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时代2无法全屏:历史阅读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13 16:15:42
南宋词人柳永曾写诗云:
"东南形胜,三吾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凤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珍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词中的"三吴都会"指的是现在的哪里?理由?当时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

转贴自:一线高考

★ 材料解析题解答三字诀
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看,考生在材料解析题上的失分较为明显。除了因为该项试题的发展呈现材料来源广、信息量大、设问角度活、考查功能全、能力要求高的趋势外,还有,一些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没有掌握一套实际有效的解题方法,不能熟练解题的步骤。
一、读——是解答的前提
阅读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1.先读设问,后读材料。不少人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甚至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方可。所以,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如1995年“三大发明题”开头的《韩非子•有度》载:“对回答第一问“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就至关重要。②读懂、读透材料。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的毛病。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
二、找——是解答的关键
“找”就是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它往往是与“读”交织在一起的,而且方向是一致的,无需将两者截然分开。
1.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在找取每段每句的含义时,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不论题目所给的材料文字多少,无效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干扰程度多强,材料的含义往往就在几个关键词语上,它们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当然,也别忘了有时关键信息还可能出现在材料的首尾,即材料的介绍和出处上,它有时会给解题以一定的暗示和启发。
2.从材料与课本的关联——找取相似点。试题虽然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设问,但迄今为止,任何一道材料题的解答,都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不管材料多新,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关联,“貌离神合”于课本知识。这里的关联一是指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确定了材料与课本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课本中“对号入座”。
3.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材料解析题,顾名思义是要求把对问题的回答建立在对材料的分析应用上,突出运用材料论证,说明问题的特征和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以充分发挥材料本身在解题中的价值。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的行文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以纠正在答题时抛开材料或设问,随意发挥、答非所问的错误倾向。
三、答——是解答的落点
材料解析题的读、找只是为最后的解答作准备,答才是最终的落点。这个落点是否准确、恰当、完美,是否能够充分体现命题的意图,还要做到“六个注意”:
1.注意答好第一问。除了材料小论文外,每道材料解析题基本上有多个设问,设问间往往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而第一个设问的定位作答是否准确、完整,直接影响着下一问的作答。因此,第一问作答一定要细心推敲,力求全面准确。对起点设问的错认,将会误及后面的答案。
2.注意审准设问。在好多设问中,都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不得照抄材料原句”,“根据材料……谈谈认识”,“综合材料……得出结论”,“比较材料……”,“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这些限制词语大体上代表了设问内容的本质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给予充分注意,以防“南辕北辙”,造成“劲没使到点子上去”的局面。
3.注意设问分值。每个设问后的括号里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回答要详尽一点;分值小,回答要简省一点;不能置分值于不顾,自己熟悉的问题虽分值小也大肆铺张,不熟悉的问题虽分值大却片言只语。
