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德之门2 兼职 据点:2005江苏高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7 21:51:00
各科趋势和变化如何
2006江苏高考各科趋势和变化如何

2005江苏高考卷解析

语文

2005年江苏语文高考卷相较于去年,是稳中求变,体现着平稳过渡的趋势,以期逐渐形成江苏地方高考卷的独特模式。主要板块与去年大体一致:
一卷中的现代文阅读仍然选用科技说明文(关于“动物细胞”的);文言文仍然选用传记材料(考的是《新唐书·阳城传》);二卷社科文阅读还是选用的散文(考的是周国平的《波兹曼的诅咒》);默写题仍是三选一,二句课内,一句课外(实际上是出自文下注释中的,去年也是);二卷的最后三道语用题,和去年一样,依次为“压缩”、“转述”、“仿句”。
但纵观整张试卷,变化和调整也不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第一卷和第二卷的分值由去年的“42+108”变为“36+114”,客观题继续减少,这更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实际语文能力。二是整卷题量继续减少,由去年的25题减少至23题,这让考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加以思考,充分发挥自己的真实水平。减少的两个题目是原来考查的客观题目中的词义辨析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三是由题量减少带来分值的变化。文言文翻译由去年的8分增至9分,诗歌鉴赏由6分增至8分(题量由两问增至三问),社科文阅读(主观题)由18分增至20分,仿句题由4分增至5分。四是使用专用答题纸,由计算机辅助评卷,在网络环境下实行一卷双评甚至多评,这更加有利于体现考试的公平、公正。
今年的考卷,更加体现能力立意的原则。比如诗歌鉴赏题,考的是“大历十才子”中李益的《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第一个问题是“‘微风’贯穿全诗,请加以说明”。考生就必须具有贯通全诗的能力,方能答出“因风而思故人,再借风以寄思情”这一答案。这道考题难度适中,读不懂就写不出,的确能够考查学生诗歌的读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又比如错别字的考查,是要求考生选出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不再考查单纯记忆,而更倾向于语用能力的考查。再比如转述题,要求考生将作家柯灵关于微型小说创作的一个比喻———“关节处一着即活,妙手成春;结穴处临去秋波那一刹,令人低回不尽”———用通俗的话语加以解说。这可不是一道简单的转述题。实际上它考查了学生微型小说的创作“悬念设置”和“欧·亨利笔法”两个技巧。考生必须有扎实的小说鉴赏和创作能力。对于那些只重视模拟考试而忽视课文教学的学校,这无疑敲响了一个警钟。又比如作文题,要求考生把传统创作中“凤头”“猪肚”“豹尾”的道理延伸到生活、学习、事业、人生中加以思考,写一篇文章。这道作文题虽容易上手,可又非常容易泛泛而谈、矫情做作,但如果考生有写好纯正记叙文和议论文的能力,写一件具体的事情,就“凤头”“猪肚”“豹尾”一点或两点加以议论,探讨人生如文的内容,就不容易空泛或矫情。我们可以预计,该作文题能轻松界定同学作文品位的高低,将具有很好的区分度,较于去年的作文题,有了长足的进步。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觉得,2006年高三语文备考,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关注考卷的变化趋势。比如,客观题的减少,主观表达题的增加,这可能就是江苏语文考卷的命题趋势,考生应加大主观表达题的训练。二是要努力适应新的考试要求。电脑辅助阅卷后,考生只能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这就带来了书写的工整清晰、答题区域的严格对应、答题篇幅的慎重考虑等新问题,考生原来的那些书写马虎、乱涂乱改、东拉西扯等不好的答题习惯就不得不改了。所以,平常的综合考试,校方或教研组最好能使用答题纸,以便及时纠正同学的不良习惯,提高高考的适应能力。三是应注重课文教学和序列化作文教学,学生的能力不是单纯通过模拟考试、专项训练可以获得的,按部就班地教好6本书,教会学生写好各种文体的文章,学生自然会有足够的语文底气,语文素养和能力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没有架空的能力,也没有架空的能力训练。(陈远贵)

