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王5ds游戏下载:请问谁有大量的关于“人格教育重于知识教育”的辩论材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2 06:16:21

新的世纪常常被称为“知识世纪”,最时髦的说法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诸如知识决定命运、知识决定财富等等。乍一看,很有道理更有诱惑力,但时间久了,细想下来好像也需要冷静对待。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爆炸意味着人们不可能学习所有的知识,而知识淘汰速度的加快则告诉我们没有必要学习所有的知识。
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大国,而师道尊严、传授模仿也是我们东方人引以为豪的教育传统和教育模式。然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却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知识接受得越多,越是限制了一个人能力的发展。我们几乎集中了所有的时间和空间去教育孩子,然而一些孩子却越学越累、越学越厌甚至越学越傻;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研究生捧着高等学历文凭却还要父母一起陪着找工作,这真是当前教育的悲哀。高分低能,知识化不成力量,反倒成了束缚学生发展的负担,这引起了我的进一步反思。
其实,决定一个人命运、财富的决不只有知识,而应当是知识、能力和人格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学过程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还是加强德育、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从而培养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的过程。
人格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塑造自我,从而走向成功的关键。其实,不同的教学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的作用点,即它们首先都作用于孩子的自我概念、自我认识和自信心,而这些正是人格的核心。自我心理学有一句名言,你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才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确,学生正是依据自我概念中的“我”去塑造自己的。
人格的力量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而人格力量的形成恰恰来自于成长中的诸多两难选择。我们的道德教育往往只是告诉学生一个单一的答案,却阻碍了学生多种人格能力的培养。比如,我们总是告诉学生只要付出就有回报,事实却恰恰是付出并不一定有回报;我们总是告诉学生做好事受人尊敬,而事实却可能是做好事反而换来别人的猜疑;我们总是告诉学生这个世界上人与人是平等的,而事实却是到处充满着不平等。如果学生片面地接受着象牙塔里脱离实际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培养,那么他们今后走入社会,难免要四处碰壁,更有甚者将做出自暴自弃、危害社会的错事。
人格的力量塑造着一个人,这一切主要靠的是学生自我,而并不是教师和家长。但是,学生能力、人格的发展是在教师和家长影响下主体自我构建的结果。
于是,如果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增加教学过程中成功的概率,使学生的成功大于失败;有意识地强化正面激励,使学生体验成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失败,使学生经受磨炼。这样,学生的人格和能力将会得到较大的发展空间。
人类的社会行为是在学习和体验中得到的。人的一生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从未中断学习,人格的发展也总是在持续着。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尤其是生活中的特殊经历往往是人生命中的转折点。
于是,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去体验人生中面对种种可能遇到的经历所需要的能力,诸如勇气、冒险精神、合作能力等,创设一些学生喜欢的情景模式,让学生在尝试与体验中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多种能力,这样,学生塑造自我的动力也会越发充足。比如,学校完全可以尝试让每个班的学生每月搞一次party,四年下来每个学生共可参加40次活动,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领导能力便可以得到锻炼。再比如,学校可以尝试把每天下午的广播操改为健美操,目前是同一节奏同一动作,今后可以班级为单位,在同一节奏的前提下,让各班自由创作不同动作,学生的创造力便可以在这些貌不惊人的德育活动改革中得以锻炼。
我国近现代教育心理学家廖世承说:“与其有知识而没有人格,还不如有了人格而没有知识。人格的训练在于培养各种良好的习惯,道德的和社会的;我同意廖先生的看法,特别是在新形势下,人格培养显得越发重要了。
知识、能力、人格和谐发展,这是近来我对新世纪教育目标的新认识,也是多年探索成功教育理论的新感悟。多次的反思让我得到的是这样一个令人感慨的结论: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却也恰恰是我们不需要被知识束缚手脚的时代。拥有人格魅力和综合能力才能真正驾驭知识,将之变为走向个人成功的力量;反之徒有满腹无用的知识,只能成为知识的奴隶,也只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后面。

厉害 阿
辩论 想起来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