4.注意解析的完整性、层次性。材料题解答的完整性和层次性如何,直接决定着得分差别。如1997年第46题“谈谈你对西进运动的认识”,只答出掠夺印第安人或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给1分;两方面都答出的,给2分;答出两方面并指出推动经济发展是主导方面的,给3分。由此可以看出,对材料的解析要力求完整深入。
5.注意史学观点的运用。运用基本的史学理论观点分析材料的本质和规律,这是历史阐释能力的最高要求,在高考题中的考查呈上升趋势。1998年第46题“简要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教训”,就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要从具体材料中得出这一基本观点,那就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同时,运用史学观点进行材料分析,还可以有效辨别观点错误的材料,增强对历史事物的主观判断能力,全面理解作者的立场、意图、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利于对材料进行辩证、历史的分析、解决。
6.注意答案的简明扼要。对于材料解析题的文字表达能力,历年高考试题的要求都是很高的,通过每年的参考答案的评分说明是不难看出这一点的。材料解析题的答案要求言简意赅,条理清楚,逻辑严谨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另外,答案用语要规范,准确使用“应试语言”,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历史卷不能当成语文卷。
★★高考历史问答题的审题方法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历史高考试题的题型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其中的名词解释、选择搭配、列举题、识图填图、填空题都先后被淘汰,但问答题却一直保留下来,在每年高考试卷分析中,问答题的失分率可以说是最高的。其原因就是考生没有掌握历史问答题的审题方法,下面我就这个问题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审题的三个关键:
1.审题型。
题型决定着试题的解题思路和答题的格式要求。考题中经常出现的有三种题型:
(1)史论结合说明题。用史实概述说明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原因、性质、表现等等。如此而已996年高考试题第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2)材料问答题。它是材料解析题与问答题的结合。一般形式是要求考生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说明材料中某一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和认识。如此而已994年高考试题第题: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还会到来,无产阶级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试结19世纪念0、60年代的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阐述对恩格斯这一结论的理解。恩格斯观察历史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
(3)比较说明题。一般形式是两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从不同方面异同点的比较归纳。如1998年高考题第49题:“美国猖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取得胜利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西班牙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起一系列独立国家。试从两个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进程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2.“断限”,也就是确定答题的范围。
准确无误的“断限”对准确理解教材,确定答题内容,紧扣题意,防止丢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断限”出现问题,将会失之毫厘,廖以千里。
历史问答题的“断限”在题干中表现为时间、朝代、国别、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等等,如上面1996年高考题第47题中的“唐朝”审题时不要和商朝或秦汉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相混。
3.找出“历史概念”,确定答题内容。
也就是本题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几问。这是解答问答题非常关键的一步。由于题型的不同,对“历史概念”的审题思路和角度也有所不同。
(1)史论结合说明题。如上面1996年高考历史第47题,其“历史概念”是“唐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唐文化的历史地位”,说明此题包括三问,要求用史实概括说明唐文化繁荣的原因、特点和历史地位。
(2)材料问答题。第一,首先要求考生要读懂材料,了解材料背景和引文出处及作者的阶段属性,再准确归纳出材料的基本史观和结论。如上面1994年高考题第43题其材料背景是欧洲1848年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洲资本主义世界状况,作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其观点是“19世纪中期,由于欧洲大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所以无产阶级不能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得最终胜利。”第二,再根据题意要求用“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即俄国改革、德意统一)的基本原因和性质阐述这一结论。
