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做孽会遭到报应吗:大,中,小型城市如何划分,有什么标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9 21:32:54
急求中国城市划分标准和条件,
最好是划分好的,谢谢,连人口数目也统计好就更好啦!

(一)以行政级别划分城市未必好

小城镇、小城市的划分,乃至大中城市的划分,是一个模糊概念,相对性概念。仅仅以人口数量划分,未必准确。以省级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作为划分标准,把县以下作为城镇,更难以让人信服。深圳市的现代化程度我看超过了重庆,但重庆是中央直辖市,深圳市是副省级市。浙江省义乌市现在是县级市,在我看来它已经很象一个中等城市了。最近我还到了甘肃省平凉市,它是地级市,但与义乌市相比,现代化程度还较远。可它的文化内涵似乎更丰富一些。而我的老家山西省榆社县城,这些年来发展也不慢,搞了一些基础建设,但给我的感觉,它还更象一个集镇、小城镇。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什么都以行政级别来划分,这好不好?我觉得不好。现在我国已经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是现代市场经济,而许多东西还保留了行政级别的划分,如副省级企业,地厅级企业,县处级企业,科级企业,甚至和尚、尼姑还有处级、科级之别,……这种等级制概念,不仅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而且含有封建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妨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概念,废除行政级别概念。是什么就说它是什么,不必都与行政级别挂钩。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是走向市场和发展了民私营经济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明显的是经济获得了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建设飞速前进。路线对头了,思想对路了,一切工作都走向正路、顺路、大路。

在这些成就中,我以为最伟大的成就有二:一是抛弃了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包括缩小了指令性计划,放开价格,初步建立了各种生产要素市场,使市场在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和有限资源方面发挥作用。以前有些经济学家回避市场经济概念而称为市场取向的改革,现在市场经济已成为标准用语了。我的看法,改革就是彻底否定计划经济,而实行市场经济,才取得了这许许多多的成绩。但我不赞成说市场经济体制现在已经建立起来了,只能说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理由是:大批国有企业的改革还不到位,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就不能说已经建立起来。加上政府职能转换严重滞后,许多宏观管理的职能还是依靠行政手段操作;再加上资本市场的发育也只是初步的,国有资产并没有上市交易,怎么能说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起来了呢?我们国家在宣传上喜欢吹,老说国企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效益如何如何的好,实际情况是这样吗?多年的印象往往是不好时才说好。但市场经济的改革确实是成绩很大很大,并且这种改革已经不可逆转。我们国家在这二十多年取得许多成绩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为市场经济的改革。采取了市场经济的改革,我们才能参加世界经济的大分工,一体化进程。

二是重新出现并发展起来一大批非国有制经济,民营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在所有制结构上彻底改变了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使混合经济成了新的经济特色。改革开放前我国坚持了二十多年的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那时的公有制,不是统包统配的国有制,便是“二国营”式的集体所有制。按照传统观点,这种公有制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但坚持的结果怎样呢?不但满足不了国家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按照斯大林的观点,这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而且最终把国民经济引向崩溃的边缘(这是“文革”结束时的一个评价)。所以,改革开放一开始,我们一面对原来的公有制的具体形式进行了改革的漫长探索,这种改革直到现在尚未到位,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另一方面又在公有制的身旁和缝隙中发展起来了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主要是“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包括发展各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些都是民间投资来办的结果。所以有时我也把非国有、国营的经济统称为民营经济。这方面的改革是最有成效的。到现在为止,它们已经成了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活力源。中国经济近些年来的增长,主要是依靠了民、私营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主要依靠国有制和老集体经济的增长,后者实际上处于萎缩状态。正因为非国有经济出身不好,但实际表现良好,作用越来越大,所以才有了十五大报告的这两句话:“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以及“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句话是以往党的文件中从来没有讲过的,所以是一个突破。但这种突破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实际表现争取来的。有了这个实践,我才敢说,整个社会主义时期都应当是公有、私有并存。我们绝对不能再搞单一的公有制了。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应当把公有、私有都包括进来。9月4日《参考消息》译载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德里的一篇文章《混合经济是二十世纪最宝贵遗产》。他说,十九世纪发现了资本主义,二十世纪美国、西欧和某些亚洲国家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主要依靠混合经济的多种模式。我看今后中国经济的增长,也要依靠“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了。多种所有制又联合、又竞争,共同发展,岂不就是混合经济吗?所以,我认为民私营经济的重新出现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最伟大成就之一。

