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恒基凯旋门二手房:<<湖滨散记>>和<<瓦尔登湖>>是同一本书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15:29:58

《湖滨散记》又名《瓦尔登湖》
《湖滨散记》(Walden)一书作者享利.大卫.梭罗,出生於一八一七年的康考特小镇(Concord),康考特小镇位於波士顿西北约二十哩处,而梭罗之父是一位生意清淡的小店主,家境并不富裕,梭罗在取得哈佛大学学士学位之后,在康考特小镇担任过短期的教职工作,后来与另一文学大家爱默生结为故友,甚至两度寄居於爱默生家中,以劳力换取膳宿达三年之久。之后梭罗移居斯泰敦岛(Statenisland),担任爱默生的侄子们的教职工作,后来移居纽约,结识了霍桑、阿尔柯特等作家及编辑,也在报章上发表过评论,但并不得意。

梭罗一生崇尚自然主义,喜爱俭约的生活,独来独往,享年四十五岁,於一八六二年逝世,终身未娶。这一位响誉全美的作家大概没有料到自己会成为备受推崇的文学大家,他於二十八岁那年在华尔腾湖畔旁所撰写的《湖滨散记》更为他奠定哲学大师的地位,书中涉猎了许多自然的议题,在环保意识高涨的现代,更是被公认为最伟大的自然文学经典之作,同时也被喻为西方近代田园派的重要作家,《湖滨散记》长销超过一世纪,译本遍布世界各国,影响千千万万人的心灵。

《湖滨散记》是纪录梭罗在华尔腾湖畔隐居二年又二个月的生活散文,隐居期间,梭罗自己盖了间小木屋,仅花了二十九元购买木料,并且开始进行生活实验,所谓的生活实验即是花费极少的时间来从事有关於维生的工作,梭罗在林中独居,用双手找寻食物及椈水,自己种菜过活,其余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阅读、写作和亲近大自然。书中详细记载梭罗简朴的田园生活,每年的花费也仅有八块美金,后来的人称卢梭当时的生活为「出世」,据传梭罗回到资本社会,一度反抗纳税的律法,其税金也都由朋友代为支付。梭罗曾在书中明示,「我们应该改变事物的顺序:第七天应该是人类劳动的日子,在这一天以额上的汗水赚取生活所需:其余六天则作为感性和灵性的安息日,漫游在广袤的花园里,啜饮大自然温柔的感化和崇高的启示。」

其实这是非常简单的实验,即是在没有经济奥援支持下,也能享受极为丰富的生活,不过据笔者了解,其实在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活当中,梭罗还有接受亲友的金援。《湖滨散记》的重要意义应该不是在於梭罗不需要经济生活,而是梭罗借用了华尔腾湖的清静,来正视心灵生活及从事文字创作。

梭罗因为拒绝缴税而入监,当时正逢美国与墨西哥开战之际,梭罗拒绝付税的理由是因为己身反对奴隶制度,而国税即有可能是用来发起黑奴与地主们的战争,不过梭罗仅在狱中度过一夜,第二天其友人就保他出来。日后梭罗开始关心政治及社会议题,并且认为政府不应该干涉人民的自由,人类的道德规范应该超越人为的法律,人们应该遵守内心的律法,而非人为制定的法律,且当人为制定的法律与内心的道德标准相冲突时,应该以道德标准为优先,这些无为政府主张也成为梭罗日后的中心思想。

《湖滨散记》是一本散文集,换句话说,即是生活上零碎片段所组织而成,但是书中却章节分明,不论结构或文字造诣都不难看出梭罗清楚明晰的叙述能力,匠心独具且自成章法,虽为散文集,但文中近乎诗般的描述及譬喻,也让许多读者爱不释手。此书是以四季的替换为分水岭,把二年又二个月的化整为一年,四季的递嬗也暗喻叙事者心境的转换及成熟,—至三月的春寒料峭,经过夏季的生意盎然,转成秋天的成熟饱满,最后迈入冬天的沉寂蕴藉,最后又回到来春的万象一新。

《湖滨散记》的感染力相当深远,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特别情商摄影名家H.W.葛里逊前往华尔腾湖拍摄近六十七帧照片,并出版成册,文字与图片搭配之后,读来特别有身历其境的感受。

梭罗在华尔腾湖畔的领悟以及己身对於理想的追寻,更是与大自然中的万物环环相扣,不论湖光倒影、季节挪移,对梭罗来说可是处处皆风景、处处是文章,梭罗从凡尘俗世中跳脱出来,更是反讽世俗人们身陷俗事泥沼之中而不自知。

