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蒸汽地窖:谁可以行诉我林冲的人物分析?谢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7 17:54:23

林冲人物形象分析

林冲是《水浒》里的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分析这个形象时,应从人物的历史条件、阶级特性出发,抓住林冲的性格是怎样在矛盾和冲突中发生重大转变的,要始终扣住一个“逼”字。

林冲出身于枪棒教师家庭,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由于阶级出身的影响,他虽然有正义感,对当时封建统治者有一定的不满,对高俅对他的迫害深为不平,但他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又留恋着自己的小康生活,养成了软弱动摇的性格。因此,虽屡遭屈辱和陷害以至沦为“罪囚”,刺配沧州,他仍旧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希望能挣扎着重返京都,恢复旧日的安宁生活。本文开头写林冲到沧州后路遇李小二,反映了他同社会下层人物的联系,表现了他扶弱救困的侠义气概和正直忠厚的性格。他到沧州后,因有柴进的书信钱财照顾,没吃什么苦头;又碰到李小二夫妇,得到了一些温暖。因此,尽管他明明知道是高俅“生事陷害”,使自己无辜“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他也只是担心“未知久后如何”,并未作进一步的打算,甚至还自认是“罪囚”,“恐怕玷辱”李小二夫妻两个。不过,林冲毕竟是个正直刚强的人物,在他的灵魂深处潜伏着反抗因素,正如李小二所说,“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因此,当李小二向他报信的时候,他一眼识破了陆虞候的阴谋,明确地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这就激起了复仇的怒火,决心叫仇敌“骨肉为泥”。他不顾李小二的劝阻,马上“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遍寻陆谦,足见其复仇心切,说明他在统治阶级的迫害下,反抗性有了增强。但当“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刚燃烧起来的复仇怒火又冷了下去。管营拨他去守草料场,一方面他能将此事与几天前陆谦的神秘出现联系起来加以考虑:“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说明他对陆谦是有怀疑、有警惕的;但另一方面,他仍然听从安排到了草料场,并且随遇而安,打算“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那四下里崩坏了的草屋,准备长期居住。沽酒途中行经山神庙,他又祈求“神明庇佑”。正当高俅对他的迫害步步进逼、他的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候,他却仍然抱着幻想,一厢情愿地尽往好处想,没有反抗的意图。这时,在他心里,杀人复仇的念头又退后了一步,苟安妥协的想法又占了上风。

直到草料场火起,他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谦等人得意忘形的对话,才了解到高俅指使陆谦策划的恶毒阴谋的真象,认识到高俅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险恶用心,看到反动统治者摆在自己面前的只是死路一条(“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血淋淋的事实使他真正认清了统治阶级的真面目,原来的幻想彻底破灭。直到这时,他才忍无可忍,毅然决然地杀死仇人,投奔梁山,终于走上反抗的道路,加入了农民起义军的行列。由忍辱屈从到被迫反抗,这是林冲性格的根本转变。林冲的人生道路,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是如何在尖锐复杂的重重矛盾中,逐渐产生分化的。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其生活和生命尚无保障,那么,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之痛苦就可想而知了。这就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朽。

http://www.jshlzx.net/klh/3/351/text/3515015.htm

从上小学时候算起,水浒传这本书已经读过N遍。印象中的林冲,一袭白衣,一顶毡笠,一杆花枪,一双豹眼,一个如花似玉的娘子,一身盖世无双的好武艺,清清爽爽,精精细细,洒脱无比。然而,最近重读水浒,也许是年龄的缘故,却从林冲身上读出了性格上的无数破绽。正是这些性格上的破绽,使得林冲这样一位盖世大英雄,上不能为国效力,博个万里封侯;中不得笼罩群雄,做梁山头把交椅;下不能谋得家道兴隆,甚至保不住一个如花似玉的娘子。细思之,真有说不出的无奈、道不尽的痛惜,令人感慨泪下。

综观千古,除却时势的因素之外,所有英雄的成功与失败,都着落在性格二字上。本领与手段,仅属枝叶末节而已。性格之中,又以气概的大小最为紧要,因为气概的大小决定局面的开狭和做事的规模。身为郓城刀笔小吏,却以周济四方急难、笼络各路英豪为已任;身为水泊草寇,却志在替天行道,这是宋江之所以为梁山一百单八将之首的根本。而林冲,去梁山前,安于守分做一个禁军教头,去梁山后也只为图个容身之处,其志只在报一人之仇,此所以虽身怀绝技而终身只能做一供宋江驱使的部将耳。细思林冲在逼上梁山之后,既然已经决定落草为寇,既然看破王伦心胸偏狭,难以容众,为何不思取而代之,壮大梁山旗鼓?如果说担心自己身单力孤,那么,在晁盖等人上梁山之时,就应该趁晁盖等人初进,立脚不牢,与之联合重整梁山,为何又将第一、第二、第三把交椅拼命相让?如果说,让出第一把交椅给晁盖,让出第二把交椅给吴用还有些出于无奈,为何连第三把甚至第四把还要再苦苦相让、身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却安于做一位水泊偏将?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林冲气概不大,其志过小,由此也就可以理解其一生只能在求安图稳中飘荡不定了。

