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故事漫画:什么是东仓鼓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5 09:47:28

西安鼓乐的一个代表乐队

  去了解西安鼓乐,你才会对东仓鼓乐有了解,这是根与枝的区别

  从历史长河中传承的西安鼓乐,是我国发现并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日前,西安鼓乐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西安鼓乐目前的现状却可以用落魄来形容:身怀绝技的民间艺术大师们年事已高,后继无人,保护这一陕西本土的民间文化,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现状难找年轻人学艺

  西安鼓乐大体有三个流派:僧、道、俗。目前,这三个流派在西安主要的代表乐队为东仓、大吉昌、都城隍庙、南集贤东村、南集贤西村及何家营六家鼓乐社。自从西安鼓乐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关注鼓乐的人多了,然而,问题却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

  僧派:无人无地

  代表:东仓鼓乐社

  优势:西安鼓乐的特殊性主要是口耳相传。目前该派拥有西安鼓乐界最年长的88岁老艺人赵庚辰,他也是惟一掌握成套西安鼓乐的老艺人。用同行们的话说,他肚子里全是宝。

  危机:东仓鼓乐社没有固定的演出地点、演出收入。目前所依靠的是赵庚辰的大弟子范炳南(旅居美国的书画家)提供资金支持。而范炳南在长安区租了一栋二层小楼,从各地招来20多个十来岁的孩子,和师父的嫡传弟子一同传授鼓乐,已有一年时间了。他除了负责弟子们的吃穿住行,还要担当孩子们的教育任务。“城里的孩子不愿学这门技艺,乡下的孩子文化程度又不高,加上外界的诱惑也大,很多孩子就变了。”范炳南说,现在已经有几个孩子离开了。

  道派:有地无人

  代表:都城隍庙鼓乐社

  优势:虽然城隍庙商场拆迁了,但城隍庙的鼓乐仍是一大特色,庙里的固定舞台也为鼓乐社提供了表演场地。

  危机:虽然有场地演出,但同样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没有像赵庚辰这样的老艺人,二是没有年轻的弟子。现在,社里的一些老人大都是该派代表人物安来绪大弟子的传人,他们除了拥有老辈艺人传授的精华技艺外,还保存了老艺人录制的磁带和留下的谱子。但由于鼓乐的乐谱(工尺谱)很特殊,一般人不但唱不出,更看不懂,如果没有老艺人传授,很难保证演奏出原汁原味。

  该社的副社长曹馥元说:“我们这一辈大都是退休人员,我们不计酬劳,只要能演出就行。但招弟子就难了,本来要学鼓乐的学生就难找,想找文化程度高一些的学生就更难。”

  俗派:有地有人

  代表:何家营鼓乐社

  优势:长安区何家营以村为单位的这个流派人丁兴旺,鼓乐社里的人都是村里的“自家人”,目前全社有40多个成员,在何家营小学里还有一二百学生在学习鼓乐。此外,村里有自己的演奏社。

  危机:正因为社里的人都是村里的人,用何忠信社长的话说:“都是农民,还要干活,没有人来专门弄这个东西。老艺人都过世了。”除此之外,这个鼓乐社也没有经济来源。

  未来变竞争为互相扶助

  从前,西安鼓乐社各流派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用老艺人的话说:“师父教授时,都得担心隔墙有耳!”但现在,为了西安鼓乐的继承和发展,各派都是敞开大门,却仍是举步维艰。

  东仓鼓乐社虽有海外的资金支持,但要一直负担十几个孩子的学艺与教育并不现实,有出无进的现状难以为继;对于都城隍庙鼓乐社,据了解,他们现在打算从社会上招一批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成员,学道的同时可以学习鼓乐;而何家营鼓乐社仍是没有资金来源。

  据悉,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筹备,欲将西安各个流派的鼓乐社进行合并,成立“西安鼓乐协会”。对此,都城隍庙鼓乐社副社长曹馥元表示:“这是西安鼓乐界的一件大事,以后,我们将能取长补短,互相切磋,共同进步,而合并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保证西安鼓乐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

  据悉,在已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西安鼓乐等2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榜上有名,但如何建立起西安鼓乐的科学保护体系,使其得到良好传承和发展,并最终成为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面的路还很长。华商报记者刘慧
  相关资料

  西安鼓乐

  这是迄今我国境内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间器乐乐种之一。它脱胎于唐代燕乐,后融入宫廷音乐,在安史之乱期间随宫廷乐师的流亡而流入民间,至明清达到鼎盛。至今仍流传于西安市区及终南山北麓的长安区、周至县、蓝田县等县区,完整地保留了唐宋宫廷音乐的风貌,乐谱至今仍沿用宋代的俗字谱(工尺谱)。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西安古代的交响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

  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西安鼓乐的强劲对手

  据悉,目前西安鼓乐在申遗中遇到的强劲对手主要是三个项目———云南的纳西古乐、宁波的梁祝文化、南京的云锦。

  纳西古乐:广泛流传在纳西族民间的古典音乐,被称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驰名中外的大研纳西古乐会是保存及推广洞经音乐的代表。在纳西古乐的演奏中,中原早已失传的拨弹乐器“苏古笃”、大琵琶及竹管乐器“波拔”等,被纳西族知识分子世代相传,保存至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梁祝文化: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在中国人最为耳熟能详的爱情故事,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被称为“东方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祝文化以文学、故事、音乐、电影、电视、戏曲、曲艺美术、剪纸、民俗等丰富的表现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具有巨大的民间影响力。

  南京云锦:是南京工艺三大宝“云锦、剪纸、仿古雕”之首。作为南京传统的提花丝织工艺品,与苏州的宋锦、四川的蜀锦齐名,并称“三大名锦”。南京云锦尤以其织金和妆花两种成就最高,极其复杂的工艺现在尚无法用电力织机操作。因其丰富的文化和科技内涵,它也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的一座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