梭罗爱孤独、沉思、创作及大自然,书中描述大自然的景致相当细致,例如提到活在地窖里的鼹鼠、冬季里的梭鱼、成群的蚂蚁等等。有许多物体经过梭罗的描述都相当具有启发性,例如书中曾提到梭罗听见无弦琴的美妙声音,在古希腊传说里,无弦琴并无弦,只要风动就能发出声音,但仅有内心纯净的人才能听见,世上自然没有无弦琴存在,梭罗所要传达之意,应该是在传说背后那份呼吁回归自然纯净的呐喊。读者也可以从书中了解,梭罗不仅仅是一个文字创作者而已、他也是优秀的渔民、农民、工程人员、社会观察家、科学家。

文章中更不难看出梭罗对於人文的关怀,书中屡屡利用大自然的引人入胜的力量来劝醒庸庸碌碌的世俗人。就笔者认为,若梭罗生於现代,大概也是极具魅力及智慧的大自然观察家或环保捍卫者。《湖滨散记》书写期间,正巧是环保意识薄弱之期,无人力行环保工作,环保一词甚至不存在,林木遭大量砍伐,原野生态四处遭逢破坏,此书正巧出现,让读者可以在欣赏自然的范畴里,体会环保工作的可贵。在现代大自然屡次发出警讯,也促使人们对於环保议题愈来愈重视,这大概也是当初一百四十多年前的梭罗所没有想到的吧!

《湖滨散记》目前被公认为最经典的自然文学代表作,在十八世纪当时也被公认为是首创心灵游记的先驱,一般人鲜少能够抛下一切独自居住穷乡僻壤两年又两个月,且自食其力不受外界诱惑,而梭罗与一般乡间农渔夫纯朴的乡间生活又有不同。

梭罗是以一知识分子之驱书写简朴之实,字里行间反而是以资本家的角度来嘲讽资本主义的败坏。书中不断强调大自然的重要性,更疾呼生活简朴及心灵再造,也由於梭罗在这两年又两个月之间力行简朴生活,读来更具感染力,彷佛读者随著梭罗度过一轮四季般。且作者痛斥物欲横流的资本主义,也在书中不断批判政治的病态,提倡返朴归真,有趣的是,梭罗并不撰写虚构小说,他的作品多是自传,笔风特别擅长曲折、幽默、华丽及有组织性。

与其他哲学家不同之处,梭罗并非是一个自视清高的隐士,梭罗并没有鄙视在资本社会打滚的朋友或亲人,也没有与社会断了联系,甚至不断以演讲、书写等传播工具宣扬自己的思想。

《湖滨散记》也是美国近代被公认是心灵游记的代表作,最主要之处便是梭罗点出心灵家乡的观点,从物理的层面来看,我们总是以为必须离开家才算出游,梭罗却认为出游其实不必在乎是否要离开家,心灵之游往往更具游历价值,吊诡之处便是因为世俗人们总是依附著物质,而忽略了心灵的感受。

其实心灵就是一个家乡,游本身这个词儿从来就没有限定必定要由外在或内在发出,许多圣人或哲学家所谓的出游很有可能是待著家中冥想,而梭罗能在当时隐居两年,也代表他对於资本主义的不认同感,且仍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如梭罗这样豁达的人,中外少有。

梭罗对於资本主义中的成功颇不以为然,成功并非拥有家财万贯,梭罗认为热爱生命远比物质上的享受丰盈许多。

梭罗当时以心灵的感受来支配肉体,并且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例如书中便记载,梭罗曾想尝试将斧头丢入湖水之中,纯粹是想目睹斧头被水淹没的景象,梭罗也曾想感受诗人汤玛斯‧葛雷所说的,「又把世界留给黑暗和我」的氛围及感受。

梭罗曾说,「人类以万物之灵自居,以成千上万的发明自豪,还有先人呕心泣血的诗歌词赋;不过只要在森林一沾春风的喜悦,就不难领悟何者才是文明进化的指标。」

笔者臆测,若梭罗於现代完成这部散文巨作,媒体发达的今日,梭罗实在很难在社会脉动下置身度外,而华尔腾湖目前也成了观光胜地,能够在今日如梭罗隐居,恐怕难上加难,但是笔者认同梭罗对於心灵游记的主张,这似乎也是忙碌现代人所能做的。套用一句梭罗的说的话「我只想欣赏大地,却无意去独占,因为我不想当奴隶。」

许多学者认为梭罗当时的思想既原始又前卫,原始的是梭罗在书中不断呼吁人们回归大自然,前卫之处在於书籍出版时正巧遇上美国资本主义盛行的年代。

《湖滨散记》一书也的确在国内引起一些回响,首先要探讨的是关於译本的问题,曾译《湖滨散记》的出版社不少,但是译作相差甚远,由於《湖滨散记》常出现梭罗描述心灵感受的词汇,能否精准表达梭罗的思维,也是译者必须要下工夫之处。

