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4狐仙居 明珠有泪:曹操的生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17:40:16
有知道的曹迷回哈~谢谢啦~~~~~~~~~

曹操
性别:男
年龄:42
身高:168
体重:65
武器:佩剑【倚天】
描述:具有君主的气质,威严、不苟言笑,略带阴骘,枭雄。
简介:曹操,字孟德,魏王。人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黄巾大乱之时,以骑都尉身份参加讨伐从此显露头角。董卓作乱,招集关东义军讨伐。董卓死后,纵横乱世,南征北战,扫平北方各路豪强,奠定魏国的基础。
角色:重要NPC,玩家不能扮演。
人物造型与特点:头戴冕冠。以黑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后世的“允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身穿天子袍服。袍服一直被当作礼服。袖口有明显的收敛,领、袖都饰有花边。袍服的领子以袒领为主,大多裁成鸡心式,穿时露出内衣。服装上的纹样大多采用同时期的砖画和漆画。

人物背景简介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县)。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曹操早年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后迁顿丘令,征拜议郎。他在参与打击黄巾起义的战争中开始建立自己的军事力量,东汉初平三年占据兖州,编成“青州兵”。汉献帝初参加讨伐董卓的战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献帝迁都许昌,受封大将军及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斗争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曹操实行屯田,兴修水利,恢复了战乱中严重破坏的农业生产。他用人强调唯才是举,打破了两汉的世族门第观念,得到中下层人士的拥戴。
??曹操出生于一个宦官集团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他在济南任国相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打击豪强的措施,使济南的政治清明了很多,社会风气也大有好转。曹操一生中,南征北战,实现了中国局部统一,给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同时,他大办屯田,兴修水利,减轻租赋,打击豪强,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任人唯贤,赏罚严明,澄清吏治,巩固统治。曹操对文学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的文章质朴刚健、简约明快。他的诗篇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如历来传诵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诗句,洋溢着积极的进取精神。曹操是一个有多方面成就的历史人物。他虽然镇压过农民起义,但他统一了北方。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鲁迅曾经对他作过这样的评价: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曹操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虽然没当皇帝,但自196年迎献帝都许,直到220年去世,牢牢把持了东汉朝政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没有名号的皇帝。

曹操是卓越的军事家,他精通兵法,在汉末征战群雄的战争中,他用兵用计,胜人一筹,多次取得胜利,尤其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曹操善于用人,招揽贤能之士,凡能治国用兵者,都尽力网罗,他手下“猛将如云,谋臣如雨”,人才济济。

曹操喜文学,其诗作慷慨悲凉,颇具感染力,不少名篇传留至今。他与其子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对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曹操之所以成为历史上杰出的人物,还由于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在汉末天下大乱之时,他始终以汉相自居,坚持不称帝。曹操晚年,已经占据了东汉十三州的九州,称帝的时机已经成熟,但仍然执行“奉天子以令不臣”的策略。孙权写信劝他称帝,曹操说:“是儿欲著吾炉火上邪!”意思是,这小子要把我放在炉火上烤!曹操始终不称帝,并非他不愿意当皇帝,只是他冷静地分析了形势,以天下为己任,以理智克服了个人的欲望。曹操始终奉行汉朝正朔,避免了天下再度陷入混乱,他曾说:“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曹操不称帝,虽然是一种政治谋略,但更主要的是出于自己的理想主义。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说,春秋时齐桓、晋文“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表明“以大事小”,可谓至德。曹操心目中有一系列理想人物,如周公、管仲等。他称赞周文王说:“周西伯昌,怀此圣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修奉贡献,臣节不坠。”曹操对周文王情有独钟,在很大程度上是他的功业与周文王有较多的可比性。然而,周文王被后世儒家美化为“圣德之君”,曹操却被视为“汉贼”,周瑜就说曹操:“虽名托汉相,其实汉贼也。”周瑜是曹操的政敌,当然不会说曹操好话。用今天的眼光看,曹操身上虽然有不少污点,但他的一生,为平定天下而南征北伐;为吸引人才不遗余力;为发展文化,精心创作。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矢志不渝,充分体现了政治家的情怀。曹操始终是的理想主义者,又具有坚定的实践精神。

