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买飞机票的流程:如何用辩证否定观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11:32:42

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但不能离开中国既有的文化土壤和条件,而且也离不开世界文明发展的环境和营养。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都必须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推进我国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形式是多样的,但核心系统是思想,即以儒家思想为主,通过融汇吸收各家思想和外来思想文化,而形成体现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思想体系。

第一,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国,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超越。这就是说,要把中国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站在世界的高度,视野宽阔了,就不会囿于传统而固步自封,也不会因世界变化无穷而不知所措,而是冷静辩证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历史局限,做出符合历史潮流的文化选择。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有一基本出发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中国典型的封建制相适应的,其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守旧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尖锐的对照,这就决定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进行辩证分析,这是基本出发点。中国传统文化要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生机,应该站在世界的高度对待传统,对中国传统文化,既不能彻底否定,也不能全面复兴,只能是对优秀传统实现弘扬超越。所谓弘扬,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继承性,弘扬就是不割断历史,而是尊重历史、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它充分体现出民族的历史继承关系。二是选择性,弘扬不是全面复兴,一定要有所选择,不能让封建腐朽的东西在社会上流行,也不能让优秀的文化传统丢掉。三是时代性,弘扬不是原封不动地复古,而是将传统中的优秀成果为新的时代所用,解决好古为今用的问题。所谓超越,是指在弘扬的基础上超越。超越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创新性,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东西,一定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突破;二是超越性,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既包含着优秀的成果,又包括传统的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不仅作用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也在现代社会中产生影响,只有对传统的负面效应进行系统清理,才能超出古代的圈子,实现时代的跨越;三是前瞻性,文化的进步性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前瞻性,前瞻性就是前瞻未来,把传统、现在与未来连接起来,在超越传统的基础上,面向世界与未来。对于关系到人类未来的世界性课题,从文化价值观的视角进行解释和阐发,是前瞻性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可以焕发这种前瞻性的意识。总之,弘扬超越作为一种整体性思维,是讲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弘扬,在弘扬的基础上超越。

第二,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看世界,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主动参与世界文明进程。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在相互借鉴、相互补偿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外来的东西做出符合中国特点的选择。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一个文化礼仪之邦:有着近四千历史的优美的汉字,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学,灿若星辰的文学之秀,浩如烟海的古籍图书,众彩纷呈的哲学思想,悠久富宏的教育传统,绚丽辉煌的艺术成就,丰富的农林牧渔水利经验,卓越领先的科技理论及发明创造,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丰富精湛的医药卫生知识及技能,珍爱生命的养生之道及体育传统,出奇制胜的军事权谋,五光十色的宗教文化,以及建立在这些文化科技哲学基础上的强国兴邦爱国爱民的治世经验、仁爱礼义的人伦道德规范、崇德齐贤高风亮节的情操修养……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博大,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承传优秀的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核心——人文精神,继承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毛泽东同志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我读《论语》,一读就是六年。”1938年10月,他在延安特别叮嘱全党:“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可以预言,中华智慧必将而且正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极大的影响力。儒家文化的核心——伦理道德精神、社会伦常、天道自然观、人性修养,被东方诸国所尊崇。《论语》被称为东方人的“圣经”,被尊为日本工商界的“圣经”,日本近代工业之父涩泽荣一所著《论语加算盘》一书,提倡道德经济合一论,成为企业家们的必读书。王阳明(宋明理学集大成者)的心学自明治维新以来在日本、在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中都被作为精神的源泉和动力,影响着一代代东方各国政治家、企业家的思想,连《菜根谭》这种普及读物也被日本借鉴为商业经典。不仅如此,中国传统的医学、军事权谋学等等也极大地影响着世界,中医中药已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部分,日本、韩国的中药已占领了世界市场的主要份额。世界许多国家的军校都要开设孙子兵法课。至于“四大发明”,古代的许多科技发明,早已被外国人接过去发扬光大。……外国人尚且如此崇尚中国传统文化,热衷于“中为洋用”,我们华夏子孙,不好好地承传这宝贵的遗产,多么可惜!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我们反对那种一概否定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说得一团漆黑,斥之为腐朽陈旧的过激行为。但是也不主张一古脑儿因袭照搬。正确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毕竟,由于丰厚而沉甸甸的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奴隶制、封建制社会中积淀下来的,自然会烙印上一些统治阶级的意识,会渗入一些剥削阶级的观念,所以,我们在了解、吸纳承传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吸收其民主性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糟粕”的原则。比如说,儒家学派所提倡的忠孝节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等,在今天,就要实行“拿来,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挑选,占有”的原则。

