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赛车漫画:急需,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09:05:58
从神与型的角度上考虑

中国画简称“国画”,原来是泛指中国绘画,是为了区别于明末传入中国的西画而出现的概念。解放前称中国画为“国画”、称中医为“国医”、称中国武术为“国术”、称京剧为“国剧”、称广东音乐为“国乐”,这些冠以“国”字的名称,解放之后都已改掉,唯有中国画仍保留“国画”的名称(50年代曾一度改称“彩墨画”)。

中国画所用的工具材料和表现方法与西洋画都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画是用毛笔、墨和矿物、植物颜料在宣纸或绢上作画,而西洋画所用的工具材料及画法与中国画不同。如油画是用透明的植物调合颜料,在经过加工的布、纸、板等材料上作画;版画不是用手直接画出来的,而是通过画稿、刻版、再以版为媒介,经过印刷等三个环节来完成的;水彩画是利用颜料的透明性,以水色的掺合晕接、渗透、重叠在白纸上作画;水粉画则是用水调合胶水、粉质不透明的颜料,在纸上作画。

中国画的山水、花鸟往往含有象征性,例如梅花、松树象征不畏严寒,顶风冒雪,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西洋画风景和静物画主要是追求画面上的美,讲究光和色的调和,画的内容反而居于次要地位。中国画的景物,不重视、也不描绘物体上的光及色彩变化,而注重景物的神韵,即不重视形似而重视神似,注重“以形传神”、“形神兼备”。西洋画受科学法则的制约,即遵照透视学、解剖学和彩色学的原理进行创作。采用焦点透视法,在平面上创造出一个立体空间。而中国画采用多点透视法,既用散点透视,也用焦点透视。西洋画在画面上涂满色彩,不留空白,而中国画讲究“计白当黑”,很注意空白的经营,使没有画面的部位,像有画面的部位一样成为整个画幅不可缺少的内容。中国画另外一个主要特点是用线造型。线条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成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西洋画家也利用线条塑造形象,但他们更侧重于表现形象质感、量感、空间感,线则处于次要地位,离开要表现的形体、结构、明暗等具体内容,线条本身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中国画的题跋印章,是中国画独有的,也是区别西洋画的最大特点。中国画善于将诗、书、画、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且通过题款用印来提高或补充观赏者的鉴赏和理解,还可以丰富画面的变化,起到互相衬映、点缀与平衡构图的作用。

随着西洋画的传入,现代的中国画家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外国传入的绘画技法——包括素描、油画、水彩画等多种技法,大大丰富了传统中国画的表现技巧,有的画家在工具材料上也不断革新,把西洋画的技法巧妙地与中国画的传统技法融会在一起,无疑是中国画发展的一个方向。

中国画的立意

立意即一幅作品主题思想的确立。中国古代画论中,都强调作画要“立意为先”,画中才有变化、有奇意。所谓“意”是指意识、精神。唐代张彦远论吴道子的画时说:“意在笔先,画尽意在,虽笔不周而意周也。”清代方薰在《山静居论画》中也谈到立意与作画的关系。他说:“作画必先立意以定位置,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他认为平庸者作画必平庸,俗气者作画也俗气,因为缺乏画家最宝贵的“立意”,所以作品平庸俗气。晋代著名人物画家顾恺之所提的作画要“巧密于精思”,也说的是“立意”的重要性。意境、神韵有的简古,有的奇幻,有的秀美,有的苍劲,有的雄厚,有的清逸……这些都是先立意后落笔而形成的。至于墨色的浓、淡、焦、润均可运用自如,表现出画家的神思妙想和笔情墨趣。

“立意”并非出自画家的苦思冥想、主观臆造,而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客观现实。作为优秀的画家,除了必须有深厚的功底和文化素养,还必须深入生活。以山水画为例,若想在尺幅之中画出泰山黄河之势,片纸之上能含有秋水长天之遐想,只有以大自然为师。历史上所有伟大的山水画家的独特创造,无不从“师造化”中得来。董源、巨然画江南山水,荆浩、关全画中原、太行一带的高山峻岭,范宽、郭熙画终南、太华一带的高原景色,米家父子画雨景山水,李成画平远寒林等等,都是在获得充分素材的情况下,再加以分析研究,才能画出好的作品。五代荆浩提出“搜妙创真”,宋代范宽主张“写松万本始得其真”,明代王履画华山图并作《华山图序》说:“余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董其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清代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盛大士说:“诗画都有江山之助,若局促里门,踪迹不出百里外,天下名山大川之奇胜,未经寓目,胸襟何由而开拓。”现代绘画大师齐白石说:“造化天工熟写真,死拘皴法失形神。”上述历代名家,无不主张画家必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旅行写生,收集画材,开阔视野的重要性。

