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xp2003邮件:哪有二战偷袭珍珠港的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2 09:51:38
哪有二战偷袭珍珠港的资料 把网站地址留下

什么日本要偷袭珍珠港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得不回过头来追溯一下当时的形势。

军国主义野心膨胀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并未解决它们之间的矛盾,在有些方面因分脏不均,反而引发了新的矛盾。例如,日本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虽然夺占了德国在太平洋及在中国山东半岛的权益但因嫌得益太少而一直耿耿于怀。德国虽是战败国,但它的战争基础并未受到大的破坏,它利用英美惧怕和仇视十月革命的心理,争得大量经济援助和政治扶持,一直在积蓄力量,力图东山再起,以便夺回战争中失去的权益,并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未造成真正的世界和平。新的战争策源地正在逐步形成。

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一次深刻的经济总危机。美、英、法的实力大为削弱。德、意、日虽也遭到沉重打击,但由于它们采取国民经济军事化的政策,复苏与发展较快。在危机时期,日本工业生产下降了33%,但由于它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加速国民经济军事化,靠大量掠夺中国等的资源与财富摆脱危机,经济恢复与增长速度明显超过美国。

日本统治阶级的野心是征服中国,进而征服世界。这个目标清楚地反映在"田中奏折"之中。1927年7月,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义一向天皇上了一道奏折,称:"征服支那(对中国的贬称),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以支那之富源作征服印度及南洋各岛以及中、小亚细亚及欧罗巴之用。"这个奏折成为日本进一步鼓动军国主义,执行穷兵黩武政策的根据。

日本军部骄恣横暴,一意孤行,它是日本军国主义的策源地和最后堡垒之一。日本军部眼睛早就盯上了中国的东北,把那里称作"日本的生命线"。"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部跃跃欲试,加紧进行全面侵华的准备。1936年,日本政策正式将"大东亚共荣圈"列为国策,在国内进一步煽动起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树立扩大侵略的信心。

这年2月26日,日本陆军青年军官中的急进右翼分子,以安藤上尉、野中上尉、河野上尉、栗原中尉等为骨干,以"用大和民族主义来改革帝国,此即'第二次维新';我等之责任乃清除君侧之佞臣,粉碎重臣集团,此系天皇陛下臣民之义务"为口号,率领驻守东京的第1师的部分部队约1400余人,袭击了冈田启介首相、斋藤实内大臣、铃木贯太郎侍从长、高桥是清大藏大臣、牧野伸显前内大臣、渡边锭太郎陆军教育总监等要人的住宅和陆军省、警视厅、《朝日新闻》社,打死了斋藤、高桥和渡边等要人,打伤了铃木等人。史称"二·二六事件"。这个事件得到了陆军上层的支持。陆相川岛说:"审出于对天皇陛下和国家的忠心";荒木上将视作乱军人为"义军",称他们是"维新部队";真崎上将亲手给乱军500日元(约合现在100万日元)以资助其活动;天皇的侍卫长本庄上将也很同情乱军。这次事件持续了4天才被平息。日本陆生活费军左右内阁的举动时有耳闻,这次事件之后,军队干预政治的行动更为明目张胆了。

"二·二六事件"后上台的广田内阁,完全听命于军部。8月,广田内阁制定了《国策大纲》,其基本内容是,大力发展军备,加紧对外扩张,"一方面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另一方面向南洋发展。"根据这一方针,日本进一步加快战争准备的步伐。终于于1937年7月7日,发动了"七·七事变",开始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

1937年下半年,美、英、法等国还没有从上次经济危机中完全恢复,就又一次陷入资本主义世界新爆发的经济危机之中。日、德等国因执行军事经济政策,虽未陷入危机,但也面临着这场危机的威胁。它们认定只有发动侵略战争,才能避开经济危机的威胁。对日、德的扩军备战和侵略行径,美、英、法荷等国也无可奈何。因为,一则它们正忙于应付自己的经济危机,无暇他顾,另一方面,为了确保自身的根本利益,它们有意牺牲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以便与法西斯国家取得妥协。

