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大自然的文章500:居里夫人自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5 06:38:38
急啊~~~~~~~~~~~~~~~~~~~~

居里夫人

以下摘自《居里夫人自传》之《前言》:

居里夫人 Marie Curie(1867-1934)法国籍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
谈到居里夫人,我们首先会想到她在科学上的杰出贡献,即她因成功提炼出放射性元素而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卓越成就。但是更令世人钦佩和崇仰的是她那伟大无私又谦虚质朴的高尚品格;她在科学探索中表现出的坚毅刻苦、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

在评价居里夫人的一生时,爱因斯坦十分激动又满怀尊敬地说:

在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时,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对她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纯洁、她的严于律己、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极顽强地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所以能够取得,不仅仅靠大胆的直觉,而且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这样的困难,在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

在近600字的演讲中,爱因斯坦只用了30多个字谈到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其他都用来赞扬她的品格的力量。由此可见,居里夫人高尚的品格就像她杰出的科学成就一样,在人类文明史上闪烁着令人崇仰的熠熠光辉。

可是,居里夫人又是一位谦虚的女性,她曾多次婉拒各方面邀她写自传的请求。她最讨厌对个人的宣传报道,对报刊过分关注科学家而不是科学本身,表示完全不能理解。

当时,一位知名的美国女记者麦隆内夫人专程到巴黎采访居里夫人。当她了解到居里夫人由于缺少购买1克镭的经费而难以从事科学研究时,决定在美国发动一场募捐,筹集所需的10万美元款项。为此,居里夫人专程前往美国,接受当时美国总统哈定亲手赠送的证书,并且感谢美国妇女为科学事业做无私奉献的崇高心愿。

在美国各地演讲和参观时,不断有人请居里夫人写自传。人们对她说:“这件工作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对准备献身于科学事业的学生来说,肯定会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麦隆内夫人当然是最积极的鼓励者。最后,居里夫人终于同意写自传了。但是说:“我的生活都是一些很平凡、很单调的小事,哪能写出一本书来呢。”这么伟大的女性却把自己看得这么平凡,这本身就蕴涵了一种伟大而谦逊的精神。

时至今日,当那时的绝大多数人已经被人遗忘时;当两次世界大战这样震撼历史的大事在史书上只留下薄薄几页记载时;当王朝更迭、政权重建时,人们能够记住其中多少人和事呢?但是,居里夫人却以她的科学成就与伟大品格永远被人们铭记和怀念。

因此,她留下的这本篇幅不大的自传所告诉我们的东西,恐怕会多于其他任何一本书。

--------------------------------------------------------------------------------

自传之片段(作者:Marie Curie):

谈到我的生活,由于我只有很少的钱,亲人也没有多大能力帮助我,所以是相当艰难的。不过并不是我一人如此,许多波兰来的学生都有相似的经历。

我住在顶层的阁楼里。巴黎的冬天特别冷,我取暖的炉子又小,屋里根本暖和不起来,有时还常常缺煤,所以屋里盆中的水在晚上结冰那是常有的事情。为了能在被子里有点暖和气,我常常把我所有的衣服都压在被子上。做饭,我用的是一盏酒精灯,其他做饭用具则寥寥无几。为了节省时间和钱,我的饭常常是一点面包加一杯巧克力茶,几个鸡蛋或一点水果。一切家务琐事都是我一个人亲自做,没有任何人帮助,为了取暖用煤,我得亲自把煤背到六楼。

这种生活在某些人看来也许过于艰苦,但我却仍然自得其乐,整日欢悦地沉浸于学习之中,这一经历也使我充分体味到自由和独立精神的宝贵。在巴黎这个大城市里,我是一个不被任何人注意的无名小卒,独自一人生活在自己的空间里。虽然孤居独处、孑然一身和无依无靠,但我并没有萎靡消沉,也没有感到黯淡凄惨之情。有时,孤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袭来,但我的情绪通常都十分平稳,精神上有极大的满足感。