我们应该剥去对曹操的种种歪曲之词,还原真实的曹操。可以说,他是一位对中国历史有重要贡献的政治家,胸怀博大的理想主义者。用《三国志》作者陈寿的话说:“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曹操 - 个人档案
个人资料 性别 男
籍贯 [兖州]沛国谯县 [今安徽亳州]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 魏王 丞相 谥曰武
家族资料 父亲 曹嵩
母亲 未知
配偶 卞氏
兄弟姐妹 曹彬 曹德
子女 曹植 曹彰 曹昂 曹冲 曹熊 曹丕 曹宇
相关人物 袁绍 周瑜 刘备
曾效力过的势力 东汉 魏

曹操 - 简明历史传记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统一了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戎马一生。曹操父亲曹嵩为宦官曹腾养子,曹腾为汉相曹参之后。曹操谥武王,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曹操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

曹操 - 简明演义传记

曹操是西园八校尉之一,曾只身行刺董卓,失败后和袁绍共同联合天下诸侯讨伐董卓,后独自发展自身势力,一生中先后战胜了袁术、吕布、张绣、袁绍、刘表、张鲁、马超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但是在南下讨伐江东的战役中,曹操在赤壁惨败。后来在和蜀汉的汉中争夺战中,曹操再次无功而返。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封曹操为魏武皇帝。

曹操的历史评价

◆陈寿:“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閴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王沈: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魏书》

