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优印机械:佛教,伊斯兰教概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3 04:06:43

伊斯兰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公元7世纪阿拉伯先知穆罕默德所宣传的闪米特系宗教。阿拉伯语“伊斯兰 (islam)”意为“顺从”,是伊斯兰教的基本思想,谓信徒(穆斯林)以“顺从唯一真主安拉的意志”为己任。全世界穆斯林约有10亿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繁多,具有不同文化,因此教内派别复杂。但是全世界穆斯林都有共同的基本信仰,并且同感共为一体。19、20世纪在西方殖民主义的压迫下,伊斯兰世界许多政权丧失,但是伊斯兰一体的意识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鼓舞伊斯兰教各民族在20世纪中期争取政治自由和主权。
  伊斯兰教的基本教义:一般说来,伊斯兰教的教义、教法和思想以四项基本原则即四乌苏尔为基础:
  1.《古兰经》
  2.逊尼(圣训)
  3.公议(集体一致意见)
  4.伊智提哈德(个人判断)

  《古兰经》所讲关于安拉的教义是严格的一神论,他是唯一的、独特的、他没有伙伴和同等的。伊斯兰教反对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论。穆斯林认为,在安拉与他所创造的万物之间没有中介。安拉是有位格的主;他是全能的、主宰一切。他比颈部的血管离人还近。贫富苦难之时向他呼吁,他必答应。他向万物、特别是人指示正道。

  《古兰经》说安拉有大能、正义并仁慈,此点与犹太教、基督教的传统有关,是从这种传统中脱胎而出而有所修改,同时也与伊斯兰教以前的阿拉伯人的思想有关。《古兰经》多次强调宇宙的计划性和秩序以证明真主独一。所谓秩序,是说:每一个受造物都被赋予一定的明确性质,因而成为一种类型。这种性质一方面使每一事物在整体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又有限度;这种万物均有限度的思想,就是《古兰经》的宇宙论和教义学的根本原则之一。

  按照《古兰经》的说法,真主创造两种显然并行的事物,即用土造人,用火造镇尼。《古兰经》很少谈及镇尼,但间接表明镇尼有理智与主观责任,比人更具有犯罪倾向。犹太教与基督教关于人类始祖亚当堕落的故事,《古兰经》是承认的,但说真主宽恕他不顺从之罪,并没有象基督教所说的那样把它看成原罪。伊斯兰教还承认亚当、诺亚、亚伯拉罕和摩西是先知,耶稣是圣母玛利亚所生,认为耶稣是先知,但是不认为他是上帝之子。《古兰经》说人受造物中最高贵者,肩负为其他受造物所拒绝的信托。但《古兰经》又说,人脆弱易变,人生性叛逆骄傲,自居可以靠己力为所欲为。按照《古兰经》叙述,伊卜劣斯(魔鬼)原居高位,但由于抗拒真主对众天使所发命令,不尊重人祖阿丹(亚当)而失去真主慈惠。自此以后,他就专门诱人为非作歹和犯罪,直到世界末日止。一切先知都是人,决无神性;他们仅仅是接受真主的启示。穆罕默德是最后的、最大的先知,因为过去一切先知所传的信息到了穆罕默德乃臻完善。

  根据伊斯兰教教义,世界末日死者复活,每人都按照自己的行为受审。解除他人痛苦,救济贫穷这样的社会服务,是伊斯兰教教义的重要内容。聚敛财富而否认穷人权利,是今世社会腐败的主要原因,将在后世受到严惩。禁止放高利贷这种社会经济理论加强教内的团结,由此而产生一种观念:信士彼此皆为兄弟,共同生活在紧密的集体之中。

  伊斯兰教的主要派别:

  穆罕默德(570—632)死后数年,伊斯兰教内发生严重分歧,首先是政治分歧,起源于伊斯兰社会内领导地位的问题。第三代哈里发(穆罕默德的继任人)奥斯曼在位时期,有些人指责他用人唯亲和执法不公,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最后他被暗杀。起事者拥立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里为首领,后来又抛弃他而与他战斗,指责他犯大罪,不该把哈里发地位交付仲裁,这个集团称为哈利吉派。该派的基本学说是:人犯了大过或大罪而不虔诚忏悔,就不再是穆斯林。该派又认为,任何穆斯林,不论肤色、种族和性别,都可以成为统治者,只要是他或她虔诚。而什叶派(即阿里派)认为,国家首脑必须出身于先知的家族,