不仅如此。市场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其实是互为条件、互相依托的同一经济的两个方面。市场经济必须以产权主权多元化,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础、为依据,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又必须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前提、为条件。没有市场,就不会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也建立不起来。前面说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不可逆转,同样,中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不可以阻挡。历史将证明,中国绝对不能再搞什么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了。它们都要沿着同一的道路发展下去,由低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由单个发展到混合发展。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多种所有制,特别是非国有制经济,应成为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三)小城镇、小城市建设,应以发展民私营经济为依托

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对于中小城市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杜润生同志指出,“我国是一个缺乏城市的国家,百分之三十的城市人口,与工业化程度不相适应,会引起诸多问题,绝不可轻视。”还有的学者说:城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应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我很同意这些看法。

中国要改变二元化的经济结构,必须把农村大量的富余人口转移出来,办非农产业,建设城市,才能走向现代化。所以,发展各种类型的城市,特别是建设大量的中小城市,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战略课题,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方针。它涉及到上亿人、几亿人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涉及到人口户籍政策、就业政策等等的调整,涉及到大量资金的来源和筹措,更涉及到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等等。从根本上说,它还涉及到农业的发展程度,特别是粮食生产有多大支撑力的问题。并不是想发展建设城市就能发展建设起来的。

我以为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民私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为条件、为依托。这是二十多年来小城市、小城镇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

民私营经济,主要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等等。它们全是利用民间投资办的,是以民为主体的企业,老百姓的企业,非国有国营企业。在我国情况下,主要依靠国家投资来办企业,建设城市,是不现实的。今后大城市、特大城市也许还主要直接依靠国家投资来建设,但也要吸引民间投资。而中小城市、小城镇,只能主要依靠民间投资,用老百姓的钱,办企业,办文化教育事业,办第三产业,建设城市。

城市不仅仅是人口的集聚地,而主要应当是大批企业的集聚地。如果说,企业是一个个现实的生产力的点,那么,城市则是生产力的群。有了众多的企业,才可以实现专业化的分工,企业之间的配套生产,公共设施的协作共用。城市也好,城镇也罢,有了众多的非农产业,才能把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带动起来,才能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才能有整个居民素质的提高,才能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率。大城市、特大城市可以是大中型企业为主导,但也要办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否则,就业便成问题;而小城市、小城镇,必须和必然是中小型企业为主,民私营经济为主。

我国现在已经有了很多的这种实例。

比如温州市,大家知道,温州这二十多年来经济的蓬勃发展,主要是依靠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那里国有、集体企业比重很小。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起来以后,人民生活便大为改善,城市面貌也大为改观。八十年代末我到温州考察,感觉它还是一个破旧的老城,街道上大点的汽车都走不开。而十年后去看,完全变样了,高楼大厦起来了,街道、设施也象个大中城市了。飞机、火车也通了。飞机场、高速公路据说都是民间投资办的。这是一个老城市改造为新城市的实例。它依靠什么?完全依靠的是民私营经济的大发展。民私营经济成了城市发展的实际内容和有力支撑。

温州市的南面还有一个龙港市,完全是依靠农民投资办起来的。它是一个新城市,生产型城市,它的主体同样是民私营经济。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政府只是做了组织工作、规划工作,制定政策,加以引导。

至于象台州市、义乌市,同样是依靠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义乌市是依靠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带动了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进城;城市的扩大,把周围的专业村、专业镇包括进来,变成了城市的组成部分,而向现代化城市前进的。同样是一年一变样,几年大变样。这次我到义乌开会,感到它同几年前大不一样了。还说它是县级市,我看比北方一些中等城市都漂亮,都先进。而义乌市一些民营企业,也完成了二次创业,达到现代企业水平了。

所以,建设城市,发展城市,必须同发展民私营经济结合起来。小城镇建设,要以乡镇企业的集聚为前提。乡镇企业以及整个民私营企业,太分散了不行。集聚了,才能有规模效益,才能有其他企事业的发展。现在一些地方建立工业园区,民营企业开发区等,则是引导企业集聚的好办法。

(四)建设现代化城市要坚持高标准

两年前广东提出要加快率先实现或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这次来浙江,才知道浙江也提出了类似的目标或战略。义乌市则明确提出要建设成为“现代化商贸名城”。我听了很受鼓舞。直观的感觉,这些地方确实已经相当的现代化了。高楼大厦,电灯电话,宾馆饭店,电器电脑,车水马龙,商业服务,从表面看都很象那么回事了。我们住的“银都酒店”,据说是四星级,也很漂亮、舒适。但仔细观察,又感到粗糙一点,土一点,层次低一点。

去年,我从报纸上看到,我们社科院有位学者,在广东发表意见,提出中国的现代化要有自己的特色,标准可以低一点,不必照搬国外的模式。我坚决不赞成这个意见。难道中国特色就是低标准吗?如果是低标准,人家承认你吗?

