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无赖无法卸载:让许多音乐老师汗颜的问题:为什么世界上所有民族的音乐都不谋而合是7个音,或者是7个音中的其中几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高校问答 时间:2024/05/01 10:08:33
在巴赫发明12平均律之前,还没有完整的音律体系,但是世界上所有的音乐都是do re mi fa so la si组成的,虽然中国民乐用的是do re mi so la,即工商角淄羽,但是还是7个音之中的5音。这种1个8度分成7个主音的音律为什么会被全世界人类不谋而合的运用?

听音乐谁都会,7个音谁都知道,它的由来有多少人知道呢?
我问过音乐老师,知道的也很少啊
严重鄙视不学无术,乱抄资料的人!把声调的知识搬过来真是牛头不对马嘴,让人啼笑皆非。
更谴责那些抄别人回答的人!没有学品!

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还是更欣赏 sunshine雨雨 的回答,至少代表了学术的精神!

楼上的几位扯这么多,其实并没有回答楼主的问题.

  据我所知,楼主所述"为什么世界上所有民族的音乐都不谋而合是7个音,或者是7个音中的其中几个?"这一命题并不成立,尽管我们说五声音阶里的五个音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的是七声音阶中的do re mi so la.但他们的绝对音高并不相同.

  这是因为,12平均律并非自然音律(也称纯律),而是一种数理音律,为了简化记谱和演奏,其中每个音的绝对音高都有所调整.而我国古代使用的五声音阶这是自然音律.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民族也并不是都用的相同的七个音或其中的几个.

  后面是一点资料,简要介绍几种律法

  纯律

  纯律是用纯五度(弦长之比为2:3)和大三度(弦长之比为4:5)确定音阶中各音高度的一种律制。

  纯律,是用纯五度(弦长之比为2:3)和大三度(弦长之比为4:5)确定音阶中各音高度的一种律制。例如:大七度为纯五度加大三度,小三度为纯五度减去大三度,由于纯律音阶中各音对主音的音程关系与纯音程完全相符且其音响亦特别协和,故称“纯律”。

  虽然在中国古代没有出现过关于纯律的理论,但是在七弦琴第3、6、8、11等四个徽,依次当弦度1/5、2/5、3/5、4/5处,其比值的分母均为5,为纯律所独有,因此,杨荫浏先生指出:“一首琴曲,若用到3、6、8、11徽上的泛音,则这首琴曲所用的律,便只能是纯律。”

  从琴谱《碣石调·幽兰》中用到本一6、8、11徽上的泛音看,可以证明中国在公元六世纪就已应用了纯律。从湖北随县曾侯钟铭所反映出来的“三度生律法”,又进一步将纯律在中国运用的时间往前上溯到24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亦称“十二等程律”。

  十二平均律: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亦称“十二等程律”。据杨荫浏先生考证,从历史记载看我国在音乐实践中开始应用平均律,约在公元前二世纪,但平均律理论的出现,则是1584年明代朱载堉《律学新说》问世之时。实践与理论之先后出现,其间相去1685年。

  明朝中叶,皇族世子朱载堉发明以珠算开方的办法,求得律制上的等比数列,具体说来就是:用发音体的长度计算音高,假定黄钟正律为1尺,求出低八度的音高弦长为2尺,然后将2开12次方得频率公比数1.059463094,该公比自乘12次即得十二律中各律音高,且黄钟正好还原。用这种方法第一次解决了十二律自由旋宫转调的千古难题,他的“新法密律”(即十二平均律)已成为人类科学史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这种律制包括了乐音的标准音高、乐音的有关法则和规律。钢琴键盘上共有黑、白键88个,就是根据十二平均律的原理制作的。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理论对世界音乐理论有重大贡献。直到一百多年之后,德国音乐家威尔克迈斯特才提出了同样的理论。19世纪末,比利时音响学家马容曾按朱载育发明的这种方法时行实验,得出的结论与朱完全相同.

  西方音乐界的看法则是J.S.Bach发明了十二平均律

二[天下声调皆可五度标调]

声调的鉴定使用五度标调法,但这个五度标调法与以前的五度标调法有所不同,这个五度的基准音是1、2、3、5、6而不是1、2、3、4、5。就是"角、徵、宫、商、羽"这中国古代的五音,约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1、2、3、5、6五个基本音,因为这是音乐中最稳定的五个基本对比音高。

‘五度标调'所用的五音是自然音阶而不是人为强行定义出来的音阶,它们是人类的听觉最能接受的最稳定的五个基本音高,就象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是人类最基本的视觉颜色一样,是听觉的基本音高。

新旧‘五度标调'取音对比:
新 旧
6 = 5
5 = 4
3 = 3
2 = 2
1 = 1

因为各个人所能发出的声音的音高区域是各不相同的,女的一般比男的音高一个8度。所以,用固定的调高去标1个音节的声调变化是不科学的,这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如:粤语拼音中的5这个声调标识法是很不科学的,男人和女人读5这个音必然不一样。人类听觉能够模仿和鉴别的声调不是固定的音高而是音高的变化过程,就是音高的上升、下降和平行3种变化,并且自然界只有这3种变化是可以作到大众化的鉴别的。所以‘五度标调'起码需要2个音高,如:31、53、66等。而正确的‘五度标调'是用2个音高来标示的,因为2个音高表示了音高变化的主体。