(一)解读中国传统文化

1、中国传统文化是多元的文化。它包括儒、墨、道、法、佛等,以儒家文化居主导地位。

儒家:以孔子、孟子为代表。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仁爱、入世、忠君。

基本准则:“仁”,“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忠恕、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基本规范:忠、孝、礼、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基本手段:以德服人、以德治国

墨、道家:核心是“无我”,主张避世、重道轻器,小国寡民,回归自然。

法家:以荀子为代表。主张法治。

佛家:主张出世,修心养性,以世无争。

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朝朱熹:“存天理,灭人欲”,建立了以儒家
为核心的中国封建伦理思想体系。

2、中国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封建关系及小农经济基础之上,以伦理政治为核心的文化系统,
重德治轻法治,重社会轻个人,重内在超越轻外在形式、重人伦轻自然、重道轻器、崇古
重老、重教轻法等特质。

3、中国传统道德在人生修养中的精华所在:

(1)“以修身为本”。《大学》开篇明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
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先修其身;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欲诚
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
为本。”

(2)反身内省。《论语》曾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而不习乎?

(3)主敬,慎独。主敬:敬畏也,内心存德,不敢放纵;慎独:独自一人情况下,亦能按
道德准则办事。

(4)存心修性,清心寡欲。保存与扩充人性中本有的善端,不致被物欲引诱所掉失。

4、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

封建的愚忠、愚孝,有利维持封建统治。

片面强调人的社会性,扼杀了人性和人的个性。

5、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1) 它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心理基础。

(2) 它是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乃至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

(3) 它对于扭转社会风气、保证社会的有序运作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4) 它是大学生进行人生修养的重要课题。

(二)对西文化的借鉴及批判

1、 西方文化主要流派及观点

(1)宗教文化:

基督教是西方影响最大的宗教文化。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是赎罪论。把“爱、信、望”作为
人生的基本原则。主张仁爱、信仰上帝、把希望寄托在来世。

(2)合理利己主义:

代表:爱尔维修。基本理论是“人性论”。

主要观点:1)“趋乐避苦”是人的本性,所以人本质是利己的;2)人和社会是不可分离
的,所以个人的自爱利己亦应符合社会利益,为了满足个人的自爱本性,必须把个人利益
和社会利益结合起来,约束自己的私心。

(3)功利主义:

代表:边沁、葛德文。以感官的苦乐作为判断道德的准则。

主要观点:1)给人带来快乐、幸福度越高的行为,其道德价值就越高;2)人是利己的,
利他是达到利己目的在手段。

2、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比较,西方文化具有重个人轻社会、重人的自然属性轻人伦关系、重
法器轻德教、重利轻义等特质。

1)可借鉴之处:强调人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以利为核心,有利于刺激经
济的发展;强调人性,有利于尊重人和对人的人文关怀。重视法、器的精神,有利于建立
法制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2)要批判之处:极端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和纵情恶欲的人生观;冷漠的人伦关系;弱肉强
食的霸权主义。

很早我们就有这种原则每个时代也有侧重点:
取其净化,去其糟粕;(毛泽东)
面向世界与面向未来(邓小平)
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的民族历经沧桑,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灿烂文明,形成了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很好地继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江泽民)
历史充分表明,加强各种文明的交流,有利于激发整个人类的创新活力。(胡锦涛)
和谐 八荣八耻(胡锦涛)
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但不能离开中国既有的文化土壤和条件,而且也离不开世界文明发展的环境和营养。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事业,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都必须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推进我国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形式是多样的,但核心系统是思想,即以儒家思想为主,通过融汇吸收各家思想和外来思想文化,而形成体现中华民族主体意识的思想体系。

