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异闻录5第三章攻略:苏联解体的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30 03:48:54
详细,各个原因

从具体层面看,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一是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即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长期积累的种种矛盾与问题孕育着严重的社会危机;二是直接的现实原因,即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推行了一条背叛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路线,一步步把苏联引向深渊,并由他们亲手毁掉了苏共和苏联;三是外部原因,即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得手。关于三方面主要原因之间的关系:从国际大环境看,二战后,世界形势发生重大的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到70年代,出现了世界主题由战争与革命到和平发展的转换,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由进行军备竞争、争夺军事优势的斗争转为争夺综合国力的优势,特别是争夺经济和科技的优势。从主观上讲,社会主义国家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在认识上长期落后于世界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未能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本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建设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苏联对战后掀起的科技革命不予重视,对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严重的弊病不及时调整和改革,同资本主义斗争的重心,不是发展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效率,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维护世界和平,而是同美国搞军备竞赛,争夺世界霸权,这就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不满。当要求改变现状的改革潮流和反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逆流混淆在一起时,给西方加紧推行和平演变以可乘之机。苏联体制上的弊端所引发的矛盾与危机,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但不是直接的现实原因,因为它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和一定的土壤或温床。苏联解体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苏联社会“得了病”,而在于“治病”的医生是高明还是庸医,是对症下药还是错用了药方和乱动手术,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高唱要用全人类利益高于阶级利益的“新思维”将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转到民主社会主义轨道上,这种改革不是完善社会主义,而是摧毁社会主义,充当了西方“和平演变”的内应力量和代理人,是苏联解体的关键性和决定性因素。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西方的主流观点包括两个方面:一、计划经济是走不通的。早在八十年代,苏联的计划经济就开始崩溃了,所以,苏联别无选择,只有实行市场化和私有化。二、这是苏联人民的选择。在社会主义国家,一旦给人民真正的民主和自由,人民就会提出废除社会主义而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经济原因。
凡逆历史而动的个体,都会被历史所淘汰。
经济发展是这个历史的主流,前苏联依然将军事发展列为国家发展的第一任务,因而被历史所淘汰,而分裂。

gxy017的意思是不能给人民真正的民主和自由了?那不如回到奴隶社会。
资本主义制度真的很好吗?每隔一定时间爆发的经济危机有什么好办法解决吗?象米国那样发动战争??

苏联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共有15个加盟共和国。但它不是一天建成的,这个过程至少经历了23年。成为加盟共和国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自愿,也有强迫;有升格,也有降格;有内部改组,也有外部侵略。

1922年12月,全俄第十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及南高加索联邦等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全权代表在联盟成立条约上签字,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南高加索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组成联邦是当时苏联政府强迫加入的,其简单粗暴的做法伤害了少数民族的自尊心,所以后来还要分开。)

1925年,中亚地区新建的土库曼和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

1929年,由于原属乌兹别克共和国的塔吉克自治共和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被升格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于1931年成为苏联的第七个成员国。

1936年苏联新宪法对加盟共和国的条件作了具体规定,共有三条:一、这个共和国一定处在边疆区,应同苏联的邻国有共同的边界;二、以自己的名称作为共和国名称的那个民族,在该共和国的人口应占半数以上;三、这个共和国人口总数应在一百万以上。

根据新宪法的规定,俄罗斯联邦的哈萨克自治共和国及吉尔吉斯自治共和国,南高加索联邦中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符合了加盟共和国的条件。上述五国于1936年12月5日新宪法生效之日,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南高加索联邦建制被取消。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7个发展到11个。

由于斯大林模式的制约作用,苏联社会主义联邦制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落入有名无实和严重变形的尴尬境地,宪法中规定的加盟共和国“主权”和“自由分离权”被束之高阁。苏联政府把俄罗斯民族和俄罗斯联邦置于一个极其特殊的地位,高高地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

二次大战爆发后,为了防御德国。早在德波战争期间,苏联即着手建立一条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之间防备德国进攻的所谓东方战线,企图通过扩大西部疆域加强防御德国侵略的战略地位。

1939年11月苏联入侵芬兰。翌年3月苏芬和约将列宁格勒附近苏联国境线向北推移150千米,苏联将获取的4.1万平方千米领土并入俄罗斯联邦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又将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国升格为卡累利阿--芬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然后接收为第12个加盟共和国。

1940年6月,苏联以立陶宛政府违反苏立互助公约,与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组成反苏军事联盟为由,出兵占领波罗的海沿岸3国。8月初,三国被迫加入苏联。斯大林对当地民族不满者采取了罕见的“集体惩罚”措施,或流放或驱赶到国外,受害者达数十万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由此从12个发展到15个。但此后数十年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始终存在谋求脱离苏联独立的斗争,使历代苏联领导人不安。它们在戈尔巴乔夫时期率先独立绝非偶然。