但是,事与愿违,美、英、法的绥靖政策不仅未起到遏制战争的作用,反而助长了德、意、日的野心。例如,1938年秋,日本侵略军占领中国的武汉、广州后,陷入了战线过长,兵力不足,经济困难的困境。为了打破困境,日本大力推行"以华制华"的政策,同时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为所谓的"彻底解决中国问题"创造条件。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美、英、法为集中对付德国,在东方继续对日推行绥靖政策,极力避免与日正面冲突,企图牺牲中国,换取日本的妥协。美、英、荷、法此举正中日本下怀,日一方面虚与委蛇,一方面加紧南进的准备,矛头直指美、英、法利益所在--东南亚,以便夺取美、英、荷、法势力,独占那里的宝贵资源。日本与美、英等国之间的矛盾日趋加深。日本的侵略野心膨胀,成为对美、英在亚洲利益的巨大威胁。

侵华战争陷入泥沼

"七·七事变"后,日本侵略军迅速增兵,根据预先制定的"制敌克机,采取攻势,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迅速分路攻取河北、察哈尔、山西、绥远和山东。1937年8月13日,日军又发动了"八·一三上海事变",11月12日,上海失陷。日军迅速沿京沪线向南京进攻,12月13日,南京失陷。日本法西斯占领南京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万人死于法西斯的屠刀之下。1938年10月27日,日军又攻下武汉。在此之前,即10月21日,日军溯珠江而上,攻占了广州。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此后,日军虽继续向中国腹地进攻,但因兵力不足,经济困难,攻势明显减缓。战争进入了战争相持阶段。

日本侵略军的野蛮行径,激起全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抗日的激情。国民党军中的爱国官兵,在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也同日本侵略军进行了浴血奋战。出现了一些像29军芦沟桥奋起抗战、冯玉祥、张治中指挥淞沪驻军浴血御寇以及台儿庄血战歼敌二万余人的可歌可泣的事例。但是,国民党最高当局推行的都是片面抗战的路线和消极防御的作战方针。这一路线和方针,导致中国大片领土的沦丧,广大人民遭受日军的蹂躏。

"七·七事变"后,日本军部妄称:"3个月灭亡中国"。中国人民的奋起抵抗,彻底打破了日军的美梦。但是,日本统治阶级并不甘心,他们一方面继续调兵遣将,发动猛烈的战略攻势,一方面发表声明:"帝国政府今后不以蒋介石政府为谈判对手",想压国民党政府屈服投降。这一招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武汉失陷后,日本侵略军对国民党政府采取以诱降为主的策略,企图缓解其战线过长,兵力不足的矛盾,以便集中力量重点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

"七·七事变"后,在抗日战争中起着核心作用的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事和其他抗日武装。7月8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芦沟桥通电》,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的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驱逐日寇出中国!"8月22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扩大会议确定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同天,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也是在同一天,不待改编就绪,八路军就在陕西三原誓师出征。在国民党军队纷纷撤退的时候,八路军将士东渡黄河,沿同蒲路北上,开赴抗日前线,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动天地、泣换神的英勇奋战!

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山西平型关地区,伏击了日军第5师第21旅一部和大批辎重车辆。战斗从早晨一直打到下午1时。我军战士英勇顽强,在敌先进的火炮、飞机面前,敢打敢拼,终于将被围之敌歼灭。此役共歼灭日军1000余人,缴获步枪1000余枝、机枪20余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这是全国抗战以来所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以后八路军又先后进行了雁门关、阳明堡、广阳等100余次胜利的战斗,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气焰。

11月,毛主席和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形势,指示八路军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粉碎日军的围攻,创建抗日根据地。要"发动民众","扩大自己","多打小胜仗,兴奋士气,用以影响全国"。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族抗日游击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从此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展开了。

在八路军和中国人民的奋力抗击下,日本侵略者惶惶不安。他们一次又一次发动"扫荡"、"清剿"、"蚕食"、"强化治安"作战,实施野蛮的"三光政策"、"囚笼政策",都未能丝毫动摇中国人民的抗战决心。为了进一步打击敌人,振奋士气,巩固抗日根据地,争取时局好转,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在除山东以外的整个华北地区实施了"百团大战"。此役从8月20日持续到1941年1月下旬,我军参战部队达100多个团,共与日军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20645人、俘281人,毙伤伪军5155人、俘18407人,破坏铁路474千米、公路1500余千米,缴获火炮53门、各种枪支5800余支,取得了重大胜利。百团大战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提高了我党我军的声誉,为抗战历史书写了光辉的一页,使全世界和全中国人民都深切地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才是夺取抗战胜利的希望之所在。