(3)比较说明题的“历史概念”主要是指从哪几方面进行比较。如上面1998年高考题第49题的“历史概念”,是从“背景和进程”两个方面说明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和一系列独立国家出现的原因。
总而言之,题海战术,猜题压宝,都不能提高历史问答题的成绩,只有掌握了历史问答题的审题方法,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法宝。
★★★历史考试中常见的思维性失误
1.思维僵化 难以延伸
高中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思维僵化,依赖性强,表现在对已有知识的感知、理解和巩固时难以形成思维延伸的结果。
2.思维不周 挂一漏万
学生在知识的巩固、理解与再认再现时,知识重组不到位,组织答案时丢三落四,挂一漏万。所以学生在有意识地培养思维能力时更应注重思维的精密性,力求思维活动的结果臻于完美。
3.思维狭隘 片面孤立
学生在对知识理解与运用时,常常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或者思考问题时只朝一个思路发展,而没有宏观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这就要求学生注意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力争做到思维活动的开阔性、广泛性和完整性。
4.主观臆断 假设不当
学生在学习的思维活动过程中,往往容易按照自己主观设想的情况展开,结果造成失误。我们提倡积极思维,批判性的思维,但它必须是建立在正确而合理的知识分析的基础上,即平常所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用科学严谨的分析结合正确的史实来论证假设的可行性,才能尽量避免主观臆断。
5.思维内敛 发散不开
学生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时,既要注意思维的规范性,又要保证答案组织准确到位,通常表现出思维内敛。对此,学生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寻找答案的思维能力。
6.脱离情景 联系不当
历史命题越来越注重创设新的试题情景考查学生知识运用与思维应变能力。但学生在处理类似问题时总是觉得该问题似曾相识却又说不清道不明,最后导致思维游离于新情景与历史感性印象之间,从而联系不上最佳的答题方案。
7.思维紊乱 逻辑不严
学生在问题的解答中,其常规思维是以问题中的“疑”为线索,以方法为中介,通过质疑—存疑—释疑三大步使思维深化,而常见失误是逻辑思维不严密,答题条理混乱。克服这类失误关键在于培养思维的系统性、定量性,要求学生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手段进行严密的思考从而产生高度概括性、论证性的思维活动结果。
8.思维定势 无法变通
思维定势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起着规范性的凝聚与约束作用,使其难以摆脱原有思维意识和观念的影响,从而在答题解疑的过程中无法变通。
9.逆向思维 其意不明
在历史考试答题过程中,学生通常喜欢按照试题所展示的历史事物的发展进程顺向思考问题,而常见试题类型中有题干注明否定选项符合题意的,学生却不明其意或由于肯定性思维惯性的作用而造成失误,所以学生应突破惯常思维方式,努力按照试题考查的意图去精心组织答案。
10.思维单一 综合力差
在分析问题时学生应当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如相似思维法、溯源思维法、组合思维法、变换形式与角度思维法、设想思维法等不同方法。
★★★★掌握历史简释题答题技巧
简释题,题目小,形式多样,考查功能多,特别是开放性试题,它的答案既可以在课本中,也可以在课外知识中提取,它的答案不是惟一的。它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也在某种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了以考查能力为主的命题思想。所以掌握简释题答题技巧是获得高分的保证。
简释题是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特有的题型,其“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弘扬时代主旋律,凸现活的历史教育”,强调学以致用,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命题理念,已起到了引领全国高考与中学历史教学的潮流。它之所以受到高考命题者的推崇,在于它能引导中学师生摆脱思维定势。同时,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初步的研究性能力及创新能力。
先为大家分析一下它的特点:
第一,题量和分值比重大。每题分值大约在5—6分之间,6题左右,因此它的题量和总分值都仅次于选择题。
第二,题文精干,形式多样,分为六种题型。题干不长,但取材内容丰富,且命题形式多样化,给学生答题留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第三,题目虽小,但考查功能齐全,它从不同角度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因此,从总体功能上看它的考查功能不亚于问答题和材料分析论证题。
下面就高三备考阶段该如何进行简释题复习,分析一下同学们在这一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文物信息题。2002年和2003年28题推出了以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和多元理解为目标的试题。从秦砖、汉瓦、画像石和唐三彩获取了哪些有效信息,这类题目机动性很大。体现了海派特色,而且影响到全国试卷。这些图片给人活生生的历史特点。一部活的历史展现在考生面前,彰显着人本主义的命题思想。