我早在二十年前就发表过这样的观点: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概念,并且是动态性概念。要达到公认的标准,人家才能承认。不要把中国特色同高标准对立起来。在建设四个现代化过程中,是要有中国特色,也必然会有特色。大有大的特色,小也有小的特色。每个地方,每个城市都应有自己的特色。例如,义乌市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就是特色,商贸名城也是特色。很多城市,就是靠特色出名的。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就没有自己与其它地方不同之点。所以,强调特色是对的,要时时事事注意保持、发扬和提高自己的特色。但建设现代化城市,绝不能降低现代化的标准。

为了建设现代化城市,我还想提出一个观点,就是现代化城市还要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有旅游景点,历史遗产,文化、教育、科学设施,特别是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和科学管理人才。使居民不仅要有生产、工作的场所,还要有生活、休闲、娱乐场所,而且处处能受到教育,学到知识,增长见识。我这些年每次到绍兴市,都觉得它文化内涵丰富,可看的东西太多,能学到东西。深圳市这些年来的建设,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污染较轻,空气清爽,才能吸引国内外的许多旅游者去旅游,甚至去居住,休闲,而不仅仅是看你的“现代化”。因此,我还主张把文化科学设施等等列入现代化内涵之中。现代化城市的标准要高,内容要丰富多彩。

(五)不妨引进“城市形象”的概念

自从邓小平同志作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中国的形象”,以及“要树立一个好的形象,一个安定团结的形象”等论述之后,我国已经有学者建立了一个新学科—— 《地区形象学》,对地区形象的理论,地区形象的设计和建设,发表了创见性的主张。以此类推,我们还可以建立城市形象学、企业形象学等等,研究这些主体的形象和建设。有了地区形象、城市形象、企业形象这些概念之后,我们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就会有形象建设的内容的思考和战略了。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形象问题。形象不仅仅是外在的表象,也有内涵的深刻内容,内在的形象。问题是什么样的形象是好的形象,什么样的形象是不好的形象。形象是自然而然地形成呢,还是有意识、有目标地树立和创造。

我以为在没有“城市形象”概念之前,城市形象的形成是自发的,或基本上是自发的;有了“城市形象”概念之后,“城市形象”的建设,就可以由自发性进入自觉性,包括自觉地改变形象,提高形象,造就形象。

“城市形象”概念的内涵,不仅包括城市的规划布局,街道、基础设施的建设,房屋的建造和风格,包括交通、绿化、景点、公园,包括企业的分布与质量,特别是建立和发展一些什么类型的企业,而且还包括学校,科研单位,包括历史遗产的发掘,文化景观,城市管理,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文明礼貌,风俗习惯,等等。所以, “城市形象”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外在的,也包括内在的,既包括经济、政治,也包括文化、教育、科技,既包括精神风貌,也包括道德水平。

我是1949年3月当北京(当时称北平)和平解放后进城的。五十多年来我始终觉得北京确实是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学校林立,人才荟萃,历史遗产、文化景点丰富多彩,是任何城市比不上的。但我对北京的城市建设,一方面感觉到现代化水平逐年提高,另一方面又感觉到把一个古老、和谐、优美、完整风格的古都支离破碎了,实在可惜。如果当时有了“城市形象”建设的概念,有了文化遗产的考虑,也许会接受梁思成先生的建议。现在,许多地方已经看不出它与其它城市有什么区别了。至于城市卫生状况、空气质量、文明礼貌也不如前了。同群众接触最多的售票员、商店服务员普遍看不起外地人,对待乡下人的语言、面孔(很少有笑脸)、风貌,着实印象不好(上海是看不起北方人)。治安状况也不敢恭维。我把这些都归入“城市形象”的概念之中。不能不引起重视。但有些事情已经晚了。

具体建议,我主张把“城市形象”概念引进城市建设之中,作为城市的目标、战略和发展内容来思考和论证,使之具体化并力求现实。特别是要突出特色,突出景观,突出形象的建设。不仅小城镇、小城市要这样做,大城市、特大城市更要这样做

上面的笨蛋吹了一大堆................说了什么!