1940年与11941年对敌我双方来说都是最困难的岁月。对我八路军和根据地来说,第一,日军将作战重点转向对根据地"扫荡"、"围剿"、"封锁",根据地受到破坏;第二,国民党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发动"皖南事变",新四军遭到惨重损失;第三,不少根据地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给军民生活造成严重困难。即使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我党我军仍坚持英勇顽强的战斗,不仅粉碎了日寇一次又一次大小规模的"扫荡"、"封锁",歼灭了相当数量的日伪军,而且采取针锋相对的策略,打退了国民党的反共高潮。对日本侵略军来说,战争已经走到了死胡同。因为,第一,在4年的抗战中,已有大量的日伪军被我歼灭,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继,士气低落;第二,日本国内的反战运动在发展;第三,英、美对日转取严厉态度。日本当时有80%的资源靠从美国进口,如果美国对日宣战,切断废钢铁和原油等重要物资供应,后果不堪设想。日本侵华战争深陷泥沼,前景越来越暗淡。据有的史书记载,在此困难的情况下,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秘密决定,除非在1940年内取得全面胜利,否则就将陆续撤军,只留下华北驻军以防止共产主义。可见,当时日本已快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正当日本统治阶级一筹莫展之时,德国法西斯的闪击战获得了巨大成功,一时间德军铁蹄席卷了大半个欧洲。这对侵略野心不死的日本来说,如同黑暗中看到了一点光亮。日本认为英国屈服为期不远,美国也无暇顾及太平洋,趁此良机实施南进战略,既可解决中国问题,亦可独霸东南亚。孤注一掷的战争赌博心理,促使日本决策者下决心对美开战。
马拉松谈判

日本对美、英的强烈不满不仅表现在对全球利益的瓜分上,而且还表现在军控谈判上。美国、英国一直想法抑制日本的军备特别是海军军备,以防备它过份强大所带来的威胁,而日本则企图冲破美、英的控制,建立起可与它们相抗衡的海军。双方各挟私利,进行了一轮又一轮马拉松式的谈判。

日本与美军控制谈判最早始于1905年。为了协调它们之间在远东的矛盾,两国经谈判签订了一个秘密协定--"日美协定"。美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宗主权,日本承认美国对菲律宾的占有权。然而这个协定并未缓和他们之间的矛盾,反而刺激了他们在军备方面和远东利益的争夺方面的竞争。

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根据美国的提议,美、英、日、法、意、中等国召开了华盛顿会议。会上签订了三个条约:"四国条约"由美、英、法、日签定。条约规定,缔约各国相互尊重他们在太平洋上的岛屿与岛屿领地的权利,共同维护缔约各国在太平洋上的领土的权利。实际上是以条约的形式肯定了各与约国的利益分配。"五国条约",由美、英、日、法、意五国与约。条约规定了各国海军舰只吨位的比例:美国为5,英国为5,日本为3,法国为1。75,意大利为1。75。舰吨位的限额,美国、英国主力舰总吨位不应超过52。5万吨,日本不应超过32。5万吨,法、意不应超过17。5万吨。条约还规定,美、英航空母舰的舰吨位为13。5万吨,日本为8。1万吨,法、意为6万吨。条约还规定,禁止在太平洋建立新的海军基地,但直接与美国、加拿大、阿拉斯加、巴拿马运河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夏威夷群岛毗连的沿岸除外。"九国条约",由美、英、法、日等九国签署。主要内容是反对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规定日本从中国撤出部分军队,并把胶州及其铁路归还中国,与约国在华享有机会均等权。