  看完了《居里夫人自传》,感觉确实是一本励志的好书,尽管已经早已变得百毒不侵,不再需要励志和洗脑的年龄,但还是把它一字一句的看完了。
  这本书很薄,而且包含了居里夫人为丈夫皮埃尔.居里写的传记,属于自传的部分就更少了,就这么少的内容还不是居里主动去写的,是在一个记者(麦隆内夫人)的强烈要求下写的。所有尽管是《居里夫人自传》却包含了她的自传和她为她的丈夫写的传记两个部分。
  书中涉及到了很多关于镭的发现的部分,讲述了发现镭所付出的艰辛(还记得在提纯矿石时的艰苦描述,还有身体受到辐射还在坚持着实验)和快乐以及缺乏资金的窘迫,镭的发现,会带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而居里夫妇却把它献给了全人类,以至于自己都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建立一个更好的实验室,还有去靠捐款。
  居里夫人因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曾两度获得诺贝尔奖,而且对科学的痴迷,与坚韧不拔,注定了她的伟大成就。对实验研究的陈述,不知不觉中在激励读者的意志。
  居里夫妇的人格是非常伟大的,邀其写自传的麦隆内夫人这样评价: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每隔一定的时期就会有一名男性或女性公民降生到人间,并为人类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玛丽.居里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她发现了镭,这不仅推进了科学的发展,还减轻了人类遭受疾病和增加了人类的财富。她的意志和极度热情的工作精神,对男性是一个挑战。
  爱因斯坦这样评价: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我对她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纯洁、她的严于律己、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
  大家最快乐的事情往往是童年时代,而且越是快乐的事情,越喜欢去回忆,越会有更多的笔触去详细描述,居里夫人对自己的童年描述非常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快乐在感染着你,那花、那草、那美景会在读者的脑海中清晰的勾勒出来。然而对于越是痛苦的事情,越会不想触及,这些不想触及的部分可能就是最大的伤痛,书中在自传时对丈夫的去世没有描述原因只是说是一场灾难,接着就是对带来的痛苦的描述,以至于我只知道她的丈夫不是正常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翻到书的最后去查居里夫人生平大事年表才知道皮埃尔因车祸去世。
  最后还要提及的是这本书翻译得非常好,尤其是对居里夫人的童年,以及居里夫妇郊游时,对景色的翻译非常优美,看得出译者的文学功底非常深厚。

一位伟大而谦虚女性留下的惟一内心独白;是她高尚品格、聪明才智、坚忍精神的真实写照。它从问世以来,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成为锐意进取的典范之作,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有志青年。这本篇幅不大的自传留给世人的心灵启示,恐怕会多于其它任何一本书。

前言:

谈到居里夫人,我们首先会想到她在科学上的杰出贡献,即她因成功提炼出放射性元素而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卓越成就。但是更令世人钦佩和崇仰的是她那伟大无私又谦虚质朴的高尚品格;她在科学探索中表现出的坚毅刻苦、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

在评价居里夫人的一生时,爱因斯坦十分激动又满怀尊敬地说:

在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时,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对她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纯洁、她的严于律己、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一旦她认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极顽强地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所以能够取得,不仅仅靠大胆的直觉,而且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这样的困难,在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

在近600字的演讲中,爱因斯坦只用了30多个字谈到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其他都用来赞扬她的品格的力量。由此可见,居里夫人高尚的品格就像她杰出的科学成就一样,在人类文明史上闪烁着令人崇仰的熠熠光辉。

可是,居里夫人又是一位谦虚的女性,她曾多次婉拒各方面邀她写自传的请求。她最讨厌对个人的宣传报道,对报刊过分关注科学家而不是科学本身,表示完全不能理解。

当时,一位知名的美国女记者麦隆内夫人专程到巴黎采访居里夫人。当她了解到居里夫人由于缺少购买1克镭的经费而难以从事科学研究时,决定在美国发动一场募捐,筹集所需的10万美元款项。为此,居里夫人专程前往美国,接受当时美国总统哈定亲手赠送的证书,并且感谢美国妇女为科学事业做无私奉献的崇高心愿。

在美国各地演讲和参观时,不断有人请居里夫人写自传。人们对她说:“这件工作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对准备献身于科学事业的学生来说,肯定会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麦隆内夫人当然是最积极的鼓励者。最后,居里夫人终于同意写自传了。但是说:“我的生活都是一些很平凡、很单调的小事,哪能写出一本书来呢。”这么伟大的女性却把自己看得这么平凡,这本身就蕴涵了一种伟大而谦逊的精神。

时至今日,当那时的绝大多数人已经被人遗忘时;当两次世界大战这样震撼历史的大事在史书上只留下薄薄几页记载时;当王朝更迭、政权重建时,人们能够记住其中多少人和事呢?但是,居里夫人却以她的科学成就与伟大品格永远被人们铭记和怀念。

因此,她留下的这本篇幅不大的自传所告诉我们的东西,恐怕会多于其他任何一本书。

请读片断:

谈到我的生活,由于我只有很少的钱,亲人也没有多大能力帮助我,所以是相当艰难的。不过并不是我一人如此,许多波兰来的学生都有相似的经历。

我住在顶层的阁楼里。巴黎的冬天特别冷,我取暖的炉子又小,屋里根本暖和不起来,有时还常常缺煤,所以屋里盆中的水在晚上结冰那是常有的事情。为了能在被子里有点暖和气,我常常把我所有的衣服都压在被子上。做饭,我用的是一盏酒精灯,其他做饭用具则寥寥无几。为了节省时间和钱,我的饭常常是一点面包加一杯巧克力茶,几个鸡蛋或一点水果。一切家务琐事都是我一个人亲自做,没有任何人帮助,为了取暖用煤,我得亲自把煤背到六楼。

这种生活在某些人看来也许过于艰苦,但我却仍然自得其乐,整日欢悦地沉浸于学习之中,这一经历也使我充分体味到自由和独立精神的宝贵。在巴黎这个大城市里,我是一个不被任何人注意的无名小卒,独自一人生活在自己的空间里。虽然孤居独处、孑然一身和无依无靠,但我并没有萎靡消沉,也没有感到黯淡凄惨之情。有时,孤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袭来,但我的情绪通常都十分平稳,精神上有极大的满足感。

目录:

献辞
导读
原版引言
居里夫人自传
第一章少女时期·婚姻
第二章婚后生活·发现镭
第三章战争时期的救护工作
第四章美国之行
皮埃尔·居里传
题记
作者前言
第一章居里家族·皮埃尔的幼年和求学之始
第二章青春梦想·第一项科研:发现压电效应
第三章理化学校实验室主任·对称性原理·磁学
第四章婚姻和家庭·个性和品格
第五章梦想实现:发现了镭
第六章奋斗和名声·迟到的关注
第七章民族的悲哀·神圣的实验室
评价皮埃尔·居里的文章选录
附录
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奖辞和获奖演说
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奖辞和获奖演说
居里夫人生平大事年表
译后记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Marie Curie),是一位原籍为波兰的法国科学家。她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钋(Po)和镭(Ra),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尔(Henry Becquerel)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在婚前姓名为曼娅。斯卡洛多斯卡(波兰文为Manya Sklodowska),于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市,当时波兰正在俄国统治之下。曼娅的父母都是教师,在她出生(她是他们的的第五个孩子)后不久他们就失去了教师职位。为了糊口,他们包下了一些学生的伙食。为此,年轻的曼娅也要协助做饭,每天要工作很长时间。然而她仍获得了中学生的优秀奖章。中学毕业后,她当了家庭教师。1891年她到巴黎进了巴黎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毕业时成绩名列全班第一。1894年她与法为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相识,第二年他们结了婚。

从1896年开始,居里夫妇共同研究起了放射性。在此之前,德国物理学家伦琴(Wilhelm Roentgen 1845-1923)发现了X-射线(他因此获得19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贝克勒尔发现了铀盐发射出类似的射线。居里夫人发现钍(Th)亦具有放射性,并且沥青铀矿的放射性比任何含量的铀和钍能够解释的要强。居里夫妇于是努力寻找,终于在1898年宣布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他们最终从8吨废沥青铀矿中制得1克纯净的氯化镭,还提出了-射线(现在已知它是由电子组成的)是带负电荷的微粒的观点。

1906年皮埃尔。居里不幸被马车撞死,但居里夫人前未因此而倒下,她仍然 继续研究,于1910年与德比恩(Andre Debierne,1874-1949年,于1899年从沥青铀矿中发现放射性元素锕Ac)一起分离出纯净的金属镭。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居里夫人用X-射线设备装备了救护车,并将其开到了前线。国际红十字会任命她为放射学救护部门的领导。在她女儿依伦(Irene Curie)和克莱因(Martha Klein)的协助下,居里夫人在镭研究所为部队医院的医生的护理员开了一门课,教他们如何使用X-射线这项新技术。20世纪20年代末期,居里夫人的健康状况开始走下坡路,长期受放射线的照射使她患上白血病,终于在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在此之前几个月,她的女儿依伦和女婿约里奥-居里(Joliot-Curie)宣布发现人工放射性(他们俩因此而荣获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居里夫妇拒绝为他们的任何发现申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们的发现。他们把诺贝尔奖金和其奖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研究中去了。他们地研究工作的杰出应用之一就是应用放射性治疗癌症。

买居里夫人自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