第一,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国,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超越。这就是说,要把中国置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站在世界的高度,视野宽阔了,就不会囿于传统而固步自封,也不会因世界变化无穷而不知所措,而是冷静辩证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传统和历史局限,做出符合历史潮流的文化选择。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必须有一基本出发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中国典型的封建制相适应的,其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与守旧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尖锐的对照,这就决定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必须进行辩证分析,这是基本出发点。中国传统文化要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生机,应该站在世界的高度对待传统,对中国传统文化,既不能彻底否定,也不能全面复兴,只能是对优秀传统实现弘扬超越。所谓弘扬,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继承性,弘扬就是不割断历史,而是尊重历史、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它充分体现出民族的历史继承关系。二是选择性,弘扬不是全面复兴,一定要有所选择,不能让封建腐朽的东西在社会上流行,也不能让优秀的文化传统丢掉。三是时代性,弘扬不是原封不动地复古,而是将传统中的优秀成果为新的时代所用,解决好古为今用的问题。所谓超越,是指在弘扬的基础上超越。超越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创新性,不能局限于传统的东西,一定要有所创新,有所发展,有所突破;二是超越性,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历史文化遗产,既包含着优秀的成果,又包括传统的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不仅作用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也在现代社会中产生影响,只有对传统的负面效应进行系统清理,才能超出古代的圈子,实现时代的跨越;三是前瞻性,文化的进步性取决于它是否具有前瞻性,前瞻性就是前瞻未来,把传统、现在与未来连接起来,在超越传统的基础上,面向世界与未来。对于关系到人类未来的世界性课题,从文化价值观的视角进行解释和阐发,是前瞻性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可以焕发这种前瞻性的意识。总之,弘扬超越作为一种整体性思维,是讲站在世界的高度看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在辩证分析的基础上弘扬,在弘扬的基础上超越。

第二,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看世界,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主动参与世界文明进程。文化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在相互借鉴、相互补偿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这是文化发展的规律。实现对外来进步文化的借鉴融合,就是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外来的东西做出符合中国特点的选择。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一个文化礼仪之邦:有着近四千历史的优美的汉字,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学,灿若星辰的文学之秀,浩如烟海的古籍图书,众彩纷呈的哲学思想,悠久富宏的教育传统,绚丽辉煌的艺术成就,丰富的农林牧渔水利经验,卓越领先的科技理论及发明创造,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丰富精湛的医药卫生知识及技能,珍爱生命的养生之道及体育传统,出奇制胜的军事权谋,五光十色的宗教文化,以及建立在这些文化科技哲学基础上的强国兴邦爱国爱民的治世经验、仁爱礼义的人伦道德规范、崇德齐贤高风亮节的情操修养……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博大,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承传优秀的文化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核心——人文精神,继承发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毛泽东同志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我读《论语》,一读就是六年。”1938年10月,他在延安特别叮嘱全党:“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可以预言,中华智慧必将而且正在人类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极大的影响力。儒家文化的核心——伦理道德精神、社会伦常、天道自然观、人性修养,被东方诸国所尊崇。《论语》被称为东方人的“圣经”,被尊为日本工商界的“圣经”,日本近代工业之父涩泽荣一所著《论语加算盘》一书,提倡道德经济合一论,成为企业家们的必读书。王阳明(宋明理学集大成者)的心学自明治维新以来在日本、在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中都被作为精神的源泉和动力,影响着一代代东方各国政治家、企业家的思想,连《菜根谭》这种普及读物也被日本借鉴为商业经典。不仅如此,中国传统的医学、军事权谋学等等也极大地影响着世界,中医中药已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部分,日本、韩国的中药已占领了世界市场的主要份额。世界许多国家的军校都要开设孙子兵法课。至于“四大发明”,古代的许多科技发明,早已被外国人接过去发扬光大。……外国人尚且如此崇尚中国传统文化,热衷于“中为洋用”,我们华夏子孙,不好好地承传这宝贵的遗产,多么可惜!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我们反对那种一概否定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说得一团漆黑,斥之为腐朽陈旧的过激行为。但是也不主张一古脑儿因袭照搬。正确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毕竟,由于丰厚而沉甸甸的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奴隶制、封建制社会中积淀下来的,自然会烙印上一些统治阶级的意识,会渗入一些剥削阶级的观念,所以,我们在了解、吸纳承传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吸收其民主性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糟粕”的原则。比如说,儒家学派所提倡的忠孝节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等,在今天,就要实行“拿来,运用脑髓,放出眼光,挑选,占有”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