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险岛2高级宝石材料:跪求皮肤病治疗办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8 00:38:06
老爸得了皮肤病,去年冬天开始的,现在已经全身都是红斑了,红斑有点突起的,去好几家医院治疗过,都没啥效果~~医院都说是慢性湿疹~一般白天不痒的,睡觉的时候就开始痒了,身上很多地方已经抓破皮肤了,非常难受的,今天我有带他去医院的,做了血常规很尿检,尿检正常,血常规有2项偏高,一项偏低,医院配了洗液,外敷内用的药,还有针剂。请问这里有专家吗?能指点一下吗?万分感谢~~~

急慢性湿疹治疗经验
http://www.daoyi.com/tcm/html/200009/15000000339370.html

慢性湿疹中药方剂

【辨证】风湿热毒,郁结肌肤。

【治法】祛风湿,解热毒。

【方名】皮肤解毒汤。

【组成】土茯苓60克,莪术10克,川芎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胡天雄方

湿疹偏方
【辨证】湿热毒邪蕴蒸。

【治法】燥湿清热解毒。

【方名】吴萸螵硫散。

【组成】吴茱萸30克,海螵蛸24克,硫黄9克,冰片3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湿重流水者用药面撒患处,湿轻流水不重者,用麻油和药抹患处,每日2次。

【出处】张可委方

皮肤病的种类:
①皮炎湿疹类;如放射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脂溢性皮炎、虫咬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沙土皮炎;湿疹、疱疹样皮炎、口周皮炎、淤积性皮炎、稻田皮炎、药物性皮炎、化妆品皮炎
②病毒感染类:各种疣;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汗疱疹、麻疹、传染性红斑、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Kaposi水痘样疹、风疹、幼儿急疹、、;
③色素变化及斑痣类:
色素减少性皮肤病,如花斑癣(汗斑)、白色糠疹、白癜风、白化病、斑驳病等;
雀斑、紫癜、黑子、蜘蛛痣、黄褐斑、多形红斑(猫眼疮)、热激红斑、色素痣、太田痣、老年斑、晕痣、粘膜白斑、;
④真菌感染类:癣、灰指甲(甲癣)、手癣(鹅掌风)、猫癣、足癣、桃花癣、曲霉病、着色芽生菌病、隐球菌病、癣菌疹、头癣、体癣(股癣)、脚癣、叠瓦癣、念珠菌病
⑤皮肤肿瘤类:皮肤血管瘤、鳞状细胞癌、常见皮肤良性肿瘤、老年疣、神经纤维瘤、表皮痣、皮肤鳞状上皮癌、皮角、毛发上皮瘤、皮脂腺腺瘤、黑头刺痣、汗管瘤、皮肤纤维瘤、血管瘤、平滑肌瘤、皮肤转移性肿瘤、葡萄酒样痣、淋巴管瘤、皮肤骨瘤、恶性黑色素瘤、恶性雀斑样痣、蕈样霉菌病、皮肤癌、黑色素瘤、皮脂囊肿(粉瘤)、恶组、蕈样肉芽肿、湿疹样癌;
⑥寄生虫、昆虫、动物性皮肤病:皮肤黑热病、皮肤阿米巴病、皮肤包虫病、血吸虫病、皮肤肺吸虫病、钩虫皮炎、蜈蚣咬伤、蜘蛛螫伤、虱病、毒鱼刺伤、毒蛇咬伤、跳蚤叮咬、蜱螫伤、匐行疹、皮肤丝虫病、蜂螫伤、蝎螫伤、桑毛虫皮炎、隐翅虫皮炎、海蜇皮炎、蚊虫叮咬
⑦毛发、甲:多毛症、秃发、脂溢性秃发、腋毛癣、皮脂溢出症、斑秃、老年白发、精神紧张性白发病、少白头、漏斗部毛囊炎、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甲板营养不良、甲凹陷症、甲板纵裂、甲层裂症、脆甲症、横沟甲、厚甲症、钩甲、甲剥离症、杵状甲、点状甲、甲外伤、甲周肿痛、咬甲癖
⑧遗传性皮肤病:色素失禁症、蛇皮癣(鱼鳞病)
⑨其他:酒渣鼻、痤疮、多发性疖肿、、手足脱皮症、老年瘙痒、妊娠皮肤瘙痒、川崎氏病(急性发热性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足菌肿、无汗症、夏令痒疹、胼胝(老茧)、冻疮、多形性日光疹、褥疮、狐臭、脚臭、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疹、唇炎、粟丘疹(粟粒疹)、皮赘、瘢痕、皮肤枯萎症、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皮肤病的一般治疗:
1.对于一般健康状况良好,无全身症状,能自由活动,生活可自理的患者,可适当进行文娱、体育活动,学习有关疾病的护理常识。
2. 一般皮肤病患者给予正常饮食,禁食使皮肤病的病情发展或加重的饮食,如变应性皮肤病需禁食海鲜、蛋类等食物;神经性皮炎、瘙痒症等禁饮浓茶、酒类、辛辣刺激性食物;光感性皮肤病避免日晒,忌食紫云英、油菜、田螺等;疱疹样皮炎禁用谷胺类食物等。
3.瘙痒症状患者,劝说病人勿搔抓皮损,尽量避免抓搓和热肥皂水烫洗,让病人每周修剪指甲2次。瘙痒严重影响病员睡眠和情绪时,酌情给予抗组胺类或镇静药物。
4.大量渗出、脱屑、结痂等皮肤损害的患者,需用大量外用药治疗,往往易污染衣服和被褥,需及时更换病床与衣服,使患者舒适。
5.过敏体质患者,病房避免放置花草及避免接触易致敏物质。
6.光感性皮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床位不应安排靠近窗口,避免日光直射,否则容易促使病情恶化。
7.若皮肤病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种局部表现,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天疱疮、药物性皮炎、皮肤肿瘤等,除皮肤病的一般护理外,按内科常规护理,防止并发症。
8.大面积皮损患者,换药需注意无菌操作、室温、保暖,以防并发症,同时要掌握药量浓度,避免全身湿敷或湿敷时间过长,以致药物吸收中毒。
9.换药首先注意清洁创面,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及创面愈合。化脓感染患者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浸泡;原涂有粉剂的可用温水清洗;糊剂者可用石腊油擦去;口腔、眼、鼻孔周围可用3%硼酸溶液清洗;外耳道分泌物多时可用双氧水清洁。 换药后注意患者的保暖工作及敷药后的舒适程度,同时对换药清除的污物作焚烧或特别处理,用具严格消毒,对传染性皮肤病患者,除以上要求外,行床边隔离护理。
10.性病及其它传染性病人用过的器械、敷料先送消毒后清洗,最后送高压消毒。一般手术病人用过的器械、物品及时清洗、消毒备用。

