,解下玉耳环送与他,更见真挚。
?? 两者先是以礼物互相试探对方,这说明两者都十分谨慎且礼貌。后来进一步宓妃约会作者,作者显然是人的疑心作怪,并没有去赴约。这真是神来之笔,没有去赴约,我们才能看到后来宓妃的哀伤, 在芳草上低吟徘徊、高声啸吟,倾诉深长的思慕之情。所谓千年等一回,或许她等了千年,盼了千年,准备了千年,就是为了今日能与这位才高八斗仰慕已久的心上人相会,可是对方却怕她欺骗他,怎能不另他伤心?心里如何不悲痛?作者没有写她如何流泪,如何自残,她只是幽雅地举袖掩面,久久不忍离去,在水波上徘徊不已,多少期盼,多少思念,多少爱恋,无处倾诉,欲言又止,如何不另人沉醉痴迷?此时作者道出了人神之间的特殊境地,举袖掩泣,泪如雨下,正是人类宣泄感情的方式。
??最是震撼人心,真挚感人的一幕是宓妃趋前来到曹植面前告别的情景,也是两个两情相悦的人儿最近距离的接触,只可惜这不是欢会的日子,竟是前来告别!全文只有此处是两人最通心曲的时光,宓妃“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而后潸然泪落,此情此景怎不叫人肝肠寸断?两个彼此欣赏的一对璧人,乍相逢却成永别,今后再相见不知道要待到何年何月,如何不感天动地?贵为神女的宓妃也不禁流下难过的眼泪,何况感情无比丰富的曹大才子?还有什么比互相理解更真挚的感情?
?? 作者拿捏人神之间的举止和神态以及各种做法皆恰到好处,抛弃了人间种种繁琐的条件限制,追求灵魂深处的高度纯洁的同时也没忘记表现人类的一些缺点和遗憾,而使故事看起来更加让人感觉这不是纯神,也不是纯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人和神对感情的执着和做法都合情合理,这是这篇文章风靡历代文人雅士的原因之一。
??相比之下,宋玉的襄王之遇见女神荐枕,然后襄王便欣然前往,成就云雨之事,与《洛神赋》相比就显得平淡多了,也令人难以置信。
??似乎感情有点波折才见真情,大海有点波澜才见壮阔。
?? “宓妃留枕魏王才”,一个是美貌高贵典雅,聪慧,善解人意的女神,一个人间旷世奇才,两者相遇,金风玉露,天上人间。人的修养对称神的矜持,矜持中又不失浪漫,浪漫中还夹带着自持,自持中见真情。正是魏王的“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才使故事更加刻骨铭心,哀怨动人,同时也看出了宓妃的风度、修养、才智,这种残缺使故事更加完美,另人深信不疑。
?? 也许完美的故事都是以悲哀或遗憾的残缺组成的,就像维纳斯女神一样。
??
??洛神赋
??
??作者:曹植
??
??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
??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曹植的洛神赋众所周知。
然而洛川神一词来历,我有另一个故事。相传唐朝时管辖南京高淳的有一县尉名崔致远,现韩国人,而当时的高淳有一坟名双女坟。他因感叹两女的凄凉命运而作诗,诗中有句“与君继赋洛川神”

是不是来着曹植的洛神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