  逊尼派(圣训派)则认为国家首脑必须属于先知的出身部族,即古来氏族。哈利吉派现代仅存一个比较温和的支派即易巴德派,流行于阿曼、桑给巴尔、东非和北非。哈利吉派基本已经消灭,但它激起重大的反响,因而对伊斯兰教发挥持久的影响。在它的威胁下,伊斯兰教内部不时涌现改革运动。8、9世纪希腊哲学科学著作纷纷译成阿拉伯文,同时穆斯林与诺斯替教、摩尼教等二元宗教以及佛教和基督教展开争论,结果出现穆尔太齐赖派(即分离派)。该派与哈瓦利吉派一样,认为行为是信仰的必要组成部分,而犯有大罪的人如不悔过,就已经既不是穆斯林也不是非穆斯林,而居于“中间地位”。他们鼓吹,人的理性并不依存于真主的启示,人可以凭着理性区别善恶,真主的启示证实理性探讨的成果。该派认为真主是没有永恒属性的纯粹本质,因为如果把永恒属性与本质相联,将会使人相信许多事物都是永恒的,这就与真主的纯而无杂的独一性不合。10世纪兴起反对穆尔太齐赖派的运动,终于发展成为逊尼派即正统派教义学。逊尼派重视伊斯兰教社会大多数人的见解和习俗,把大量的圣训说成是穆罕默德的言行,借以鼓吹穆斯林必须遵循伊斯兰社会大多数人所行的道德,少数派注定进火狱。逊尼派一方面谴责分裂,斥持不同信仰者为异端,另一方面提倡兼容、求大同而存小异,融合不同见解。关于人的意志自由问题,逊尼派努力调合人的责任和真主的无限权威这两个观念。

  什叶派是伊斯兰教仅存的重要旁支派别。它发生于阿里(穆罕默德的女婿第四任哈里发)和倭马亚王朝(661—750)之间的对抗之中。阿里死后,什叶派要求把统治地位归还阿里家族,并进而提出只有圣人家族才有神圣权力实行统治的说法。什叶派在早期利用这种理论反对倭马亚王朝称霸阿拉伯世界,并策动社会改革。什叶派逐渐为自己的政治立场提出教义学根据。可能是受了诺斯替教与古伊朗二元宗教的影响,什叶派提出,伊玛目(政治统治者)是真主的化身,是维持宇宙而又授人以真知原始光辉的化身。正统什叶派承认十二代伊玛目,其中最后一代(穆罕默德)于9世纪遁世。从那时起,据说什叶派的贤哲一直是在这位伊玛目的指引下解释法律和教义,据说这位伊玛目将于末日返回世界,以真理和正义充实世界。什叶派的主要支派是十二伊玛目派,此外还有一些具有不同程度的极端主义倾向的支派,其中最重要的是伊斯玛仪派。在伊斯兰教初期就有在宗教上比较敏感的人不满于教内的世俗化倾向以及教法和教义学的纯形式主义,实行禁欲苦修。苏非派就是从这种禁欲主义中脱胎而来。

  穆斯林五功:穆罕默德死后几十年内,有人提出伊斯兰教的五功。哈利吉派在这五功之外,增加“圣战”为第六功,但伊斯兰教社会未普遍接受。五功中

  第一功是念功,念《清真言》“除安拉外,再无神灵;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是穆斯林必须履行的条件。

