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传奇刘德华2:关于著名的文学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06:26:43
拜托大家帮我找一个文学家的资料,要10个.古今中外都可以

鲁迅传略:

鲁迅〔1881·9·25—1936·10·19〕,中国文学家、思想家
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
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
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
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
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
》,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
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
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
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
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
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
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
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
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
。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
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
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
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
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
《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
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
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
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
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
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
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
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
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
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
《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
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
、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
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茅盾是我国伟大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家、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现代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 1916年至 1981年的 65 年的文学生涯中,他撰写了达 1200 多万字的小说、散文、文学评论、戏剧等著作,翻译约150 万言。对中国革命事业、中国新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开拓了中国革命现实主义的文 学 道 路, 并创作了《子夜》、《林家铺子》、《春蚕》、《腐蚀》等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现实主义杰作。他一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文学创作、文艺研究、文艺批评,引导中国新文学沿着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健康发展,成了文艺战线上的一面光辉的旗帜。他推动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借鉴,毕生致力于中外文艺的译介交流。他还是中国新文化事业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从20年代起,他就影响和扶植了一大批进步作家,付出了长期呕心沥血的劳动,使中国新文学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茅盾不仅深受中国人民的敬仰,而且他的声誉和影响已经远播全球,受到世界人民的爱戴……

作家简介:
巴金(1904~2005.10.17),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人物,立志做社会活动家的他,却成为小说家、散文家。新时期之后历任多届作协主席,可谓德高望重。其作品感情丰沛,故三部曲式大部头之作甚多,后期作品用笔趋于沉实,其长篇小说《寒夜》堪称杰作。
自然情况: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 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统区黑暗现实的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的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他热情关注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郁达夫(1996.12.7-1945.9.17)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人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1922年3月,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归国。5月,主编的《创造季刊》创刊号出版。7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1923 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26年底返沪后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刊,发表了《小说沦》、《戏剧论》等大量文艺论著。

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

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1936年任福建省府参议。1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刊副刊,写了大量政论、短评和诗词。1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军宪兵杀害。

著作书目:

《沉沦》(短篇小说集)1921,泰东

《茑萝集》(小说、散文合集)1923,泰东

《小说论》(理论)1926,光华

《文艺论集》(理论)1929,光华

《戏剧论》(理论)1926,商务

《寒灰集》(《达夫全集》第1卷)1927,创造社

《文学概说》(理论)1927,商务

《日记九种》1927,北新

《鸡肋集》(《达夫全集》第2卷)1927,创造社

《过去集》(《达夫全集》第3卷)1927,开明

《孤独者的愁哀》(戏剧集)1927,创造社

《迷羊》(中篇小说)1928,北新

《奇零集》(《达夫全集》第4卷)1928,开明

《达夫代表作》(小说、散文合集)1928,上海春野书店;1930,现代

《敝帚集》(达夫全集》第5卷)1928,现代

《在寒风里》(小说、散文合集)1929,厦门世界文艺书社

《薇蕨集》(《达夫全集》第6卷)193O,北新

《她是一个弱女子》(中篇小说)1932,湖风

《仟余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天马

《达夫自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33,天马

《断残集》(《达夫全集》第7卷)1933,北新

《浙东景物纪略》(散文集)1933,浙江铁路局

《屐痕处处》(散文集)1934,现代

《达夫日记集》1935,北新

《达夫短篇小说集》(上下册)1935,北新

《达夫游记》(散文集)1939,创造社

《达夫散文集》1936,北新

《闲书》(散文集)1936,良友

《我的忏悔》(散文集)1936,良友

《藤十郎的恋》(剧本)1937,上海文化书局

《郁达夫文集》(小说、散文合集)1948,春明

《达夫诗词集》1948,广州宇宙风社

《郁达夫游记》(散文集)1948,上杂

《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合集)1951,开明;1954,人文

《郁达夫南游记》(散文集)1956,香港世界书局

《郁达夫选集》(小说、散文、政论合集) 1959,人文

《郁达夫诗词钞》 1962,香港上海书局

《达夫文艺论文集》(1—3卷)1978,香港港青出版社

《郁达夫诗词抄》1981,浙江人民

《郁达夫文集》(1一12册)1982一1984,花城

《达夫书简》1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游记集》(散文集)1982,浙江人民

《郁达夫抗战诗文抄》 1982,福建人民

《郁达夫致王映霞书简》 l982,天津人民

《郁达夫小说集(上下册)1983,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1984,陕西人民

《郁达夫散文选集》1985,上海文艺

《郁达夫散文集》 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文选集》 1985,浙江文艺

《郁达夫日记集》 1986,浙江文艺

《沉沦》(短篇小说集)1986,百花

《郁达夫书信集》 1987,浙江文艺

《沉沦.迷羊》(短篇小说集)1988,人文

巴尔扎克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9-1850),法国作家。生于图尔一资产者家庭。学过法律。1819至1829年是他文学事业上的探索阶段,他练习写作和了解社会。1829年发表《舒昂党人》,这是总称为《人间喜剧》(1829-1848)的第一部作品。《人间喜剧》被誉为“社会百科全书”,通过96部(原定写137部)篇幅不等的小说,两千多个人物,展示了19世纪前半期整个法国的生活画卷。《人间喜剧》分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部分,其中风俗研究为主体,又分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事生活和乡村生活六个场景。作者采用分类编排和人物再现的方法,将众多小说联成一个整体,构成世界文学史上一座规模空前的宏伟纪念碑。
巴尔扎克是法国以及世界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马克思和恩格斯给予巴尔扎克很高的评价,认为《人间喜剧》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

左拉

简介: 左拉(1840~1902)法国小说家,自然主义文学的主要倡导者。他于1840年4月2日生于巴黎,父亲意大利人,母亲希腊人。左拉中学毕业后曾在阿谢特书局当打包工人,不久以诗才出众被擢升为广告部主任。1864年他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给妮侬的故事》,次年又出版长篇小说《克洛德的忏悔》,警方认为书中的某些描写“有伤风化”,并发现左拉与共和派和进步人士过从甚密,阿谢特书局因此遭到搜查,左拉只好离职,从此走上专业创作道路。

作者简介:

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出生于密西西比河畔小城汉尼拔的一个乡村贫穷律师家庭,从小出外拜师学徒。当过排字工人,密西西比河水手、南军士兵,还经营过木材业、矿业和出版业,但有效的工作是当记者和写作幽默文学。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

他的早期创作,如短篇小说《竟选州长》(1870)、《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1870)等,以幽默、诙谐的笔法嘲笑美国“民主选举”的荒谬和“民主天堂”的本质。

中期作品,如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通过白人小孩哈克跟逃亡黑奴吉姆结伴在密西西比河流浪的故事,不仅批判封建家庭结仇械斗的野蛮,揭露私刑的毫无理性,而且讽刺宗教的虚伪愚昧,谴责蓄奴制的罪恶,并歌颂黑奴的优秀品质,宣传不分种族地位人人都享有自由权利的进步主张。作品文字清新有力,审视角度自然而独特,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具划时代意义的现实主义著作。

19世纪末,随着美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马克·吐温一些游记、杂文、政论,如《赤道环行记》(1897)、中篇小说《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1900)、《神秘来客》(1916)等的批判揭露意义也逐渐减弱,而绝望神秘情绪则有所伸长。

马克·吐温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的主要作品已大多有中文译本。

大仲马

(Alexandre Dumas l802~1870)
作者简介:

法国19世纪积极浪漫主义作家。其祖父是候爵德·拉·巴那特里,与黑奴结合生下其父,名亚历山大,受洗时用母姓仲马。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亚历山大·仲马屡建奇功,当上共和政府将军。大仲马终生信守共和政见,一贯反对君主专政,憎恨复辟王朝,
不满七月王朝,反对第二帝国。他饱尝种族歧视,心中受到创伤。家庭出身和经历使大仲马形成了反对不平、追求正义的叛逆性格。