那么,学生在答题时要注意不能只看表面信息,如画中人在干什么,只知道秦砖、汉瓦的形状、文字、插秧、射猎场面,更要挖掘深层信息,知道当时制陶、建筑、绘画水平的提高等等。
第二,文献注释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对历史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考查内容为对联、诗词、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文字等等。例如2002年29题《连昌宫词》节录、2003年29题《述怀》节录。回答时请注意三个问题:
1、切忌只看前两句,后面不看,以为全懂了,按习惯去做,结果文不对题。
2、按要求回答,切忌不管几问,在第一问中全写完,二、三问便无话可说。
3、可以多写几句,但前后答案不能矛盾。原则上一句话一分。
第三,图片判断题。这类题目鼓励学生交流、学会宽容,打破“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例如2003年30题“美国历史上贡献最大的总统是谁”,它以开放式的姿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体现了史实是惟一的特性。历史结论和观念不是惟一的思想,这就是命题者的独具匠心。
大家处理这类题目时应该注意到:
1、明确题目要求; 2、提取有效信息; 3、不要因小失大。
第四,表格理解题。表格材料是通过各种数据构成的科学性、系统性材料,表格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形式生动,材料直观,能考察学生依据史实观察,辨析、理解、运用史料的能力。表格是考查学生理解信息的最好方法。
此题有三种类型:双向表格、直柱图表、圆形图表。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对此类题型的掌握一直不够好,主要体现为:①不会读表,抓不住主要信息。2003年33题是双向数字形式,继续强化了往年的读表题,如何把这些信息转化为文字,就要求学生掌握答题技巧,要求他们“横看纵比再综合”。一些同学看不到工农业发展速度之比,表现出阅读理解上的随意性,所以丢分很多。②有的同学把给的数字进行细算,浪费了很多时间。
第五,故事情景分析题。03年22、30题借用了英语翻译情景,体现了历史知识的跨学科应用。符合二期课改的理念。但目前我们的办学方向不是每个学科都要推广双语教学,中学教育的方向应该是进行素质教育。此类题目比较简单,它不单独出现,而是穿插在其它试题之中。2002年30题,拿破仑画像和一段材料也是故事情景分析题,解题时注意两个方面:①看完故事再写答案。②看材料时注意三个方面:
A.时间(什么时候);B.空间(什么地方);C.特点、(表面特点、深层特点)。
第六,多元理解题。它的特点是你对我也对,体现的是多元价值论。一个观点允许多数人赞同,也允许少数人持不同见解,都属合理现象。2002年31题,通过日本明治维新来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特征的理解水平,许多学生多元理解能力差,失分多。
处理这类问题时大家应注意:
1、注意对重要历史事实评价做到实事求是。 2、利用材料内容来提出或论证自己的观点。
总之,复习简释题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审题是前提:①明确题目要求;②获取有效信息;③注意限定条件。
2、答题是关键:①按问而答、偏重史实知识考查,写出准确的史实即可;偏重史论观点的,写出见解,并作说明评价。②扣题简答。就是简明扼要,不必展开逐点对应。

祝你考试成功!!!加油啊!!!

转贴自:一线高考

★ 材料解析题解答三字诀
从近几年的高考情况看,考生在材料解析题上的失分较为明显。除了因为该项试题的发展呈现材料来源广、信息量大、设问角度活、考查功能全、能力要求高的趋势外,还有,一些学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没有掌握一套实际有效的解题方法,不能熟练解题的步骤。
一、读——是解答的前提
阅读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弄清材料,是解好题的第一步。
1.先读设问,后读材料。不少人认为要先读材料,后看题目设问。事实上这样做有很大的局限性,先读材料比较陌生,如遇到难懂的古文和外来材料甚至障碍更大,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且在不了解答题要求和方向的情况下阅读材料,针对性不强、效率不高,茫茫然需多读几遍方可。所以,先读题目设问,给材料内容定位,明确答题方向、目标,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如1995年“三大发明题”开头的《韩非子•有度》载:“对回答第一问“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就至关重要。②读懂、读透材料。对材料的阅读,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要防止似是而非,一知半解就匆忙答题的毛病。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相关知识的联系,破解命题能力的考查方向。
二、找——是解答的关键
“找”就是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它往往是与“读”交织在一起的,而且方向是一致的,无需将两者截然分开。
1.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在找取每段每句的含义时,要注意抓取关键词语,不论题目所给的材料文字多少,无效信息和虚假信息的干扰程度多强,材料的含义往往就在几个关键词语上,它们是信息的集中表现,是解题时所要用的重点。当然,也别忘了有时关键信息还可能出现在材料的首尾,即材料的介绍和出处上,它有时会给解题以一定的暗示和启发。