中国画的造型

美术作品的造型,通常是以点、线、面、形、色彩、形体、肌理等元素构成视觉形象。而中国画的造型是以线描为主要手段,尤其是工笔画都是以线描为先。线描大多用于人物画、双勾花鸟画和勾勒山水画中的山石、树木、房屋、车船等。后来又逐渐发展了皴、擦、点、染等多种造型手段,但仍以线描为中国画造型的基础。此种方法全凭线的虚实、刚柔、粗细、浓淡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变化。例如宋代李公麟的《维摩演教图》,不仅人物之须发皆现,服饰纤丽工整,维摩身下的簟席及卧榻的雕花,也都勾勒得丝丝入微,用笔严谨细致。

线描在中国画中,不仅利用它来塑造形象,表现形体结构,还可以通过不同的线条给观赏者不同的感受。例如水平直线能给人以平静、沉稳、安宁、舒展的感觉;垂直线给人以挺拔、刚毅、尊严和具有向下垂或向上升腾的力感。斜线给人以奇突、惊险、倾倒的感觉;几何曲线给人以呆板、紧张、扭曲和痛苦的感觉;自由曲线给人以自由、活泼、温柔、愉悦和飘逸的运动感。这些感觉都是由人对现实生活中的视觉经验与联想而产生的,是画家巧妙地运用笔墨变化,创造出苍劲、秀美、刚硬、柔软、洒脱、光滑、粗糙、轻飘、沉重、甜润、苦涩等各种线条,从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线描是我国古代画家通过长期艺术实践的积累所创造的,从象形文字开始,我国绘画经过稚拙的原始阶段,逐渐发展,由象形符号上升为具有一定艺术水平的独特艺术风格,后来又经过周、秦汉、六朝逐渐成熟,如东晋顾恺之的“春蚕吐丝”,北齐曹仲达的“曹衣出水”,唐代吴道子的“吴带当风”……在线的运用上已有相当的成就。南朝美术评论家谢赫在他提出评价中国绘画的六条标准——即“六法”中,把“骨法用笔”列为第二条。

线描之所以能表现出灿烂多姿的形式、美感,是与用笔分不开的。我国人物画的艺术形式美之一,主要表现在人物的形体、衣褶、衣饰的处理上。自东晋顾恺之到唐代阎立本、吴道子、韩混、以及宋代诸家都各有自己的线描笔法。“十八描”中的各种名称,早在唐以前已散见于诸书。它的全部名目见于周履靖的《夷门广牍》、明代汪玉珂的《珊瑚网》和邹德中的《绘事指蒙》中,并定为《古今描法十八等》(简称为“十八描”)。并成为长期以来传统线描技法的基本程式。

线描的作用不仅是为用线勾画轮廓、表现形体,而且要通过写形来传神。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论,是我国最早提出绘画中对形与神的辩证关系作出理论探讨的。顾氏的“以形写神”论,开始用于人物画,后来又推广到山水、花鸟画中运用。他主张神存在于客观本体的形象之中,神是通过形象表现出来的。没有形,神则无从寄寓;只有形而无神,犹如有眼无珠,从形到神是万物的表象到意境的深化。即“神者形之用,形者神之质”。北宋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意思是说这种见识和儿童一样。北宋人物画家黄休复说“有气韵而无形似,则质胜于文;有形似而无气韵,则华而不实”。

以线传达形神是以画家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的。不同的时代、环境、身世,不同的艺术修养,即使表现同一事物时,在不同作者笔下的形象、情趣、效果也不尽相同。中国绘画线描如何传情达意,这要通过作者运用笔法的疏密、抑扬、节奏以及墨色的浓淡、干湿等变化,从而达到“物我为一”的境地,给观者以无穷的想像和美的享受。从线描的形式美来说,只有状物传情、渗情达意的线条,才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唐以后山水画的创作增多了,线的技法也逐渐丰富起来,于是产生了皴法。皴法就是以连续用笔的复线来表现物体的质感、量感、体感,用以调节线与线之间关系以及某些线条无法表现的内容。皴法过去多用于山水画。现代写意人物、花鸟画,也吸收皴擦的笔法来补充、丰富线的造型。