  第二功是拜功,每日进行五次集体礼拜,但如因故不能去清真寺,也可单独进行。

  第三功是课功,交纳天课,称为“札卡特”。

  第四功是斋功,莱麦丹月封斋。

  第五功是朝功,一年一度到麦加朝觐一次,只要是“他有足够的负担能力”,并且在离家时给家属留下足够的供应。

  伊斯兰教最神圣的圣地是朝觐目的地克尔白天房。苏非派圣徒的祠庙也受到广大穆斯林的崇敬。

  伊斯兰教历是太阴历纪元,起自公元622年即先知穆罕默德自麦加迁至麦地那的一年。一年有两大节日:开斋节,即斋月的结束;宰牲节(古尔邦节),是朝觐的结束。伊斯兰教鼓励结婚,《古兰经》规定,只有在缺乏经济能力时才可实行独身主义。但是许多苏非派信徒实行独身。伊斯兰教以前的阿拉伯人实行一夫多妻制,《古兰经》规定人同时至多可以有四个妻子,各妻子应受公平对待。伊斯兰教义最重要、最全面的实际体现是“沙利王”(教法)。广义地讲,教法包括法律、道德准则以及穆斯林必须遵守的教条。

  伊斯兰教的改革:伊斯兰教不区分宗教与世俗领域,因此穆斯林国家具有宗教性,中世纪末伊斯兰教法律研究和教义学缺乏进步,教育也因而陷于停顿,于是穆斯林社会全面衰退,17、18世纪一些穆斯林杰出人物决心结束这种僵化状态,主张根据中世纪各家学派所提出并为穆斯林社会所接受的全部教义精神进行改革。他们认为14世纪教义学家伊本·太伊米叶的著作强调个人创制(伊智提哈德),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18世纪在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拉·瓦哈布的影响下发生在阿拉伯的“瓦哈布改革运动”就是根据这种启发而兴起的。在印度17、18世纪沙瓦里·安拉改革派兴起于德里,19世纪的清教运动发展迅速。继承这种改革传统并接受西方思想的影响,19世纪后半叶现代主义改革运动兴起。改革的主要方面是教义学、政治和社会制度。

佛教概况

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

历史

起源 佛教创建时,印度已经进入了封建领主统治的农奴社会。当时印度传统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和婆罗门至上三种信仰,以及婆罗门作为一切知识的垄断者和神权统治的代表的地位开始动摇,成为众矢之的。自由思想家中出现了种种反传统信仰的沙门思潮。

佛教属于沙门思潮之一。创始人释迹牟尼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迦毗罗卫,是释迦族的一个王子。关于他生卒年月,在南、北传佛教中,至今仍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但一般认为生活于公元前6~前5世纪。他在青少生年时即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29岁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译觉者)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拥有越来越多的信徒,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80岁时在拘尸那迦逝世。

演变 佛教创立后,在印度几经演变。佛陀及其直传弟子所宣扬的佛教,称为根本佛教。佛陀逝世后,走子们奉行四谛、八正道等基本教义,在教团生活中维持着他在世时的施设和惯例。由于佛陀生前在世时于不同场合对不同的对象有着不同的说法,弟子们对此便产生不同的理解。约在佛灭后100年,佛教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两大派,称根本二部。此后100余年间续有分裂,先后分成十八部或二十部,称枝末部派。关于部派分裂的次第、年代、名称、地区均有不同的说法。当时佛教传播的范围,北至喜马拉雅山麓,南至基斯那特河(克里希那河)。一般认为由上座部直接分出的最大一部是说一切有部。上座部(以说一切有部为代表)和大众部在教义上有较大差别。两大部的主要差别是:①对法(事物、存在)的认识。大众部认为“过去未来,非实有体”、“现有体用,可名实有”,即认为一切现实都依因缘生灭,过去的已经灭了,没有实体,未来的没有生起,也没有实体,仅仅现在一刹那中才有法体和作用;说一切有部主张法体是永恒存在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世也都是实有的,即所谓“法体恒有”、“三世实有”,被称为我空法有论。③对佛陀的认识。大陀的实身是积累极长期的修行而成,他有着无际的寿命和威力,所说一切言语为随机说法,并以一音说一切法;说一切有部不承认释迦牟尼是化身,认为佛说言语并非都是经教,也并不是一音说一切法。③对声闻和菩萨的认识。大众部强调菩萨广度众生的慈悲愿力,轻声闻而跚菩萨;说一切有部虽承认声闻、缘觉、菩萨能修行根性和所修行道路有差别,但认为佛与声闻、缘觉所得解脱没有差异。