皮肤病西药:
1、皮肤病内用药物
(1)抗细菌类
(2)抗麻风药
(3)抗病毒药
(4)抗真菌类药
(5)抗疟药
(6)抗组织胺药
(7)激素类药
(8)免疫增加剂
(9)免疫抑制剂
(10)维生素药
(11)碘化钾疗法
(12)封闭疗法
(13)脱敏疗法
2、皮肤病外用药物
(1)清洁剂
(2)保护剂
(3)止痒剂
(4)抗菌剂
(5)抗真菌剂
(6)抗病毒剂
(7)杀虫剂
(8)角质剂促成剂
(9)角质松解剂
(10)收敛剂
(11)腐蚀剂
(12)抗肿瘤剂
(13)遮光剂
(14)脱色剂
(15)外用糖皮质激素

皮肤病中医外治疗法:
(1)药线法
(2)药筒拔罐疗法
(3)炙法
(4)熏蒸法
(5)熨法
(6)热烘疗法
(7)滚刺疗法
(8)针刺疗法
(9)穴位注射疗法
(10)砭镰疗法
(11)火针疗法
(12)中药点治疗法
(13)药浴疗法

皮肤病物理疗法
(1)紫外线疗法
(2)光化学疗法
(3)红外线疗法
(4)微波疗法
(5)音频电疗法
(6)电烙疗法
(7)高频电刀疗法
(8)离子喷雾术
(9)浅层X线疗法
(10)冷冻疗法
(11)激光疗法