线条是中国画的生命线。自古以来中国画家以线造型的手法,为我国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表现技巧,线条对画家来说,既是画家的笔法,也是画家个性和情感抒发的手段,它决定一个画家的风格,如吴道子的飘逸,李公麟的流畅、浑厚,虚谷的含蓄,赵之谦的丰满,吴昌硕的古朴等都是以线的勾、皴、擦等手法来表达的。

我国绘画中的笔墨线条是为特定的立意而创造的,它不仅能表现动感和静感、力度和韵律感、节奏感,还能达意传神,因此线的本身具有无穷的活力和审美效能,而且是从生活中来,既反映客观生活,也表达作者主观的情感。生活给予笔墨以创造的依据,画家运用线的功能使笔墨生辉添彩。

中国画的程式

中国画历来重法度,讲程式,要求笔墨规范化,自古以来,不断创造补充和丰富了多种程式。笔有笔法,墨有墨法,画面的构成、线条的运用、形象的创造、色彩的配置乃至题款、用印都有一定的程式。如人物画的各种描法,山水画的各种皴法,花鸟画的各种点法、勾法,都是历代画家经过多年创作实践,对生活长期的提炼和积淀,总结出的宝贵经验,而形成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艺术遗产。当然这种程式并非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借鉴外来的技法,不断地改进与创造新的程式,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使之更加完善,有利于民族艺术的发扬光大,独树一帜地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中国画的意境创造,首先是作者的生活感受、形象思维、艺术理想等一系列内功的结果。艺术并不是照搬生活,而是经过作者反复提炼、概括、高度的艺术加工,苦心经营、呕心沥血、匠心独运,才有可能创作出耐人寻味的优秀绘画作品。为了突出主要形象,可以剪裁到一片空白“此处无声胜有声”。中国画往往以少胜多,以空为有,以虚为实,计白当黑,目的是给观者以再创造的余地。南宋画家马远、夏圭构图非常简洁,善于以简胜繁,故有“马一角”、“夏半边”之称。例如马远在《寒江独钓》上只画一叶孤舟、一老翁俯身垂钓,舷边细勾几笔有起有伏的淡淡墨线,以示江面,画面上空疏寂静,四处不见人迹、舟船,然而马远却“静”中有动,通过老翁持竿凝神于一线的动态描绘,反衬出周围自然环境的辽阔渺漠,点染出江上寒意萧然的气氛,进而创造出耐人回味的艺术境界。中国画不重视形象的视觉真实,摆脱时空观念的限制,去追求表现的自由,中国画强调客观把握世界,谓之“以小观大”。画家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想加以集中、概括、综合成一种宏观意识,“天地造物,随其剪裁,阴阳大化,任其分合”。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既不是特定时空中客观事物的简单再现,也不是胡乱拼凑的主观随意性的任意发挥,而是客观世界与主观情思交融后,构成的超越表象的时空一体的艺术境界,也是中国画具有高度概括能力的独特表现方法。

中国画的种类

中国画的种类及其主要特征,是鉴赏中国画首先需要了解的基本知识。中国画的门类很多,其区别方法也不相同。如果以题材内容来分,有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类;若以表现方法来区别,可分为工笔、写意、兼工带写。写意又可分为大写意和小写意。按照绘画的社会功能和使用形式的不同,中国画可以分别列入壁画、年画、宣传画、连环画、组画、单幅画和插图之中。如果以作者身份来区分,宫廷职业画家的作品称为院体画,士大夫、文人的作品称为文人画(或士大夫画),画工画的作者是以绘画为专业的民间艺人(又称丹青师傅)。此外还有用手指画的指头画,用油漆绘成带有工艺与装饰性的漆画,以及界画、铁画、扇面画等多种,中国画还有卷轴、册、屏等多种装裱形式。

上述各门类、画种限于篇幅不能一一阐述,只选最常用的主要几种介绍如下:

工笔,就是运用工整、细致、缜密的技法来描绘对象。工笔又分为工笔白描和工笔重彩两类。工笔白描就是完全用墨的线条来描绘对象,不涂颜色。白描本来大抵是用来打草稿的,宋代画家李公麟把它发展成独立的画种,他的白描如行云流水,变化无穷丰富,有很强的表现力。他画的《五马图》,人和马都用单线勾出,比例准确,肌肉骨骼的结构清楚,甚至马的毛色所具有的光泽也细致地表现出来,动态极为生动,是古代第一流的白描作品。工笔重彩,就是指工整细密和敷设重色的中国画。在中国绘画的早期,工笔重彩占有主要的地位。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的帛画、都是道地的工笔重彩,特别是轪妃墓的T形“非衣”,构图巧妙,线描精细,设色绚丽,显示了当时工笔重彩达到了高度的成就。古代绘画普遍使用丹砂和青绿之类的重彩颜料,因此称绘画为“丹青”,由此可见工笔重彩在古代绘画中的重要地位了。

什么叫写意画呢?这是与工笔画相对而言的一种画法。它要求用粗放、简练的笔墨,画出对象的形神,来表达作者的意境。据传唐代的时候,玄宗命令画家李思训和吴道子,一起在大同殿描绘嘉陵江的山水。李思训是擅长工笔重彩的,他用了几个月的工夫完成这幅壁画。吴道子则在一天之内就画成三万余里的嘉陵山水,这可以想象,他不可能用工笔重彩的技法来画,一定是比较粗放、简练的。这说明那时的绘画已经有了工笔、写意的区别了。到了宋代,苏轼提出“士人画”,主张画画“不求形似”,而应写情寄意,以表达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他留下的绘画作品只有一幅《枯木图》,画一株枯树、一块顽石,石后露出一、二枝竹子,树下几根细草。这幅画抒发他政治上不得意的思想感情,但大书法家却给以极高的评价,说枝干“虬屈无端倪”,石“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元代以后,笔法简练、造型生动、酣畅淋漓、讲究意趣的写意画大盛。这样,写意画就同遵守传统、恪守法则的工笔画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两大派,长期地在画坛上争相辉映,代代地相传下来。

不过,长期以来,在画坛上也存在着一味崇尚写意画,蓄意贬低工笔画的倾向。持有这种偏见的文人画代表是明代的董其昌。后来有人阐述他的主张,说:“画有士人之画,有作家之画。士人之画,妙而不必求工;作家之画,工而未必尽妙。故与其工而不妙,不若妙而不工。”他把文人和作家对立起来,把写意和工笔对立起来,明显地表明轻视工笔的态度。这种错误思想一直延续到今天,把工笔画看成是低一等的艺术,甚至一些青年人学画不从工笔着手,以横涂竖抹为能事,这是十分错误的。

壁画,中国壁画的历史,一定比帛画还要悠久得多。据历史记载,自商周到汉唐,壁画是十分盛行的。那时的宫殿、寺观、石窟、衙署、学府、旅舍以及墓室的壁上都画着图画。题材包括圣贤、忠烈、现实人物、天地鬼神、山灵海怪以及山水、花鸟、走兽,真是“品类群生”、“曲尽其情”。以后,壁画也始终是建筑装饰中的重要部分。

我们能看到的壁画,最早的是秦汉的遗物。洛阳发现的一座西汉墓的壁画,是用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墓主夫妇升天时的情景。

现存古代壁画,闻名于世的是敦煌莫高窟壁画,开创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历经北魏、西魏、隋、唐、五代、宋、元诸代。历朝都有建造,以唐代最盛。现在还有保存着历史壁画和雕塑的洞窟四百九十二个,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之一。其中,以表现佛祖释迦牟尼前身所谓“舍己救人”为题材的“本生故事”占有突出地位。如“萨埵那太子本生”的“舍身喂虎”,就是描绘释迦牟尼的前身——萨埵那太子牺牲自身去喂母虎的故事。萨埵那和他的两兄弟到山中去出游,看见一头母虎因为饥饿准备吞噬小虎,太子满怀恻隐之心,就自刺身死,投身喂虎。画面上的太子,闭着眼睛,低着头,镇静地躺在虎口下,像是完全出于自愿的慈悲心肠。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壁画主要是用形象化的方法来宣扬佛教的教义。但是,也有许多作品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社会生活,如农事、渔猎、营造、推磨、舂米、制陶等。有一幅北魏的《狩猎图》,画的就是我国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狩猎生活的一个场面。其中一个人跃马张弓,向扑过来的猛虎射去;另一个人纵马奔驰,追逐一群黄羊似的野兽,画面中还有其它许多野兽,运动感非常强,气势磅礴。敦煌壁画在艺术上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南北朝主要是佛教故事画,在风格技巧上继承了两汉绘画的传统,又明显地吸收了印度佛教美术的特点。到了隋代,外来艺术逐渐被融化为中国风格。到了唐代,敦煌壁画已发展成高度的典型的具有中国气派的艺术。唐代敦煌壁画的主要内容是“经变”,即形象化地宣扬佛经故事。莫高窟就有一百多幅《西方净土变》。“西方”即指“西方极乐世界”;“净土”就是清净的佛国。《西方净土变》往往场面宏伟,以阿弥陀佛为中心,四周围绕着大小菩萨。此外还有伎乐、飞天和飞禽走兽、楼台殿阁,呈现出一片花团锦簇、气象万千的景象。这幅画想象力丰富,但实际上是当时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和地主贵族享乐生活的“变相”反映。