公历纪元前后,在佛教徒中流行着对佛塔的崇拜,从而形成了大乘最初的教团——菩萨众。他们中间一部分人根据《大般若经》,《维摩经》、《妙法莲华经》等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经籍,进行修持和传教,形成了中观派(空宗)和瑜伽行派(有宗)两大系统,而将早期佛教贬称为小乘。

佛陀逝世后约500年,大乘中观派兴起。此派创始人龙树,阐发“空”、“中道”和“二谛”的思想,其弟子提婆继续弘扬龙树的学说,使大乘佛教得以进一步发展。以后还有清辨和佛护、月称等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中观的思想,形成自续派和应成派。同时,小乘佛教中的说一切有部、经量部等,仍继续发展。

佛陀逝世后约900年,瑜伽行派兴起。此派奠基人是无著和世亲。无著原是说一切有部僧人,因对说一切有部教理感到不足,而阐发大乘教义。其弟世亲,原是说一切有部学者,后从无著改宗大乘,称“干部论师”。无著、世亲弘扬“万法唯识”、“三界唯心”的唯识沦,此后传承主要有难陀、安慧、陈那、护法4家,护法之后还有戒贤、亲光等。

7世纪以后,印度密教开始流行,到8世纪以后,与印度教相接近。波罗王朝在那烂陀寺以外另建超戒寺,作为研习和宣传密教的中心;9世纪后,密教更盛,相继形成金刚乘、俱生乘和时轮乘。11世纪起,伊斯兰教的势力逐渐进入东印度各地,到13世纪初,超戒寺等许多重要寺院被毁,僧徒星散,佛教终于在南亚次大陆消失。

传播 佛教原来只流行于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奉佛教为国教,广建佛塔,刻敕令和教谕于摩崖和石柱,从此遍传南亚次大陆的很多地区。同时又派传教师到周围国家传教,东至缅甸,南至斯里兰卡,西到叙利亚、埃及等地,使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

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传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佛教向斯里兰卡传播,约在公元前3世纪的孔雀王朝时期。阿育王曾派他的儿子摩噶陀去斯里兰卡传授上座部佛教。公元前1世纪,斯里兰卡出现了两个佛教派别:大寺派和无畏山寺派。3世纪上半叶大乘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在无畏山寺派中又分出了南寺派。5世纪初,觉音用巴利语对南传三藏进行了整理和注释,确立了上座部教义的完整体系。大寺派被认为是南传佛教的正统派。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国的佛教都承受斯里兰卡大寺派的法统。12世纪以后,由于外族和殖民主义者的侵入,斯里兰卡佛教曾两度受到破坏,后再由缅甸和泰国重新传入。

上座部佛教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约在4~5世纪。11世纪中叶,蒲甘王朝的阿奴律陀王,建立缅甸最早的统一封建王朝,曾奉大寺派佛教为国教。以后历代王朝都保护佛教,建立了大量雄伟华丽的佛塔,如18世纪所建仰光大金塔等。

佛教由斯里兰卡传入泰国约在12世纪左右。13世纪,泰国素可泰王朝宣布奉佛教为国教。18世纪曼谷王朝诸王都笃信佛教。19世纪中叶以后,拉玛四世对佛教进行改革,形成新旧两派,绵延至今。1919~1927年刊行了全部三藏注释及藏外典籍。泰国目前是东南亚佛教兴盛的国家,被称为“僧侣之国”。

5~6世纪时,佛教传入扶南(早期柬埔寨),当时大小乘兼传。6世纪扶南改称为真腊,宗教信仰为大小乘佛教和印度教同时存在,这明显地反映在宗教仪式和9~12世纪吴哥城的许多宫殿建筑上。14世纪中叶后,柬埔寨沦为泰国的属国,上座部佛教随之传入。以后,老挝又从柬埔寨传入上座部佛教。