这三个协定明显对美、英帝国主义有利,对日本帝国主义不利。它不仅侵占了日本帝国主义既得的利益,而且限制了日本扩军的努力。既然如此,为什么日本要在条约上签字呢?原因在于,在华盛顿会议之前,日本针对美国大力扩充海军军备,努力建设8艘战列舰、8艘巡洋舰的所谓"八·八舰队"。日本政府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仅1921年拨给海军的费用,就占日本国家总预算的1/3,负担太重,超出了国力所能承受的限度。当时代表日本参加华盛顿会议的是海相加藤友三郎,他认为"八·八舰队计划"很难实现了,应乘会议的机会,终止这一计划。

但是,条约刚签完,即受到了日本海军相当一部分强硬分子的不满,他们认为,这个条约是看美、英脸色行事,卑躬屈膝,丢了日本人的脸。这以后不久,为了表示裁军的"诚意",发生了日本将新造的排水量达3。9万吨的"土佐"号巨舰自己沉入海里的行动。此事更激起了强硬派和相当一部分日本国民的不满,认为这是政府软弱无能的表现。从1921年起,在十多年的时间内,日本先后参加了多次裁军会议,每次都力争日本海军舰吨位的限额现提高一些,但未取得美、英等国的同意。

根据华盛顿条约的规定,其有效期到1936年底。为了讨论条约期满后的军控问题,日本派山本五十六少将参加了1934年在伦敦召开的军控会议。日本参加这次会议的根本目的是想通过这次会议废除"华盛顿五国条约"。为此,日本采取了以退求进的策略,提出废除各国全部航空母舰的建议,如果有代表建议废除全部主力舰,日本将予支持,以便取得你不让我干,我也不让你干,你如不同意我的建议还要干,那你就无由再阻挡我干的效果。这一策略的微妙之处在于:第一,日本想废约,但废约之言须出自别人之口;第二,谈判代表要"认认真真"地谈,这不是为了签订一个什么条约,而是做出姿态给日本国民看,给世界看,使他们看到日本的和平"诚意"。

美国对日本抱有相当警惕的态度,因此,对日本的各种提议始终持冷淡态度。会议持续了3个多月,1935年1月中旬,日本政府在未达到任何目的的情况下,批示代表停止谈判。伦敦军控谈判就这样破裂了。各大海军国进入了无限制的扩充海军的军备竞赛时期。

限制海军军备的条约不废而亡之后,日本军国主义即开始大力扩充海军。日海军一直把舰吨位达美国海军的70%作为目标,到1941年底,已达到美海军的75%。1940年底,日军开始进行南进的作战准备,征集人员和船只,准备对美开战。美、英两国也在大力扩充海军,同时开始商讨联合作战计划。1941年初,英、美拟定了参谋协定,重点在于对付德国在欧洲的攻势。该协定还设想,如果日军在远东采取南进行动,美、英军以防守为主,并使用美太平洋舰队从翼侧打击日海军。此外,1941年9月末,美又制定了《胜利计划》,准备通过总动员,在两年内组建起约500万人的海外远征军。

旷日持久的裁军谈判,非但没有控制住双方的军备规模,反而加剧了双方的矛盾和利害冲突,刺激了日本的军备步伐和扩张野心。

"潘朵拉之盒"的盖子已经打开,日本军国主义的魔鬼就要在太平洋上兴风作浪了。

两大阵营的形成

30年代正是西欧的德国、东北亚的日本这两个法西斯"毒瘤"形成、发展并逐步向外扩张的重要时期。英美帝国主义出于仇视共产主义的心理,奉行"绥靖"政策,极力要将祸水他引,企图借德、日之手,扼杀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苏维埃苏联。德、日政府从自身的利益和力量考虑,虚与委蛇,与英、美进行多方面的讨价还价。谈判一个接一个地进行,协定、条约一个接一个的签定。其中,既有法西斯国家之间签定的,也有它们与英、美之间或与苏联签定的;有双边的,也有多边的。今天你与我谈判,明天他与你谈判,后天我与他谈判,一时间你来我往,除了共同对付苏联之外,国际反法西斯与法西斯之间的阵线还不十分分明。