建国以后陆续发现的唐代墓室壁画,多数在陕西西安附近。李寿、李贤、李重润、李仙蕙等人的墓中有大量的壁画,内容包括人物、飞禽、走兽、山水、建筑及生活用具。其中最精采的是描绘宫廷人物的作品,它是我们研究唐代的历史、文化、生活的形象资料。如李仙蕙(永泰公主)墓中的《宫女图》,从不同角度刻画了一群宫女的种种神态,着重表现她们丰腴、端庄、豪华、拘谨、寂寥、空虚的外貌和内心特征。形象优美,结构严谨,线条流利,色彩艳丽,在技巧上有很高的水平。

山西芮城永乐宫壁画是元代的杰作。它是我国保存较好、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古代壁画。民间传说“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就生长在这一带,永乐宫的壁画是表现众神朝拜老子及吕洞宾等传教施法的道教故事。画在主殿三清殿的《朝元图》规模最大,庄严宏传,气势非凡。全图分布在大殿四壁,以八个主像为中心,一共画了二百八十六人,每个人高达三米以上。在这些群像中,主像庄严肃穆,玉女温文秀丽,武士须眉飞动,真人翩翩欲仙,无不真切动人。对浩大行列的描绘,作者巧妙地处理了人物之间的相互呼应关系,有的正视凝神,有的转身对语,有的左右顾盼,有的侧耳倾听,使之成为一个既统一又有变化的整体。在技巧上继承并发展了唐宋壁画的传统方法,用笔简练、圆浑、有力;色彩灿烂而沉着,富有装饰性。另外两殿有些像连环画和民间风俗画,内容具体复杂。在这些壁画中,留着作者马君祥父子、朱好古与门人李弘宜、张遵礼等人的题名。这些名人不见史籍的民间画工,很好地继承了我国古代绘画的优秀传统,并作出重要贡献!

太平天国的壁画是十分盛行的。它的内容往往是同革命联系起来的,可惜大部分已经毁去,现在南京、苏州等地还有遗迹数十处。南京堂子街的《防江望楼》、江宁方山的《守城图》、绩溪的《攻城图》、金华的《望楼》,描绘了太平军攻守时的英勇场面,歌颂了反帝反封建的雄伟气魄。

兼工带写(或称小写意):是工笔、写意二者兼用的画法,近些年由于工笔过分细腻、费工,专画工笔画的人逐渐减少,很多擅长工笔的画家,取工笔、写意两者之长,改用兼工带写作画。

人物画:以表现人物形象和事迹为主要题材内容的绘画,统称为人物画。因题材类别不同,又可分为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以及历史故事画。由于表现方法、样式的区别,又分若干类别。刻画工细,勾勒着色者称工笔人物;纯用线描或稍加墨染者称白描人物画;在以线描勾勒的基础上施以浓重的颜色,称为工笔重彩人物;另外以墨为主,略施淡色者称为工笔淡彩。写意人物画是以简练、概括的笔墨,着重描绘人物意态神韵。如以简笔人物著称的宋代人物画家梁楷,变细笔白描为水墨逸笔,力求单纯简括,“遗貌取神”,其难度大于工笔。

我国人物画发源最早,据《孔子家语》记载,在周代即有劝善戒恶的历史人物壁画,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是已知最早的独幅人物画作品。魏晋、隋唐是人物画重要的发展时期,如曹不兴、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孙位等都是在中国美术史上对人物画作出卓越贡献的重要画家。五代两宋时期,由于皇室贵族及文人士大夫积极参加绘画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开始形成了文人画的体系。元代的绘画,由于主流转入山水和花鸟,人物画走向衰微。明清人物画中既有擅长白描人物的陈洪绶,又有华岩、黄慎、罗聘等善画写意人物的画家。晚清“海上三任”(任熊、任薰、任颐)对写意人物画的风格和技法又有了新的发展。