从5世纪起,佛教开始传入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巴厘等地。据中国高僧义净的记述,7世纪中叶印度尼西亚诸岛小乘佛教盛行,以后诸王朝都信仰大乘佛教与印度教;至15世纪伊斯兰教开始盛行。

约在公历纪元前后,佛教传入中国。在汉代被视为神仙方术的一种。至南北朝时传播于全国,出现了很多学派。隋唐时期进入鼎盛阶段,形成了很多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宗派。宋代以后,佛教各派趋向融合,同时儒、佛、道的矛盾也渐趋消失。7~8世纪佛教分别由印度和中国汉族地区传入中国西藏,至10世纪中叶后形成藏语系佛教,后又辗转传到四川、青海、甘肃、蒙古和俄国布利雅特蒙古族居住的地区。

大约在2世纪末,佛教从中国传入越南。在4~5世纪时获得广泛传播。10~14世纪,越南佛教进入兴盛时期。泰国和缅甸佛教对越南佛教也产生影响。

4世纪后半叶佛教由中国传入朝鲜高句丽。7世纪新罗王朝统一朝鲜半岛后,由中国传入的华严宗、法相宗、律宗、禅宗都很盛行,以后禅宗尤为兴盛。14世纪末刊行了《高丽藏》。14世纪李氏王朝虽然一度采取排佛崇儒的政策,但朝鲜佛教仍然有所发展,17世纪中叶以后开始衰落,至近代又有所复兴。

6世纪,佛教从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此后一直成为日本的主要宗教。7世纪初,圣德太子在《十七条宪法》中要求全体臣民“皈依三宝”。从中国隋唐时期开始,日本向中国派出了大批留学僧,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相继传入日本。12世纪以后,日本佛教形成很多民族化的宗派。

在印度阿育王时传至叙利亚、埃及等国的佛教,以后又传到非洲一些地区,但影响不大。

约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佛教先后传入欧洲和北美。1906年英国成立“英国佛教协会”,欧洲佛教徒开始有自己的组织。以后英、法、德、瑞士、瑞典、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国都有佛教僧团和研究机构。佛教传入美国后,又北传加拿大,南传巴西、秘鲁、向根廷等国。

目前佛教已传播到世界各大洲。但主要仍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一带,这个地区的佛教信徒人数远远超过其他宗教信徒。

派系

佛教传播到每一个地区以后,由于受到当地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形式和内容都有相应的变化,形成许多宗派。

中国:有汉语系、藏语系和巴利语系三大系统。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各自形成一些学派和宗派。汉语系佛教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律宗、净土宗、弹宗、华严宗、密宗等;藏语系佛教主要有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此外还有希解、觉宇、觉囊、夏鲁等几个小派。其中格鲁派的规模最大。巴利语系佛教主要有润(又分摆罢、摆孙二个支派)、摆庄、多列(又分达拱旦、苏特曼、瑞竟、缅坐四个支派)、左抵四派。

日本:有天台宗、真言宗、净土宗、净土真宗、禅宗(临济、曹洞、黄檗)、日莲宗等;现代尚有属于日莲系的新兴宗派创价学会、立正佼成会等。

朝鲜:有曹溪宗、涅盘宗、太古宗和圆佛教等。

斯里兰卡:早期有大寺派、无畏山寺派和祗多林寺派;现代有暹罗派、阿摩罗普罗派、罗曼那派等三大派。

越南:有灭喜禅派、无言通禅派、草堂禅派、竹林禅派、了观禅派和禅净合一的莲宗派等。

缅甸:早期有僧伽罗僧伽派、末罗姆摩僧伽派、偏袒派、全缠派,现有善法派、瑞琴派、门派等。

泰国、柬埔寨、老挝:主要佛教宗派有法相应部和大部派。

教义与经典

基本教义 原始佛教的主要教义有四谛、缘起、五蕴以及无常、无我等。公历纪元前后,大乘佛教兴起,陆续出现一批阐发大乘思想的经典,在理论上发挥了空、中道、实相、六度的学说,对教义有所发展。其中主要的有无住涅盘、缘起性空和唯识说。