2.从材料与课本的关联——找取相似点。试题虽然是新材料、新情景和新设问,但迄今为止,任何一道材料题的解答,都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不管材料多新,必定与课本有不可分割的关联,“貌离神合”于课本知识。这里的关联一是指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确定了材料与课本的某个或某方面重要知识的关联,这样材料便与课本联系在一起,回答问题就不难了,甚至有的设问可以在课本中“对号入座”。
3.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材料解析题,顾名思义是要求把对问题的回答建立在对材料的分析应用上,突出运用材料论证,说明问题的特征和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以充分发挥材料本身在解题中的价值。所以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或从设问的行文中重新获得读材料时忽略了的重要之处,以纠正在答题时抛开材料或设问,随意发挥、答非所问的错误倾向。
三、答——是解答的落点
材料解析题的读、找只是为最后的解答作准备,答才是最终的落点。这个落点是否准确、恰当、完美,是否能够充分体现命题的意图,还要做到“六个注意”:
1.注意答好第一问。除了材料小论文外,每道材料解析题基本上有多个设问,设问间往往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而第一个设问的定位作答是否准确、完整,直接影响着下一问的作答。因此,第一问作答一定要细心推敲,力求全面准确。对起点设问的错认,将会误及后面的答案。
2.注意审准设问。在好多设问中,都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不得照抄材料原句”,“根据材料……谈谈认识”,“综合材料……得出结论”,“比较材料……”,“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这些限制词语大体上代表了设问内容的本质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给予充分注意,以防“南辕北辙”,造成“劲没使到点子上去”的局面。
3.注意设问分值。每个设问后的括号里都有一定的分值,分值大,回答要详尽一点;分值小,回答要简省一点;不能置分值于不顾,自己熟悉的问题虽分值小也大肆铺张,不熟悉的问题虽分值大却片言只语。
4.注意解析的完整性、层次性。材料题解答的完整性和层次性如何,直接决定着得分差别。如1997年第46题“谈谈你对西进运动的认识”,只答出掠夺印第安人或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给1分;两方面都答出的,给2分;答出两方面并指出推动经济发展是主导方面的,给3分。由此可以看出,对材料的解析要力求完整深入。
5.注意史学观点的运用。运用基本的史学理论观点分析材料的本质和规律,这是历史阐释能力的最高要求,在高考题中的考查呈上升趋势。1998年第46题“简要指出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教训”,就是“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能只凭主观愿望和意志办事”。要从具体材料中得出这一基本观点,那就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思考问题。同时,运用史学观点进行材料分析,还可以有效辨别观点错误的材料,增强对历史事物的主观判断能力,全面理解作者的立场、意图、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利于对材料进行辩证、历史的分析、解决。
6.注意答案的简明扼要。对于材料解析题的文字表达能力,历年高考试题的要求都是很高的,通过每年的参考答案的评分说明是不难看出这一点的。材料解析题的答案要求言简意赅,条理清楚,逻辑严谨问什么答什么,不必展开。另外,答案用语要规范,准确使用“应试语言”,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历史卷不能当成语文卷。
★★高考历史问答题的审题方法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历史高考试题的题型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其中的名词解释、选择搭配、列举题、识图填图、填空题都先后被淘汰,但问答题却一直保留下来,在每年高考试卷分析中,问答题的失分率可以说是最高的。其原因就是考生没有掌握历史问答题的审题方法,下面我就这个问题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审题的三个关键:
1.审题型。
题型决定着试题的解题思路和答题的格式要求。考题中经常出现的有三种题型:
(1)史论结合说明题。用史实概述说明某一历史事件或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的原因、性质、表现等等。如此而已996年高考试题第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2)材料问答题。它是材料解析题与问答题的结合。一般形式是要求考生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说明材料中某一观点,最后得出结论和认识。如此而已994年高考试题第题: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还会到来,无产阶级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道:“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试结19世纪念0、60年代的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和性质,阐述对恩格斯这一结论的理解。恩格斯观察历史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对原先的结论进行修正,说明了什么?