大中小以人口划分,分别是10万人口以下,100万人口以下和100万人口以上

而且城市的建立有2种,第一种是自身发展,比如杭州,第二种是国家根据需要而建立城市,比如深圳

(一)以行政级别划分城市未必好

小城镇、小城市的划分,乃至大中城市的划分,是一个模糊概念,相对性概念。仅仅以人口数量划分,未必准确。以省级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作为划分标准,把县以下作为城镇,更难以让人信服。深圳市的现代化程度我看超过了重庆,但重庆是中央直辖市,深圳市是副省级市。浙江省义乌市现在是县级市,在我看来它已经很象一个中等城市了。最近我还到了甘肃省平凉市,它是地级市,但与义乌市相比,现代化程度还较远。可它的文化内涵似乎更丰富一些。而我的老家山西省榆社县城,这些年来发展也不慢,搞了一些基础建设,但给我的感觉,它还更象一个集镇、小城镇。中国是一个官本位的国家,什么都以行政级别来划分,这好不好?我觉得不好。现在我国已经在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是现代市场经济,而许多东西还保留了行政级别的划分,如副省级企业,地厅级企业,县处级企业,科级企业,甚至和尚、尼姑还有处级、科级之别,……这种等级制概念,不仅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而且含有封建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妨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概念,废除行政级别概念。是什么就说它是什么,不必都与行政级别挂钩。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是走向市场和发展了民私营经济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最明显的是经济获得了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建设飞速前进。路线对头了,思想对路了,一切工作都走向正路、顺路、大路。

在这些成就中,我以为最伟大的成就有二:一是抛弃了计划经济体制,走向市场经济。包括缩小了指令性计划,放开价格,初步建立了各种生产要素市场,使市场在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和有限资源方面发挥作用。以前有些经济学家回避市场经济概念而称为市场取向的改革,现在市场经济已成为标准用语了。我的看法,改革就是彻底否定计划经济,而实行市场经济,才取得了这许许多多的成绩。但我不赞成说市场经济体制现在已经建立起来了,只能说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理由是:大批国有企业的改革还不到位,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就不能说已经建立起来。加上政府职能转换严重滞后,许多宏观管理的职能还是依靠行政手段操作;再加上资本市场的发育也只是初步的,国有资产并没有上市交易,怎么能说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起来了呢?我们国家在宣传上喜欢吹,老说国企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效益如何如何的好,实际情况是这样吗?多年的印象往往是不好时才说好。但市场经济的改革确实是成绩很大很大,并且这种改革已经不可逆转。我们国家在这二十多年取得许多成绩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为市场经济的改革。采取了市场经济的改革,我们才能参加世界经济的大分工,一体化进程。

二是重新出现并发展起来一大批非国有制经济,民营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在所有制结构上彻底改变了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使混合经济成了新的经济特色。改革开放前我国坚持了二十多年的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那时的公有制,不是统包统配的国有制,便是“二国营”式的集体所有制。按照传统观点,这种公有制才具有社会主义性质。但坚持的结果怎样呢?不但满足不了国家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按照斯大林的观点,这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而且最终把国民经济引向崩溃的边缘(这是“文革”结束时的一个评价)。所以,改革开放一开始,我们一面对原来的公有制的具体形式进行了改革的漫长探索,这种改革直到现在尚未到位,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另一方面又在公有制的身旁和缝隙中发展起来了多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主要是“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包括发展各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些都是民间投资来办的结果。所以有时我也把非国有、国营的经济统称为民营经济。这方面的改革是最有成效的。到现在为止,它们已经成了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活力源。中国经济近些年来的增长,主要是依靠了民、私营经济的发展,而不是主要依靠国有制和老集体经济的增长,后者实际上处于萎缩状态。正因为非国有经济出身不好,但实际表现良好,作用越来越大,所以才有了十五大报告的这两句话:“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以及“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句话是以往党的文件中从来没有讲过的,所以是一个突破。但这种突破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实际表现争取来的。有了这个实践,我才敢说,整个社会主义时期都应当是公有、私有并存。我们绝对不能再搞单一的公有制了。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应当把公有、私有都包括进来。9月4日《参考消息》译载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德里的一篇文章《混合经济是二十世纪最宝贵遗产》。他说,十九世纪发现了资本主义,二十世纪美国、西欧和某些亚洲国家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主要依靠混合经济的多种模式。我看今后中国经济的增长,也要依靠“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了。多种所有制又联合、又竞争,共同发展,岂不就是混合经济吗?所以,我认为民私营经济的重新出现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最伟大成就之一。