◆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诗品》

◆许子将: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魏书》

[公元175年] (熹平四年)</P><P> 曹操被举为孝廉,授洛阳北部尉,再改任顿丘令,后被征召为议郎。</P><P> [公元184年] (中平元年)</P><P> 汉灵帝封曹操为骑都尉,在颍川一带(今河南禹县)镇压黄巾起义。</P><P> 因军功升迁济南相,任职三年,惩治贪官污吏、禁绝淫祀。</P><P> [公元187年] (中平四年)</P><P> 曹操得罪权贵,被降为东郡太守,于是称病辞官。</P><P> 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人谋废灵帝,邀请曹操同反汉帝,曹操拒绝。</P><P> [公元188年] (中平五年)</P><P> 曹操被任命为拱卫京师洛阳的西园典军校尉。</P><P> [公元189年] (中平六年)</P><P> 董卓入朝专权,表曹操为骁骑校尉,曹操拒绝董卓拉拢,易名出关,中途被捕,后被释放,至陈留招揽义兵,准备讨伐董卓。</P><P> 十二月,曹操起兵于己吾县(今睢县东南),兵卒五千人。</P><P> [公元190年] (初平元年)</P><P> 正月,袁术、韩馥、孔伷、刘岱、王匡、袁绍、张邈、桥瑁、袁遗、鲍信响应号召同时起兵讨伐董卓,推袁绍为盟主,曹操任奋武将军。</P><P> 二月,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诸侯联军观望不前,唯曹操孤军奋战,败于董卓部将徐荣,曹操中箭伤,力战得脱。</P><P> 诸侯联军分崩离析后,曹操拒绝袁绍拉拢,开始独立发展势力。</P><P> [公元191年] (初平二年)</P><P> 曹操引兵于东郡,大胜黑山贼白绕于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袁绍表曹操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P><P> [公元192年] (初平三年)</P><P> 春,曹操剿灭黑山贼和匈奴于夫罗部。</P><P> 鲍信等人至东郡迎曹操领兖州牧,曹操进兵攻打黄巾于寿张(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南)之东。</P><P> 冬,曹操收黄巾军降卒三十余万,号为青州兵。</P><P> 袁绍袁术兄弟不合,公孙瓒协助袁术,命刘备屯高唐,单经屯平原,陶谦屯发干,曹操与袁绍合力攻打三路军马,获全胜。</P><P> [公元193年] (初平四年)</P><P> 春,曹操屡胜袁术,袁术败走淮北,至夏,曹操还军定陶。</P><P> 秋,曹操军征讨陶谦,连续攻下十多座城池,陶谦守城不敢出战。</P><P> [公元194年] (兴平元年)</P><P> 春,曹操父亲曹嵩被陶谦杀害,曹操欲报杀父之仇。</P><P> 夏,曹军进攻徐州,纵军屠杀数万人,攻拔襄贲(今江苏省涟水县)。</P><P> 吕布与张邈、陈宫等攻打曹操,曹军调头与吕布大战,不敌吕布骑兵,惨败,曹操被烧伤。</P><P> 曹军与吕布军对峙百日余,吕布军粮尽退兵。</P><P> 九月,曹操回军鄄城。<BR> <BR> 十月,曹操军至东阿(今平阴县东阿镇),当年蝗灾频乱,军粮奇缺。</P><P> [公元195年] (兴平二年)</P><P> 春,曹军袭取定陶。</P><P> 夏,曹操用伏兵之计大破吕布军,吕布投靠刘备。</P><P> 八月,曹操军围雍丘(今河南杞县)。</P><P> 十月,汉献帝拜曹操为兖州牧。</P><P> 十二月,攻破雍丘,张超自杀,曹操夷张邈三族。后张邈亦被杀,兖州平定,曹军东略陈地(淮阳等处)。</P><P> [公元196年] (建安元年)</P><P> 春正月,曹操军攻取武平。</P><P> 曹操遣曹洪西迎汉献帝,因兵乱未成。</P><P> 二月,曹操进军讨破汝南、颍川黄巾军何仪、刘辟、黄郡、保曼等,汉献帝拜曹操为建德将军。</P><P> 六月,汉献帝假曹操节钺,录尚书事。</P><P> 九月,汉献帝加封曹操为大将军,封武平侯。</P><P> 曹操迫使汉献帝迁都许(今河南许昌),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总揽朝廷军政大权。</P><P> 十月,曹操征讨杨奉。</P><P> 曹操让大将军与袁绍,自任司空,行车骑将军。</P><P> 曹操开始屯田。</P><P> 刘备军被吕布打败,曹操收纳刘备。</P><P> [公元197年] (建安二年)</P><P> 春正月,曹操攻打宛城,张绣投降,后又反悔,与曹军交战,曹军战败,曹操中流矢,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战死。