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他们:请问大B细胞淋巴瘤(胃部)化疗治愈后易复发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7 02:14:59
大概是在3年前,查出患有胃部淋巴瘤,其他组织未有转移,胃溃疡严重。当时腹泻比较厉害。后来在肿瘤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大B细胞淋巴瘤。化疗一年治愈。半年复查也没有复发。我想请问大家,大B细胞淋巴瘤究竟是什么概念?治愈后复发的几率大么?谢谢大家了:)
谢谢大家!:)

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预后比较好的
复发的话,后面还是可以继续用化疗的。
如果局部复发,用放疗对局部病灶照照也可以。
但是会不会复发就很难说了。
如果不复发就不叫肿瘤了
建议调整好心态。
这个只能看命了。

发病原因
1. 病毒感染 已证明某些动物的淋巴瘤是病毒引起的,目前认为人类淋巴瘤组织增生性疾病与病毒感染也有关。
2. 免疫缺陷 动物实验证明,动物胸腺切除或接受抗淋巴血清、细胞毒药物、放射可使其免疫功能长期处于低下状态,肿瘤发生率高。
3. 其他因素 淋巴瘤常伴有染色体异常,例如,霍奇金病常见有三或四倍体, Burkitt 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常有 T ( 14 : 18 )等染色体改变。药物与淋巴瘤发生的关系已初步得到证实。

我院治疗方法
“复活列素”系列药物是目前中晚期肿瘤治疗中的主流药品。术前使用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围裹、软化、缩小瘤体,为手术有效切除病灶、杜绝复发、扩散、转移创造条件;术后使用可以促使患者元气恢复,并有效杀灭残存的散在的肿瘤细胞,防止因手术不彻底而诱使癌症复发。