山水画:以描绘自然风景为主体的绘画称为山水画。举凡名山大川,田野村居,城市园林,历史名胜,宫殿楼台,舟船车马,均可入山水画。若再细分还可分为水墨、青绿、金碧、浅绛等。界画在十三科中列为“界画楼台”一科,也有把界画划入山水画支科的。

水墨山水,即是用水墨而不着色所画的山水画。水墨山水传说起源于唐代诗人画家王维。传为他写的《山水诀》中说:“夫画道之中,水墨为最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东西南北,宛尔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笔下。”即以水墨画作为表现自然,最能得心应手,最能小中见大,超越时空,作者可以充分挥洒,收到多姿多彩的笔情墨趣,其层次之多和意外之变化,都是任何色彩所难于奏效的。

青绿山水,又可分为大青绿与小青绿两种。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青绿山水。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把青绿山水的格式固定下来。青绿着色重在渲晕得法,薄中见厚,浓中见雅。大青绿所使用的颜料种类比较多,从主要的基调看,以石青、石绿为主色,看去辉煌庄重,有欣欣向荣、草木华滋之感。小青绿主要区别于用墨与青绿敷染的比例大小,小青绿也有在浅绛设色的基础上,部分施染青绿的。小青绿比较灵活,表现方法渐趋多样。大青绿要求工整典丽,小青绿可用兼工带写,手法轻松活泼,现在多数山水画家喜欢采用小青绿画法。

金碧山水:是青绿山水中另一种着色形式,即以石青、石绿为基础,最后在轮廓处勾金,通过这道金线,像彩绘藻井一样,把山水画装饰得更为绚丽辉煌。在描绘浓艳的夕照晚景,体现出山岩边际的一层金光,增强日照之气氛,在突出的山石表面薄罩一层金粉,或用胭脂、白粉烘托艳阳秋色,使青绿与金碧相映生辉。

浅绛山水:是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早在五代时董源的画迹中已经看到了浅绛山水的开端,到了元代黄子久又继承了董源之法,才把浅绛设色的格式全面形成。明代沈石田、清代王原祁,都专用这一格调高雅的形式作画。

界画:是以表现建筑物为其主要内容的画科,用又长又直又均匀的线条,表现亭台楼阁之类的古典建筑。只用手勾线,很难画直、画平,必须借助于界尺,故名为界画。如宋代郭忠恕,元代王振鹏、李容瑾,明代仇英,清代的袁江、袁耀,都是界画名手。

花鸟画: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的中国传统画科。再进一步细分,还可分为花卉、翎毛、蔬果、畜兽、草虫、鳞介等支科。通过对自然生物的描绘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时代精神,间接反映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抒情性和寓意深刻的内涵。花鸟画以描绘方法的精细或奔放分为工笔花鸟画和写意花鸟画,由于使用水墨与色彩上的差别,还可分为白描花鸟、水墨花鸟、浓墨花鸟、设色花鸟以及设骨花鸟等。

我国花鸟画有悠久的历史,原来花鸟画依附于装饰绘画之中,早在六七千年以前,新石器时代的彩陶器皿上常见的花卉、飞鸟、奔鹿、跳蛙、草木枝叶等各种图案纹样,但尚未成为独立的艺术作品。战国、秦汉的墓室壁画、画像石刻,虽以描绘人物活动为主,仍离不开花木禽鸟作陪衬,如长沙出土的2000多年前的战国帛画《人物夔凤图》就有龙凤形象出现。两汉六朝时,花鸟画初具规模,美国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所藏东汉陶仓楼上的壁画《双鸦栖树图》,是已知最早的独幅花鸟画。

花鸟画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始于初唐,成熟于五代和两宋,此时曾出现以西蜀黄筌为代表的宫廷画家,为适应宫廷的需要,画风工整细致,富丽堂皇,善作珍禽异卉;在画院外,南唐徐熙擅长汀花野鸟,用水墨淡彩,富有野趣,为设骨花卉开山鼻祖。因徐、黄二人境遇不同,画风迥异,故有“黄家富贵、徐家野逸”之说。