</P><P> 曹操引兵还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后击破张绣军,归还许都。</P><P> 袁术欲称帝,曹操出兵与袁术军交战大胜;后数遭刘表、张绣军侵袭。</P><P> 十一月,曹操亲自南征到宛城,胜刘表军,攻取湖阳、舞阴。 (湖阳、宛亦为今河南湖阳、宛)</P><P> [公元198年] (建安三年)</P><P> 春正月,曹操回军许,初置军师祭酒。(中、前、左、右军师等)</P><P> 三月,曹操军围张绣于穰(今河南邓县)。</P><P> 五月,刘表遣兵救张绣,曹军前后受敌,于是深夜凿险为地道,过辎重,设奇兵,大破张刘联军。</P><P> 吕布部将高顺打败刘备,九月,曹操亲征吕布。</P><P> 十月,曹军屠戮彭城(今徐州),围攻下邳(今徐州东)。</P><P> 曹操用荀攸、郭嘉计策,决泗、沂之水灌城,一月有余,下邳城破,曹操处死吕布、陈宫等人,收降臧霸等将。</P><P> [公元199年] (建安四年)</P><P> 四月,曹操进军临河(今内蒙古临河县),大破眭固等人。</P><P> 八月,曹操进军黎阳(今今河南浚县)。</P><P> 九月,曹操返回许都,分兵守官渡。</P><P> 十一月,张绣投降,被封为列侯。</P><P> 十二月,曹操兵发官渡。</P><P> 庐江太守刘勋率众降,封为列侯。</P><P> 刘备与董承等人密谋,背反曹操,曹军刘岱、王忠部攻打刘备失利。</P><P> [公元200年] (建安五年)</P><P> 春正月,董承等人暗中谋害曹操,失败后被处死。</P><P> 曹军东征刘备,获胜,刘备投奔袁绍,曹操收降关羽、俘获刘备家小,返回官渡。</P><P> 二月,袁绍派遣郭图、淳于琼、颜良等人攻打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袁绍引兵亲至黎阳。 </P><P> 四月,曹军北救刘延,从荀攸计策,于白马大胜袁绍军,斩杀颜良,解了白马之围。</P><P> 袁绍军渡河追击曹军,曹操在延津南用辎重诱敌的计策大破袁绍军,斩杀文丑,还军官渡,袁绍军进保阳武,关羽回归刘备阵营。</P><P> 八月,袁绍曹操联营数十里对峙,袁绍军进临官渡,起土山地道,曹操也做土山地道相应。</P><P> 孙策乘官渡战局动荡,意欲偷袭许都,未出兵即为刺客所杀。</P><P> 曹操用荀攸计,派徐晃、史涣焚毁袁绍运粮车队。</P><P> 十月,袁绍遣车运粮,派淳于琼等五将领兵万余人护送,宿袁绍营北四十里。</P><P> 袁绍谋臣许攸投奔曹操,献计烧粮。曹操自领步骑五千人夜袭淳于琼部,士卒皆殊死战,大破袁绍军,斩杀淳于琼等将。<BR> 袁绍派遣张郃、高览攻打曹操大营,张、高二将闻听淳于琼部被击破,投降了曹操,袁绍军大败,袁绍与长子袁谭等人仓皇北逃。</P><P> [公元201年] (建安六年)</P><P> 五月,袁绍病死。</P><P> 九月,曹操征讨袁绍二子残部,袁谭、袁尚屡败退,固守不出。</P><P> [公元203年] (建安八年)</P><P> 三月,曹军大破袁谭、袁尚军。</P><P> 四月,曹操进军邺(今安阳)。</P><P> 五月,曹军回师许都,留贾信屯黎阳。</P><P> 八月,曹操征讨刘表。袁绍二子相斗,袁谭失利,投靠曹操。</P><P> 十月,曹军复北进,袁尚军挫败。</P><P> [公元204年] (建安九年)</P><P> 二月,曹军攻打邺城。</P><P> 五月,曹操决漳水灌城,城内大半人饿死。</P><P> 七月,曹军大破袁尚援军。</P><P> 八月,邺城告破,曹操斩杀审配,哭祭袁绍,善待袁绍家眷。</P><P> 九月,曹操免去河北赋税一年,汉献帝封曹操为冀州牧。</P><P> 十二月,曹操进军南皮,整顿地方局势。</P><P> [公元205年] (建安十年)</P><P> 正月,曹操军大破袁谭,袁谭战死,曹操平定冀州。<BR> <BR> 四月,黑山贼张燕率兵卒十余万投降曹操,被封为列侯。</P><P> 八月,曹操征讨乌丸。</P><P> [公元206年] (建安十一年)</P><P> 正月,曹操军围壶关征讨袁绍外甥高干,高干败走,后被杀。</P><P> 八月,曹操军东征海贼管承部,获胜。</P><P> [公元207年] (建安十二年)</P><P> 曹操从郭嘉计,北征三郡乌丸。</P><P> 曹军受阻渤海滨,于是率军出卢龙塞(今河北喜峰口至冷口一带),进军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P><P> 八月,登白狼山,乌桓之战曹操军大胜,斩杀乌桓王蹋顿,胡、汉降军二十多万。</P><P> 九月,公孙康杀死袁尚、袁熙,曹操统一北方。</P><P> [公元208年] (建安十三年)</P><P> 正月,曹操回到邺城,造玄武池操练水军。</P><P> 六月,曹操被封为丞相。</P><P> 七月,曹操南征刘表。</P><P> 八月,刘表病亡,幼子刘琮代位,屯居襄阳,刘备屯居樊城。</P><P> 九月,曹操军到新野,刘琮投降,刘备逃至夏口,曹操进军江陵。