1940年6月,苏联以国际形势要求用最快速度解决历史遗留的领土问题为由,出兵占领罗马尼亚管辖的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后将比萨拉比亚并入1924年建立的摩尔达维亚自治共和国,从而建立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为苏联的第16个加盟共和国。

1956年,苏联政府以“以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形式出现的我们共和国的目前结构已不符合居民人口的民族构成”为根据,将其降格并入俄罗斯联邦。但造成当地民族构成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苏联政府20世纪40年代初开始的毫无限制地鼓励向少数民族地区大规模移入俄罗斯民族的政策。卡累利阿--芬兰共和国被降格和并入俄罗斯联邦是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不尊重当地民族意愿和违背民族自决权原则的表现。它实际上是在当地居民对此事不甚了解或根本不了解的情况下作出的决定。这一行动不仅损害了卡累利亚民族的自主权,而且在其他少数民族中造成了很不良的影响。其他民族担心会在某个时候遭到和卡累利亚族同样的命运,从而增强了它们对联盟中央的离心倾向。至此,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数量固定为15个
苏联模式失败的文化原因

《社会主义研究》陈肖沫、张泽洪的文章说,前苏联长期实行的是文化专制主义。这种“高压”文化首先表现为“领袖真理化”。苏联开展空前规模的造神运动,使斯大林成为真理的化身。一位前苏联史学家说:“被认为是真理的不是那些符合实际和经过试验的东西,而是那些经过‘斯大林同志’所肯定的东西才是真理”。“万能”的斯大林还俨然成为各个学科的最高权威和真理的最后仲裁者,一切思想文化理论均以最高领袖的评判为最终标准。斯大林之后的几任苏共领导,在领袖真理化上一脉相承,赫鲁晓夫反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却树立自己的理论权威,而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离经叛道者”除了采取传统的批判、清洗等方式样外,还采用诸如吊销国籍,强制精神治疗等更为“叫绝”的手段。而且,“领袖真理化”还被大大的泛化,各个地区、各个部门的一把手顺理成章成为本地区、本部门的真理化身。其部属和统辖下的老百姓必须对其绝对服从。

其一,关于群众性。俄共中央副主席梅尔尼科夫在回答“苏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敏感问题时说,我们的电视台、报纸很多,但只有一个观点,报纸上只有三四版略有不同,国内看不到其他的观点,对不同的观点一味压制,任何创新都被扼杀,他认为这很不正常,因为一些人提出问题和建议,不是反对党、而是帮助党完善。而官方建立的文化和学术团体走上统一化、行政化和国家化的道路,各种风格和流派的自由竞争的局面不复存在。文化的单一性代替了多样性,钦定风格取代了各种风格的自由竞争。在这样一种高压政策下,出现了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在当时的电台报纸上那些明明不为群众欢迎的政策方针,却摇身一变,无一例外地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同声欢呼”。这就是苏联文化的“群众性”。

其二,关于民族性。在对民族文化的继承中苏联是继承与抛弃相错位。一个众所熟知的事例是,虽然在探索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时发扬了俄罗斯民族坚强的组织性,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等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更多的是他们继承并发扬了俄罗斯民族文化中的沙皇主义、封建专制主义、皇权主义等糟粕性的东西。

其三,关于开放性。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对外国文化实行关门主义,典型理论如日丹诺夫所提出的现代是“资产阶级文化腐朽和瓦解的时代”。把西方国家文化中出现的新学说,如控制论、系统论以及心理学、生物学的理论统统斥之为唯心主义,是伪科学。在他们眼中,凡西方文化就是姓资的,凡是姓资的就是腐朽没落的。这种自我封闭的结果就是无法借鉴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成果,堵塞了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发展进步的道路,从而使社会的发展在某些领域偏离了人类文明的大道。这种在“纯社会主义”环境中培养社会主义文化的做法,不但没有杜绝资产阶级文化,相反,使人们对资本主义文化产生一种神秘威、向往感。文化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宽松环境,先进文化的产生应该有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氛围。
戈尔巴乔夫属于改革派。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受挫,进展缓慢的情况下转向政治改革,在国内实行改革和公开化政策,对历史错误进行清算。但他的改革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后果。随着中央权力的下放,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开始寻求更大的自主权力。随着“公开化”的日益深入,苏共的历史问题和历史罪行得到揭露的同时,导致其失去民心。

随着东欧剧变,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政府也纷纷效法东欧诸国,意图脱离苏联而独立。1991年8月24日,苏联第二大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宣布独立。苏联联盟开始走向解体。

之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下令宣布苏共为非法组织,并限制其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在1991年年底,他同白俄罗斯及乌克兰的总统在白俄罗斯的首府明斯克签约,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从建立一个类似英联邦的架构来取代苏联。苏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离开苏联,苏联在此时已经名存实亡。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2月25日晚,苏联国旗从克林姆林宫上空缓缓落下,标志着苏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正式停止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