金圣叹曾这样评价林冲: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这般人在世上,定做得事业来,然而琢削元气也不少。我认为这一评价不够的确。林冲的忍,主要体现在林娘子遭高衙内调戏、在被发配去沧州的路上以及初上梁山受王伦的弹压的这几个地方。别的地方,林冲何曾忍过?这其中,除了沧州路上屈于被枷锁锁住,不得不暂为忍耐保身以外,另两处的忍耐,果真是忍吗?真正的忍耐,是鉴于一时的形势,求得保身,以图长远,如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之日,如韩信侉下受辱之时。这种暂时的忍耐,或者是小小的侮辱不值得出手相搏,或者是为了日后的充分伸展。反观林冲,在林娘子一再遭辱之后,一忍再忍,既无防守之策,又无他日之图。这是忍吗?在遭到王伦一再弹压之后,又无所图谋,最后的山寨火并,还是在受到吴用的挑唆之后才下手的。这是忍吗?再看看林冲雪夜山神庙手刃陆虞侯、管带等人之后,只因为求酒不得,就用花枪挑起炭火往庄客的脸上丢去,这是何等的暴躁?因此,前述所谓的忍,只能算是一种委曲求全的懦弱吧。这种一味委曲求全的懦弱性格,最终导致了林冲一事无成。

以前看书不细,总觉得林冲无事不精细。如今细看之下,才知这种表面和细节上的精细,恰恰映衬了林冲大事上的粗率和躁急。林娘子遭高衙内调戏,是林冲悲剧的开始。这个悲剧的引发,难道不是粗率造成的吗?与林娘子一同出门游庙,却又扔下不管,自己一人趴到墙上观看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后来又跳过墙去跟鲁智深和众泼皮们讲论武艺。就是这么一个当时看起来不起眼的粗率,引发了整个悲剧人生的转折点。此其一;在林娘子遭到调戏以后的那个特殊时期,林冲本应加意小心。然而,陆谦上门来约去家里喝酒却又半途换成在酒楼饮酒,为什么一点疑心都不动?在大闹陆谦家、高衙内惊走、林娘子险些被污的关头,此时其实已经险象环生,杀机四伏,为何竟然那么容易上当去买一把价钱那么便宜的宝刀?刚买了宝刀,就有人传话去太尉府里比试宝刀.为何居然不打个问号?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 白虎堂是什么地方,岂能不知?如果没有高衙内的事在先,也就罢了.在这样特殊的形势之下,为什么还能够一点不加提防地跟着步步深入?尤其是,在高府的参随们进去了以后,林冲居然在外面立待了一盏茶的功夫,这才想起来抬头看看上面的匾额.其实,陆谦们的宝刀计并不高明。即使在买下刀来以后,如果真的做事精细,胸有城府,林冲还是可以避免暗算。但是,在那样的一个情势之下,林冲还是一步步地走进了白虎堂,掉进了给他挖好的破绽百出的陷阱中去了。此其二;在沧州路上的野猪林被鲁智深搭救以后,董超和薛霸两个公人一直想打探这个胖大和尚在那个庙里住持,对此,鲁智深的回答是:“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什么?莫不是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洒家?”而林冲呢,却是不待问就随口泄露出来了:“这个直得甚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得起来。”就这么一句话,导致鲁智深日后在相国寺再也无法安身,最终落草为寇。此其三;手刃陆谦等人犯下弥天大罪以后,林冲弃草料场出逃。此时,本应小心谨慎。然而,仅在投东去了两个更次以后,就敢用花枪将火柴头挑到老庄家的脸上再惹事端,又取下椰瓢连饮半瓮酒,以致被风吹倒在山涧边再也挣不起身来。这又是何等的粗率!如果不是巧遇柴进借打猎掩护而出,林冲还有命乎?此其四;在官司出三千贯赏钱悬赏捉拿的文书到处张贴的情况下,林冲在水亭酒店又向白粉壁上写下“为人是林冲,为人最朴忠”等八句五言诗。尽管是历经陷害悲愤难抑且是醉后所为,但此举绝非谨慎人所为。此其五。粗率之人,不仅疏虞防范,而且做事往往任性而为,缺少计划,这也是林冲性格中的一大致命弱点。正因为性格粗率,所以林冲先是被好友陆谦算计,在草料场被管带等人算计,后来又被吴用等人算计。与世无争,却不知大祸就在身边。宝刀虽好,却只是别人手中用来用去的利刃。林冲的一生,简直就是被人算计和利用的一生。好身手何用?朴忠的品行何用?真堪为林冲一哭!

此外,林冲的性格中还缺少笼结天下英豪的气度。从书中看,林冲极少主动结识天下英雄,没有大英雄惜才如命的襟怀。所以,尽管性格磊落,受人钦敬,但不能抚近怀远,所以,到底只是一将才罢了。鉴古知今,更加相信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真是千古不易之至理啊。

林冲,懦夫~!

弱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