</P><P> 十二月,赤壁大战,曹操军不习水战,且瘟疫盛行,被孙权刘备联军大败于赤壁,被迫退军。</P><P> [公元209年] (建安十四年) </P><P> 曹操大治水军,巩固自身势力、稳定北方政局,并设扬州郡县长吏,开芍陂屯田</P><P> [公元210年] (建安十五年)</P><P> 冬,曹操作铜雀台。</P><P> [公元211年] (建安十六年)</P><P> 正月,太原商曜等叛乱,曹操派遣夏侯渊、徐晃围破之。</P><P> 三月,曹操派钟繇讨伐张鲁。</P><P> 马超、韩遂举大军叛乱。曹操派曹仁讨伐,马超等人屯居潼关,曹操下令严守不出。</P><P> 七月,曹操西征迎战马超军,派徐晃、朱灵等夜渡蒲孤津,据河西为营。</P><P> 曹操自潼关北渡,马超截击曹军,曹操被校尉丁斐用饵敌之计救回。</P><P> 曹操军拒渭口,多设疑兵,暗中用舟载兵入渭,造浮桥,深夜分兵结营于渭南,马超夜里劫营,被曹操伏兵击破。</P><P> 马超等屯居渭南,向曹操求和,曹操不许。</P><P> 九月,曹操进军渡渭水,离间了马超和韩遂,大胜关西军,马超败走凉州。</P><P> 十月,曹操北征杨秋,围攻安定,杨秋投降。</P><P> [公元212年] (建安十七年)</P><P> 正月,曹操回到邺城。汉献帝命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效仿汉初萧何故事。</P><P> 十月,曹操再次征讨孙权。</P><P> [公元213年] (建安十八年)</P><P> 正月,曹操进军濡须口,攻破孙权江西大营,俘虏孙权军都督公孙阳。</P><P> 合并中国的十四州,改为九州。</P><P> 五月,曹操被封为魏公。</P><P> 七月,曹操开始建魏社稷宗庙。</P><P> 九月,曹操作金虎台,凿渠引漳水入白沟疏通河道。</P><P> 十月,曹操分魏郡为东西部,设置都尉。</P><P> 十一月,曹操初置尚书、侍中、六卿。</P><P> [公元214年] (建安十九年)</P><P> 正月,夏侯渊与马超、韩遂大战,曹军获胜。</P><P> 三月,汉献帝使魏公位在诸侯王上,改授金玺、赤绂、远游冠。</P><P> 七月,曹操再次征讨孙权。</P><P> 夏侯渊平定凉州。</P><P> 十一月,汉皇后伏氏被曹操废黜处死。</P><P> [公元215年] (建安二十年)</P><P> 正月,曹操之女被汉献帝封为皇后。</P><P> 三月,曹操西征张鲁。</P><P> 五月,曹军剿灭氐王窦茂军。</P><P> 七月,曹军兵至阳平,夜袭阳平关,大胜张卫军,张鲁溃逃巴中,曹操军入南郑,收复巴、汉。</P><P> 八月,孙权围合肥,张辽、李典击破孙权大军。</P><P> 十一月,张鲁投降,被封为列侯。</P><P> [公元216年] (建安二十一年)</P><P> 三月,曹操亲耕藉田。</P><P> 五月,汉献帝进曹操爵为魏王。</P><P> 十月,曹操再度征讨孙权。</P><P> [公元217年] (建安二十二年)</P><P> 二月,曹操进军屯江西郝溪。孙权在濡须口筑城拒守,曹军逼攻,孙权退走。</P><P> 三月,曹操引军北归。</P><P> 四月,汉献帝命曹操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帝王出行的车驾、道路)。</P><P> 五月,曹操兴建泮宫。</P><P> 十月,十月,汉献帝命令魏王官帽上佩缀十二旒,坐金根车,套驾六匹马、配置五时副车,立曹丕为魏太子。</P><P> [公元218年] (建安二十三年)</P><P> 正月,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人谋反,兵败被杀。</P><P> 三月,张飞、马超不敌曹洪军,撤往汉中,蜀汉大将吴兰被杀。</P><P> 四月,代郡、上谷乌丸无臣氐叛乱,很快被曹军剿平。</P><P> 七月,曹操治兵,西征刘备。</P><P> 九月,曹操兵至长安。</P><P> 十月,宛城守将侯音等人叛乱。</P><P> [公元219年] (建安二十四年)</P><P> 正月,曹仁部屠戮宛城,斩杀侯音。</P><P> 夏侯渊与刘备于阳平大战,被刘备军所杀。</P><P> 三月,曹操军自长安出斜谷,紧逼汉中,刘备拒守不出。</P><P> 五月,曹操引军撤回长安。</P><P> 七月,曹操以夫人卞氏为王后。</P><P> 八月,汉水暴涨,于禁被关羽打败,关羽围攻曹仁,曹操派遣徐晃去解围。</P><P> 十月,曹操自洛阳南征关羽,大军未到,徐晃已经大破关羽军,曹仁部得以解围。</P><P> [公元220年] (建安二十五年)</P><P> 正月,曹操回到洛阳,孙权袭杀关羽,献关羽首级给曹操。</P><P> 正月二十三日,曹操在洛阳去世,寿六十六岁,谥武王。</P><P> 二月二十一日,曹操被葬在高陵。
汉末最忠于汉室的忠臣,莫过于曹操,虽然他被儿子尊为魏武帝,但他在世时,三分天下有其二,大权在握,依然臣事汉朝,把他说成大奸臣,那是罗贯中的污蔑。

