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201股票行情000725:听说安史之乱时吐火罗和西域九国的军队来帮助唐朝平乱,不知这西域九国是那九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7 01:20:26

753年前后,正是唐朝经营西域的全盛时期,但是此后随着国内政局的的剧烈变化,唐朝在西域的势力也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了低谷。755年(天宝十四载),唐朝国内爆发了有名的安史之乱,由唐朝蛮族将领安禄山、史思明率领的东北边疆叛军长驱南下,攻陷东、西两京,唐玄宗怆惶逃出长安,南下四川盆地。玄宗的儿子肃宗在灵武继位之后,调集西北边军勤王平叛,守卫西域的安西、北庭节度使属下的边兵也被大批调往内地。
据记载,756年(至德元载)有三支西域唐军被调回内地,其中李嗣业、段秀实率精兵五千,"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率兵七千,马磷精兵三千,三支军队共一万五千人返回凤翔,参加了收复长安的战争,以后在此基础上组成了战斗力很强的镇西北庭行营。(见《新唐书》各人传记) 除了西域边兵之外,唐朝还征发了西域各国本地的军队帮助平叛。《资治通鉴》卷218记载,756年肃宗在征发拔汗那兵马的同时,又使拔汗那"转谕城郭诸国,许以厚赏,使从安西兵入援。"明确见于记载的有于阗王尉迟胜率领的本国兵马五千(《旧唐书·尉迟胜传》)。另外与拔汗那一起发兵的还有大食等国。最晚到757年(至德二年)正月以前,他们就已经行进到了河西地区(《资治通鉴·卷219》)。到了758年(乾元元年)秋天,吐火罗叶护乌那多与西域九国首领来朝,请求"助国讨贼",肃宗派他们赴朔方行营效力[《册府元龟》卷973 《肋国讨伐》,参见《新唐书·吐火罗传》]。西域边兵大批内调,对平定安史之乱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却大大削弱了唐朝在西域的势力。 这时西域的外部威胁主要是大食和吐蕃,西域防御能力的衰退,给他们提供了入侵的时机。但是大食势力并没有趁机东进,而是派兵助唐叛乱,这说明大食从一开始就无意(或无力)进入葱岭以东的地区。对吐蕃而言,这时唐朝不仅仅是撤回了安西、北庭的边兵,而且也调回了陇右、河西防备吐蕃的军队,入侵陇右、河西要比进攻西城便捷得多,也有利得多,于是吐蕃大举进攻河西。在这种形势之下,西域反而得以保全,孤军坚守了将近半个世纪之久。

  这里强调一下,唐朝是强盛的时候发生的安史之乱,后果是藩镇割据,而辛亥革命后的状况比这个还惨,外国人把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定义为中国最黑暗的时期。安史之乱反映了唐朝对地方军阀控制不利,这个祸根要往上查,不能只怪唐玄宗。安史之乱造成的人口损失在三千万以上,之后的唐朝人口一直没有完全恢复。其实, 安史之乱之前, 唐朝就已经有了一系列的失败,比如,南诏王国的独立建国,唐朝曾经发动一连串攻击,但每次都在万山丛中被击败,前后共死二十余万人。在云南的南诏王国建国的同时,在遥远的中亚荒漠草原上,唐帝国也受到同样打击。有人说,战争的起因是"高仙芝私自作主贸然出击",或者说,"为了打破阿拉伯的统治,高仙芝以石国(昭武九姓之一)无蕃臣礼节为由,发动了对石国的战争,其实这场战争的实质是为了打击阿拉伯在中亚的势力。"但事实是,引起那场战争不是这么简单的。怛逻斯战役,西方人叫做 The Battle of Talas. 安西战区(新疆库车)司令官高仙芝攻陷石国(乌孜别克塔什干布),俘虏了它的国王和王子。但王子在途中逃走,告诉中亚诸国,高仙芝如何伪订和约,如何乘石国不备发动奇袭,以及如何屠杀老弱和劫掠财物。中亚诸国被高仙芝的卑鄙行为所激怒,但中亚诸国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和唐朝为敌,就向西方的阿拉伯帝国(黑衣大食)求援。阿拉伯帝国于七五一年,与高仙芝的三万余人的洋华混合兵团开战。高仙芝所属的葛罗禄部落派遣军叛变,与阿拉伯内外夹攻,唐帝国洋华混合兵团崩溃。高仙芝狼狈逃回死伤二万余人。 这是一次重要的战役,唐朝的衰败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了,而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安史之乱.

