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尔沃21讲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4/28 23:05:06
越快越好!!!谢谢!!!!

有2个,一个是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另一个是奥斯特洛夫斯基。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俄罗斯作家。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同年底,他着手创作一篇关于科托夫斯基师团的“历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风雨所诞生的》)。不幸的是,唯一一份手稿在寄给朋友们审读时被邮局弄丢了。这一残酷的打击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
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193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的贡献。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他的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是1999年阅读的,直到现在仍记忆忧新,我想应该是文章中主人公保尔的那种钢铁般的、那种永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使我从中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惜时,学会了奋斗,学会了不应虚度年华,学会了面对一切困难。
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大概就在于真实的记述所体现出来的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出身的孩子,逐步成为革命队伍中具有高度自觉性的战士。这个艰苦的人生锤炼的过程,不仅能让现在已是中年和老年的人重温这部小说在自己成长和成熟的经历中所产生的影响,对于今天我们这一代,也依然能有深刻的启迪。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给予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可以说,我的整个鲜血和生命,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段曾经被无数中国人当作座右铭的话,今天读起来仍让我们充满激情。这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无疑是崇高的。即使时代变了,体制变了,这种精神仍然值得提倡。物欲横流,竞争激烈,发展个性,强调自——在人心浮躁的今天,人们又在重新呼唤真诚友爱,呼唤正直善良,呼唤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奋不顾身知难而上的英雄主义精神——再看一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会使人们在深刻反思的同时,重新感悟一次人生的价值,从而使我们今天的脚步走得更坚实。

奥斯特洛夫斯基俄国剧作家。1823年4月12日出生在商人聚居的莫斯科河南区,卒于1886年6月14日。他的父亲当过法官,退休后经商。1840年奥斯特洛夫斯基考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843年肄业。1843~1851年先后在良心法院和商务法院任书记员。1847年开始发表剧作。成名作是喜剧《自家人好算帐》,此剧对唯利是图、尔虞我诈的商人阶层作了辛辣讽刺。随后出现短暂的创作危机。在写于1852与1853年的《各守本分》和《贫非罪》中,奥斯特洛夫斯基试图在商人阶层中寻找理想人物,美化了俄国的宗法制社会,反映了保守的斯拉夫派对于他的影响。但剧作家很快摆脱了这种消极的思想影响,19世纪50年代后期相继发表了《肥缺》和《大雷雨》,对沙俄封建农奴制社会进行了无情抨击,标志着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期。
随着19世纪后半期俄国社会资本主义因素的迅速发展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70年代以后的戏剧作品中,强化了对于资产阶级的揭露与批判。在《森林》、《狼与羊》、《没有陪嫁的女人》、《无辜的罪人》等剧作中,他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得无厌,鞭笞了人际关系中金钱交易的冷酷无情。

图片

奥斯特洛夫斯基剧作的戏剧冲突尖锐,其锋芒主要指向19世纪俄国统治阶层中的3类人物:贵族、商人和官僚。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受侮辱、受损害的人们,则寄予深深同情
。在有些剧作中,奥斯特洛夫斯基还讴歌了被压迫者对于压迫者的反抗精神。《大雷雨》中的女主人公卡杰林娜,便被革命文艺评论家杜勃罗留波夫称誉为“黑暗王国里的一线光明”。
奥斯特洛夫斯基是19世纪俄国最多产的大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近50部剧作,还翻译过莎士比亚、哥尔多尼、塞万提斯的剧本。他同时也是俄国19世纪的一个戏剧活动家,1870年由他倡议成立了俄国戏剧家协会。1886年1月奥斯特洛夫斯基被任命为莫斯科皇家剧院剧目部主任。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剧作在其生前就在俄国广泛上演,俄国19世纪的许多演员都主演过他的剧本,而以上演奥斯特洛夫斯基戏剧著称的莫斯科小剧院也因此获得奥斯特洛夫斯基之家的美誉。

俄国著名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简介
--------------------------------------------------------------------------------
www.huain.com 2006.03.10