曹操对献帝一直忠心耿耿,顾全大局。自董卓专权,曹操逃亡到关东,集结讨董联军,虽然他是第一个发起人,但为了大局,他主动推举袁绍为盟主,这需要多么广阔的胸怀。

反董联军占领洛阳后,诸侯停滞不前,等待观望,惟有曹操独自领兵西进,虽然由于孤军深入而失败,但他的反董决心,明显比诸侯要坚定。

董卓挟天子西迁长安后,袁绍等人图谋立刘虞为皇帝,遭到曹操的拒绝,他表示“我独西向”,再加刘虞自己拒绝称帝,所以这一图谋没有得逞。

李郭之乱后,汉献帝东还,一路十分狼狈,各地诸侯都认为汉室气数已尽,如果曹操是奸臣,全可不管这种闲事,甚至对献帝加害,但只有曹操主动迎接献帝,重新建立了汉朝政权。而且为了大局,曹操还把大将军的职位让给了袁绍。

关于衣带诏事件,其实只是董承自称得到了献帝讨曹操的衣带诏,真伪难以判断。如果是假的,那么奸臣是董承,如果是真的,曹操发现这一件事后依然尊献帝为君,而不是将他废除,这怎么可能是奸臣的作为呢?我们只要看看董卓、司马师、司马昭、孙竣等人,皇帝对其稍有不满就被废掉,有的则连不满都没有,甚至加以杀害,那才是奸臣的行径。另外要说明的是,董承原来是董卓女婿牛辅的部将,也参与过李、郭等人的叛乱,来历就很有问题,实质上是董氏余党。至于曹操杀死董承的妹妹,从那个时代考虑,出于斩除后患的原因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能用现代的标准要求汉末的人吧。

伏皇后被杀,主要原因是她在董贵妃被杀后,在对伏完的书信里有“恶言”,并参与了伏家的阴谋活动。曹操其实很早就知道这件事,但一直没有行动,心里还是不愿意出现废皇后的事情,直到伏家真的对中央政权的稳定构成威胁,才不得已下手的。东汉之所以衰亡,就是在外戚和宦官交替执政下腐化的,曹操对伏氏的打击,彻底解决外戚问题,和他原来和袁氏一起诛灭十常侍一样,都是对腐蚀汉朝的腐朽势力的扫荡。

曹操虽然掌握很大权力,但一直尊重献帝权威,甚至自己的生死也交在献帝手里。曹操见献帝,都按照当时三公见皇帝的惯例,左右有虎赉夹着。有一次献帝对他说:“曹公如果认为我值得辅佐就请辅佐,不能的话也随你。”那时献帝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将曹操杀死,曹操很紧张,汗如雨下,但是献帝没有下令杀他,曹操也没有因此对献帝有什么不恭。由此可见,献帝和曹操还是比较信任的。

我们再把曹操和别的势力比较一下。刘备从小就是野心勃勃,连村里的大树还想当作皇帝的车盖,他这个皇亲真假也很难说,最后献帝还活着,刘备就迫不及待做了皇帝。孙权占据江东,鲁肃一见他就劝他要学刘邦,不要学齐恒晋文,后来孙权到底自己做皇帝,当然不是忠臣。刘焉在西川借口米贼当道不愿供奉朝廷,还制作天子车马,也是想取代汉室。马腾、韩遂本来就是叛乱分子,后来受招安的。至于董卓、二袁、公孙瓒、张鲁等人就更不用说了。曹操说“设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句话一点也没说错。

另外,我们分析一下三国演义里关羽的一句话,他投降曹操时有三个要求,第一个就是“降汉不降曹”,降汉,那就是说原来是刘备在和汉朝对立,从刘备最亲信的关羽这句话里看得出,刘备才是汉贼。前面我说的都是正史,演义是尊刘贬曹的,但即使罗贯中再巧言令色,谁忠谁奸还是露出了马脚。

曹操被当作奸臣,因为曹丕篡位自立,那是他儿子的事,曹操自己一直臣事汉室。因为他,汉朝才又延续了二十多年。有人说尊刘贬曹是封建正统观念,其实,就是按照封建正统观念来考较,曹操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室忠臣!