数学

2005年江苏高考数学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与以往相比,有以下几个变化:①试卷结构上的变化:今年的试卷在结构上突破了传统的框架,题量上由以往一贯的22个题目变为23个题目,填空题由4个小题增加到6个小题,而解答题由6个大题减为5个大题。②题目分值的变化:选择题、填空题每小题的分值虽未变,但由于增加两题,总分由原来的76分增加到84分,解答题虽然总分减少8分,但由于题量减少,每题的分值却增大。例如21题、22题由原来的每题12分变为每题14分,尤其是21题的立体几何题,以往的分值都是12分,而今年是14分。③题型分布的变化:以往的解析几何大题总是以压轴题的形式出现,一般位于试卷的最后两题,而今年一改常态,出现在第一个解答题位置,传统的三角大题却未考查。含参数问题的讨论继2002年全国卷出现在倒数第二大题,今年却又在此位置出现,这些情况都令广大师生始料不及。④难度系数的变化:与2003年的过难与2004年的过易相比,今年的数学卷难度系数比较合理,与去年相比,估计今年的数学平均成绩要下降10-15分。⑤阅卷方式的改变:今年江苏采用网上阅卷,阅卷方式的改变必然要求考生在做解答题时要更规范,字迹要更清晰,尤其是要注意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便在答错后有弥补的余地。
综观整张试卷,虽有一定的变化,但其特点还是比较明显:①重点考查了“三基”,知识考查全面。知识点覆盖了整个高中数学的十二章内容,试卷中不少试题是对数学知识的直接运用,起点较低。②注意与课本的衔接。例如,今年试卷的第19大题是教科书第二册(上)P85页例2的演变,但遗憾的是很多考生都没做出来。③新增知识考查力度加大。向量、概率、统计、导数这些新增的内容,这次总分达到了39分,尤其是在5个解答题中占到了两个,是江苏实行新教材以来考查力度最强的一年。④试题梯度明显,选拔性功能增强。选择、填空题都有一二个能力较强的题目;后三大题虽有难度,但对不同层次的考生(拔尖群体、优秀群体、合格群体)提出了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使不同层次的考生都能获得其相应水平的成绩。⑤体现了数学命题的重要方向。即从知识立意命题向能力立意命题的转化,多层次、多角度地考查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方法。
几个需要探讨的问题:
1.题量偏大。虽然减少了一个解答题,但每个解答题都有两个或三个设问,因此题量总体还是偏大,再加上还有一定的计算量,学生普遍时间不够,来不及完成。
2.探索性味道不浓。综观整张试卷,在开放性问题上没有突破创新,新大纲指出对能力的要求就是创新能力,而作为高考卷没有体现这种导向,笔者认为很遗憾。
3.数学应用题的考查力度减弱。与2004年数学应用题约占20%、近30分相比,今年的应用题在分值上明显减少,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是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而今年的高考却在这方面减轻了力度,这是值得商榷的。(王义)

英语

笔者将今年的试卷与去年作了比较,现将两份试卷的异同作如下分析。
一、题型上今年江苏省高考英语试卷的题型与去年的相同,没有任何改动。考前风传的阅读理解中的填词新题型并没有出现。
二、难度上今年江苏省高考英语试卷的难度没有像专家预测的那样有所提高。相反,整体上是有所降低,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十五道选择题基本都是直接考查学生对基本的语法知识、语言知识、词汇用法的掌握和应用,并没有设置多少障碍,可以说基本上都是熟面孔,没有太大的灵活性。如“though牗adv.牍”的用法牞“besaidtohavedone”的结构,“makeup”作为“编造”的词义,“that”作为替代词的用法,“remind”的词义和结构,“must”对过去情况的猜测,定语从句和表语从句表地点的用法,虚拟语气在“Itisnecessarythat”从句中的应用,表语从句中“that”和“what”的区别,“so……that”句型中的倒装结构,“whynot牵”在交际语中表“赞同”的用法,以及过去分词牗lost牍作状语的用法等等。也许只有28题是新面孔,但只要注意对句子的理解,也不算难。
2.阅读理解的难度明显降低。
1)五篇文章的篇幅都不长,生词极少,连“cer?emony”牞“camel”牞“culture”牞“weapon”这些词汇都标出了汉语。
2)难句长句减少,句子结构简单,浅显易懂。
所以两道猜测词义的题目也没有多大难度。
3)文章层次结构明显,更利于学生一下子把握文章的主旨,如D篇,学生做71题“Thebesttitleforthispassageis……”,几乎没有障碍。
4牍压轴的最后一篇文章有难度,但不大。其中有一题对文章结构进行考查,是一道有新意的题目。
3.听力和完型填空的难度比去年略低,改错题难度基本与去年持平。
三、新动向今年的作文题较之去年的有新意牞更具时代性。作文要求学生围绕“建设和谐社会”的主题,给全省中学生写一封倡议书。要求从“人与社会牞人与人牞人与自然”三个方面写牞并且表明自己的态度。
这篇作文给了学生更多发挥的空间牞也加强了区分度。笔者认为这是一篇很好的作文题。这也许是英语科命题规定性作文向发挥性作文的一个过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杨英)