首先要找医生看是什么类型的皮肤病,再听医生话。
很多皮肤病患者在就诊后都会问医生,是否需要忌口。的确临床上有许多皮肤病需要饮食调忌。如湿疹、荨麻疹、异位性皮炎、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玫瑰糠疹、扁平苔癣、红皮病、脂溢性皮炎等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与饮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皆可因吃刺激性食物或发物而使病情加重,因此对那些有食物过敏因素的患者,在发病期间或疾病痊愈后,应限制或禁食鱼、虾、蟹、羊等腥发之物,鸡、鸭、鹅等禽类食物以及葱、姜、蒜、辣椒、芫荽、酒类等刺激食物或油炸等难以消化的食物。

皮肤病大多数有皮疹。皮疹是发出来的,而有些食物又是发物———含有异种蛋白质。当这种特殊的蛋白质被人体吸收后,便会引起过敏反应,损害皮肤。所以,患皮肤病的人在服药期间或在治疗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均应禁食带有剌激性的食物。否则,即使处於稳定期的皮肤病,也会重新发作。

有些皮肤病,如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瘙痒症、湿疹、脂溢性皮炎、过敏性皮炎、酒糟鼻等,其发病与某些食物有密切的关系。在发病期间或疾病治愈后的一段时间内,应限制或禁食鱼、虾、蟹等海腥发物,以及禽类食品和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有些皮肤病如疥疮、体癣、白癜风等,因与饮食无关不需忌口。

但是,某些患者只对一、二种食物过敏,因此,不要对禁忌食物的范围过大。患者可将吃进食物的种类和时间与症状发生的时间记录下来。若在进食后12~24小时发病,就为致敏食物。这样忌口就有针对性,缩小了忌口的范围。日常生活中,常见一些人不管患了哪种皮肤病,也不管自己对什麼食物过敏,凡是所谓的发物,统统忌口。结果造成营养不良,影响了身体健康。即使是皮肤病患者对於禁忌的食物也并非永远忌口,一般待皮肤病稳定一段时间后,可尝试吃过敏食物,从小量开始,如无特殊反应,可逐渐增加量和次数。经过反覆多次脱敏,一些人对原来过敏的食物,可以不再发生过敏反应

我也不知道
晒太阳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临床特点是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常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常反复发作,易演变成慢性。一般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本病可泛发全身,也可局限于某些部位。依据其发病部位的不同和皮疹的性质特点,中医文献中有不同的名称,泛发性的称为浸淫疮、血风疮、粟疮,局限性的分别称旋耳疮、肾囊风、四弯风、乳头风、脐疮等。本病西医也称为湿疹。

湿疹的诊断要点

1.急性湿疹

(1)发病呈急性。

(2)皮疹好发于四肢屈侧(肘窝、腘窝)、小腿、手足背、头面部(前额、眼皮、颊部、耳部、口周围等)、外阴部(阴囊、女阴)、脐窝、乳房、肛门周围等处。多对称分布,也有不对称者。

(3)皮疹表现为多形性(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液、结痂、鳞屑等),边界不清楚。皮疹的发展过程,一般开始时局部出现边界不清楚的片状水肿性红斑,红斑继续向四周扩展,同时在红斑上或周围皮肤出现数量较多的红色小丘疹,以后可演变为丘疱疹或水疱,如继发感染可演变为脓疱。水疱或脓疱破损后,则出现红色糜烂面,并有浆液或脓液渗出,以后则结痂及可见鳞屑。在发病过程中,常可见有2~3种以上的皮疹同时存在。

(4)自觉剧痒。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泛发者可伴有发热,疲乏倦怠,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

(5)病程:一般经2—3周可治愈;泛发者则需4—6周。愈后容易复发。

2.亚急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演变而来,症状较为缓和,有炎症消退的倾向。表现为红肿减轻,渗液减少,出现鳞屑、结痂,仍可见小丘疹、丘疱疹、小水疱及糜烂,自觉瘙痒。

3.慢性湿疹多由急性、亚急性湿疹未能及时治愈,多次反复发作演变而成;也有少数患者一开始即表现为慢性湿疹。表现为患部皮肤增厚,触之较硬,呈暗红色或暗褐色,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皮疹边界清楚,伴有少量糠秕样鳞屑、抓痕、结痂和色素沉着;外围也可有丘疹、丘疱疹散在,间有糜烂、渗液。自觉阵发性瘙痒。

