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人vs凯尔特人直播:借月咏怀的诗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30 11:14:44
急!!!急!!!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多年里,因为有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情愫,所以爱与三五同道把酒谈天,也喜向壁独酌,忘却困顿和烦忧,求得短暂的安闲。
  有了“高高秋月照长城”的意蕴,层林尽染的时节,带上孩子到北郊的大山里造访燕北长城的遗迹,感受北国边塞的雄浑。
  有了“罗帷舒卷,似有人开,明月直入,无心可猜”的境界,懂得并珍视那无须防范、心心相印的人间情谊。
  还有“明月松间照”的清幽,“月涌大江流”的壮阔,“明月落谁家”的怅然,“山月随人归”的自足,“玲珑望秋月”的少妇眼神,“垆边人似月”的游子情怀,“沧海月明珠有泪”、“夜吟应觉月光寒”那样一份亘古不变的孤独,以及“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那扑素而深沉的发问,那种“格物穷理”般的“终极思考”。诸般况味,诸种经验,宇宙、人生、历史,皆被那轮碧天明月一眼看穿了。
  在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中,圆圆明月,周而复始,如一面镜子映照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品格、情调;弯弯新月,阴晴圆缺,像一颗颤动的心灵,人生冷暖、岁月留痕都寄寓其中;融融月华,天涯共此,似一缕生生不息、新新不已的诗魂,穿越历史风尘,朗照在一代代后人心头。

卅一、声声慢
·苏堤春晓
夜色茫茫,
路上人稀,
一轮明月如镜。
分手只有一人,
泪眼相送。
一阵清风吹来,
杨柳梢,
随风飘动。
泪未干,
人已去,
可叹一歌未竟。

回首往事如梦,
愿天下,
从此不闻哭恸。
明年今日,
飞来金龙玉凤。
故地重游时候,
互击掌,
作歌相庆。
泪莫纵,
一曲更比一曲重。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李白写了很多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评点〗
《诗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流畅婉转,出刘希夷《白头翁》之上。
《唐诗归》:钟(惺)云:浅浅说去,节节相生,使人伤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读,读不能厌。又云:将“春江花月夜”五字,炼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 谭(元春)云:春江花月夜,字字写得有情、有想、有故。
《唐诗别裁》:前半见人有变易,月明常在,江月不必待人,惟江流与月同无尽也。后半写思妇怅惘之情,曲折三致。题中五字安放自然,犹是王、杨、卢、骆之体。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值得大书特书的杰作,前人有孤篇修全唐的说法,闻一多说它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虽说都有点言过其实,但其中蕴涵的美的魅力却是世所共知的。如《唐诗别裁》所言,全诗可分为两个部分:从开篇到“但见长江送流水”,写春江月夜的美景,并由此引发茫茫宇宙与渺渺人生的哲学思考——美景易引发人们对赏心乐事(即现世幸福)的追求,而追求幸福又易引起人们对永恒的探问(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常常表现为“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的愿望,即希望幸福永驻的意思),但永恒又似乎是一个永远也破解不了的谜,于是便生出淡淡的哀愁(“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种淡淡的哀愁被置于广袤的宇宙时空之中,又伴随着对宇宙起源和人的起源的扣问,因此具有哲学意义。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诗的结束,具体描写一个年轻女性对离别亲人的思念,对团聚幸福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本来事属平常,但因为前面有一层关于宇宙人生的探问思考,平常的情感也变得不平常了:人生有限,宇宙无穷,因此对幸福应该更加珍惜。换言之,诗歌将青春、爱情这一主题置于宇宙人生的大背景中,因此也就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和内涵。闻一多曾用“夐绝的宇宙意识”来揭示这首诗的主题。我觉得准确的概括是:融入了夐(xīong)绝宇宙意识的青春爱情主题。与前三首诗有所不同,《春江花月夜》有哀愁而无悲伤,更无悲凉,“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句作结,充满了对人生美好的无限期待。