俄国剧作家。一生为俄国舞台提供了近50部剧本,创造了几百个人物形象,为俄国戏剧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生平 1823年4月12日出生在莫斯科小奥尔顿卡街(现改名为奥斯特洛夫斯基街)。父亲是法官,退休后,从事商业活动,家中来往的大多是商人。1840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入莫斯科大学攻法律,1843年肄业,1843~1851年先后在“良心法院”和商务法院任书记官。在法院工作期间他开始写作。1847年发表剧本《破产者》的片断,引起文坛注意。全剧写成后,用《自家人好算帐》的剧名于1850年正式发表在《莫斯科人》杂志上,受到进步文坛的赞美,但警察厅却禁止上演,到1861年才得以公演。从此以后,奥斯特洛夫斯基几乎每年都有一部或几部作品问世。

奥斯特洛夫斯基除了进行创作外,还翻译过不少外国剧本,其中有莎士比亚,W.、戈齐,C.、哥尔多尼,C.、塞万提斯‧萨维德拉,M.de等人的作品。他还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1865年,他发起成立了莫斯科演员联社。1870年,由他倡议组织了俄国剧作家协会。经他和鲁宾斯坦多方努力,于同年创办了演员训练班,培养了萨陀夫斯基、萨陀夫斯卡雅、马克歇耶夫等一群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在他的倡议下还创办了模范人民剧院。

1886年1月,奥斯特洛夫斯基被任命为莫斯科各皇家剧院的艺术总管理人。但还未能充分展开他对于剧院制度的改革和戏剧艺术的提高,便于6月14日在谢雷科沃(现为柯斯特罗姆州奥斯特洛夫斯基区)逝世。

创作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创作年代,正逢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他的作品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社会变化。他自己曾说,他是遵循果戈理, . .的创作道路的。他坚持揭露社会的不良风气,用讽刺的笔触来描绘当时社会的众生相。于是初露头角的商人阶层的粗暴和幼稚,新兴资产阶级和蜕化中的农奴主、地主的虚伪奸诈、残酷无情,贵族和官僚的愚昧、堕落等等,都成为他剧中人物的特点。早期的作品,如《各守本分》(1852)、《贫非罪》(1853)、《切勿随心所欲》(1854)等,在思想上带有美化俄国宗法制的倾向。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涅克拉索夫对这些作品提出过批评。随着19世纪50、60年代俄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他的创作进入新的阶段。从1856年起,几乎所有的新作都发表在涅克拉索夫和谢德林主编的《现代人》杂志上。这时期的作品,包括著名的《大雷雨》,具有较明显的暴露社会和暗示革命的倾向,因而受到反动势力的围攻。奥斯特洛夫斯基不得不暂时放下迫切的社会题材,转而写作历史剧。从19世纪60年代末起,又重新面对现实,并出现了创作的高潮。从1868年一直到80年代初,他的作品大都在涅克拉索夫和谢德林主编的《祖国纪事》杂志上发表。包括讽刺喜剧《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在内的一系列剧本,对农奴制残余中蜕化出来的新型实业家和欧化商人进行了嘲讽。稍后的诗剧《雪女》(1873),表达了作者的理想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没有陪嫁的女人》等几个剧本描绘了才能卓越的俄罗斯妇女在当时虚伪、自私的社会中备受摧残的悲剧命运。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全部剧作,按其内容的性质和人物所属的阶层,大体可以分5大类。

描写商人生活的剧本:《全家福》(1847)、《自家人好算帐》(1850)、《非己之长,勿充内行》(1853)、《贫非罪》(1854)、《他人饮酒自己醉》(1856)、《节日好梦饭前应验》(1857)、《大雷雨》(1860)、《一知己胜两新交》(1860)、《莫管闲事》(1861)、《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1861)、《孰能无过,孰能免祸》(1863)、《艰苦的日子》(1863)、《小丑》(1864)、《炽热的心》(1869)、《人无千日好》(1871)、《真理固好,幸福更佳》(1877)、《最后的牺牲》(1878)、《心非铁石》(1880)等。这些剧本最重要的一点是作者用否定的态度描绘了商人。

《穷新娘》剧照

关于人民生活的剧本:《切勿随心所欲》(1834)、《闹市》(1865)等。在这些剧本中,作者描写的是从农民转变为小商人、小市民的一些人。他们保持着民间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剧本有些类似民间文学作品,具有民歌风味,曾被改编为歌剧。

