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联合光电好不好:介绍一下吕淑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2 06:26:23

吕叔湘
  (1904—1998)著名语言学家。江苏丹阳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1936年考取江苏省公费赴英国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学习。1938年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大学、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学校从事教学和研究。1950年至1952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7年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1976年至1985年任《中国语文》杂志主编,1980年至1985年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0年当选为美国语言学会荣誉会员。1987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荣获首次吴玉章奖特等奖。1991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在云南大学任教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有关汉语语法的文章,从此走上了语言研究的道路。在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吕叔湘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语言教学、语言研究和语文知识的普及工作,他辛勤笔耕,共出版专著和编译20余种,发表论文和其他文章600余篇。

  前期代表性的语法学著作是《中国文法要略》是他的成名之作。当时经历了从马建忠《马氏文通》(1898)到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和建立汉语语法体系的草创阶段,汉语语法学界深感模仿拉丁语法或英语语法而构筑的框架多有方枘圆凿之弊。“努力寻求中国文法的特点”成了当时的呼声。《要略》对以后的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80年代中,吕发现《人民文学》上的错误实在太多,愤愤不平地写信去一一订正。杂志上于是发表了一封短信,一本正经地向吕叔湘表示谢意,可是这封短短的感谢信,竟然也是错误不断,甚至把吕的名字写成了“吕淑湘”。

吕叔湘为人认真,叶至善说,文章经过吕叔湘的法眼,心里可踏实许多。叶圣陶家无论是谁,看到文章里的错字病句,就忍不住说:“要是吕先生看到了,肯定气得够呛!”吕的一生,都在和不健康的语句作斗争,努力维护着汉语的纯洁。80年代中,吕发现《人民文学》上的错误实在太多,愤愤不平地写信去一一订正。杂志上于是发表了一封短信,一本正经地向吕叔湘表示谢意,可是这封短短的感谢信,竟然也是错误不断,甚至把吕的名字写成了“吕淑湘”。

(据《非常道》,余世存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标题为本站所加。)

(1904—1998)著名语言学家。江苏丹阳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1936年考取江苏省公费赴英国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学习。1938年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大学、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学校从事教学和研究。1950年至1952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7年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1976年至1985年任《中国语文》杂志主编,1980年至1985年任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0年当选为美国语言学会荣誉会员。1987年获得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荣获首次吴玉章奖特等奖。1991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在云南大学任教期间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有关汉语语法的文章,从此走上了语言研究的道路。在7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吕叔湘一直孜孜不倦地从事语言教学、语言研究和语文知识的普及工作,他辛勤笔耕,共出版专著和编译20余种,发表论文和其他文章600余篇。

前期代表性的语法学著作是《中国文法要略》是他的成名之作。当时经历了从马建忠《马氏文通》(1898)到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1924)和建立汉语语法体系的草创阶段,汉语语法学界深感模仿拉丁语法或英语语法而构筑的框架多有方枘圆凿之弊。“努力寻求中国文法的特点”成了当时的呼声。《要略》对以后的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