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之塔紫血斗:谁有奥林匹克精神的感悟特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8 16:09:57
积极向上的品格,社会公德,题目为《我心目中的奥运》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上,坦桑尼亚选手艾哈瓦里在马拉松赛中中途受伤,最终他缠着绷带、流着血回到主体育场,一瘸一拐地走过终点线。此时,离他出发已经有近4个小时。当有记者问他为什么不索性退出比赛时,艾哈瓦里留下了那句著名的回答:“我的祖国派我到这里来并不是让我仅仅开始比赛的,他们要我结束比赛。”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又一个英雄诞生。英国男子400米选手雷德蒙德曾因为受伤而在汉城奥运会上退出比赛,此后他经过5次手术,只是为了回到奥运会来拿牌。半决赛那天到了:雷德蒙德的父亲吉姆和6.5万观众一样,高坐在离火炬很近的看台上。比赛开始后,雷德蒙德立即取得领先地位。但就在离终点还有175米时,几乎肯定要进入决赛的雷德蒙德听到了体内传来的一声不祥的声音,那是他右大腿肌肉撕裂伤的声音。他就像中枪一样瘸了。

父亲吉姆在看台上低声喊道:“天哪,不!”而在场上,脸色发白、腿部发抖的雷德蒙德开始用一只脚跳跃,然后他慢了下来,摔倒在跑道上,紧紧抓着自己的右大腿。医疗人员冲了过去,吉姆也从看台上往下狂奔。雷德蒙德知道自己的奥运奖牌梦想已经终结,泪水滑过他的脸颊滴到跑道上。

但雷德蒙德对医务人员说:“不,我不会用担架离开,我要跑完。”此后的镜头进入千万人的记忆:他慢慢爬起来,开始向终点跳去,全场观众起立为他欢呼,声音越来越响。每一步都比前一步更痛苦,但雷德蒙德没有放弃,吉姆最后冲到跑道上,扶着他走过终点。6.5万观众都在欢呼、鼓掌和哭泣,这成为了奥运会上最经典的一个篇章。

亚特兰大奥运会的英雄又出现在马拉松比赛中:阿富汗的瓦希奇以奥运历史最差成绩4个半小时跑完全场,名列第111名,而第110名在他之前1个半小时就结束了比赛。在他进入体育场时,工作人员已经关门准备为当晚的闭幕式作准备。但他们看到瓦希奇时惊呆了,不得不挪开一些东西好放他进来,还在场内的志愿者也自发为瓦希奇鼓掌。一个工作人员则跑到为闭幕式作准备的乐队面前要求他们为英雄演奏辉煌的篇章,另外两个工作人员则为瓦希奇在终点线上拉出了幸福的丝带。

2000年奥运精神的化身是赤道几内亚“老鹰”莫桑巴尼,他1月才开始学习游泳,9月却在悉尼参加奥运游泳比赛。此前最长只游过20米的他,泳姿就像一个刚拿笔的小学生一样拙劣。尽管他参加的只是100米自由泳,但却像马拉松那样漫长。枪响后,他跃入池中,这是澳大利亚泳将索普1天之前以1分45秒游完200米的泳道,但莫桑巴尼的泳姿却让人们担心:他会不会淹死?他的手部击水动作越来越软,腿也沉入水面,救生员甚至开始热身准备营救。

起初人们只是礼节性地鼓掌,但当莫桑巴尼艰难地游到50米泳池的尽头时,掌声开始越来越大。他最终的成绩甚至连美国97岁老人朗格纳的成绩都比不上,但人们认为他在奥运精神上并不比索普差分毫,他受到打破世界纪录一样的热烈欢迎。不过,因为赤道几内亚奥委会没有找到他的护照照片,2004年没有为他报名,以至于他没有资格参加雅典奥运会。

冬奥会上同样有英雄: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的50公里古典滑雪比赛共有64人参加,巴西人潘纳被单独编组排在最后1个。他要在第一个人出发32分钟后才能上路。组织者命令跟随的志愿者注意他的动作,如果犯规就把他罚下。比赛共分3圈,每圈长度约16.7公里。很快,所有选手超过潘纳一圈,在他们冲过终点时,潘纳才刚离开体育场开始最后一圈。冠军已领完鲜花,但观众并没有离去。一个志愿者问道:“你们真的要看到巴西人回来?”一观众回答:“当然,这是他至少应该得到的东西。”

