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 电影 2009迅雷:变装的爱好是怎么形成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7 21:25:16
谁能给各科学的解释!

这是个心理问题,很多都是从小心理发育不太健全造成的,但也有成年后发展起来的。

通常易装癖指的是这种变态的病状还比较轻,他们从性别上仍然认同自己原来的性别,并不想改变它,只是喜欢穿异性的服装,以获得精神上解脱甚至性上的快感。

但如果这种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其中有的人就会想改变自己的性别,从本质上认为自己应该是另一种性别。他们可能不仅仅是自娱自乐,他们会以异性的心态和状态来生活,而进入社会。强烈者可能会要求变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类人应该患有心理疾病,但这类人一般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而且据科学调查发现,男性患有此类病的比率比较高,多多少少有点征状的都算上的话,应该约有10%左右。张国荣就属于这类人。

同性恋,与上述人等是有本质区别的。同性恋只是对爱与性的对象的性别取向问题,并不涉及到对自身的性别取向问题。当然,上述易装癖或易性癖中,也不乏同性恋者,毕竟他们以为自己是另外一种性别。

这种行为通常表现为以与异性相关的风格或方式穿着和行动。易装癖者很可能会被看成性倒错者,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易装癖更多地限定于男扮女装,女性穿着、行为的男性化普遍是可以容忍的,但男性表现出来的女性行为特征却常常被视作一种病态,这反映出人们观念上对男、女性别存有区别对待。

早在1910年,Hirschfeld就发现有些人长期以异性的角色在生活,但他的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50年代,易装癖者还一直被当成在同性恋中扮演异性的一方,作者认为这是一种误解。50年代,另一位学者Money开始从事性别身份的研究,他注意到那些性别角色与最初的性别定位有冲突的人,即性别错位现象,引发了变性是否可行的讨论。到了60年代,出现了一个特别的社团,它的成员声称易装癖与性向无关,而纯粹是他们内在的女性特质的一种表现方式,也因此他们自称是“异性恋的易装癖者”。

作者引用Bancroft在1989年对易装癖的定义作为这一部分的总结——易装癖就是人以双重性别角色生活,一部分时间里扮演男性,在另一部分时间里扮演女性。这个定义淡化了性取向的色彩,这正是作者想要的,因为接下来要讨论的是易装癖产生的原因,作者认为它与性别特性而不是性取向相关。

作者先引用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承认生物学特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起主要作用,并认为简单地将易装癖归因于生物学给人们带来了逃避责任的借口,也给了社会规避这些问题的理由。

我们知道,基于遗传基因与外界环境复杂的交互影响,每个个体生就与众不同。易装癖真正的原因在于人的个性受到压抑。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作者引入了“权威”这一概念。权威可能来自政府、双亲、老师、社团或是文化群体等等。种种权威迫使人们服从并采纳特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当我们还小的时候,权威就把我们的行为和知觉限制在窄小的轨道中,这当然也包括我们的性别取向。刚一出生,医生就根据生殖器外观为某人贴上性别标签,从此,某人的行为就要符合这一性别角色,否则会相应地受到抑制;并据此识别他人的行为角色。人们就这样在成长中一步步确定并巩固自己的性别角色。基于此,作者提出“性别模式”(Gender Schema)一词比“性别身份”(Gender Identity)更适合于表述性别形成的过程。由于权威并不能完全抹杀个性,于是,每个人的性别塑造都有一个“度”(degree),这与自身的观念相关,也同样受到不同的社会、文化、家庭等的影响。在生就的性别角色和个人情感之间的冲撞中,真正的性别角色逐渐成形。有的人适应良好,就是所谓正常形态的性别角色;有的人却无法调和这种矛盾,而权威又只允许两种可能的性别模式,他只有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以释放受到压抑的个性,常见的表现便是易装癖。在这里,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角度,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易装癖,也有助于解释其他种种所谓人的“异化”现象。

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案——不再区分纯粹的男与女,而把人视为基于遗传因素、成长经验、社会观念等的多样性的统一体。他呼吁无论小孩还是成人,社会都应该把他当成有价值的个体,为他的个性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最后,作者描述了这样一个理想的未来:男与女的区别仍然存在,但性别的界限是模糊的,人们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性别模式。显然,这对于解决其他表现形式的“异化”现象同样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