(3)比较说明题。一般形式是两个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从不同方面异同点的比较归纳。如1998年高考题第49题:“美国猖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取得胜利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西班牙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起一系列独立国家。试从两个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进程说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2.“断限”,也就是确定答题的范围。
准确无误的“断限”对准确理解教材,确定答题内容,紧扣题意,防止丢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断限”出现问题,将会失之毫厘,廖以千里。
历史问答题的“断限”在题干中表现为时间、朝代、国别、某一历史发展阶段等等,如上面1996年高考题第47题中的“唐朝”审题时不要和商朝或秦汉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相混。
3.找出“历史概念”,确定答题内容。
也就是本题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有几问。这是解答问答题非常关键的一步。由于题型的不同,对“历史概念”的审题思路和角度也有所不同。
(1)史论结合说明题。如上面1996年高考历史第47题,其“历史概念”是“唐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唐文化的历史地位”,说明此题包括三问,要求用史实概括说明唐文化繁荣的原因、特点和历史地位。
(2)材料问答题。第一,首先要求考生要读懂材料,了解材料背景和引文出处及作者的阶段属性,再准确归纳出材料的基本史观和结论。如上面1994年高考题第43题其材料背景是欧洲1848年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洲资本主义世界状况,作者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其观点是“19世纪中期,由于欧洲大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所以无产阶级不能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得最终胜利。”第二,再根据题意要求用“19世纪50、60年代欧洲大陆发生的重大事件”(即俄国改革、德意统一)的基本原因和性质阐述这一结论。
(3)比较说明题的“历史概念”主要是指从哪几方面进行比较。如上面1998年高考题第49题的“历史概念”,是从“背景和进程”两个方面说明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和一系列独立国家出现的原因。
总而言之,题海战术,猜题压宝,都不能提高历史问答题的成绩,只有掌握了历史问答题的审题方法,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法宝。
★★★历史考试中常见的思维性失误
1.思维僵化 难以延伸
高中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思维僵化,依赖性强,表现在对已有知识的感知、理解和巩固时难以形成思维延伸的结果。
2.思维不周 挂一漏万
学生在知识的巩固、理解与再认再现时,知识重组不到位,组织答案时丢三落四,挂一漏万。所以学生在有意识地培养思维能力时更应注重思维的精密性,力求思维活动的结果臻于完美。
3.思维狭隘 片面孤立
学生在对知识理解与运用时,常常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或者思考问题时只朝一个思路发展,而没有宏观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这就要求学生注意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问题,力争做到思维活动的开阔性、广泛性和完整性。
4.主观臆断 假设不当
学生在学习的思维活动过程中,往往容易按照自己主观设想的情况展开,结果造成失误。我们提倡积极思维,批判性的思维,但它必须是建立在正确而合理的知识分析的基础上,即平常所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用科学严谨的分析结合正确的史实来论证假设的可行性,才能尽量避免主观臆断。
5.思维内敛 发散不开
学生在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时,既要注意思维的规范性,又要保证答案组织准确到位,通常表现出思维内敛。对此,学生应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寻找答案的思维能力。
6.脱离情景 联系不当
历史命题越来越注重创设新的试题情景考查学生知识运用与思维应变能力。但学生在处理类似问题时总是觉得该问题似曾相识却又说不清道不明,最后导致思维游离于新情景与历史感性印象之间,从而联系不上最佳的答题方案。
7.思维紊乱 逻辑不严
学生在问题的解答中,其常规思维是以问题中的“疑”为线索,以方法为中介,通过质疑—存疑—释疑三大步使思维深化,而常见失误是逻辑思维不严密,答题条理混乱。克服这类失误关键在于培养思维的系统性、定量性,要求学生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手段进行严密的思考从而产生高度概括性、论证性的思维活动结果。
8.思维定势 无法变通
思维定势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起着规范性的凝聚与约束作用,使其难以摆脱原有思维意识和观念的影响,从而在答题解疑的过程中无法变通。
9.逆向思维 其意不明