佛教传入中国后,教义上有许多创新。主要的有三谛圆融、一念三千以及顿悟、十玄、六相和三观等。

经典 佛教典籍分为经、律、论三藏。“藏”(Pitaka)的原意是可以盛放东西的竹箧,有容纳、收藏的含义,佛教用以概括全部佛教典籍。经是释迦本人所说的教义;律是佛陀为教徒制定的必须遵守的规则及其解释;论是为阐明经、律而作的各种理论的解释和研究。尚有一部分佛教僧侣、学者对三藏所作的注疏、撰述,称为“藏外典籍”。三藏在南北朝时称“一切经”,隋代以后称“大藏经”。

大藏经按语系划分,一般认为有三大系统:巴利语系、汉语系、藏语系。梵文经典只有少量残存于尼泊尔、印度和中国。近年来,中国新疆和克什米尔又发现了一些,主要是大乘经典。

巴利语系大藏经 流传在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老挝、印度、泰国和中国云南的傣、布朗和德昂等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上座部佛教的经典,现存的最完善版本巴利语大藏经,是1954~1956年间缅甸政府召集的第六次结集时勘定的。另外,这个体系也包括用僧伽罗文、泰文、缅甸文、高棉文和老挝文等译出的佛典。

汉语系大藏经 流传在中国汉族和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主要内容为翻译印度的佛教经、律、论和中国、朝鲜等国僧人的撰述。汉语系的佛经大部分是从梵文译出的,一部分是从巴利语或西域语言(胡语)译出的,版本甚多。第一次刻本是宋开室四年(971)所刻的《开宝藏》。后历宋、辽、金、元、明、清各代,有22种刻本和排印本,另外朝鲜和日本也刊行多种。据《开元释教录》载,入藏的经典有1076部,5048卷,其中属于大乘经、律、论的638部,2745卷,属于小乘的330部,1762卷。又据元代《至元法宝勘同总录》载入藏经典为1532部,5814卷。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1932)共收3493部,13520卷。目前中国正在编纂《中华大藏经》,拟收23000卷,从1984年起已陆续出版发行。

藏语系大藏经 流传在中国藏、蒙、土、羌、裕固等民族以及尼泊尔、不丹、锡金、蒙古、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内容分为甘珠尔、丹珠尔、松绷三大类。甘珠尔又名正藏,收入律、经和密咒三个部分;丹珠尔也称续藏,收入赞颂、经释和咒释三个部分;松绷即杂藏,收入藏、蒙佛教徒有关著作。藏文大藏经自1313~1939年,各地共刻出11种不同的版本。

另有从汉语或藏语转译的蒙文大藏经、满文大藏经和西夏文大藏经。

僧伽制度

出家僧尼共同遵守的制度、规定及传统习惯。相传释迎牟尼成道后,到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人三转四谛法轮,同时始建僧团。但此时还未制戒,还没有传戒所规定的僧数。根据《毗奈耶》卷一所述,释迦“证觉”后第13年有苏阵那犯过,始与诸比丘结戒,创制波罗夷(意译为弃,即弃于佛法之外)不共住戒法。以后比丘越来越多,犯过失的也随之增多,于是陆续制定相应的禁戒,逐渐形成系统而完备的律制。佛教分成上座、大众两个部派以后,南传佛教奉行上座部律,至今不衰。由于对律制的理解和奉行渐有差异,因而各国佛教又分成若干派别,僧伽除了有共同遵奉的戒律外,还有适应本国情况的僧团制度。有的国家还设有管理全国僧伽事务的僧王、僧议会和僧内阁或大长老会等。三国魏嘉平年间,大众部的《摩诃僧祗律》戒本传入中国,北传佛教僧众当时奉为准绳。后律典翻泽渐多,从东晋到宋、齐、梁时代,中国僧众主要奉行说一切有部《十诵律》。后因提倡法藏部《四分律》的人增多,唐道宣便依据《四分律》建立律宗。以后汉族地区僧众一直奉行引律。