描写小官吏生活的剧本:《穷新娘》(1852)、《肥缺》(1857)、《深渊》(1866)、《贫人暴富》(1872)、《富新娘》(1876)等。

表现所谓“社会头面人物”的剧本:《意外事》(1851)、《女弟子》(1851)、《性格不合》(185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1868)、《来得容易去得快》(1870)、《森林》(1871)、《血 饭》(1874)、《狼与羊》(1875)、《没有陪嫁的女人》(1879)、《名伶与捧角》(1882)、《美男子》(1883)、《无辜的罪人》(1884)、《世外事》(1885)等。这些剧本揭露了贵族地主和社会名流们的丑恶灵魂。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剧照

历史剧:《柯兹玛‧扎哈罗维奇‧米宁苏霍鲁克》(1862)、《僭主德米特里与瓦西利‧隋斯基》(1866)、《土辛诺》(1867)等。奥斯特洛夫斯基写历史剧是逃避现实,抵御迫害,但主题是积极的,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此外,还有与索洛维约夫合写的《别鲁根的婚事》(1878)、《蛮女人》(1880)、《有光无热》(1881),与聂维仁合写的《妄想》(1881)。

戏剧观点和写作方法 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剧本应该是为全体人民而写的”。戏剧比其它一切文学作品更接近广大人民。舞台上演出的戏,要写得强而有力,要有巨大的戏剧性和热烈的真诚的感情,要有生动而有力的人物。在所有俄国古典作家中,他的剧本占演出剧目的绝大多数。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写人民的生活,为人民写作,丝毫不会降低戏剧文学的价值,相反,“它可以增加它的力量,使它不致庸俗和堕落;只有那真正为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作品,才能永垂不朽。这样的作品,迟早总会被别的民族,而最后被全世界所理解和欣赏”。

奥斯特洛夫斯基每写一部剧本,都要对他所描写的事物作深刻的观察和周密的思考,并搜集充分的资料。他写剧本之前,不仅开列剧中人物名单,而且还开列谁适合扮演什么角色的名单。他所写的人物的性格的惯用的语言都有活的模特。在写作过程中,也常常更换扮演者,使之更相适合,从而使特定的演员最能发挥他们的艺术才能。奥斯特洛夫斯基塑造了一大批各种类型的妇女形象,使女演员们能发挥各自的特点并取得成功,使她们拥有自己的剧目,因此许多女演员特别爱戴这位剧作家。

奥斯特洛夫斯基重视台词的表现力。他的剧本对白清晰动听,语言优美。他能掌握舞台上的位置和调度,能恰到好处地安排演员上下场,这就使他的剧本演出具有很高的戏剧性。

奥斯特洛夫斯基常把西欧名家的剧中人写进自己的剧作,使之更易于为俄国演员和观众所接受。例如,把莫里哀《吝啬鬼》(一译《悭吝人》)中的守财奴阿巴贡写进他的《贫人暴富》;把小仲马《私生子》中的女裁缝的儿子写进《无辜的罪人》,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排戏过程中,他经常听取演员的意见,修改自己的剧本。《大雷雨》中卡杰林娜关于自己少年生活的独白,就是根据第一个扮演卡杰林娜的女演员柯西茨卡雅的自述补写进去的。

评论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创作在俄罗斯文学和戏剧中具有珍贵的美学价值。俄国的重要评论家和作家,如杜勃罗留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屠格涅夫, . .、涅克拉索夫、冈察洛夫、普列汉诺夫、卢纳察尔斯基, . .等,都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奥斯特洛夫斯基以高度的评价。杜勃罗留波夫认为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一位熟悉俄国生活的人,是人类心理的天才描绘者,性格描写的巨匠。他说,奥斯特洛夫斯基能抓着生活的实质、时代的脉搏。他把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大雷雨》之前的许多剧本中所描绘的俄国生活,称作黑暗王国的形形色色。把论述这一问题的文章题名为《黑暗王国》,这是俄国社会史和文学史上的重要文献。《大雷雨》一出现,杜勃罗留波夫就立即写出一篇新的文献性论文《黑暗王国的一线光明》。他认为《大雷雨》女主人公卡杰林娜在宗教迷信、封建势力、愚昧习俗等层层压迫之下,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抗议。她的投河自尽,标志着在俄国革命日益成熟的形势下,一个善良、美好的女子终于忍无可忍,跨出空谷足音的一步,这是革命巨浪即将到来的先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剧作曾在俄国舞台上广泛上演,造就了一批优秀的俄国演员。莫斯科小剧院曾以演出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戏而闻名。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在1926年导演他的《火热的心》,梅耶荷德, . .在1924年导演他的《森林》,都成了重大的戏剧事件。直到20世纪80年代,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些名剧还是苏联剧院的保留剧目。奥斯特洛夫斯基剧作最早介绍到中国的是《大雷雨》。1921年出版了耿济之翻译的《雷雨》,1937年改名《大雷雨》,在上海演出。到80年代中,在中国已有20多家剧院、剧团和戏剧院校演出此剧。除《大雷雨》之外,1922年出版了郑振铎译的 《贫非罪》和柯一岑译的 《罪与愁》(即《孰能无过,孰能免祸》)。《罪与愁》曾由钱颖和张庚改编为《爱与恨》于1936年在上海演出。《没有陪嫁的女人》(冰夷译)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林陵译)于抗战胜利后相继在上海出版。后者于1962年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还有些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剧本,或改编为中国形式的戏(如陈白尘根据《没有陪嫁的女人》改编的《悬崖之恋》,又名《卖油郎》),或搬上银幕(如《无辜的罪人》改编为电影《母与子》),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