  怛逻斯战役的失败,主要原因是高仙芝的愚蠢,他的行为导致阿拉伯等国形成了联合阵线 ,也许可以说高仙芝是个名将,但这个战役至少说明这个名将有一大污点。 关于双方的军力,双方的主将都是厉害角色,军队数目双方有分歧,中国方面的学者说阿拉伯联军是10万,15万,甚至是20万,唐朝则是3万。西方学者认为阿拉伯联军是7万,唐朝联军是3万。实际上,唐朝和阿拉伯帝国事先并没有开战的意图,导致怛逻斯战役完全是偶然的,是高仙芝的背信和残暴引来了阿拉伯联军,因此,双方的军队数目都不应该超过10万的。唐朝兵力为安西都护府二万汉军,盟军拔汗那以及葛逻禄部一万人。葛逻禄部一万人叛变,唐朝最后损失两万,也就是说,唐朝几乎全军覆没。葛逻禄部的叛变是因为战争在5天后,唐朝已经显露败相,所以叛变。 而国内学者却把阿拉伯军队说成是15~20万,或者,把战败责任推给了葛逻禄部的叛变, 给唐朝遮羞,正如那些所谓历史学者贬低隋朝,丑化清朝,以"创造"出唐朝的伟大一样。

  为了给唐朝的失败遮羞,有人是这样说的:“唐与大食七次有记载的较大战役,打了个6:1,大食人撞得个头破血流。很多人总是拿怛罗斯说事,那战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安史之乱紧接其后,大唐抽调西域兵力回去镇压叛军,连高仙芝都被抽调而去,后被老年昏庸的玄宗斩首,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 对此作者真的佩服,最后是谁丢了那么多的土地啊? 人家失败1000次但最后得到土地也是胜利啊,作者竟然还在意淫。据国外史学记载,怛罗斯之战(The Battle of Talas River ,751 AD),是唐朝和阿拉伯帝国之间唯一的一次主要战争。此战在西方是出名的,但出名的不是那场胜利,当时的阿拉伯帝国都没怎么记载这个战役,可是,这个战斗中,阿拉伯人俘虏了会造纸的工匠,造纸术就这样传到阿拉伯,再由阿拉伯帝国传给罗马帝国,造纸术加速了西方的文明进程,唐朝的军事失败不算什么,但却为中国后来造就了强大的敌人,唐朝的罪孽深重。在中国,此战根本谈不上什么出名,因为,中国的历史学家或者不提或者淡化 。

  在东北,云南,西北的三次重大失败,导致唐朝衰落.而安史之乱彻底的摧毁了唐朝,首都被占,宫殿被毁。总之,唐朝是不错的,但远没有教科书上吹的那么厉害,唐朝的黄金时代到此结束。

  关于安史兵变,唐王朝第九任皇帝李隆基本来是一个英明人物,但他却在位四十五年,任何英明人物掌握无限权力如此之久,都会堕落。他六十岁时,把他一个儿子的妻子,二十六岁的杨玉环召唤进宫陪他上床,封为贵妃。杨玉环的堂兄杨国忠弄权,杨国忠向范阳战区的节度使安禄山索取巨贿,他一口拒绝。杨国忠不能忍受这种轻蔑,遂决心打击他,诬蔑安禄山谋反,向李隆基一再告密,后来,杨国忠派遣警备部队包围安禄山在长安的住宅,逮捕他的宾客,全部处死。安禄山愤怒,他知道向皇帝申诉没有用,所有的奏章都不能越过宰相这一关,他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叛变,他决定叛变。率领洋华混合兵团十七万人南下,宣称讨伐杨国忠。杨国忠得到消息,大为兴奋,因为事情终于证明他料事如神,可以顺理成章地把安禄山缉拿归案。不过安禄山的洋华混合兵团却一路势如破竹,深入六百公里,渡过黄河,攻陷洛阳。七五六年再向西进击,攻陷潼关。李隆基从长安仓促逃出,逃到了距长安只六十公里的马嵬坡(陕西兴平西),愤怒的禁卫军包围行宫,把杨国忠杀掉,屠灭他的全家,包括他的儿女和杨玉环两位拥有极大权力的美丽姐妹。为了防备复仇,禁卫军要求李隆基处置杨玉环,李隆基只好把她绞死。但李隆基仍然贪婪不肯放弃宝座,他的儿子李亨不能忍受,径行奔向西北五百公里外的灵武郡(宁夏永宁西南),宣布即位,遥尊逃到成都的李隆基为太上皇。

  李亨手下没多少兵力,二十万精兵早先大都死在云南了。于是,向回纥汗国乞援,付出的报酬是:收复长安时,所有美女和财产,任凭回纥奸淫烧杀和掳掠回国。七五七年,回纥兵团收复长安,在李亨的儿子李豫一再要求下,回纥答应等收复洛阳时再践约。李豫的理由是,如果在长安即行烧杀掳掠,洛阳人民必定恐慌,势将为安庆绪死守。后来,洛阳被收复时,那些日夜盼望政府军的人民,却发现政府军如此狰狞。
  安禄山兵变由于他的大将史思明在范阳(北京)投降而结束,历时三年零五个月。可是李亨没有度量容纳这个叛将,秘密计划把史思明杀掉。阴谋不幸泄露,史思明再度叛变,攻陷洛阳。这时,唐王朝皇位已由李豫接任,他用他父亲李亨同样的条件,再向回纥汗国乞援。七六二年,回纥军团收复洛阳,洛阳遭到第二次恶运,距上次恶运仅只五年。洛阳的妇女儿童在恐惧中涌向圣善寺和白马寺躲避,希望佛祖的神灵保护。结果回纥纵火焚烧,一万余人全被烧死,大火数月不熄。繁华盖世的东都,再罹浩劫,从此一百年间,一片荒凉。唐政府的军队也效法回纥,兵锋所至,对自己的同胞,比回纥兵团还要凶暴。黄河流域数百公里,残存的人民,用纸张糊作衣服,苟延求生。