1936年11月25日,德国和日本签定《反共产国际公约》。该公约规定:两国将密切合作反对共产国际;号召国内安宁受到共产国际威胁的第三国加入这一公约;采取严厉措施镇压国内外直接或间接效忠于共产国际者。与该公约签定的同时,德、日还签定了一个秘密协议书,规定一旦苏联与公约一方之间发生战争或者有发生战争的危险,另一方不应采取任何足以缓和苏联困境的措施。双方还商定,在这一公约生效期间,不应与苏联签定任何违反本公约精神的政治条约。谈条约有效期暂定为5年。从1937年11月起,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芬兰、罗马尼亚、丹麦、斯洛伐克、克罗地亚及伪满洲国等,先后加入了该公约。因此,可以说这个公约实际上是打着反共的旗号,聚集法西斯力量的公约。公约为德、日、意准备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提供了遮人耳目的保护。

1938年7月9日,日本关东军为了扩张领土,试探苏军的实力,挑起了"张彭峰事件",遭到苏联红军的沉重打击,伤亡1140人,不得不与苏停战,进行谈判。翌年6月25日至8月26日,日军又挑起"诺门坎事件",再次遭到苏联红军的沉重打击,伤亡5万余人。

正当日军在苏联红军的打击下狼狈不堪之时,传来了德国与苏联于8月23日签定了一份和约的消息,日本朝野大为震惊,乱了阵脚。日本天皇裕仁对关东军的失利大发其火,对德、苏和约忧心忡忡;日本首相平沼骐一郎也被斯大林此举弄得张慌失措。希特勒与苏签约的本意在于先稳住东线,待解决了西线问题之后,回过头来再收拾苏联。日本内阁未摸清希特勒的底细,就要不要与德、意再续签"防共协定"问题召开了70多次内阁会议,未提出任何结论,平沼不得不宣布:"欧洲的天地里出现了复杂离奇的新形势,无法逆料,内阁为此提出辞职。"
1939年9月1日,希特勒的150万大军闪击了波兰。英、法过去和美国一起,一直对德采取姑息、让步政策,波兰灭亡,关系到他们的利益,不得不对德宣战。翌年春,德国挟胜利之势,又相继闪击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法国也宣布向希特勒投降,英国危在旦夕,正在为存亡而战。

这年7月底,近卫文磨公爵再次受命组阁。这次他起用了松冈洋右担任外相,东条英机中将担任陆军相。松冈长得矮小黑瘦,戴一副金丝眼镜,一抹八字小胡,显得神气十足,又刚愎自费。近卫内阁成立伊始,即通过了一项新国策:建立"大东亚新秩序";要与德、意签定三国条约;暂与美、苏和解,趁欧战之乱,向印度支那推进。这个国策实际上反映了日本军部的意愿。

1941年3月12日,松冈洋右出使德国,以参加在柏林举行的《三国同盟条约》的批准仪式。他在柏林拜会了法西斯头子希特勒,他们一起讨论了打败英国的问题和日本进军印度支那的问题。希特勒及里宾特洛甫外长等德国高级官员力促日本向印度支那出兵,并保证美国不敢出兵,因为"美国根本不是德国的对手"。希特勒还许诺,日本一旦参战,德国一定予以援助。松冈还摸到了德国不久将要对苏开战的底牌。归国途中,松冈到了莫斯科,与斯大林签订了一份中立条约。这是松冈在离开日本时就打好的腹案,目的在于麻痹苏联,迷惑世界。

日、德、意三国早在1940年9月27日,就签定了一项为期10年的《柏林公约》。这一公约发展了《反共产国际公约》的基本内容,规定三个帝国共同瓜分世界,德、意两国在建立欧洲新秩序中起领导作用,日本在建立亚洲新秩序中执掌牛耳。条约还规定三国相互给以政治经济和军事援助的义务。其后,匈、罗、保、捷、南等十多个国家加入该条约。松冈的德国之行,进一步确认了德、日的轴心关系和相互的义务。法西斯轴心集团正式形成。