汉魏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字阿瞒. 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父曹嵩,是宦官中常侍曹腾 的养子.曹操自幼机警有智计,好游荡任侠.20岁时,举 孝廉为郎,授洛阳北部尉,执法严厉,不避豪强.黄巾起 义爆发后,拜骑都尉,参与镇压起义军.初平元年(190), 参与关东州郡讨伐董卓,开始建立自己的武装.此后与 陶谦,吕布,袁术等连年互相攻战,实力逐渐壮大.建 安元年(196),迎汉献帝于洛阳,又奉帝迁都于许昌,拜 司空,封武平侯.自此建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 治优势.建安五年,官渡一战,击败袁绍,此后即逐步 统一了北方广大地区,结束了中原地区持续达20年之久 的战乱.建安十三年,拜丞相,南征荆州,在赤壁被孙 权,刘备联军击败,三国鼎立形势初步形成.建安十八 年,封魏公,二十一年,进封魏王.二十五年正月,病 逝于洛阳.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深湛的修养.他的 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散文也很有特点.
曹操的诗歌,今存不足20篇,全部是乐府诗体.内 容大体上可分三类.一类是关涉时事的,一类是以表述 理想为主的,一类是游仙诗.
与时事有某种关联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 《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薤露行》,《蒿里 行》二诗,作于建安初年.前一篇反映何进谋诛宦官事 败,董卓入洛阳作乱;后一篇写关东各州郡兴兵讨卓,又 各怀野心,互相杀伐,在内容上紧相承接.诗篇以简练 的语言,高度概括地写出了这一段历史过程,因此被誉 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古诗归》).尤其 可贵的是,在《蒿里行》诗中他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 广大人民在战乱中所罹的深重苦难:"铠甲生虮虱,万 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 之断人肠."《苦寒行》作于建安十一年征高□时,诗 篇描写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同 时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感受.《步出夏门行》作于 建安十二年征三郡乌桓时.该诗包括"艳"(前奏)及四 解."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一解"观 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 解"河朔寒",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 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其中"观沧海"描 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 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 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龟虽寿"以一 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 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诗人贯 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 《短歌行》等.前两篇写诗人的政治理想.他设想的太 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这在汉 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 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 才,以冀成其大业的心情.游仙诗有《气出唱》,《秋胡行》等.曹操是不信 方士神仙之说的,所以他写这些诗当别有所寄,不能据 此把他与秦皇,汉武的求仙等量齐观.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 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 慨悲凉为其特色.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 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 出.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 而是有所发展.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 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曹操开 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建安作家以及从 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拟作的大量乐府诗,都 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曹操的散文多是应用性文字,大致可分表,令,书 三大类.其代表作有《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让县自 明本志令》,《与王修书》,《祀故太尉桥玄文》等. 这些文字的共同特点是质朴浑重,率真流畅,写出了曹 操的独特声口.如《让县自明本志令》,自述大半生奋 斗经历,分析当时形势,剖析自己的心志,其中"设使 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等语,写得极 其坦率而有气魄.从东汉以来,散文出现了骈化的趋势, 至汉末而渐显;一般散文作者开始讲求对偶,注重用典. 而曹操以其平易自如,质实明练的文体,在当时独树一 帜.鲁迅曾称赞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魏晋风 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见建 安七子)所起的建设性作用上,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 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 开的.刘勰在论述建安文学繁荣原因时,就曾指出"魏 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心雕龙·时序》).事 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曹 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 他的荫护.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 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 导影响下进行的. 曹操著述,据清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有《魏 武帝集》30卷录1卷,《兵书》13卷等十余种,然多已亡 佚,今存者唯《孙子注》.明代张溥辑散见诗,文等145 篇为《魏武帝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丁 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中也有《魏武帝集》,所收作 品略多于张溥辑本.1959年,中华书局据丁福保本,稍 加整理补充,增入《孙子注》,又附入《魏志·武帝纪》, 《曹操年表》等,重新排印为《曹操集》.有关曹操作 品的注释,主要有黄节《魏文帝魏武帝诗注》,北京大 学出版组1925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校正重排,改 称《魏武帝魏文帝诗注》.
曹操的儿子太多了,就目前有记载的如下:
长子是曹昂,在宛城之战时战死
第二子是曹丕
曹昂,字子修,操长子,丰愍王,张绣叛乱时战死。
曹铄,操子,相殇王。
曹冲,字仓舒,操子,邓哀王。
曹据,操子,彭城王。
曹宇,操子,大将军,燕王。
曹林,操子,沛穆王。
曹衮,操子,少好学,中山恭王。
曹玹,操子,怀王。
曹矩,操子,范阳闵王。
曹干,操子,赵王。
曹上,操子,临邑殇公子。
曹勤,操子,刚殇公子。
曹乘,操子,谷城殇公子。
曹整,操子,叔父绍继子,郿戴公子。
曹京,操子,灵殇公子。
曹均,操子,叔父彬继子,樊安公。
曹棘,操子,广宗殇公子。
曹徽,操子,叔父玉继子,东平灵王。
曹茂,操子,乐陵王。
曹彰,字子文,操子,少善射御,膂力过人,越骑将军,任城威王。
曹植,操子,陈思王。
曹熊,字子建,操子,萧怀王。
曹丕,字子桓,曹操太子,文皇帝。
参考资料:http://www.teacherhome.com.cn/TeacherHome_RS_01/SID-H101/SID10001/RID-TT6/RID-H74/1000100057340.DOC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
若是英雄怎么能不懂寂寞
独自走下长板坡,月光太温柔
曹操不罗嗦,一心要那荆州
用阴谋 阳谋 明说 暗夺,淡薄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儿女情长没法执着,有谁来煮酒
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
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独自走下长板坡,月光太温柔
曹操不罗嗦,一心要那荆州
用阴谋 阳谋 明说 暗夺,淡薄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有谁来煮酒
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
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哦~~~~~~~~~~~~~~~~~~~~~~~~~~
独自走下长板坡,月光太温柔
曹操不罗嗦,一心要那荆州
用阴谋 阳谋 明说 暗夺,淡薄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
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有谁来煮酒
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
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哦~~~~~~~~~~~~~~~~~~~~~~~~~~
呐~~~~~~~~~~~~~~~~~~~~~~~~~~