最终潘纳回来了,人们挥舞着各国国旗,像欢迎冠军一样欢迎他。当他最后冲线后摔倒时,欢呼声震彻云霄。一个志愿者写道:“当我在闭幕式上听到那句关于奥运精神的话时,我不再认为那是句空话。”

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Olympic spirit)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对奥林匹克运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奥林匹克精神强调对文化差异的容忍和理解。奥林匹克运动是国际性的运动,它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世界上文化间的各种差异及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来自各国的运动员、教练员、体育官员以及观众生有不同的肤色,穿着不同的服装,操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进行不同的宗教仪式,用不同的行为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些种族的和文化的差异,又常常由于各国间在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冲突而强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将世界上所有的体育文化集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于是不同文化之间的
差异尤为引人注目。差异就是矛盾,矛盾就可能引发冲突。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相互了解、友谊和团结,就是要形成一种精神氛围。在这种氛围中,人们可以摆脱各自文化带来的偏见,在不同文化的展示中,看到的不是矛盾与冲突,而是人类社会百花齐放、千姿万态的文化图景,从而使文化差异成为促进人们互相交流的动因,而不是各自封闭的藩篱;使矛盾成为互相学习的动力,而不是互相轻视的诱因。也只有在这种氛围中,人们才能打破各自狭窄的眼界,以世界公民的博大胸怀,去认识和理解自己民族以外的事物,领悟到各个民族都有着神奇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创造力,学会尊敬其他民族,以比较客观和公正的态度去看待别人和自己,虚心地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不断丰富自己,从而使奥林匹克运动所提倡的国际交流真正得以实现。
其次,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奥林匹克运动以竞技运动为其主要活动内容,竞技运动最本质的特征就是比赛与对抗。在直接而剧烈的身体对抗和比赛中,运动员的身体、心理和道德得到良好的锻炼与培养,观众也得到感官上的娱乐享受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但是,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娱乐功能的基本前提是公平竞争。只有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竞争才有意义,各国运动员才能保持和加强团结、友谊的关系,奥林匹克运动才能实现它的神圣目标。正如已故美国著名黑人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所说"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尊重他人、生活伦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
何对待自己的同类。"

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实质内容,《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通常它包括参与原则、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友谊原则和奋斗原则。"参与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第一项原则,参与是基础,没有参与,就谈不上奥林匹克的理想、原则和宗旨等等。"参与比取胜更重要"这句格言最早是美国一位主教提出来的。1908年伦敦举行第4届奥运会时,顾拜旦引用了这句话。后来,顾拜旦在1936年奥运会演讲时也说过:"奥运会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参与;生活的本质不是索取,而是奋斗。"这一原则已被世界各国运动员和广大群众所广泛接受。竞争原则表明奥林匹克运动是一项倡导挑战与竞争的社会活动。竞争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形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形式之一。人类在竞争中,勇于向世界强手和先进水平挑战,不断超越自我、超越他人,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公正原则是参与奥林匹克竞争的行为规范。奥林匹克精神蕴含了公正、平等、正义的内容,承认一切符合公正原则的优胜,唾弃和否定一切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公正原则使奥林匹克精神具有了极大魅力。友谊原则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体育活动,其最高目标,是要通过体育活动的手段,把世界上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凝聚在一起,使大家相互交往,增进了解和友谊,进而达到世界的团结、和平、进步的目的。奋斗原则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灵魂。奋斗精神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繁荣昌盛的重要品质,是人类最伟大、最可称颂的内在力量。赛场的奋斗是人类奋斗的一个缩影。奥林匹克精神要求人们具有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和克服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体育运动是人类文化现象之一。萨马兰奇主席说奥林匹克运动就是文化加体育。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运动文化意识形态的本质内容。人类的各项竞技运动成绩和运动记录,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这部分社会文化的积累、更新和创造过程中,奥林匹克运动起了重要作用,众多凝聚着人类智慧和体能的历史记载,多半是经过奥运会确立的。奥林匹克运动属于全人类,只有真正了解奥林匹克精神,人类才能真正拥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