与此同时,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纷纷起来,与法西斯侵略者展开了多种形式的英勇斗争。不少国家的政府纷纷行动,在反法西斯的大旗下聚合。美、英两国在反共、反法西斯方面早就站在了一个立场上。德国闪击波兰后,英国率先对德宣战。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下了假面具,大规模进攻苏联。在此情况下,美、英从自身的利益考虑,改变了对苏的态度。在苏遭到进攻的当天,英国首相邱吉尔就指出:德国侵苏"只是侵犯不列颠诸岛的先声"。所以"苏联的危险就是我们的危险"。他表示英国将全力支援苏联。24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声明:支持苏联同法西斯德国作战。为了协调双方的关系,美英首脑于1941年8月9日在纽芬兰沿海的一艘军舰上会晤,8月14日归表了《大西洋宪章》。该宪章的宗旨是消灭纳粹暴政,解除侵略者武装。会议还讨论了援助苏联的问题。苏联于1941年9月24日晨"伦敦会议"上声明赞同《大西洋宪章》的基本原则。9月29日,美、英、苏三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会议,签定了关于向苏提供武器和军用物资的第一个协定,宣告三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采取联合行动。国际反法西斯战线初步形成。

阵线已经分明,魔鬼的利剑早已出鞘。国际军事政治格局的大背景,决定了日本军国主义必然要在太平洋上采取军事行动。

自己去百度搜啦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真正原因
□小路编译
人们对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众说纷纭。从战后所发现的资料表明,珍珠港事件其实是一场能源战,说得更确切一些,就是日本因为美国对其实施石油禁运而采取的极端措施。
美国希望通过卡住能源供给来遏制日本
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资源匮乏,能源短缺因此成为其称霸世界的致命弱点。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末90%的国内石油需求来自于进口,而其中85%来自于当时最主要的石油出口国——美国。
偷袭珍珠港之前,日本在亚洲大陆已经进行了四年战争,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
日本对亚洲国家的侵略,显然对美国的远东利益构成了威胁,然而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也使当时的罗斯福政府左右为难,孤立主义分子认为,一方面不能向世界上受战争威胁的国家提供军事援助,另一方面也不能对侵略国家实行经济制裁。而且,在英国政府以及美国国会的压力下,罗斯福总统被建议不能在太平洋与日本发生军事冲突,以免今后无法向盟国提供援助,而且这也会导致公众注意力转移,无暇顾及希特勒的侵略计划。
1940年7月,美国通过《出口控制法案》,这正好给罗斯福总统找到了一个报复日本在亚洲肆意扩张的借口。当日军于1940年9月开始入侵印度支那北部时,罗斯福总统借助该法案对日本实施废铁和钢材出口禁令。不久,他又实行航空燃料和润滑油禁运,声称这些物资只能出口到英国和其他西半球国家。
与此同时,日本人也在思索,并开始重新评估其外交政策。日本军方,尤其是军队高层,自从在中国东北成立伪满洲国之后,对外交政策施加了很多恶劣影响。同时,军队高层也是支持与德国和意大利结盟的主要力量,他们主张延长在中国的战争,并进一步向亚洲南部进军,从而实现其能源自给的帝国梦想。1940年夏天,公爵近卫文磨担任日本首相。近卫内阁一方面默认军方在亚洲进一步扩张,另一方面又致力于与美国达成和解。然而,近卫内阁授权军方占领法属印度支那基地,并与德、意签署三国盟约,这使罗斯福总统和国务卿赫尔无法在谈判中做出任何让步。
1940年冬季,英国跨大西洋能源供给线遭到德国潜水艇毁灭性的打击,美国因此越发关注事态发展。1941年4月,德国攻占了南斯拉夫和希腊,并在克里特岛和北非重创英军。罗斯福总统不得不下令延长美国在大西洋的中立区,并将巡航线进一步向东延伸,以防止希特勒进攻。5月,罗斯福总统宣布进一步增强该地区潜艇追踪和护航的力度,并调遣太平洋舰队增援大西洋舰队,美国因此宣布国家处于紧急状态,华盛顿因此将支援英国置于无可争议的重要地位。
