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魂之喉在哪:淋巴结肿大是什么情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5 02:42:25
什么是淋巴结肿大?什么症状和表现?都出现在身体的什么部位?请详细讲解一下!

最多见的是一般的炎症病变,还有就是结核性多见。
也可以根据年龄会出现肿瘤的情况(分良性和恶性)
大部分情况下都是炎症引起的。
建议做个穿刺活检确诊,然后对症用药。

艾滋病临床表现

HIV感染的临床表现分无症状的潜伏和严重的机会感染及肿瘤的临床症状。

一、 无症状的潜伏期

从感染HIV2-12周后,多者6-8周,抗HIV抗体转为阳性,此时少数人呈现一过性急性感染症状,包括发热、皮疹、僵直、淋巴结肿大、关节痛、肌痛、斑丘疹、荨麻疹、腹痛、腹泄及个别病人出现无菌性脑膜炎,查白细胞正常,但单核细胞增多,淋巴细胞比例轻度降低,血小板轻度减少。其后持续呈无症状期,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时开始发病,无症状期可持续2-5年也有超过15年以上,大多数成人和青年感染HIV后,可长时间没有症状,但可检出病毒复制。随着免疫系统损伤,病毒不断增多,大多数感染了HIV的人才出现相关症状,如开始时出现倦怠感,发热持续不退,食欲不振和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继而出现腹泻、盗汗、淋巴结肿胀(首先腋下、股部等)全身症状。当HIV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时,常出现痴呆、健忘等症状。如果仅具有病毒抗体,而没有AIDS的特有的机会感染等症状时,称AIDS相关征候群(AIDS-related complex ,ARC)以及持续性全身淋巴结病(PGL)。

HIV感染后经过2-5年最终发展成AIDS者具有10%左右,ARC 30%左右,而无症状的HIV携带者占60%左右,从ARC发展成AIDS者占15%左右,所以大量患者为无症状的携带者。这就给AIDS的预防带来极大的困难。

HIV感染分类及AIDS诊断标准。

美国1993年修订的HIV感染分类系统及在青少年和成人中扩增监测艾滋病病例的诊断标准见表1

表1 美国1993年修订的HIV感染分类系统及AIDS诊断标准

CD 4T淋巴细胞分类
临床分类

(A)
(B)
(C)

无症状的,急性(初期)HIV或持续的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有症状,但无A或C的情况
有艾滋病指征

①≥500/μl
A1
B1
C1

②200~499/μl
A2
B2
C2

③<200μl(T细胞计数中的艾滋病指征)
A3
B3
C3

该标准是根据HIV感染者的临床表现分成A、B、C三种,又用CD4 T淋巴细胞计数将每个临床类型分成三个等级,在上述3种临床分类中,除分类C全部属艾滋病例外,凡CD4 T淋巴细胞

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可能原因和淋巴结肿大的特征:

急性单纯性淋巴结炎
肿大的淋巴结有疼痛、压痛、呈中等硬度,在严重炎症时,皮肤潮红。

风疹
淋巴结肿大与皮疹同时出现,位于乳突内侧的耳后、枕骨下和颈后轻度肿大,且有压痛。

麻疹
耳后及颈后淋巴结轻度肿大,可见麻疹的临床表现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淋巴结肿大为最典型的表现,全身淋巴结均可受累,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大小如黄豆或蚕豆,有时肿大可颇为明显。质地中等,光滑,能活动,不粘连,有压痛,两侧不对称。常伴全身症状如发热、咽峡炎、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咳嗽、关节酸痛等。

药物热
常见淋巴结肿大且疼痛,可能有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史。

血清病
全身浅表淋巴结轻度或中等度肿大并有压痛,伴有发热及皮疹。有血清注射史。

病毒性肝炎
强伴有淋巴结肿大,但非主要的体征。

毒蛇咬伤
除出现局部症状这外,常还引起相应的淋巴液引流部位的淋巴管与淋巴结发炎,淋巴结一般为蚕豆至栗子大,质软,有压痛。

非特异性慢性淋巴结炎
肿大淋巴结坚实而无压痛。颌下淋巴结的慢性炎症性肿大较多见,常提示过去曾有鼻、咽或口腔感染。腹股沟淋巴结的慢性肿大最常见于下肢及生殖器官炎症。

淋巴结结核
以颈淋巴结结核最常见。尤多见于儿童及25以下的青年人。主要侵犯颌下及颈前三角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常为一侧性。触诊时初期较硬、无压痛,呈慢性过程,互相粘连而成团块,以后软化,变成冷脓肿而向外溃破。

丝虫病
淋结炎的部位以腹股沟与股部淋巴结最为多见,常同时波及两侧。早期淋巴结肿胀而有压痛。淋巴结一度肿大后多不易恢复原状。

播散性红斑狼疮
可有全身或局部淋巴结肿大,常同时伴有发热、皮疹损害及心、肝、肾等脏器损害。

此外,原发于淋巴系统的肿瘤、白血病、转移性癌肿以及某些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及结缔 组织疾病亦可有淋巴结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