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鲁兹进气歧管在哪:求清代宫廷小吃的资料,包括食物的进贡制度还有区位优势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5 22:59:22
要求要有小吃的特点。
北方农业的发展及当时北方的气候条件。
还有清代的外交(虽然是闭关锁国,但也应该有对外交流)

相传有一天夜里,慈禧做了个梦,梦见吃夹了肉末的烧饼。第二天早膳时,果然上的是肉末烧饼。慈禧一看和梦中吃的一样,心里非常高兴,说是给她圆了梦。问是谁做的烧饼,当差的说是御厨赵永寿。慈禧当即令人赏给赵永寿一个尾翎和二十两银子。从此,肉末烧饼作为圆梦的烧饼流传了下来

栗子面小窝头 据说,光绪年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老佛爷挟光绪帝仓皇西窜。途经京郊时,有人以窝头敬献,慈禧饥不择食,觉其味甚为甘美。八国联军撤退,两宫回銮。庆幸之余,慈禧命御膳房做那最为美味的窝头。御膳房绞尽脑汁,用当年所产玉米面,过细箩,再掺上上等黄豆面,适当加入栗子面,蒸时加桂花白糖,观之近似褐色,食之既软又甜。一斤面可以蒸出上百个小窝头,不可谓不精致娇小。老佛爷品尝后赞不绝口。

肉末烧饼 其实就是烧饼夹炒肉末。肉末油润咸甜,烧饼香酥,吃起来别有风味。传说慈禧一天夜里梦见吃烧饼,次晨吃早点时,正好有肉末烧饼,很是高兴,认为是给她圆了梦,便赏给做烧饼的厨师顶戴和银两。肉末烧饼也从此出了名。

芸豆卷 豌豆黄 芸豆卷原本是民间小吃,据传,清光绪年间的某个夏日,慈禧偶尔听到红墙之外有铜锣声和吆喝声,遂问是做什么的,并唤来卖货人,品尝了他的芸豆卷,觉得甚是可口。于是便将此人留在宫内专做小吃。芸豆卷也就成为清宫御膳珍品。豌豆黄是将豌豆煮熟,做成豆沙,加白糖桂花,冷后切成方块,上面搁几片蜜糕或者几粒小红枣,吃起来入口即化,是夏季消暑佳品。豌豆黄同芸豆卷一起传入清宫,成为御膳名品。曾有诗云:“从来食物属燕京,豌豆黄儿久著名。红枣都嵌金屑里,十文一块买黄琼。”

小窝头: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慈禧仓惶逃往西安。途中,有一天慈禧饿极了,叫人去找吃的。当差的找来一个大窝头。慈禧几口便把窝头吃完了,连说好吃。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有一天又想起窝窝头,就让御膳房给她做窝头吃,御厨不敢给她做大窝头,于是把玉米面用细箩筛过,加上白糖、桂花做成栗子大小的小窝头。慈禧吃了说,正是当年吃过的窝窝头。
“子火烧”: 据说嘉庆皇帝去清东陵祭祀祖先时,必登盘山游览。当地官员总是用蓟州城里庆堂号的子饽饽进献皇上食用。这种小巧玲珑的美食,犹如算盘珠大小,乳黄喷香,酥松绵软,口感极佳,深得嘉庆皇帝的喜欢。据说嘉庆皇帝总共去东陵大约十多次,几乎每次都吃子饽饽。制作子饽饽的商号见皇上喜欢,便易名为“子火烧”。
豌豆黄,芸豆卷: 据说有一天,慈禧太后在静心斋歇凉,忽听大街上有打铜锣声,慈禧问:“这是干什么的?”当差的回答说:“是卖豌豆黄、云豆卷的。”当差的就把那个人叫了进来,说:“老佛爷有请。”小贩进来后说:“请老佛爷尝尝。”慈禧尝过后连说好吃。从此就把这个人留在宫中,专门为她做豌豆黄、云豆卷。

清宫饮食由内务府和光禄寺管理。下设御膳房、御茶膳房、寿膳房、外膳房、内膳房、皇子饭房、侍卫饭房,分别承办宫廷饮宴和日常饮食。

“御膳房”是负责皇帝饮食的专职机构。内设管理事物大臣若干名,都是由皇帝特派的心腹之人。管理事物大臣下设尚膳正、尚膳副、尚膳、主事、委署主事、笔帖式等官职,专司皇帝吃饭事宜。其下再设厨役、掌灶,具体为皇帝备膳。

清宫饮食制度严格,不仅有专门的厨师,专门的膳房,还有一套祖先留下来的膳食制度,有严格的份额规定,即每人每天有固定的米、面、肉、菜及调料,称为“口份”。如皇帝每日份额,有盘肉22斤,汤肉5斤,猪油1斤,羊2只,鸡5只,鸭3只,各种蔬菜,牛乳100斤,玉泉水12罐,乳油1斤,茶叶75包等等。皇后每天盘肉16斤、汤肉10斤、猪肉10斤、羊2只、鸡五只、鸭3只、蔬菜19斤、萝卜(各种)60个、葱6斤、玉泉酒4两、青酱3斤、醋2斤以及米、面、香油、奶酒、酥油、蜂蜜、白糖、芝麻、核桃仁、黑枣等。皇后以下妃嫔、皇子、福晋相应递减。
清代帝、后平时吃饭,称“传膳”、“用膳”或“进膳”,各自有膳房备膳,并且独自用餐。一日两餐。早膳辰正(上午8:00),晚膳未正(下午2:00)。两正餐之外,还有酒膳和各种小吃,一般在下午或晚上。膳前由内务府大臣开单备案,单上注有某人烹制某菜肴,以防不慎。

平时皇帝独自进膳。而皇太后、皇后及嫔妃则在各自的宫内进膳。皇帝吃饭没有固定地点,多在寝宫和办事、活动的地方随意命进。乾隆皇帝时,居住的寝宫是养心殿后殿,早膳经常在养心殿的东暖阁。晚膳、酒膳多在漱芳斋和重华宫。咸丰帝的寝宫也在养心殿后殿,可他习惯在咸福宫或同道堂进膳。皇后、皇太后及妃嫔亦在自己的宫内进膳。

每到吃饭时间,皇帝命御前侍卫传膳。届时,负责皇帝用膳的官员立刻行动,备桌太监按照旨意将桌子摆好,摆膳太监迅速到膳房取饭菜。饭菜盛装在食盒里。须双手捧到皇帝的膳桌上,直到皇帝的面前才能取出。待御膳全部摆好后,皇帝身边的随侍太监还要“尝膳”,即每样饭菜尝上一点,以确保皇帝饮食安全。

平时,皇帝每膳二十多品菜肴、小菜,四品主食,二品粥(或汤)。菜肴以鸡、鸭、鱼、鹅、猪肉及时鲜蔬菜为主,山珍海鲜、奇瓜异果、干菜菌类辅之。主食是“贡米”、新麦,就连做饭的水都是从北京西郊的玉泉山运进宫的。

清代帝后、妃嫔用膳依其身份不同使用不同质地、不同纹饰和不同数量的餐具,称“位份碗”。

除了帝后日常饮食外,名目繁多的筵宴是清宫饮食的重要内容。如太和殿筵宴、乾清宫家宴、皇太后的圣寿宴、皇后千秋宴、皇子成婚宴、重华宫茶宴以及康熙、乾隆朝举行的千叟宴等。筵宴饮食的品种和类别,依进宴人的身份地位而有所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