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 英文:润滑油生意好做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7 03:07:13
润滑油生意开始怎样做,什么品牌的好做.市场价格都是多少钱一捅?我没做过高手您看能行吗?

看你是做什么方向啦 ?做代理商还是零售商?代理要势力还有钱!比较赚,零售的看你的策略,店面的位置,还有其他配套的产品,产品太单一了生意不好做,名气也打不出去.做代理好.风险小,不过要看你的势力哦.人家让你代理就好了!
牌子要看你是在哪个地方做,看当地的人对润滑油的消费价位,如果当地的消费水平高的话,你就做名牌,反之!

做生意前一定要考察好市场的情况,这里就不说了,市场还是要自己去考察的,这样才能真实.你自己也可以长经验!

统一方程式 在复杂过程中找出简单的结果
在这个地地道道的民营企业里,董事长隐于人群之中,像一个不声不响的平凡老头;总经理一飞冲天,像一只骄傲的风筝供世人仰望品评,并引领这个企业的方向。一把手的退隐与二把手的登台,在这里显得如此的平静,又如此的平和。

而这种特殊“二人转”所带来的结果,就是这个起点很低的企业,以远远超出内部人预期的速度成长起来—— 十年来他们名下的企业“统一石化”,每年以50%的惊人速度增长壮大,并最终一一赶上对手,领跑这个行业。

这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企业,又是一个令人嫉妒的对手。有人称之为“鲶鱼”,有人叹之为“奇迹”。

统一润滑油是伴着那条经典的广告语——“多一点润滑,少一点摩擦”而声名鹊起的。3年之前,统一石化寂寂无名,李嘉不得不在每一个场合口干舌燥地向人们解释道:统一润滑油与统一方便面之间没有任何的关系。3年过后,这个弱小的品牌成长为国内车用润滑油市场的老大。

关于统一润滑油的成长,由此成了一个谜。这个企业为何一飞冲天?它是如何用3年的时间将销售额从6亿元做到了30亿元?这个企业的背后,是什么神奇的力量在谋篇布局,令它在市场上的每一步棋都旁逸斜出,并因此而出奇制胜?

直到2003年,“统一石化”38岁的少帅李嘉才开始浮出水面。这个说话爱调侃、亲和如邻家兄弟的总经理,站在最严肃的《财富》论坛上讲述企业成功的原因,也简单得几乎“让人笑掉大牙”:“统一所做的,只不过更加细心、更加努力地满足市场需求而已。”对于整个行业的评价,这个年轻人同样“很不会说话”:“润滑油并没有什么秘密,说到底,跟色拉油的配方差不了多少。”

一切简单的背后,往往都有着复杂的注解。这个企业的成长与壮大,那些令业内人士眼花缭乱的市场轨迹,在李嘉看来,不过是由无数被分解、可执行的简单片段所构成,而企业家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些“由复杂通往简单的有关方程式”。

30岁前的选择

30岁以前,李嘉自认自己“没太大的成就”。

1987年7月,1.87米的大个子、校篮球队主力的李嘉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被分配到了北京市规划局。一年时间里,一帮年轻人整天用打扑克来打发漫长而苦闷的人生。一年之后,李嘉从规划局辞职,踏上了留学的路途,“争取用更高的学历来弥补理想与现实间的落差”。

然而巴黎的花花世界非但没有让他惊喜,反倒多了几分落魄。在这里,法兰西人傲慢地挥洒着他们的浪漫,像他这样的外乡人却根本无法进入他们的圈子。一年过后,他又回到了北京。

而后学建筑学的他开始找工作。不过对于当时的北京而言,拆房子和建房子的公司都凤毛麟角,李嘉“碰了不少壁,也长了不少智”。不久,他不得不开始做点小生意来养活1.87米的大活人。这期间,他卖过温州的皮鞋,倒腾过家用电器,日子过得轻轻松松,心情却日益失魂落魄。

始终做小生意终究不是出头之日,他觉得需要找个“正规点”的公司学点东西。1990年下半年,他应聘到台资企业火鸟色拉油公司作业务员。就在这家公司,李嘉第一次见到“销售有表格、有数据”,用来分析问题很管用。之后,这个善于学习的年轻人得到了上司的赏识,一年之内,他连升三级,从业务员做到了营销部经理。