在历史考试答题过程中,学生通常喜欢按照试题所展示的历史事物的发展进程顺向思考问题,而常见试题类型中有题干注明否定选项符合题意的,学生却不明其意或由于肯定性思维惯性的作用而造成失误,所以学生应突破惯常思维方式,努力按照试题考查的意图去精心组织答案。
10.思维单一 综合力差
在分析问题时学生应当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如相似思维法、溯源思维法、组合思维法、变换形式与角度思维法、设想思维法等不同方法。
★★★★掌握历史简释题答题技巧
简释题,题目小,形式多样,考查功能多,特别是开放性试题,它的答案既可以在课本中,也可以在课外知识中提取,它的答案不是惟一的。它既考查了学生的历史知识,也在某种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了以考查能力为主的命题思想。所以掌握简释题答题技巧是获得高分的保证。
简释题是上海高考历史试卷特有的题型,其“以人为本,倡导人文关怀,弘扬时代主旋律,凸现活的历史教育”,强调学以致用,体现“研究性学习”的命题理念,已起到了引领全国高考与中学历史教学的潮流。它之所以受到高考命题者的推崇,在于它能引导中学师生摆脱思维定势。同时,还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初步的研究性能力及创新能力。
先为大家分析一下它的特点:
第一,题量和分值比重大。每题分值大约在5—6分之间,6题左右,因此它的题量和总分值都仅次于选择题。
第二,题文精干,形式多样,分为六种题型。题干不长,但取材内容丰富,且命题形式多样化,给学生答题留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第三,题目虽小,但考查功能齐全,它从不同角度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因此,从总体功能上看它的考查功能不亚于问答题和材料分析论证题。
下面就高三备考阶段该如何进行简释题复习,分析一下同学们在这一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文物信息题。2002年和2003年28题推出了以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和多元理解为目标的试题。从秦砖、汉瓦、画像石和唐三彩获取了哪些有效信息,这类题目机动性很大。体现了海派特色,而且影响到全国试卷。这些图片给人活生生的历史特点。一部活的历史展现在考生面前,彰显着人本主义的命题思想。
那么,学生在答题时要注意不能只看表面信息,如画中人在干什么,只知道秦砖、汉瓦的形状、文字、插秧、射猎场面,更要挖掘深层信息,知道当时制陶、建筑、绘画水平的提高等等。
第二,文献注释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对历史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考查内容为对联、诗词、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文字等等。例如2002年29题《连昌宫词》节录、2003年29题《述怀》节录。回答时请注意三个问题:
1、切忌只看前两句,后面不看,以为全懂了,按习惯去做,结果文不对题。
2、按要求回答,切忌不管几问,在第一问中全写完,二、三问便无话可说。
3、可以多写几句,但前后答案不能矛盾。原则上一句话一分。
第三,图片判断题。这类题目鼓励学生交流、学会宽容,打破“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例如2003年30题“美国历史上贡献最大的总统是谁”,它以开放式的姿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体现了史实是惟一的特性。历史结论和观念不是惟一的思想,这就是命题者的独具匠心。
大家处理这类题目时应该注意到:
1、明确题目要求; 2、提取有效信息; 3、不要因小失大。
第四,表格理解题。表格材料是通过各种数据构成的科学性、系统性材料,表格内容丰富,取材广泛,形式生动,材料直观,能考察学生依据史实观察,辨析、理解、运用史料的能力。表格是考查学生理解信息的最好方法。
此题有三种类型:双向表格、直柱图表、圆形图表。
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对此类题型的掌握一直不够好,主要体现为:①不会读表,抓不住主要信息。2003年33题是双向数字形式,继续强化了往年的读表题,如何把这些信息转化为文字,就要求学生掌握答题技巧,要求他们“横看纵比再综合”。一些同学看不到工农业发展速度之比,表现出阅读理解上的随意性,所以丢分很多。②有的同学把给的数字进行细算,浪费了很多时间。
第五,故事情景分析题。03年22、30题借用了英语翻译情景,体现了历史知识的跨学科应用。符合二期课改的理念。但目前我们的办学方向不是每个学科都要推广双语教学,中学教育的方向应该是进行素质教育。此类题目比较简单,它不单独出现,而是穿插在其它试题之中。2002年30题,拿破仑画像和一段材料也是故事情景分析题,解题时注意两个方面:①看完故事再写答案。②看材料时注意三个方面:
A.时间(什么时候);B.空间(什么地方);C.特点、(表面特点、深层特点)。
第六,多元理解题。它的特点是你对我也对,体现的是多元价值论。一个观点允许多数人赞同,也允许少数人持不同见解,都属合理现象。2002年31题,通过日本明治维新来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特征的理解水平,许多学生多元理解能力差,失分多。
处理这类问题时大家应注意:
1、注意对重要历史事实评价做到实事求是。 2、利用材料内容来提出或论证自己的观点。
总之,复习简释题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审题是前提:①明确题目要求;②获取有效信息;③注意限定条件。
2、答题是关键:①按问而答、偏重史实知识考查,写出准确的史实即可;偏重史论观点的,写出见解,并作说明评价。②扣题简答。就是简明扼要,不必展开逐点对应。

祝你考试成功!!!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