呵呵,也是曹操
看看吧~~~

具有君主的气质,威严、不苟言笑,略带阴骘,枭雄。
简介:曹操,字孟德,魏王。人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黄巾大乱之时,以骑都尉身份参加讨伐从此显露头角。董卓作乱,招集关东义军讨伐。董卓死后,纵横乱世,南征北战,扫平北方各路豪强,奠定魏国的基础。
角色:重要NPC,玩家不能扮演。
人物造型与特点:头戴冕冠。以黑为主。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与发髻拴结。并在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在丝带上的两耳处,还各垂一颗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内,只是系挂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听信谗言。后世的“允耳不闻”一语,即由此而来。身穿天子袍服。袍服一直被当作礼服。袖口有明显的收敛,领、袖都饰有花边。袍服的领子以袒领为主,大多裁成鸡心式,穿时露出内衣。服装上的纹样大多采用同时期的砖画和漆画。

人物背景简介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县)。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曹操早年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后迁顿丘令,征拜议郎。他在参与打击黄巾起义的战争中开始建立自己的军事力量,东汉初平三年占据兖州,编成“青州兵”。汉献帝初参加讨伐董卓的战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迎献帝迁都许昌,受封大将军及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斗争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曹操实行屯田,兴修水利,恢复了战乱中严重破坏的农业生产。他用人强调唯才是举,打破了两汉的世族门第观念,得到中下层人士的拥戴。
??曹操出生于一个宦官集团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他在济南任国相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打击豪强的措施,使济南的政治清明了很多,社会风气也大有好转。曹操一生中,南征北战,实现了中国局部统一,给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同时,他大办屯田,兴修水利,减轻租赋,打击豪强,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任人唯贤,赏罚严明,澄清吏治,巩固统治。曹操对文学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的文章质朴刚健、简约明快。他的诗篇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如历来传诵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等诗句,洋溢着积极的进取精神。曹操是一个有多方面成就的历史人物。他虽然镇压过农民起义,但他统一了北方。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鲁迅曾经对他作过这样的评价: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