也许他拼命工作的目的不过是想摆脱生活的现状,然而,命运却给他打开了另一扇陌生的门。一个偶然的机会,色拉油公司的中方投资者邀请他一起做色拉油的包装桶,他有了人生的第一次跳槽。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又不得不绞尽脑汁为包装桶寻找销路。

就这样,在京郊大兴县做润滑油生意的霍振祥成了他的客户。

也就在交上这个客户之后,李嘉有了一次难得的人生际遇。他陡然发现润滑油行业几乎是暴利,而自己的包装桶做得再漂亮,也只能赚取少量的“铜板”。而当霍振祥邀请这个头脑灵活的年轻人加入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出任了这家只有几十万元规模、十几条枪的小公司的副总。

事隔多年,李嘉斯文地坐在记者面前回忆过去,称当时的动机完全是胸无大志:“只想随着公司的发展自己多拿点奖金,然后买一辆吉普在大街上跑,后座放条狼狗,旁边坐个美女……”

那时的统一石化只是个毫不起眼的小公司,仅北京就有273家这样的企业,放在全国有4500多家。竞争归竞争,不过生意好做,“一个棒子一口锅,一锅能挣十万多”,那是一个大干快上、热火朝天的场景,第一年,统一润滑油做了600多万元生意。

第二年制定销售计划,霍振祥提出了翻一番的目标。不过,李嘉却大胆地提出要卖到3000万元。于是霍振祥决定给他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看看这个夸下海口的年轻人如何实现自己的承诺。

对于这次考验,李嘉没用多少力气就轻松过关。先是公司派人到市场搞调研,回来后一总结发现司机根本就不懂润滑油。当时市场上只有三类产品:汽油机、柴油机和齿轮润滑油,包装分别是红的、绿的、灰的。司机看别人买红的,就买红的,有点人云亦云的感觉。这样的笑话同样出在自己的公司内部,唯一的一辆桑塔纳车过了保养期要到外边买油,那个级别的油桶曾经是红色,结果司机依葫芦画瓢,最终买错了型号,发动机遭了殃。

“统一”那年做的一件事是:把汽车的照片印到了润滑油桶上对号入座,司机不再看颜色买,而看桶上的汽车照片。那时国内跑得最多的不外乎就是桑塔纳、夏利、切诺基、昌河几种车型,用什么样的润滑油一目了然。这个小小的创意甚至引起了业内的震动,1995年统一润滑油做到了3300万元。

初次出手,卓尔不凡。其后,慧眼识才的老板霍振祥决心退居二线。顺理成章地,李嘉被推到了前台,成为了这家公司的“操盘手”,开始在“可以放手干”的欣喜中忐忑地实施自己的计划。这年,他29岁。

一只放飞的风筝

这无疑是一个心比天高的年轻人,像一只遇到微风就腾空起舞的风筝。当拽在霍振祥手里的风筝线突然由慢放变成自由延伸时,这只风筝就会凭借风力迸发出一飞冲天的力量,甚至翱翔的高度超出了霍本人的想象。

其后,在李嘉的带领下,统一石化接连展开了“三大战役”,开始使这个公司跑了起来。

第一件事是“换了一个桶”。1996年润滑油市场几乎是高端品牌的天下,美孚、壳牌、BP们制定的标准成了主导市场的权威。相比而言,国内的几千家小企业无一不是盯着洋品牌亦步亦趋,跟在后面推出类似产品,以低端和便宜谋取份额。统一润滑油也一度狂推低端产品,结局却是“低端产品到处打架,洋品牌独自偷欢”。事实证明,此路不通。

要出头就得突破,经过又一次调研后李嘉发现,桑塔纳一次用油3.2升,夏利用2.8升,可国外产品和国内的主导产品大都是4升的包装,加完一次油后剩下的量很尴尬,扔也不是留也不是。就在那年,“统一”率先推出了3.8升、3.5升、3.2升规格的“对号入座”式的产品——“一桶不多不少,恰好够用”。