元明两代文人画兴起,徐、黄二体受到冲击,失去昔日光彩。清初复古空气笼罩画坛,宫廷崇尚徐黄,绮丽甜俗,毫无生气。恽南田宗法徐熙的色粉没骨,形成柔弱婉约的“常州画派”;沈铨师黄家勾线填彩,以精密妍丽见长,影响远及日本。他们虽具功力,却缺少创新。与此同时,朱耷(八大山人)、石涛异军突起,八大的水墨花鸟简括凝练,形象夸张,风格狂怪,构图新奇;石涛笔墨恣肆,极尽变化,主张“笔墨当随时代”,强调要有自家的独特风格。朱、石二人反对摹古,提倡革新,为气息奄奄的花鸟画带来生机,对后世影响很大。“扬州八怪”对笔墨技巧的解放与发展,以及追求艺术个

东西洋文化,根本不同。故艺术的表现亦异。大概东洋艺术重主观,西洋艺术重客观。东洋艺术为诗的,西洋艺术为剧的。故在绘画上,中国画重神韵,西洋画重形似。两者比较起来,有下列的五个异点:
(一)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又如画一曲尺形线表示人的鼻头,其实鼻头上也并无此线,此线是鼻与脸的界线。又如山水、花卉等,实物上都没有线,而画家盛用线条。山水中的线条特名为“皴法”。人物中的线条特名为“衣褶”。都是艰深的研究工夫。西洋画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不像实物,一望而知其为画。盖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19世纪末,西洋人看见中国画中线条的飞舞,非常赞慕,便模仿起来,即成为“后期印象派”。但后期印象派以前的西洋画,都是线条不显著的。
(二)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透视法,就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西洋画力求肖似真物,故非常讲究透视法。试看西洋画中的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形体都很正确,竞同真物一样。若是描走廊的光景,竞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丈的距离来。若是描正面的(站在铁路中央眺望的) 铁路,竞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里的距离来。中 国画就不然,不欢喜画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立体相很显著的东西,而欢喜写云、山、树、瀑布等远望如天然平面物的东西。偶然描房屋器物,亦不讲究透视法,而任意表现。例如画庭院深深的光景,则曲廊洞房,尽行表示,好似飞到半空中时所望见的;且又不是一时间所见,却是飞来飞去,飞上飞下,几次所看见的。故中国画的手卷,山水连绵数丈,好像是火车中所见的。中国画的立幅,山水重重叠叠,好像是飞机中所看见的。因为中国人作画同作诗一样,想到那里,画到那里,不能受透视法的拘束。所以中国画中有时透视法会弄错。但这弄错并无大碍。我们不可用西洋画的法则来批评中国画。
(三)东洋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人物画很重解剖学。解剖学,就是人体骨骼筋肉的表现形状的研究。西洋人作人物画,必先研究解剖学。这解剖学英名曰anatomy for art students,即艺术解剖学。其所以异于生理解剖学者,生理解剖学讲人体各部的构造与作用,艺术解剖学则专讲表现形状。但也须记诵骨骼筋肉的名称,及其形状的种种变态,是一种艰苦的学问。但西洋画家必须学习。因为西洋画注重写实,必须描得同真的人体一样。但中国人物画家从来不需要这种学问。中国人画人物,目的只在表出人物的姿态的特点,却不讲人物各部的尺寸与比例。故中国画中的男子,相貌奇古,身首不称。女子则蛾眉樱唇,削肩细腰。倘把这些人物的衣服脱掉,其形可怕。但这非但无妨,却是中国画的好处。中国画欲求印象的强烈,故扩张人物的特点,使男子增雄伟,女子增纤丽,而充分表现其性格。故不用写实法而用象征法。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四)中国画不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中国画不重背 景,例如写梅花,一支悬挂空中,四周都是白纸。写人物,一个人悬挂空中,好像驾云一般。故中国画的画纸,留出空白余地甚多。很长的一条纸,下方描一株菜或一块石头,就成为一张立幅。西洋画就不然,凡物必有背景,例如果物,其背景为桌子。人物,其背景为室内或野外。故画面全部填涂,不留空白。中国画与西洋画这点差别,也是由于写实与传神的不同而生。西洋画重写实,故必描背景。中国画重传神,故必删除琐碎而特写其主题,以求印象的强明。
(五)东洋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中国画在汉代以前,也以人物为主要题材。但到了唐代,山水画即独立。一直到今日,山水常为中国画的正格。西洋自希腊时代起,一直以人物为主要题材。中世纪的宗教画,大都以群众为题材。例如《最后的审判》、《死之胜利》等,一幅画中人物不计其数。直到19世纪,方始有独立的风景画。风景画独立之后,人物画也并不让位,裸体画在今日仍为西洋画的主要题材。
上述五条,是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异点。由此可知中国画趣味高远,西洋画趣味平易。故为艺术研究,西洋画不及中国画的精深。为民众欣赏,中国画不及西洋画的普通。
参考资料:丰子恺《中国画与西洋画》
中国画简称国画,有着民族形式和风格,画具主要是毛笔和颜料,画纸是宣纸或绢帛,表现手法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进行创作.
西洋画简称油画,快干油调和颜料,画在木版或厚纸板上.觉得好的话不要忘了加点分