物理

今年的物理高考试题,在注重基础的同时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试题设计有助于中学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综观试卷,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稳定中突出考查重点一方面,自高考开始新一轮改革以来,考卷题量是逐年减少,选择题的分值也在下降,这也体现了高考物理学科在逐步加大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力度。特别是最近三年,“稳定”体现在试卷的题量有18个,选择题的分值也固定在40分。另一方面,在考查的知识点方面,在第一卷选择题中仍以考查热学、光学、原子物理等内容为主,外加力学中的一些非主干知识,如机械波、机械振动和万有引力圆周运动。第二卷由实验题和计算题构成,也是整张试卷的精髓所在。实验题两个,“稳定”体现在必有一题是电学实验。分值在20分左右(今年是22分)。计算题六个,“稳定”体现在考查力学、电磁学的重点内容。
二、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位今年的试卷,在常规题中考出了变化。如今年第12题考的是测量灵敏电流表内阻及将其改装成电压表并设计校准电路。这个电学实验学生都亲手做过,用的是半偏法测内阻,而本题却将情景变为了2/3满偏。考生要想在这个实验上拿全分,必须要深刻理解测内阻的原理,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平时要培养科学的实验态度。再如,计算题第15题,题目开头提到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但紧接着读下去就知道是为了讲洛埃镜做知识铺垫。这样由学生熟悉的情景合理的迁移,考查了知识的活学活用,很好地突出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迁移能力的考查。同时本题还考查了学生的作图能力,我们知道作图题在高考中已有好多年没有考到,以致这部分内容也被很多老师和考生冷落,今年有这样的题目出现也是给大家提了个醒,作图能力的培养同样很重要,要引起重视。
三、密切联系热点,凸显学科魅力今年是世界物理年,这个话题在今年的考题第2题就涉及到了,通过它将近代物理中一些琐碎的知识点串接到这条主线上,既考查了知识又给考生展示了物理学的魅力和影响。
四、难度适中今年的试题难度较去年有所下降,主要是体现在计算题的起点较低,台阶较多,如最后两题都设置了四个小问,这样考生即使在该题不能拿到满分,也可以做出前面较容易的一两问,这就提高了试卷的区分度。绝大多数考生考完后感觉比较好,这也增强了高中生学好物理的信心。
总体上来说,这份试卷比较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对于教师教学的都有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2006年物理备考,笔者觉得,首先,在复习中,不能陷入题海战术,迷恋难题,要抓住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夯实基础。其次,除了知识和解题技巧的积累外,还要注重方法和物理结论的推导过程,培养科学的物理思维习惯,这样才能以不变的规律去分析万变的物理现象。再次,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现代前沿科技知识,这要求学生再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刘冬梅)

化学

2005年是江苏高考单独命题的第二年,化学试题形式、结构都与2004年大体相同,全卷共26题:选择题18题,填空和实验题共6题,计算题两题。相对去年来说化学卷难度略有提高。其中对学生理解能力、实验能力、推断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大,没有明显生题和偏题,整套试题区分度较高。
试卷的命题总体上保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来自教学大纲,不拘泥于大纲”的原则。2005年化学试卷与2004年化学试卷相比较:
相似之处:
1、着重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体现了基础性。2005年试题中第6题试剂除杂问题,第10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第16小题考查离子共存、第9小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第18小题考查化学平衡,第15、19小题考查基本实验和实验设计、第22小题考查典型物质之间的转化。
这为我们以后的化学教学指明了方向:教学中还是应该抓基础。
2、两年试题都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化学学科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了时代性。
2004年如第1小题“神州五号”发射成功到“嫦娥探月”,第3小题“世界地球日”到“科学发展观”,第16小题的碱性电池,第26小题的化工生产设计及计算等,都是与生产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化学知识;同样2005年第1小题火星探测号登上火星,第2小题关于环境保护,第11小题食品及饲料添加剂丙烯酰氨,第14小题高铁盐可充性电池,第25小题关于漂白粉的制备,第26小题水垢的成分等也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在高考试题中将社会热点问题与化学知识紧密结合,有利于学生学会用化学的视野去观察问题,这对提高公民的化学素养,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让他们有志于化学事业的发展无疑起到促进作用。
3、试题采用多种途径给出题目情境,包括文字,图像,表格等。考查学生自行筛选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同之处:
1、今年二卷题量未变,但题目文字数量加大,这对考生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是一个考验。如21题有机推断题,24、25计算题,题目较长,这就需要学生能够静下心来读题,仔细分析题目,关键字词把握得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解题的准确率。
2、二卷的难度比去年有所提高,难度主要体现在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更加凸显“用生题考能力”。考题中有貌似超纲的信息题,虽然搭建了合适的阶梯,但得出结论,仍然要颇费一番脑筋。如21题,考查的是晶体结构,熔沸点高低判断,焓的计算,这是一道信息题,学生必需现场吸收信息并能够运用。如24题,是有机合成题,这道题题目不长,但是思考容量大,推测这题得分率也不高。

如还有任何疑问,可以发电子邮件给我:eeokee@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