李白的《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对酒当歌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评点〗
朱熹云:按此诗明白简易,辞指清亮,飘然无所拘滞。时白在长安,故人贾淳相与对月把酒,令白作诗以问月,故多问之之辞。想其一停杯而诗辄就,遂为古今绝唱。说者谓其神就,夫神就者,天才也。太白果天才者欤!
《汇编唐诗十解》:收敛豪气,信笔写成,取其雅淡可矣。
《唐诗选评》:于古今为创调。乃歌行,必以此为质,然后得施其裁制。
《李太白诗醇》:奇想自天外来。(“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圆活自在,可谓笔端有舌矣。
问月比起感叹古今盛衰和花开花落来,意义则又有不同。古今盛衰是历史时空,花开花落是自然时空,而问月之始末、来去则是宇宙时空。《春江花月夜》中“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即展开了这一宇宙时空。对天发问源自屈原《天问》,问月即是问天,表现了人对生命的终极意义的关注和探问。但李白《把酒问月》与《天问》不同,李白的问题有三个:1)青天有月来几时?2)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3)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第一个问题与张若虚“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属于同一性质;第二个问题则对月亮运行的“出”、“没”现象感到疑惑不解;第三个问题更是前无古人的奇思妙想,将人性、生命的关怀投射到月宫上,投射到永恒、不死的神仙(嫦娥)身上。另外与苏轼“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相比,李白对未知的世界并无一丝退缩、恐惧。结句“唯愿对酒当歌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与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意趣略同,却又小有所别:李知人不可能长久,故只希望月光照金樽,让片刻的人生有一个永恒的光芒;苏但愿人长久,是美好的希望和祝愿,千里婵娟,显然是由己及人,表达了一种普遍的人生之爱。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解:
这是一首最为著名的中秋词,上片以设问句陡然领起,在追问神秘之月中,引出"乘风归去"与在人间的心理上的矛盾斗争,在对矛盾双方的取舍中,表现了作者对人间的爱恋。下片过片转写月光,在月光随着时间变换的移动中,逗出无眠之人,又由无眠之人对中秋圆月的质问中,抖出离别情思,但笔到而意转,遂借月之圆缺的"物理"排解人之离合的情理,最后以由衷的美好祝愿收结全篇,表达了作者超逸旷达的情怀

木兰花慢
辛弃疾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 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简析】

这是一首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词篇。作者在小序中明白提示,这首词有两个特点:一是构思与前人不同,"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而这首却写的是月亮西沉以后的情景;二是自觉地学习屈原,运"用《天问》体"形式。
咏月,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仅以唐宋诗词而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以"月"为线索,组织全篇,提出了某些带有哲理意味的问题:"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白《把酒问月》:"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姮娥孤栖与谁邻?"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quot;看,这些不同的诗词都在向"天"提问,故此也都与屈原的《天问》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首《木兰花慢》实际上是继上述诸诗词之后,在歌咏明月这一题材上的新的发展。其特点可归纳为下述三个方面。
一是构思有新意。作者不写待月,而是从月亮落去之后起笔,并由此展开想象的翅翼,一会儿飞向广阔的太空,一会儿沉入深幽的海底。最令人惊异的是,生活在八百年前的辛弃疾,竟然在词中接触到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一科学现象:"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在作者心目中还有了西半球("那边"、"别有人 间"),当我们这里月亮西沉后,那边才看见月亮东升?quot;光景东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禁不住赞叹说:"直悟月轮绕地之 理,……可谓神悟。"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
二是巧妙安排神话传说。词中把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集中起来,经过选择、加以编排,使之成为统一整体,创造出带有浪漫色彩的神话形象。词中神话的安排主要按三个焦点加以集中:一是人间("是别有人间…")二是天外("是天外,空汗漫");三是海底("谓经海底问无由")。三是全篇设问。词是学《天问》,故保留《天问》形式上的特点,但因词的字句可长可短,所以节奏上比《天问》更加生动活泼。
本篇是辛词中别具一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