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dj战歌:毛泽东的“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出自哪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8 02:07:09
现在非常需要,希望你们能够提供一下。。

出自《七律·到韶山》

七律·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注释

1、别梦:指离别之后,不能忘怀,家乡与故人常出现在梦中。张泌《寄人》诗:“别梦依稀到谢家。”依稀:仿佛、隐约,不很分明。咒:诅咒、痛恨,这里只是恨的意思。逝川:流去的水,比喻流逝的光阴。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十一:“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2、故园:故乡,指韶山。

3、红旗:革命的旗帜,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农奴:本指封建时代隶属于农奴主、没有人身自由的农业劳动者,此处借指旧中国受奴役的贫苦农民。戟:古代的一种刺杀武器。

4、黑手:指封建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及其代表国民党右派等黑暗势力的魔掌,喻反动派。高悬:高高举起。霸主鞭:指反革命武装,即蒋介石反动武装。

5、为有:因为有。多:增强激励。敢教:能令、能使。

6、日月换新天:谓半封建半殖民地韵旧中国变为社会主义的新中国。

7、喜看:高兴地看到。菽:豆类的总称。千重浪:一层层波浪,喻指随风起伏的大片庄稼。

8、英雄:此指新中国的农民。下夕烟:从黄昏时的炊烟和暮霭中归来。 

译文

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我的故乡啊与你一别已过了三十二年。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皮鞭。

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扩展资料

这首七律,记述了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高远的思想境界。

这首诗虽然写的是韶山,但实际上概括了中国,事实上中国各地的情况都和韶山一样,中国的人民都是经历过血和火的考验,终于迎来了新中国成立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七律·到韶山



这句诗出自《七律·到韶山》,是现代诗人毛泽东所做的一首七律。

意思是: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但我才敢让天地翻覆换个新的样。

这一句体现的是悲与愿,那种为了生存与信念义务反顾投身革命的使命感和大无畏精神,真真让人读来既心痛又壮志豪迈。

扩展资料:

这首词,是毛泽东1959年回到韶山老家时触景思人、百感交集中回忆1927年参加农民革命运动后离开韶山冲,一别三十二年间对中国革命历程的感悟而作。

1959年6月25日下午5时许到达后,晚上自费设便宴请亲戚、烈属、老地下党员、老农协会员与老赤卫队员叙旧言欢。客人散去,毛泽东诗思如潮,浮想联翩,于是这首《七律·到韶山》问世了。

在革命战争时期,他的妻、弟、妹、儿、侄等六位至爱亲人先后为这个大时代献出了生命,写词时,想念亲情之沉痛,感慨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深情悲壮。

悲怆才起又笔锋一转,鼓起了革命军人誓为改天换地的那股子激昂豪迈勇猛向前的精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七律·到韶山

出自毛泽东的七律·到韶山,原文如下:

七律·到韶山

[现代]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译文

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我的故乡啊与你一别已过了三十二年。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皮鞭。

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扩展资料:

【赏析】

1911年,毛泽东第一次走出故乡韶山到长沙求学。临行时他还改写了一首诗以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这一年他只有十七岁。1959年,毛泽东回到久违的故乡,又写了一首诗抒发情怀,此时他已是六十六岁的老人了。久别回乡,且有是老大还家,人世沧桑怎能不引起诗人的无限感慨!

自古以来以老大还家为题材的诗篇数不胜数,感旧伤时是这类作品的共同基调。而毛泽东作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心里装着亿万中国人民,他所关心的首先是革命事业。这手七律诗就鲜明地体现着他那高远的思想境界。

首联“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表明诗人对故乡怀有一片深情,也交代自己离别故乡已经很就了。“逝川”指三十而年前的岁月。“咒”字是对时间流逝之快的感叹,这个动词炼得极好,十分新警。

颔联紧接上文“三十二年前”,是对1927年大革命是的历史情景的回忆:“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红旗”和“黑手”,在视觉色彩和感情色彩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当时阶级斗争的尖锐激烈。1926年至1927年,随着北伐战争的进展,农民运动也掀起了高潮,。也就在1927年,蒋介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湖南也发生了“马回事变”。

一时间反革命势力群魔乱舞,向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大开杀戒。但是无论敌人怎样嚣张,革命者都不会被吓倒。“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战友们的牺牲,更加激起革命者对敌人的仇恨和推翻反动统治的决心。颈联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含义深刻。首先,它概括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精神。数十年来,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战士为了人民的事业,为了中国革命而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这两句诗饱含着诗人对烈士们的深切怀念。

此外,这两句诗还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教育和启迪着当代人:新中国是无数的先烈和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它来之不易,应当倍加珍惜。在写法上,诗人采用了因果关系的句式来表现革命者的崇高精神,它是议论,也是抒情。“敢教日月换新天”是对上句“壮志”的具体说明。两句的重心集中在一个“敢”字。敢是胆量,是勇气,是革命精神的具体体现。诗人采用这样的句式结构,不仅能突出革命者志向的具体内涵,而且也能突出革命者志向的崇高伟大。

如果说“红旗卷起农奴戟”是用凝重的笔调描写了革命者的行动,那么这浪句就是用高亢的笔调描写了革命者的精神。

最后,诗人从历史的万千追忆中转回到现实。眼前的现实正是革命者孜孜追求的“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首联中“咒”字所表达的是诗人对时间飞快流逝的怅恨之情,在这里已完全被“喜”字的欢快情绪所代替了。

“遍地英雄”是昔日农奴的后代,也是革命者的后代,他们继承先辈的遗志,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来了韶山的丰收景象。他们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理所当然也是英雄。毛泽东亲眼看到革命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心里怎能不激动?

出自《七律·到韶山》。
拓展资料:

1、原文:
《七律·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2、释义:离别后多少梦境在诅咒岁月的流逝,我的故乡啊与你一别已过了三十二年。红旗漫卷吹动农民的武装,而敌人却高高举起霸主的皮鞭。因为太多的壮志才会有牺牲,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换一副新颜。再喜看大片庄稼如浪涛滚滚,尽是农民英雄们在暮色中收工归来。
3、赏析: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革命人民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风貌,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高远的思想境界。
4、诗人介绍: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毛泽东诗集>里的:
七律 到韶山
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年了。

别梦依稀咒逝川,
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
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
遍地英雄下夕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