生活提示
1 、鲜芦笋 60 克 ,加水煮浓汤 300ml 饮用,每次约 150ml ,早晚各 1 次,可长期服用。可用于各型恶性淋巴瘤。
2 、龙眼肉 15 克 ,红枣 5 枚,粳米 100 克 ,加适量水煮粥长期食用。适用于恶性淋巴瘤放、化疗后血象降低或晚期贫血者。
3 、将 75 克 海带用水浸泡、洗净,切成细丝,加水适量煮熟后,纳入 250 克 牡蛎肉共煮,加食盐、猪油等调味品而成。适用于各型恶性淋巴瘤患者。
临床表现
(一)症状
恶性淋巴瘤的全身症状因疾病类型及所处的时期不同而差异很大,部分患者可无全身症状。有症状者以发热、消瘦 ( 体重减轻 10 %以上 ) 、盗汗等较为常见,其次有性欲减退、易疲劳、瘙痒等。全身症状和发病年龄、肿瘤范围、机体免疫力等有关。老年患者、免疫功能差或多灶性起病者,全身症状显著。无全身症状者,其存活率较有症状者大 3 倍。
1 、发热
热型多不规则,可呈持续高热,也可间歇低热,少数有周期热,后者约见于 1 / 6 霍奇金病患者。早期发热者霍奇金病约占 30 %一 50 %,但非霍奇金淋巴瘤一般在病变较广泛时才发热。热退时大汗淋漓可为本病特征。
2 、皮肤瘙痒
这是霍奇金病较特异的表现。局灶性瘙痒发生于病变部淋巴引流的区域,全身瘙痒大多发生于纵隔或腹部有病变的病例。
3 、酒精疼痛
约 17 %一 20 %霍奇金病患者,在饮酒后 20 分钟,病变局部发生疼痛。其症状可早于其他症状及 X 线表现,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当病变缓解后,酒精疼痛即行消失,复发时又重现。酒精疼痛的机理不明。
4 、结外病变的症状
( 1 )胃肠道 食欲减退、腹痛,腹泻、腹块、肠梗阻和出血等。
( 2 )肝胆 肝实质受侵可引起肝区疼痛。
( 3 )骨骼 临床表现有局部骨骼疼痛及继发性神经压迫症状。
( 4 )皮肤 非特异性损害常见的有皮肤瘙痒症及痒疹。瘙痒症在霍奇金病较为多见 ( 占 85 % ) 。
( 5 )扁桃体和口、鼻、咽部 淋巴瘤侵犯口、鼻、咽部者,临床有吞咽困难、鼻塞、鼻衄。
( 6 )其他 淋巴瘤尚可浸润胰腺,发生吸收不良综合征。
(二)体征
1. 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肿大为本病特征。浅表淋巴结的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常是首发表现,尤以颈部淋巴结为多见,其次为腋下,首发于腹股沟或滑车上的较少。霍奇金病首发于颈淋巴结者占 60 %一 70 %,左多于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提示病灶已有播散,右侧来自纵隔或两肺,左侧常来自腹膜后。
2. 结外病变的体征
( 1 ) 肝脾 肝实质受侵可引起肿大,活组织检查约 25 %一 50 %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有肝累及,尤多见于滤泡或弥漫性小裂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脾脏浸润大多由腹部淋巴结病灶经淋巴管扩散而来。
( 2 ) 胸部 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约 25 %在病程中发生胸腔积液,除肿瘤浸润外也可能因纵隔累及,淋巴阻塞所致。
( 3 ) 骨骼 恶性淋巴瘤侵犯骨骼可有局部按压痛、病理性骨折。
( 4 ) 皮肤 特异性皮肤损害多见于 T 细胞成人白血病佛巴瘤综合征或蕈样肉芽肿,表现多样化,包括肿块、皮下结节、浸润性斑块、溃疡,丘疹、斑疹等,常先见于头颈部。带状疱疹也好发于霍奇金病,占 5 %一 16 %。
( 5 ) 扁桃体和口、鼻、咽部 淋巴瘤侵犯口、鼻、咽部者, 96 %为弥漫性原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部位最多在软腭、扁桃体,其次为鼻腔及鼻窦,鼻咽部和舌根较少。临床可见局部肿物及颌下淋巴结肿大。
( 6 )肾 肾肿大、高血压及尿素氮潴留,其他尚见肾盂肾炎、肾盂积水、肾梗塞、淀粉样变等。
( 7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累及而引起的症状者约见于 10% 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尤其是弥漫性原淋巴细胞、小无裂及大细胞型淋巴瘤。
( 8 )其他 淋巴瘤尚可浸润胰腺,发生吸收不良综合征。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定义:
DLBCL为弥漫性增生的肿瘤性大B淋巴样细胞,核的大小相当于正常吞噬细胞核或正常淋巴细胞的两倍。细胞学特点将在该淋巴瘤的各种变形中描述。
流行病学:DLBCL在西方国家占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30-40%,在发展中国家还要高些。
发病年龄的范围比较宽,平均60-70岁,但也可见于儿童;男性比女性稍多,在最近的10-20年间发病率逐渐增加。
发生部位:
可发生在结内和结外,原发结外的可高达40%,结外最常见的部位是胃肠道(胃和回盲部),其实可发生在结外任何部位,如皮肤、中枢神经、骨、睾丸、软组织、腮腺、肺、女性生殖道、肝、肾、脾和Waldeyer环。原发于骨髓和/或累及到血液的情况罕见。某些形态学的变异型多见于特定的部位,如原发于骨的DLBCL常常呈多叶核细胞。
临床特点:
典型的表现是病人出现结内或结外迅速长大的肿块,可伴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常常发生扩散。
病因:
DLBCL的病因仍不清楚。通常是原发的,但也可是其他低侵袭性淋巴瘤发展和转化而来,如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CLL/SLL)、滤泡性淋巴瘤(FL)、边缘带B细胞淋巴瘤、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霍奇金淋巴瘤(NLPHL)。潜在的免疫缺陷是肯定的危险因素。有免疫缺陷的较散发的DLBCL更常伴有EB病毒感染。
大体所见:
淋巴结结构大部或全部被均质鱼肉状的瘤组织所取代。偶尔病变只呈局灶性。可出现出血坏死。结外DLBCL常形成瘤块,伴有或不伴有纤维化。
形态学:
典型的表现是正常的淋巴结结构或结外组织被弥漫性的肿瘤组织取代。病变可以累及整个或部分淋巴结,也可以仅见于滤泡间区,但累及淋巴窦不常见。淋巴结周围组织常有浸润,可见宽的或窄的硬化性纤维条带。DLBCL是由转化的大淋巴样细胞组成。从细胞学上看,该瘤包括形态上不同的变异型。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要准确区分这些变异型有时还存在一定难度。除极少数病例外,免疫表型和遗传学参数都无助于区别形态学上的变异型。因此,病理医生可以选择DLBCL这一术语,也可选择特定的形态学变异型的名称(见下面)。
大多数病例可确定为某种变异型,中心母细胞最为常见。文献中曾描述过可伴有黏液间质、原纤维基质、假玫瑰花环、梭形细胞、印介细胞、微绒毛突起、细胞间连接等的一些不常见的变异型。当淋巴瘤样肉芽肿病出现成片的恶性细胞时,表明已进展成了DLBCL的一种变异型(见下面)。中等大细胞为主要细胞成分时,应注意排除髓外白血病和伯基特淋巴瘤的变异型。
预后及预测因素:
DLBCL属于侵袭性淋巴瘤,但采用联合化疗有治愈的可能性。根据临床参数制定的国际预后指数对于结果的预测具有重要价值。肿瘤增殖率高,则预后较差。BCL2、P53阳性是预后不好的指标。虽然有研究显示免疫母细胞淋巴瘤较中心母细胞淋巴瘤预后略差,但另一些研究显示没有差别。也有研究提示BCL6异位的病例预后较好。还有报道指出生发中心细胞样的DLBCL的预后显著的好于活化细胞的DLB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