4.急性湿疹应与接触性皮炎相鉴别。后者一般有明确的接触史,皮疹发生于接触部位,边界清楚,皮疹形态较单一,较重者可发生大疱,一般病程较短,去除病因(不再接触致敏物质)后很快可痊愈。

5.慢性湿疹应与牛皮癣相鉴别。后者皮疹以典型的苔癣样变为主,无多形性皮疹,无渗出表现,且皮疹80%~90%发生于颈项部,其次为肘部、尾骶部等。

--------------------------------------------------------------------------------
湿疹的辨证分析

湿疹因禀赋不耐,风、湿、热客于肌肤而成。若反复发作,日久耗血伤阴,肤失濡养则生风化燥,而为血虚风燥。急性湿疹一般以湿热为主,亚急性湿疹多为风热,而慢性湿疹则多属血虚风燥。总的治疗方法是祛风清热利湿。根据辨证而有所偏重,血虚风燥者则宜养血祛风。本病宜结合外治法。

--------------------------------------------------------------------------------
湿疹的辨证论治

湿热型
【证见】 皮肤可见红斑、肿胀、丘疹、水疱、脓疱、糜烂,渗液较多,浸淫成片,瘙痒较剧烈。可伴有发热,疲乏倦怠,或有腹痛,便秘或腹泻,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滑数。

【治法】 清热利湿,佐以祛风。

【方药】

1.主方 萆薢渗湿汤(高秉钧《疡科心得集》)加减

处方:萆薢15克,薏苡仁、土茯苓、滑石、鱼腥草各30克,牡丹皮、泽泻、通草、防风、黄柏各12克,蝉蜕6克。水煎服,每日1剂。

便秘者,加大黄12-15克(后下)。湿热较盛者,加龙胆草、栀子各12克。剧痒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

2.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风热型
【证见】 皮肤见红斑、丘疹、鳞屑、结痂,或有少量渗液。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 疏风清热,佐以利湿。

【方药】

1.主方消风散(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各12克,蝉蜕9克,生地黄25克,生石膏30克(先煎),鱼腥草30克,金银花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

瘙痒较剧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渗液偏多者,加土茯苓30克、木通12克。

2.中成药

(1)银翘解毒颗粒(根据银翘散原方配制成的冲剂),口服,每次1-2包,每日2~3次,温开水溶解后服。

(2)防风通圣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血虚风燥型
【证见】 患部皮肤增厚,表面粗糙,或呈苔藓样变,色素沉着,脱屑,或见头晕乏力,腰酸肢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或濡细。

【治法】 养血祛风。

【方药】

1.主方当归饮子(陈实功《外科正宗》)加减

处方:当归、防风各12克,川芎、荆芥各9克,白芍、何首乌、丹参、白蒺藜各15克,生地黄2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瘙痒难眠者,加珍珠母、生牡蛎各30克(先煎),夜交藤、酸枣仁各15克。某一阶段见糜烂、渗液者,加萆薢15克、土茯苓30克、泽泻12克。

2.单方验方:千斤首乌汤(广州中医学院《外科学》)

处方:千斤拔30克,何首乌15克,乌豆衣12克,当归、蝉蜕、苦参、白鲜皮各9克。水煎服,可复渣再煎服,每日l剂。

--------------------------------------------------------------------------------
湿疹的外治法

1.急性湿疹
(1)早期见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而未见糜烂、渗液者,可用石珍散或二妙散、六一散等外扑,或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外涂。

(2)红肿、糜烂、渗液多者,宜用下述中药或中草药煎水待冷湿敷。常用中药、中草药:黄柏、地榆、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叶、侧柏叶、苦参、九里明、三桠苦、黑面神、火炭母等。选5—6味各30克,或用皮肤外洗二方,煎水冷湿敷,也可用绿茶叶水湿敷。

(3)湿敷间歇期,或经湿敷渗液已明显减少者,可外涂青黛散油或二妙散油,也可外涂炉甘石洗剂。

2.亚急性湿疹常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必要时(渗液较多者)也可湿敷。并可选用三黄洗剂、炉甘石洗剂、二妙散油或青黛散油外搽,或用石珍散水调外搽。

3.慢性湿疹可选用皮肤外洗一方或皮肤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并选用5%~10%硫黄软膏、5%一10%黑豆馏油软膏或青黛膏外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