另外要探讨的是《湖滨散记》所带动的自然文学,国内的自然文学作品不多,也鲜少有人了解自然文学的定义,梭罗曾经表达,「人只有在自己生长的土地上,才称得上是丰富而坚强的。」於是他花了四十年的岁月学习原野与森林的语言,梭罗认为自然教他更能够探索及表达自己。

国内近来有一些社会观察家开始投入社区营造的工作,并将参与工作的情形纪录下来,这些都是笔者乐见的。许多环保意识也开始抬头,台湾居民开始感受到土地对於自己的情感,并且开始希望能够爱护这片土地。梭罗的《湖滨散记》的确在国内投石问路,我想这也是自然文学的真谛吧!

国内对於自然文学的认知尚不清楚,有些读者会以为近年来长销的《山居岁月》或《旷野的声音》就是自然文学的代表作,其实就笔者认为,这两本书籍虽然在心灵感受上著墨不少,但是也相当近似游记,是不是就是所谓的自然文学,其实尚有争议。

而《湖滨散记》一书记载了许多琐碎的记帐,并且提到许多大自然动植物的名词,许多人又以为仅要旅居一处,详载生活花费及观察自然,便是自然文学了。其实就笔者认为自然文学的重要成分之一,便是土地之於作者的情感,没有这项成分,充其量不过是一本自然观察纪录罢了。

隔了一个世纪之后,《湖滨散记》一书依旧造成热潮,许多读者看待这本书籍,常感叹自己的身边没有这样的景致,无法常驻美丽的华尔腾湖,以为必须在华尔腾湖那样宁静灵性的状态下才能进行心灵沉淀。

不过就笔者认为,《湖滨散记》书中所要阐扬的并非是华尔腾湖的景致,应是强调人必须学习正视孤独,沉淀心灵,不受物质欲望的诱惑,若读者能够心领神会,即使在人群吵杂当中应也可以感受到宁静,毕竟并非人人皆可有机会住在宁谧的华尔腾湖畔,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自己的心灵深处找到一处迦南美地?这本书开阔了我们的人生角度。梭罗曾说「奢侈与舒适的生活,妨碍了人类的进步,最明智的应是,外表虽然穷困,内心生活却再富有不过。」

梭罗在书中经常感恩,认为上帝特别眷顾他,所以他并不觉得孤单,他也对於孤独提出自己的见解。在群居的社会中,孤独应该与外在的人际关系没有关系,应该是一种超然的角度正视孤独,用心去体会大自然的万物,投注想像力,一草一木皆是文章。

梭罗在书中经常提到的上帝,笔者认为与信仰无关,应该是一种代表抽象及生命力的象徵。

梭罗也颠覆了人们对「社会」一词的定义,社会不一定必须要有人构成,梭罗与华尔腾湖畔的大自然万物也可称之为社会,社会与自然应该有两面,一面是人与人共处的外在,一面是自己与心灵共处的内在。

善於表达意见的人不见得就是了解自己的人;内敛沉默的人不见得就不了解自己。

梭罗曾引用了孔子的说法,「德不孤,必有邻。」即使梭罗生活之处几乎没有邻居,但并不代表梭罗孤独,梭罗反而认为,和人群保持距离有助於己身的反省。如果把人的内心世界比喻成一种地理形势,梭罗认为人们应该当自己内心世界的哥伦布,敢於探索及开发。

1846年2月4日,梭罗按计划前去康科德城(Concord)讲课,题目是“关于马斯·卡莱尔及其著作”(Thomas Carlyle and H is Works)。讲课结束了,听众却意犹未尽,要求主讲人谈谈自己在林中的生活,相对而言他们似乎对这个更感兴趣。为满足大家的要求,梭罗准备了一个“我自己的历史”(Th e History of Myself)的课题,在当月10日开讲。没想到听众热情空前高涨,纷纷要求他在下一周的课程上再讲一次,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前来听讲。受这次讲座的启发,梭罗将自己讲课提纲加以整理,又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写作,终于完成了Walden,or Life in Woods(《瓦尔登湖,又名林中生活散记》)这部传世的名著。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的《瓦尔登湖》出版于1854年,这是19世纪美国文学非小说著作中最受读者欢迎的书籍。到目前为止,此书已经出现了将近两百多个版本,并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令人感到不解的是,在作者有生之年里这部书一直被认为是模仿之作,而且还倍受冷遇。初版的2000册用了五年多的时间才卖完。直到作者去逝以后,这本书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对它的评价也开始发生了变化,梭罗的思想意义才被我们认识到。18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