  也许有人会问,我说的盛唐是唐朝的一个最垃圾时期,而不是唐朝最强盛时期。这个是不对的,安禄山兵变前,已经有三次重大失败,东北的安禄山被契丹打败;云南的南诏王国建国,并消灭唐朝军队20万;中亚草原上,唐朝名将高仙芝被阿拉伯帝国打败,中国被赶出了西域,汉朝和隋朝开发的丝绸之路中断。唐朝的盛世要是那么强,怎么会被一个安禄山兵变彻底催毁了呢? 连同安禄山兵变,共历时九年,死亡三千万以上。 总之,唐朝给中国带来过辉煌,也给中国带来过黑暗。 但是, 中国的历史学家们大肆吹捧辉煌, 而淡化或者不提唐朝给中国带来过黑暗。

  除了西域边兵之外,唐朝还征发了西域各国本地的军队帮助平叛。《资治通鉴》卷218记载,756年肃宗在征发拔汗那兵马的同时,又使拔汗那"转谕城郭诸国,许以厚赏,使从安西兵入援。"明确见于记载的有于阗王尉迟胜率领的本国兵马五千(《旧唐书·尉迟胜传》)。另外与拔汗那一起发兵的还有大食等国。最晚到757年(至德二年)正月以前,他们就已经行进到了河西地区(《资治通鉴·卷219》)。到了758年(乾元元年)秋天,吐火罗叶护乌那多与西域九国首领来朝,请求"助国讨贼",肃宗派他们赴朔方行营效力[《册府元龟》卷973 《肋国讨伐》,参见《新唐书·吐火罗传》]。西域边兵大批内调,对平定安史之乱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却大大削弱了唐朝在西域的势力。
  这时西域的外部威胁主要是大食和吐蕃,西域防御能力的衰退,给他们提供了入侵的时机。但是大食势力并没有趁机东进,而是派兵助唐叛乱,这说明大食从一开始就无意(或无力)进入葱岭以东的地区。对吐蕃而言,这时唐朝不仅仅是撤回了安西、北庭的边兵,而且也调回了陇右、河西防备吐蕃的军队,入侵陇右、河西要比进攻西城便捷得多,也有利得多,于是吐蕃大举进攻河西。在这种形势之下,西域反而得以保全,孤军坚守了将近半个世纪之久。
  到763年(广德元年)时,吐蕃军队已经尽陷兰、廓、河、都、洮、岷、秦、成、渭等州,占领了河西、陇右的大部分地区(《资治通鉴·卷223》)。此后西域守军与内地的联系断绝,但仍然奉唐正朔,坚守西域(吐鲁番出土的《高耀墓志》(发掘简报见《西域社会科学》1985年,第4期)有广德四年(相当766年)年号。实际上广德只有两年(763-764年),765年代宗改元永泰(765-766年)。墓志仍然沿用广德年号,说明在765年以前就己失去联系,不知长安改元永泰。)。而且四镇在这时还保持着一定的兵力,765年(永泰元年)左右,河西唐军抵挡不住吐蕃的进攻,遣使前往四镇,"索救援河西兵马一万人"(敦煌文书P.2942《河西节度使判集》),这至少说明西域的形势这时要比河西稳定得多。
  大概到了768年(大历三年)左右,西域守军又与朝廷恢复了联系,(斯坦因在于阗发现的汉文文书中,有大历三年(768)年号。见M.A.Stein,Ancient Kothan,Appendix A:Chinese Documents From the Danda-Uillq,Niya and Ender, No.1)朝野上下对他们"忘身报国"的精神感动得"酸鼻流涕"、庸代宗下诏褒奖,并向西域唐军通报内地情况,赞扬他们"不动中国,不劳济师,横制数千里,有辅车首尾之应。以威以怀,张我右掖,凌振于绝域,烈切于昔贤。微三臣(指河西节度使周鼎、安西、北庭都护曹令忠、尔朱某)之力,则度隍逾陇,不复汉有矣(《唐大诏令集》卷116常衮《喻安西北庭诸将制》。据岑仲勉研究(《西突厥史料补阙及考证》第104页),此制文下于大历四年(769)至大历七年(772)之间)。"
  其实就历代原王朝而言,经营西域不外乎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就内部来说,控制了西域既可张扬国威,又保证了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就对外来说,控制了西域就可以牵制和削弱北方游牧民族的势力,并进而保障河西,陇右的安全,防止南、北两个方向游牧民族势力的汇合。吐蕃攻陷关陇之后,已深入唐朝心腹地区,西域地区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战略意义,西域的存亡对整个唐朝边防来说已经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所以西域虽有"奉国之诚",朝廷却因"事势不及相恤",(《全唐文》卷464 《慰问四镇北庭将吏敕书》)不得不采取了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

安史之乱时期的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的一些小国被称为“昭武九姓”,包括康、安、石、曹、米、何、史、火寻、戍地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