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晚是几个小时: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故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21:31:23

公元前496年,吴王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吴王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喜否 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美女西施和珍宝贿赂伯喜否 ,伯喜否 答应带西施和文种去见吴王。

文种见了吴王,献上西施,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伯喜否 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伍子胥站出来大声反对道:“人常说‘治病要除根’,勾践深谋远虑,文种、范蠡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就会想办法报仇的!”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又看上了西施的美色,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再说吴王夫差自从战胜越国后,以为没有了后顾之忧,从此沉迷于西施的美色,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他又狂妄自大,不顾人民的困苦,经常出兵与其它国家打伏。他还听信伯喜否 的坏话,杀了忠臣伍子胥。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钗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

启示:夫差放虎归山,又沉迷于骄奢淫欲的生活,而越王勾践发奋图强,吴国的失败早已注定。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其间的含辛茹苦,值得大家细细体味。

1、吴越两国因为相邻,彼此讨伐,都想吞并对方壮大自己。勾践打败了吴国,吴国君王战败而死,吴王夫差又打败了勾践。勾践被困在会稽决定投降。
2、夫差竟然骄傲自大认为自己超越了父亲的能力,把越国打败了,为了炫耀收勾践为战俘,使其在父亲坟前守墓。夫差骄纵得意,勾践却相反,勾践收起所有尊严受尽羞辱讨好夫差,只为了复国报仇。

3、勾践的努力有了效果得到了夫差的赦免。当夫差得意尽欢的时候,勾践暗自勤奋刻苦,夫差纵情享乐,勾践艰苦异常。同样是国君,夫差以为他高高在上,威风八面实际上却渐渐荒废了朝政,疏远了忠臣,又好大喜功,国力逐渐透支,民力损耗。
5、勾践则勤勉谦卑,广搜人才,积聚的力量如同地底的火山岩浆,越来越多,力量越来越强。勾践用强大的意志力约束自己,让自己变得贤明睿智,逐渐具备了当上一代霸主的实力。
6、过了十年,越国打败了吴国,拒绝了夫差的求和,灭亡了吴国。两位君王同样有复仇的决心,两人身上有很多的类似的缺点,不同的是当困境降临在勾践身上时他承受了所有苦难,把这个失败的耻辱转变成了强大的机遇。
7、如果夫差求和成功他一定做不到勾践的隐忍,就如勾践绝不会像夫差一样留下保留敌国,给敌人灭亡自己留下机会。

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又名鸠浅、菼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前496年,越王勾践即位,同年,在檇李大败吴师。

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被吴军败于夫椒,被迫向吴求和。三年后被释放回越国,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越王勾践十五年(前482年),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以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与勾践连战惨败,不得已与越议和。越王勾践十九年(前478年),勾践再度率军攻打吴国,在笠泽之战三战三捷大败吴军主力。

越王勾践二十四年(前473年),破吴都,迫使夫差自尽,灭吴称霸,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南),迁都琅琊,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拓展资料

越是华夏族建立的国家,勾践是 大禹(大禹姓姒,名文命)的子孙,周王朝建立后,勾践的先人被封在会稽(今浙江 绍兴)守宗庙,故建立越国。生卒约公元前520~前465。前496年,勾践即位后不久,即败于吴国。 两年后, 吴王姬 夫差攻破越都,勾践被迫屈膝投降,并随夫差至吴国,臣事吴王,后被赦归返国。

勾践自战败以后,时刻不忘会稽之耻,日日忍辱负重,不断等待时机,反躬自问:“汝忘会稽之耻邪?”他重用 范蠡、 文种等贤人,经过“ 十年生聚又十年教训”,使越之国力渐渐恢复起来。可是吴对此却毫不警惕。

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 越王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师,杀吴太子。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 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议和。

前473年,越军再次大破吴国,吴王夫差被围困在吴都西面的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亡。越王勾践平吴,乃声威大震,乃步吴之后尘,以兵渡淮,会齐、宋、晋、鲁等诸侯于 徐州(今 山东滕州南), 周天子使人命勾践为“伯”(霸)。

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诸称霸王”不过此时,春秋行将结束,霸政趋于尾声,勾践已是春秋最后的一个霸主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勾践

公元前496年,吴王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吴王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喜否 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美女西施和珍宝贿赂伯喜否 ,伯喜否 答应带西施和文种去见吴王。

文种见了吴王,献上西施,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伯喜否 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伍子胥站出来大声反对道:“人常说‘治病要除根’,勾践深谋远虑,文种、范蠡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就会想办法报仇的!”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又看上了西施的美色,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再说吴王夫差自从战胜越国后,以为没有了后顾之忧,从此沉迷于西施的美色,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他又狂妄自大,不顾人民的困苦,经常出兵与其它国家打伏。他还听信伯喜否 的坏话,杀了忠臣伍子胥。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钗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

启示:夫差放虎归山,又沉迷于骄奢淫欲的生活,而越王勾践发奋图强,吴国的失败早已注定。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其间的含辛茹苦,值得大家细细体味。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这一历史时期,列国争雄,峰烟四起。据《左传》记载,春秋时共有诸候国一百四十多个。涌现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 ,楚庄王等“春秋五霸”以及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春秋晚期的著名军事霸主。

春秋时期,为了应付连绵不断的战争,各诸候国不断改进和大量制造各式各样的武器。各国都拥有一批铸造青铜剑的能工巧匠地处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由于近海,陆地上水网纵横,不利于车战,因此步战及近战利器 ——青铜剑便成为兵器中之翘楚。

春秋晚期,吴、越两国涌现出诸如欧冶子、干将、莫邪等当时及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铸剑能手。吴、越铸造的名贵青铜剑,坚韧锋利无比,威披天下、声震各诸候国;这些名剑被载入史册典籍 、名垂千古、流芳百世。其无论铸造工艺还是实战价值,均堪称中国宝剑铸造史上辉煌的巅峰。

2500年过去了,这些冠绝华夏的春秋奇宝、青铜利剑被尘封土掩,匿迹于历史的漫漫风烟之中。千古名剑何处觅影踪?这就不能不提到当时的楚国。

楚本是江、汉流域的一个蛮族国家。西周时,楚在南方崛起,活动在丹阳(今湖北秭归)一带,成 为周王室的劲敌。公元前689年,始建都于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楚国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经常 对邻近诸候国发动战争。先后灭了45个诸候国,在"春秋五霸"与"战国 七雄"中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霸主角色。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昔日的 强大王国终于被历史的尘土掩埋。人们对它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历史 书中为数不多的记载,对它的经济、文化具体面目以及它与长江下游 吴、越等邻国关系的认识,也一直是模糊不清的。20世纪的今天,随着湖北江陵望山沙冢楚墓群的发现,考古学家的小铲子又将尘土掩埋 的历史重新揭示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