相同的创新还体现在卡车用油上,他甚至从自家搞装修的油漆桶上得到启示。卡车一次用油16升,如果用小包装一次则要4桶。如果改成16升大桶就可一次解决问题,包装成本节省30%,司机也可废物利用,拎大桶洗车……两个月后,“统一”的“水桶装”润滑油面世,三个月后,中国北方大大小小的卡车后面都挂上了“统一”的水桶。仅此一招,1996年统一润滑油的销售达到了8700万元。

“做生意就像在牌桌上,你手里总要有一张让别人想不到的牌。其实这张牌就隐藏在消费需求里,你所做的就是多用一点心去挖掘,这样你才会赢。”

紧接着,李嘉打出了第二张牌——“圈了一堆人”。

当时市场的通用规则是,整个行业都实行代销制,经销商先卖产品再付款。不过通行的规则却成了李嘉的“不能承受之重”,企业盘子太小,没有钱,拖一个月的账款等于占用了流动资金。两害相权取其轻,在圈内混了没多久的统一石化尔后给经销商定下的“规矩”是——现款现货。

开什么玩笑?先前还算合作的经销商 顿时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态度:这个翅膀还未长硬的企业无疑是自断后路,凭什么要经销商接受前所未闻的“不平等条约”?

不过,未等到不耐烦的经销商拂袖而去时,李嘉又讲出了下半句:“只要你现款现货,我负责派人帮你销售一半,你玩不玩?”

一语正中下怀:“统一”承诺销掉一半,即便现款现货,到头来占便宜的还是自己。大部分“趋利”的经销商们一盘算,开始“全力支持厂家新的营销模式”。

这是一场完美的厂商双赢策略。就在这年,“统一”总部召集了500个市场人员,点对点地分发到各地的经销商队伍中。同时“统一”还专门选取了那些渴望成长的中小企业主作为经销商,主攻的市场也选在二、三线城市——一个市场尚属空白,大公司看不上,经销商也最忠诚和稳定的战场。这种先从二、三线市场突破的方式,甚至写入了公司的文件:“大城市一律不许建点儿,所有人员都得往下面跑”。

在这个冷门的领域,像卖保健品一样卖润滑油的方法,无疑是行业内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那些经过专门培训后的“统一”促销大军,在车场、修理场、门市向似懂非懂的司机们耐心地讲授润滑油的知识,告诉他们该用何种产品、轿车如何维护、如何识别优劣等。这是一场由被动等待变主动出击的战役,其后,司机成了朋友,经销商成了“喝酒时抢着买单的兄弟”。1998年,“统一”轻松地将销售做到了1.5亿元。

1999年,统一润滑油的销售做到了2个亿。

小企业逐渐丰满。李嘉打出的第三牌是——“修建一个园”。

他向董事长霍振祥提议:“要修建一个年产10万吨以上的新厂区,总预算2.9亿元左右。”

这又是一个有些“脱离现实”的提议,尽管早已见惯了李嘉的跳跃式思维,霍振祥还是吃了一惊。统一润滑油年利润不过2000万元,“用得着玩这么大吗”?李嘉坚持己见:“中国的市场跟前几年的日本、韩国相仿,处于喷发的前夕;此时各个行业都不太景气,投资工厂成本比较低,方方面面都是个机会。”最后,他向董事长拍了胸脯:“一期投资8000万元,保证一年就能赚回来!”

建新厂的方案最终得以确定,2001年,工业园终于建好。在一片欢天喜地声中,统一去请业内专业权威出席剪彩仪式,不料却遭到了拒绝,理由是“不想看到悲剧发生”:以行业内15%的平均增长速度,统一10万吨的产能意味着至少要从2亿做到10个亿,短期内卖得出去这么多吗?

哪知悲剧最终却变成了喜剧,半年之后,原材料如钢铁、水泥等开始疯狂涨价,仅此一项企业便节约了至少5000万元的成本;其后,中国的车市开始井喷,润滑油需求突然大涨,建好的工业园生逢其时,这年,公司的销售再创新高,达到了4.3亿元。

事隔多年,李嘉回忆当时的情形,“压力真的很大,到处都是‘统一完蛋了’的唱衰之声”。他努力地将话说得轻转平缓,似乎找不出当年的紧张。这种缓解恰如这个企业的个性,在不断的出奇招中将每个可能遇见的拐点幻化于无形,以至于企业成功之后找不出当年的蛛丝马迹。

我建议你卖奔驰专用润滑油

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