不仅如此。市场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其实是互为条件、互相依托的同一经济的两个方面。市场经济必须以产权主权多元化,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为基础、为依据,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又必须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前提、为条件。没有市场,就不会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也建立不起来。前面说了,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不可逆转,同样,中国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也不可以阻挡。历史将证明,中国绝对不能再搞什么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了。它们都要沿着同一的道路发展下去,由低级到中级,再到高级,由单个发展到混合发展。

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多种所有制,特别是非国有制经济,应成为我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三)小城镇、小城市建设,应以发展民私营经济为依托

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对于中小城市的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杜润生同志指出,“我国是一个缺乏城市的国家,百分之三十的城市人口,与工业化程度不相适应,会引起诸多问题,绝不可轻视。”还有的学者说:城市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应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我很同意这些看法。

中国要改变二元化的经济结构,必须把农村大量的富余人口转移出来,办非农产业,建设城市,才能走向现代化。所以,发展各种类型的城市,特别是建设大量的中小城市,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战略课题,是一个长期的根本方针。它涉及到上亿人、几亿人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涉及到人口户籍政策、就业政策等等的调整,涉及到大量资金的来源和筹措,更涉及到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等等。从根本上说,它还涉及到农业的发展程度,特别是粮食生产有多大支撑力的问题。并不是想发展建设城市就能发展建设起来的。

我以为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民私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为条件、为依托。这是二十多年来小城市、小城镇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

民私营经济,主要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乡镇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等等。它们全是利用民间投资办的,是以民为主体的企业,老百姓的企业,非国有国营企业。在我国情况下,主要依靠国家投资来办企业,建设城市,是不现实的。今后大城市、特大城市也许还主要直接依靠国家投资来建设,但也要吸引民间投资。而中小城市、小城镇,只能主要依靠民间投资,用老百姓的钱,办企业,办文化教育事业,办第三产业,建设城市。

城市不仅仅是人口的集聚地,而主要应当是大批企业的集聚地。如果说,企业是一个个现实的生产力的点,那么,城市则是生产力的群。有了众多的企业,才可以实现专业化的分工,企业之间的配套生产,公共设施的协作共用。城市也好,城镇也罢,有了众多的非农产业,才能把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带动起来,才能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才能有整个居民素质的提高,才能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率。大城市、特大城市可以是大中型企业为主导,但也要办众多的中小型企业,否则,就业便成问题;而小城市、小城镇,必须和必然是中小型企业为主,民私营经济为主。

我国现在已经有了很多的这种实例。

比如温州市,大家知道,温州这二十多年来经济的蓬勃发展,主要是依靠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那里国有、集体企业比重很小。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起来以后,人民生活便大为改善,城市面貌也大为改观。八十年代末我到温州考察,感觉它还是一个破旧的老城,街道上大点的汽车都走不开。而十年后去看,完全变样了,高楼大厦起来了,街道、设施也象个大中城市了。飞机、火车也通了。飞机场、高速公路据说都是民间投资办的。这是一个老城市改造为新城市的实例。它依靠什么?完全依靠的是民私营经济的大发展。民私营经济成了城市发展的实际内容和有力支撑。

温州市的南面还有一个龙港市,完全是依靠农民投资办起来的。它是一个新城市,生产型城市,它的主体同样是民私营经济。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政府只是做了组织工作、规划工作,制定政策,加以引导。

至于象台州市、义乌市,同样是依靠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义乌市是依靠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带动了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民进城;城市的扩大,把周围的专业村、专业镇包括进来,变成了城市的组成部分,而向现代化城市前进的。同样是一年一变样,几年大变样。这次我到义乌开会,感到它同几年前大不一样了。还说它是县级市,我看比北方一些中等城市都漂亮,都先进。而义乌市一些民营企业,也完成了二次创业,达到现代企业水平了。

所以,建设城市,发展城市,必须同发展民私营经济结合起来。小城镇建设,要以乡镇企业的集聚为前提。乡镇企业以及整个民私营企业,太分散了不行。集聚了,才能有规模效益,才能有其他企事业的发展。现在一些地方建立工业园区,民营企业开发区等,则是引导企业集聚的好办法。

(四)建设现代化城市要坚持高标准

两年前广东提出要加快率先实现或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这次来浙江,才知道浙江也提出了类似的目标或战略。义乌市则明确提出要建设成为“现代化商贸名城”。我听了很受鼓舞。直观的感觉,这些地方确实已经相当的现代化了。高楼大厦,电灯电话,宾馆饭店,电器电脑,车水马龙,商业服务,从表面看都很象那么回事了。我们住的“银都酒店”,据说是四星级,也很漂亮、舒适。但仔细观察,又感到粗糙一点,土一点,层次低一点。

去年,我从报纸上看到,我们社科院有位学者,在广东发表意见,提出中国的现代化要有自己的特色,标准可以低一点,不必照搬国外的模式。我坚决不赞成这个意见。难道中国特色就是低标准吗?如果是低标准,人家承认你吗?