中国藏、蒙等地区佛教都奉行说一切有部律,有些寺庙还订立清规。如格鲁派拉萨三大寺(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都有自家的清规,它们设有“堪布”(相当于汉地丛林的“住持”)、“翁则”(负责领众念诵修持,相当于汉地丛林的“维那”)、“格贵”(蒙族佛教叫“格斯贵”,俗称“铁棒”,监察僧众勤惰,相当于汉地丛林的“增值”)、“涅巴”,(管家,职掌库房财务等)、“强佐”(管理扎仓行政事务和财产)等职分司各事。

中国傣族等地区巴利语系佛教的最高领袖称“松迪阿伽摩尼”,寺院住持称“都龙”,奉行的律部和僧制,与南传缅甸上座部佛教大同小异。

日本佛教的律制主要是中国唐代鉴真传去的,也是《四分律》。后来有些寺院又传中国寺院的清规。日本佛教管辖一条一派的首领一般称“管长”,但有些宗派如天台宗称“座主”,西本愿寺派称“门主”,大谷派称“法主”等。天台、真言、禅、净等各宗各派也都各有自家的规制。

佛事仪式与节日

佛事仪式 原是释迦时代所行的宗教活动,传到中国后演变为应赴社会的经忏、佛事等一套固定仪式。主要有忏法、水陆法会、盂兰盆会、焰口等。藏族地区的佛事仪式,其诵经说法、传召大会等显宗法事与汉族地区佛教基本相同。另外还有密宗的传法灌顶和修法等仪式。傣族地区佛事仪式则或多或少带有当地居民固有的鬼神崇拜和精灵崇拜等的痕迹。

主要节日 有佛诞节(亦称浴佛节)、成道节(亦称佛成道日、腊八节)、涅盘节、观音节(中国汉族地区于农历二、六、九三个月的十九日为纪念观音的节日)、世界佛陀节(亦称莎迦节,即南传佛教将释迦的诞生、成道、涅盘并在一起纪念的节日)、驱鬼节和跳神节(藏族地区佛教节日)、泼水节(傣族佛教节日)、佛牙节(斯里兰卡的教节日)等。有些节日巳成为民俗。

文化艺术

佛教文化艺术包括文学、美术、音乐、建筑等,主要用于表现佛教信仰和宗教生活。古印度佛教文化随着佛教的发晨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随着佛教的传播而传向世界各地,并与当地文化相结合,成为它们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

文学 数千卷印度佛典,如《维摩经》、《妙法莲华经》、《楞严经》等,本身就是瑰丽的文学作品,向为文人所喜爱。《百喻经》已被译为多种文字,其中的譬喻故事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的珍品。印度叙述佛陀前生的《本主经》(《本生谭》)是著名的传记文学。马鸣的〈佛所行赞》是印度著名的长篇叙事诗之一。其他如佛教典籍中的偈颂、赞、散文、故事、俗讲、变文、语录、传记、游记、文集等,均为优美的佛教文学作品。中国、日本、斯里兰卡的很多著名的文学作品,都是在佛教的影响下,汲取本国传统文学的艺术形式,逐渐形成的一种独具风格的文学作品。它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和新的命意遣词方法。《维摩经》、《百喻经》等,鼓舞了中国晋、唐小说的创作;俗讲、变文对后来的平话、小说、戏曲等中国通俗文学的形成,有一定的渊源关系;禅宗语录不仅为宋明理学家所仿效,也影响到后来的民间文学作品。