奥斯特洛夫斯基,H·(1904~1936)苏联作家。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1923年到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同年底,他着手创作一篇关于科托夫斯基师团的“历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风雨所诞生的》)。不幸的是,唯一一份手稿在寄给朋友们审读时被邮局弄丢了。这一残酷的打击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

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193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的贡献。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奥斯特洛夫斯基(1823~1886)
Ostrovsky,Aleksandr Nikolayerich

俄国剧作家 。1823 年4月12日出生在商人聚居的莫斯科河南区,卒于1886年6月14日 。他的父亲当过法官 ,退休后经商。1840年奥斯特洛夫斯基考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1843年肄业。1843~1851年先后在良心法院和商务法院任书记员。1847年开始发表剧作。成名作是喜剧《自家人好算帐》,此剧对唯利是图、尔虞我诈的商人阶层作了辛辣讽刺。随后出现短暂的创作危机。在写于1852与1853年的《各守本分》和《贫非罪》中,奥斯特洛夫斯基试图在商人阶层中寻找理想人物,美化了俄国的宗法制社会,反映了保守的斯拉夫派对于他的影响。但剧作家很快摆脱了这种消极的思想影响,19世纪50年代后期相继发表了《肥缺》和《大雷雨》,对沙俄封建农奴制社会进行了无情抨击,标志着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期。
随着19世纪后半期俄国社会资本主义因素的迅速发展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70年代以后的戏剧作品中,强化了对于资产阶级的揭露与批判。在《森林》、《狼与羊》、《没有陪嫁的女人》、《无辜的罪人》等剧作中,他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得无厌,鞭笞了人际关系中金钱交易的冷酷无情。
奥斯特洛夫斯基剧作的戏剧冲突尖锐,其锋芒主要指向19世纪俄国统治阶层中的3类人物 :贵族、商人和官僚 。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受侮辱、受损害的人们,则寄予深深同情
。在有些剧作中,奥斯特洛夫斯基还讴歌了被压迫者对于压迫者的反抗精神。《大雷雨》中的女主人公卡杰林娜,便被革命文艺评论家杜勃 罗留波夫称誉为 “ 黑暗王国里 的一线光明”。
奥斯特洛夫斯基是19世纪俄国最多产的大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近50部剧作,还翻译过莎士比亚、哥尔多尼、塞万提斯的剧本。他同时也是俄国19世纪的一个戏剧活动家,1870年由他倡议成立了俄国戏剧家协会 。1886 年1月奥斯特洛夫斯基被任命为莫斯科皇家剧院剧目部主任。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剧作在其生前就在俄国广泛上演,俄国19世纪的许多演员都主演过他的剧本,而以上演奥斯特洛夫斯基戏剧著称的莫斯科小剧院也因此获得奥斯特洛夫斯基之家的美誉。

奥斯特洛夫斯基,H·(1904~1936)苏联俄罗斯作家。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1923年到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同年底,他着手创作一篇关于科托夫斯基师团的“历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风雨所诞生的》)。不幸的是,唯一一份手稿在寄给朋友们审读时被邮局弄丢了。这一残酷的打击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
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1930年,他用自己的战斗经历作素材,以顽强的意志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获得了巨大成功,受到同时代人的真诚而热烈的称赞。193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 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1935年底,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的贡献。1936年12月22日,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031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