我早在二十年前就发表过这样的观点: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概念,并且是动态性概念。要达到公认的标准,人家才能承认。不要把中国特色同高标准对立起来。在建设四个现代化过程中,是要有中国特色,也必然会有特色。大有大的特色,小也有小的特色。每个地方,每个城市都应有自己的特色。例如,义乌市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就是特色,商贸名城也是特色。很多城市,就是靠特色出名的。没有特色就没有优势,就没有自己与其它地方不同之点。所以,强调特色是对的,要时时事事注意保持、发扬和提高自己的特色。但建设现代化城市,绝不能降低现代化的标准。

为了建设现代化城市,我还想提出一个观点,就是现代化城市还要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要有旅游景点,历史遗产,文化、教育、科学设施,特别是要有高素质的人才和科学管理人才。使居民不仅要有生产、工作的场所,还要有生活、休闲、娱乐场所,而且处处能受到教育,学到知识,增长见识。我这些年每次到绍兴市,都觉得它文化内涵丰富,可看的东西太多,能学到东西。深圳市这些年来的建设,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污染较轻,空气清爽,才能吸引国内外的许多旅游者去旅游,甚至去居住,休闲,而不仅仅是看你的“现代化”。因此,我还主张把文化科学设施等等列入现代化内涵之中。现代化城市的标准要高,内容要丰富多彩。

(五)不妨引进“城市形象”的概念

自从邓小平同志作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改变了中国的形象”,以及“要树立一个好的形象,一个安定团结的形象”等论述之后,我国已经有学者建立了一个新学科—— 《地区形象学》,对地区形象的理论,地区形象的设计和建设,发表了创见性的主张。以此类推,我们还可以建立城市形象学、企业形象学等等,研究这些主体的形象和建设。有了地区形象、城市形象、企业形象这些概念之后,我们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就会有形象建设的内容的思考和战略了。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形象问题。形象不仅仅是外在的表象,也有内涵的深刻内容,内在的形象。问题是什么样的形象是好的形象,什么样的形象是不好的形象。形象是自然而然地形成呢,还是有意识、有目标地树立和创造。

我以为在没有“城市形象”概念之前,城市形象的形成是自发的,或基本上是自发的;有了“城市形象”概念之后,“城市形象”的建设,就可以由自发性进入自觉性,包括自觉地改变形象,提高形象,造就形象。

“城市形象”概念的内涵,不仅包括城市的规划布局,街道、基础设施的建设,房屋的建造和风格,包括交通、绿化、景点、公园,包括企业的分布与质量,特别是建立和发展一些什么类型的企业,而且还包括学校,科研单位,包括历史遗产的发掘,文化景观,城市管理,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文明礼貌,风俗习惯,等等。所以, “城市形象”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外在的,也包括内在的,既包括经济、政治,也包括文化、教育、科技,既包括精神风貌,也包括道德水平。

我是1949年3月当北京(当时称北平)和平解放后进城的。五十多年来我始终觉得北京确实是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学校林立,人才荟萃,历史遗产、文化景点丰富多彩,是任何城市比不上的。但我对北京的城市建设,一方面感觉到现代化水平逐年提高,另一方面又感觉到把一个古老、和谐、优美、完整风格的古都支离破碎了,实在可惜。如果当时有了“城市形象”建设的概念,有了文化遗产的考虑,也许会接受梁思成先生的建议。现在,许多地方已经看不出它与其它城市有什么区别了。至于城市卫生状况、空气质量、文明礼貌也不如前了。同群众接触最多的售票员、商店服务员普遍看不起外地人,对待乡下人的语言、面孔(很少有笑脸)、风貌,着实印象不好(上海是看不起北方人)。治安状况也不敢恭维。我把这些都归入“城市形象”的概念之中。不能不引起重视。但有些事情已经晚了。

具体建议,我主张把“城市形象”概念引进城市建设之中,作为城市的目标、战略和发展内容来思考和论证,使之具体化并力求现实。特别是要突出特色,突出景观,突出形象的建设。不仅小城镇、小城市要这样做,大城市、特大城市更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