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若水的最新小说2017:1.为什么南极没有熊?2.鳄鱼遇到食物掉眼泪是怎么回事?3.英国二战时为何停止天气预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10 03:17:03
请3题也回答。谢谢。

二战期间,“两军交锋,除了实力因素外,气候对战争的结果往往也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英国天气变化大,降雨机率也高,潮湿且多雾,常常在白天就可伸手不见五指。这种情况下,德国人要打进英国就比较累了。所以,英国天气的“善变”是战争的优势。英国的天气情况在战争中可以称得上是“最高机密”了。“天气预报”由此一直被封锁掉。
说到这天气,让我一下想到了60年前的5月9日,也就是60年前的昨天的一个有关天气的事。美国《纽约时报》1945年5月9日发了这么一条令人兴奋的新闻:“伦敦人听上天气预报了。”呵呵,伦敦人之前难道没有天气预报吗?不对,伦敦人本来是有天气预报的。但由于二战期间,“两军交锋,除了实力因素外,气候对战争的结果往往也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英国天气变化大,降雨机率也高,潮湿且多雾,常常在白天就可伸手不见五指。这种情况下,德国人要打进英国就比较累了。所以,英国天气的“善变”是战争的优势。英国的天气情况在战争中可以称得上是“最高机密”了。“天气预报”由此一直被封锁掉。直到60年前的昨天,也就是1945年的5月9日,英国的天气几年来第一次褪去神秘外衣,成为了公开信息。英国的空军部对外宣布了当天的天气:全境低压,气温总体感觉温暖,有时伴有雷雨!短短几句话让英国人和生活在英国的外国人找回了久违的安全。

资料: * 鳄鱼流眼泪原是为活命 *

如果人喝了海水,会越喝越渴,最后甚至渴死。可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爬行动物等却不会有这种危险,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海水淡化装置”。

鱼只要一张嘴,水就灌满了口腔。但是,这些水大部分会通过鳃缝流出去,不会进入腹中。可是,在它吃东西的时候,部分海水就会随食物进入腹中了。按照物理学规律,如果把容器用一个半渗透性薄膜隔开,一边盛含食盐量高的水,一边盛含食盐量低的水,含食盐量低的水就会向含食盐量高的水一边渗透,直到两边含盐量相等时为止。鱼的皮肤表层、口腔粘膜、鳃以至所有细胞的膜都是这种半渗透薄膜,而且鱼体中的盐量比海水低,因此海鱼体中的水会自动向体外渗出。为了补偿渗出的水并且保持体内一定的含盐水平,它必须把喝进去的咸水变成淡水,这就需要一种特殊“装置”来达到目的:鱼鳃里的特种细胞(叫排盐细胞)可以把大量的盐分从血液中不间断地提取出来,随同粘液以高浓度状态传到鳃腔里,再流出体外。

海鸟也有这种“海水淡化器”。它们的“淡化器”位于眼窝上部,而排出口位于鼻孔内,叫做盐腺。海鸟不时会从喙上部的鼻孔中排出一个亮晶晶的水滴,摆摆头抖掉。这种水滴就是盐腺排出的含有大量盐分的粘液。生活在海洋或海边的爬行动物如龟、蛇、鳄鱼类也有盐腺。鳄鱼在吃东西时会流出大滴晶亮的眼泪,人们常用“鳄鱼的眼泪”来形容假慈悲。其实流出的不过是从盐腺中排出的含盐量很高的溶液而已。

因为是北极熊

因为是北极熊

鳄鱼所流的“眼泪”实际上是一种盐溶液。由于它要排泄出体内多余的盐分,体内长有特殊的排泄腺,其排出管正好分布在眼睛四周。这说明,鳄鱼流眼泪不过是为了排泄体内过多的盐分。

1.因为是北极熊
2.资料: * 鳄鱼流眼泪原是为活命 *

如果人喝了海水,会越喝越渴,最后甚至渴死。可是生活在海洋中的鱼、爬行动物等却不会有这种危险,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海水淡化装置”。

鱼只要一张嘴,水就灌满了口腔。但是,这些水大部分会通过鳃缝流出去,不会进入腹中。可是,在它吃东西的时候,部分海水就会随食物进入腹中了。按照物理学规律,如果把容器用一个半渗透性薄膜隔开,一边盛含食盐量高的水,一边盛含食盐量低的水,含食盐量低的水就会向含食盐量高的水一边渗透,直到两边含盐量相等时为止。鱼的皮肤表层、口腔粘膜、鳃以至所有细胞的膜都是这种半渗透薄膜,而且鱼体中的盐量比海水低,因此海鱼体中的水会自动向体外渗出。为了补偿渗出的水并且保持体内一定的含盐水平,它必须把喝进去的咸水变成淡水,这就需要一种特殊“装置”来达到目的:鱼鳃里的特种细胞(叫排盐细胞)可以把大量的盐分从血液中不间断地提取出来,随同粘液以高浓度状态传到鳃腔里,再流出体外。 海鸟也有这种“海水淡化器”。它们的“淡化器”位于眼窝上部,而排出口位于鼻孔内,叫做盐腺。海鸟不时会从喙上部的鼻孔中排出一个亮晶晶的水滴,摆摆头抖掉。这种水滴就是盐腺排出的含有大量盐分的粘液。生活在海洋或海边的爬行动物如龟、蛇、鳄鱼类也有盐腺。鳄鱼在吃东西时会流出大滴晶亮的眼泪,人们常用“鳄鱼的眼泪”来形容假慈悲。其实流出的不过是从盐腺中排出的含盐量很高的溶液而已。
3.二战期间,“两军交锋,除了实力因素外,气候对战争的结果往往也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英国天气变化大,降雨机率也高,潮湿且多雾,常常在白天就可伸手不见五指。这种情况下,德国人要打进英国就比较累了。所以,英国天气的“善变”是战争的优势。英国的天气情况在战争中可以称得上是“最高机密”了。“天气预报”由此一直被封锁掉。
说到这天气,让我一下想到了60年前的5月9日,也就是60年前的昨天的一个有关天气的事。美国《纽约时报》1945年5月9日发了这么一条令人兴奋的新闻:“伦敦人听上天气预报了。”呵呵,伦敦人之前难道没有天气预报吗?不对,伦敦人本来是有天气预报的。但由于二战期间,“两军交锋,除了实力因素外,气候对战争的结果往往也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英国天气变化大,降雨机率也高,潮湿且多雾,常常在白天就可伸手不见五指。这种情况下,德国人要打进英国就比较累了。所以,英国天气的“善变”是战争的优势。英国的天气情况在战争中可以称得上是“最高机密”了。“天气预报”由此一直被封锁掉。直到60年前的昨天,也就是1945年的5月9日,英国的天气几年来第一次褪去神秘外衣,成为了公开信息。英国的空军部对外宣布了当天的天气:全境低压,气温总体感觉温暖,有时伴有雷雨!短短几句话让英国人和生活在英国的外国人找回了久违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