大仲马自学成才,一生写的各种类型作品达300卷之多,主要以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大仲马的剧本《享利第三及其宫廷》(1829)比雨果的《欧那尼》还早问世一年。这出浪漫主义戏剧,完全破除了古典主义“三一律”。

大仲马小说多达百部,大都以真实的历史作背景,以主人公的奇遇为内容,情节曲折生动,处处出人意外,堪称历史惊险小说。异乎寻常的理想英雄,急剧发展的故事情节,紧张的打斗动作,清晰明朗的完整结构,生动有力的语言,灵活机智的对话等构成了大仲马小说的特色。最著名的是《三个火枪手》旧译《三剑客》,(1844)、《基督山伯爵》。

大仲马被别林斯基称为“一名天才的小说家”,他也是马克思“最喜欢”的作家之一。

沈从文
作者简介:

(1902~1988)现代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休芸芸等。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苗族。1918年小学毕业后随本乡土著部队到沅水流域各地,随军在川、湘、鄂、黔四省边区生活,开始接触中外文学作品。1923年到北京自学并学习写作。曾去北京大学旁听。 1924年后开始发表作品,并与胡也频合编《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28年到上海与胡也频、丁玲编辑《红黑》、《人间》杂志。翌年任教于中国公学。1930年起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任教。1934年起编辑北平和天津的《大公报》副刊《文艺》。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胜利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编辑《大公报》、《益世报》等文学副刊。从192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集《鸭子》开始,沈从文出版了7O余种作品集,被人称为多产作家。至40年代刊行的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如蕤集》、《八骏图》,中篇小说《一个母亲》、《边城》,长篇小说《旧梦》、《长河》,散文集《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等。他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代表作《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他的创作表现手法不拘一格,文体不拘常例,故事不拘常格,尝试各种体式和结构进行创作,成为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文体作家”。他的散文也独具魅力,为现代散文增添了艺术光彩。一些后来的作家曾深受他创作风格的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沈从文被安排到中国历史博物馆,从事文物、工艺美术图案及物质文化史的研究工作。1957年放弃了文学生涯。1978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任研究员,致力于中国古代服饰及其他史学领域的研究。研究成果有《唐宋铜镜》、《龙凤艺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学术著作。1980 年曾应邀赴美国讲学,1982年增补为中国文联委员。沈从文的著作除前面列举的外,还有论文集《沫沫集》、《废邮存底》、《云南看云集》,批评专集《现代中国作家评论选》,以及多种沈从文的选集和多卷本《沈从文文集》等。

莫泊桑

(1850~1893)
作者简介: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说,他的文学成就以短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

莫泊桑出身于一个没落贵族之家,母亲醉心文艺。他受老师、诗人路易·布那影响,开始多种体裁的文学习作,后在福楼拜亲自指导下练习写作,参加了以左拉为首的自然主义作家集团的活动。他以《羊脂球》
(1880)入选《梅塘晚会》短篇小说集,一跃登上法国文坛,其创作盛期是80年代。

10年间,他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一生》(1883)、《俊友》(1885)、《温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我们的心》(1890)。这些作品揭露了第三共和国的黑暗内幕:内阁要员从金融巨头的利益出发,欺骗议会和民众,发动掠夺非洲殖民地摩洛哥的帝国主义战争;抨击了统治集团的腐朽、贪婪、尔虞我诈的荒淫无耻。莫泊桑还创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说,在揭露上层统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会风气盼同时,对被侮辱被损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

短篇的主题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讽刺虚荣心和拜金主义,如《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写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赞颂其正直、淳朴、宽厚的品格,如《归来》;第三是描写普法战争,反映法国人民爱国情绪,如《羊脂球》。

莫泊桑短篇小说布局结构的精巧。典型细节的选用、叙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笔,都给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

http://www.oklink.net/newzj.htm去看看,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