美术 包括佛教绘画、雕刻、塑像等。古印度阿充王时代所立石柱,住顶有狮子、象、牛、马、宝轮等雕刻,庄严华美(参见彩图插页第1页)。当时还建有许多石塔,以藏佛舍利,外绕石栏,镌刻浮雕图案。在巴雅、贝德萨、巴尔胡特、桑奇等地,早期佛教的建筑、雕刻达到很高的水平。犍陀罗佛教艺术汲取古希腊、罗马艺术精华,创造出释迦牟尼的各种形象,颇具特色。埃罗拉阿旃陀石窟的艺术一直脍炙人口,是印度引为骄傲的“艺术之宫”。以上这些佛教艺术,对亚洲各国都发生过重要的影响。中国佛教艺术,先是仿效印度,后来逐渐发展成具有中国民族风格和特色。初期在丝绸之路上,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壁画和敦煌莫高窟北魏壁画,受印度佛教美术影响较多,但同一题材,其内容和表现方法已有所不同。梁代张僧繇的佛画,创立了“张家样”,北齐曹仲达的佛画,创立了“曹家样”。曹画的人像,衣服紧贴全身而显露曲线,他所创造的风格,后人谓之“曹衣出水”。到了隋唐时代,佛教美术已经中国化。吴道子在长安、洛阳画了300多幅佛画,人物奇袂,衣裙飞舞飘动,富有运动感,后人称为“吴带当风”。敦煌莫高窟等唐代壁画,是中国佛教美术的代表。在雕塑方面,北魏至隋唐,创造了规模巨大的石窟,以云冈、龙门的石刻为代表,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敦煌与麦积山的唐代彩塑,更具中国特色。宋元以后,佛寺盛行泥塑佛像,亦为中国佛教美术所特有。藏传佛教美术,既与汉族地区佛教美术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又受印度、尼泊尔佛教美术影响,独具风格。拉萨的布达拉宫,藏有大量佛画与金铜佛像以及刺绣与木刻的板画佛像,都带有西藏地方特色。青海塔尔寺以各色酥油制作的酥油花,更是一种特殊佛教美术作品。

音乐 有梵呗、佛曲等形式。梵呗亦叫赞呗,是以短偈形式赞颂佛、菩萨之颂歌,起源于古印度。相传三国魏陈思王曹植曾作梵呗六契(章),即后世所传《鱼山梵》。梵呗主要用于讲经仪式、六时行道(后世形成为朝暮课诵)和道场忏法等,谓之“三启式”。隋唐前流行的梵呗有《如来呗》、《云何呗》等。近世掸林流行的梵呗尚有“四大祝延”、“八大赞”等,但已通称为唱念。佛曲,即将佛经配上乐谱进行讽咏。相传7世纪时,即有在今缅甸境内的骠国送给中国佛曲10种,并派来乐工32人。至唐代,佛曲已相当普遍。当时每唱佛曲,常配以笙笛。今只用点板,配以铛、铪等敲唱。在敦煌杂曲中还保留有一部分佛曲作品。佛教的古音乐对日本“雅乐”的韵律也有重要影响。

建筑 主要为佛教寺塔。古印度有名寺塔不少,如著名的菩提伽耶、那烂陀遗址,规模极为宏大。东南亚诸国均有同类建筑。柬埔寨的吴哥寺窟,缅甸的仰光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阿富汗的巴米扬崖壁大佛像,都是闻名于世界的佛教建筑。中国佛教建筑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发展起来的。最古老的佛教建筑为石窟寺,系根据古印度佛教造型艺术,结合中国传统的形式建造的。中国的佛教石窟为数甚多,其中敦煌、云冈、龙门尤为著名。中国佛塔的建筑,起源甚早,现存的上海龙华寺塔和苏州报恩寺塔,相传都是三国时代创建而经后人重修的。原来印度的佛塔是覆钵状的圆坟形,上饰竿和伞,后发展成相轮(在塔顶竖一根金属刹,用七重或九重铁环套在刹身)。传入中国后,结合中国的民族形式,大都建成可供人凭眺的楼阁式建筑。现存的塔可分二类,一是印度式的,但也带有中国特色;二是中国式的,主要采取中国原有楼阁形式,平面正方形和八角形居多,一般为七至九层。结构有木塔、砖塔、砖木塔、石塔、铜塔、铁塔和琉璃砖塔等。西藏的佛寺建筑,与汉族地区略有不同。一般都有庞大的建筑群。所有建筑体现了藏族古建筑艺术的鲜明特色和汉藏文化融合的风格。北京的雍和宫,拉萨的布达拉宫,承德的外八庙等是这种建筑的典型。日本的东本愿寺,朝鲜的佛国寺都采用木结构的殿堂形式,雄伟壮丽,是世界知名的古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