中国画比较含蓄,精深。西洋画开放、向往自由。

(一)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

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又如画一曲尺形线表示人的鼻头,其实鼻头上也并无此线,此线是鼻与脸的界线。又如山水、花卉等,实物上都没有线,而画家盛用线条。山水中的线条特名为“皴法”。人物中的线条特名为“衣褶”。都是艰深的研究工夫。西洋画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不像实物,一望而知其为画。盖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19世纪末,西洋人看见中国画中线条的飞舞,非常赞慕,便模仿起来,即成为“后期印象派”。但后期印象派以前的西洋画,都是线条不显著的。

(二)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

透视法,就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西洋画力求肖似真物,故非常讲究透视法。试看西洋画中的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形体都很正确,竞同真物一样。若是描走廊的光景,竞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丈的距离来。若是描正面的(站在铁路中央眺望的) 铁路,竞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里的距离来。中国画就不然,不欢喜画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立体相很显著的东西,而欢喜写云、山、树、瀑布等远望如天然平面物的东西。偶然描房屋器物,亦不讲究透视法,而任意表现。例如画庭院深深的光景,则曲廊洞房,尽行表示,好似飞到半空中时所望见的;且又不是一时间所见,却是飞来飞去,飞上飞下,几次所看见的。故中国画的手卷,山水连绵数丈,好像是火车中所见的。中国画的立幅,山水重重叠叠,好像是飞机中所看见的。因为中国人作画同作诗一样,想到那里,画到那里,不能受透视法的拘束。所以中国画中有时透视法会弄错。但这弄错并无大碍。我们不可用西洋画的法则来批评中国画。

(三)东洋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人物画很重解剖学。

解剖学,就是人体骨骼筋肉的表现形状的研究。西洋人作人物画,必先研究解剖学。这解剖学英名曰anatomy for art students,即艺术解剖学。其所以异于生理解剖学者,生理解剖学讲人体各部的构造与作用,艺术解剖学则专讲表现形状。但也须记诵骨骼筋肉的名称,及其形状的种种变态,是一种艰苦的学问。但西洋画家必须学习。因为西洋画注重写实,必须描得同真的人体一样。但中国人物画家从来不需要这种学问。中国人画人物,目的只在表出人物的姿态的特点,却不讲人物各部的尺寸与比例。故中国画中的男子,相貌奇古,身首不称。女子则蛾眉樱唇,削肩细腰。倘把这些人物的衣服脱掉,其形可怕。但这非但无妨,却是中国画的好处。中国画欲求印象的强烈,故扩张人物的特点,使男子增雄伟,女子增纤丽,而充分表现其性格。故不用写实法而用象征法。不求形似,而求神似。

(四)中国画不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

中国画不重背景,例如写梅花,一支悬挂空中,四周都是白纸。写人物,一个人悬挂空中,好像驾云一般。故中国画的画纸,留出空白余地甚多。很长的一条纸,下方描一株菜或一块石头,就成为一张立幅。西洋画就不然,凡物必有背景,例如果物,其背景为桌子。人物,其背景为室内或野外。故画面全部填涂,不留空白。中国画与西洋画这点差别,也是由于写实与传神的不同而生。西洋画重写实,故必描背景。中国画重传神,故必删除琐碎而特写其主题,以求印象的强明。

(五)东洋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

中国画在汉代以前,也以人物为主要题材。但到了唐代,山水画即独立。一直到今日,山水常为中国画的正格。西洋自希腊时代起,一直以人物为主要题材。中世纪的宗教画,大都以群众为题材。例如《最后的审判》、《死之胜利》等,一幅画中人物不计其数。直到19世纪,方始有独立的风景画。风景画独立之后,人物画也并不让位,裸体画在今日仍为西洋画的主要题材。

学习了。甚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