东京方面的政策这时也开始左右摇摆。近卫内阁派亲美的野村吉三郎为驻美大使,向华盛顿提出一些新的谈判要点,国务卿赫尔同意探讨这些计划,然而经过50次秘密会晤,最终仍然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美国拒绝就细节展开进一步探讨,他们提出谈判只有在日本同意“四项原则”的条件下才能继续进行。日本则认为这四项原则无疑是美国在谈判方面所设置的障碍,谈判因此陷入僵局。
石油储备的下降迫使日本政府做出与美国交战的最后决策
1941年4月,日本和苏联签署了令世人震惊的《日苏中立条约》,6月,德国开始攻打苏联。这些事态的发展最终促使日本军方高层确信他们不会与苏联在伪满洲国边境地区发生正面冲突。美国开始停止从东海岸和其他一些港口向日本出口石油。日本政府则开始进行秘密会谈,日本军方高层与近卫首相在一次御前会议上向日本天皇提议向亚洲南部继续扩张,因为他们已经别无选择。天皇对此也表示同意,于是入侵马来西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和香港地区的计划开始实施,同时日本还开始着手准备与美国、英国和荷兰交战。但是具体的期限并没有定下来,与美国的谈判仍在继续。
7月24日,在法国维希政府勉强同意之下,日军占领了法属印度支那的关键要塞。26日,罗斯福总统下令冻结日本在美国所有的资产,同时向日本的石油出口只可通过许可证贸易方式。英国和荷兰政府也立即仿效美国政府的做法。历史文件并没有说明罗斯福总统对于做出该项决定所蕴涵的内在意义。从罗斯福总统幕僚的备忘录来看,总统只是试图通过石油许可证贸易作为外交手段,以争取更多的谈判筹码。然而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则已经使得日本无法像以前那样支付石油美元。总之,这对于美国政府强硬派而言无疑是一场胜利,他们一直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迫使日本做出让步。
在如此政治环境之下,日本因此只能动用其石油储备。历史学家赫伯特·菲思曾经这样写道:“日本没有任何途径获取或者控制石油供给。石油储备的下降在促使日本政府做出与美国交战的最后决策。”
对于美军而言,罗斯福总统在这个时机做出的决策无疑是种失败。美国海军一直在强调美军在太平洋的劣势,相对于拥有10艘航空母舰的日本海军而言,美国航母只有区区3艘。而且美国海军一直敦促美国应该拖延与日本交战的时间,因为菲律宾军事基地的空军和地面部队力量尚未得到加强。美国驻日大使约瑟夫·格鲁也一直向华盛顿发出警告,如果将日本逼入死胡同,日军将会做出没有任何暗示的猛烈还击,因为这是日本人的民族特性。然而罗斯福总统依然坚持认为,尽管有些冒险,但这不会给美国带来严重后果。他的幕僚看似一致的看法更加促使总统认为战争依然十分遥远。即便日本攻打马来西亚和荷属东印度,也丝毫不会影响美国本土安全。
美国对日本实施财产冻结和石油禁运使日本大为震惊。战后出版的一些历史记录表明,日本当时已经陷入绝望。到1941年8月为止,日本石油储备只能维持日本陆军12个月、海军18个月。9月份提前召开的御前会议将战争提到议事日程上,10月近卫内阁倒台,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出任内阁首相。11月5日召开的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促使犹豫不决的日本天皇对美宣战,除非在谈判最后一分钟取得外交解决的途径。
美国割断了日本的能源供给线,使得日本法西斯狗急跳墙,孤注一掷
日本在谈判中佯装做出让步,表示同意立刻从印度支那撤军,然而日本一刻也没有放弃在亚洲进一步扩张的战略,因此美日谈判举步维艰,然而与美国不断延期的谈判正好帮助日军部署完兵力。11月26日,日本又在印度支那攻占了一些地方,国务卿赫尔对此极为愤怒,在谈判中要求日军完全从中国撤出。
而罗斯福总统与其幕僚则一直通过截取日军无线电信号,关注日军的一举一动。但他们并不知道日军将会在何时何地采取何种行动。更糟糕的是,美国始终无法破译日本陆军和海军的密码。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为惨痛的战争灾难,演绎了一场人间悲剧。对于美国而言,不幸中万幸的是,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在日军偷袭的当天正好不在港内。然而对于日本而言,偷袭珍珠港最终表明是一场更大的失败,它正好给主战的罗斯福总统找到了对日宣战的最好借口,他再也不用说服国会以保护英国和荷兰殖民地的名义向日本宣战,而本来对参战与否犹豫不决的美国人民也立即团结一致加入抗日行列。?选自《世界博览》2005年第6期?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