这跟音乐中的调式是完全一样的,必须先定一个基调然后才能决定其它4个音的音高,只要读出一个基准低音,如:1,则其它的2、3、5、6四个音高也就固定不变了。另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这五个音是中国传统的五音,它们的教音与西方音乐的不一样,所以必须用嘴巴或中国乐器来定调高而不能用钢琴来定,否则不准。

至于说"据说某些少数民族语言(好像是贵州的一种苗语)具有六种平调,所以至少有六种音高,调查这种语言时平常为汉语设计的五度标调法也黔驴技穷了"这样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因为象音乐声乐专业人士这样的人要准确发好12个平均音也要练几年的功夫才能作到,6个平调要想作为群众性的语言声调是绝对不可能的。

三[五度标调为什么只有六种基本变化?]

这是因为有如下的情况限制了可能产生的其它调式的种类:

1,升降只有两个方向,就是从高到低和从低到高,加上平行这种变化,这就是语言声调的3个基本变化:平行、上升和下降。但由于人类的音域不只是3个音高,所以,下降有从高音到中音和中音到低音的不同,上升和平行的情况也是如此,因此人类语言的声调不止3个;

2,产生听觉区别效果必须至少有两级音阶, 如:53、13等, 就是说发音时一个音的前后两个声位的音高对比必须大于两级音阶,才能产生听觉上的上升或者下降的听觉区别,不然将会给人平行的感觉,而不可能产生前后不同的上升或下降的对比效果,就不可能产生上升或者下降的听觉区别。如:23、54这样的标调都是错误的。

3,跨越两个音阶就会产生尾段音程相同的听觉感受,如:15或51这样的声调,它跟35是不存在区别的听觉效果的。用汉字演示来说明,例如:(海南话)"诗意"连读起来就是:di(13)-i(35),快速连读起来听觉上跟"四di(35)"完全没有区别。

4,曲折的音阶会产生两个音的感觉。一个音节可以产生听觉上可比的音高落差效果的音位有并且只有两个位置,这两个位置就是音节的开始和结尾。在一气可成的音节中,要存在第三个中间位置的可比的音高落差效果的音位是不可能的,如果硬要在中间的音位进行比较,必然会变成两个音的听觉效果。
象《汉语拼音方案》中的普通话第三调214和杭州话阴平323、阴去334等这种音调标注是很不科学的,而且实际会话中也不存在这样的发音。
如:"九"字在普通话中是第三声,按《汉语拼音方案》它应该发214调的音阶变化,但实际在对话中并不存在这样的发音,如:比赛中的比分是"9比9","9比9"的发音应该是jiu(35) bi(35) jiu(31),第一个"九"发阳上调(35),而第二个"九"发阴去调(31),这样的普通话读音才是正确的读音,没有人会读jiu(214) bi(35) jiu(214)。同样的道理,普通话中所有的第三调的读音,在实际使用中都是根据句子中的位置不同而分别按35(阳上)和31(阴去)两个互相不同的音调情形发音。

5,太低的平行音程很难发音,所以11这个音调是不存在的。

6,太高的升降音位一样很难发音,所以音阶6只做平行调使用。

7,根据上面的规律,由12356五个音的自由排列可以产生的数学排列是:
11、12、13、15、16
22、21、23、25、26
33、32、31、35、36
55、53、52、51、56
66、65、63、62、61
排除了上面规律所产生的冲突后,就只剩下:66、35、53、33、13、31六种音调变化。其他的方言的声调的具体的调值有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出入,但大体的格局是不会变的。

这六种音调变化就是自然声调。世界上不论什么语言的声调都不会超出这六种自然声调的基本格局。

这个我好像知道一点。以前在书上看过。
是这样,之所以会形成人类异族而音律大致统一这一现象是和人类的头颅内部的骨骼形态构架。(具体是什么骨头我也说不来)以及这些骨头长时间的运动所带来的脑部神经的习惯性运作,逐渐形成大脑中枢的音律中枢 是有关系的。(这句话我讲起来好累慢慢看)所以呢会有一定的统一因为人类头部骨骼以及它们的运动是没有太大的差异的。
这一点和智力发展到高水平的海豚和一种什么鲸是一样的。不同地域的它们所拥有的也是一定的音律(用以传达)
哦我只知道这么多了不晓得你满意否。

声调的鉴定使用五度标调法,但这个五度标调法与以前的五度标调法有所不同,这个五度的基准音是1、2、3、5、6而不是1、2、3、4、5。就是"角、徵、宫、商、羽"这中国古代的五音,约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1、2、3、5、6五个基本音,因为这是音乐中最稳定的五个基本对比音高。

‘五度标调'所用的五音是自然音阶而不是人为强行定义出来的音阶,它们是人类的听觉最能接受的最稳定的五个基本音高,就象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是人类最基本的视觉颜色一样,是听觉的基本音高。

新旧‘五度标调'取音对比:
新 旧
6 = 5
5 = 4
3 = 3
2 = 2
1 = 1

因为各个人所能发出的声音的音高区域是各不相同的,女的一般比男的音高一个8度。所以,用固定的调高去标1个音节的声调变化是不科学的,这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如:粤语拼音中的5这个声调标识法是很不科学的,男人和女人读5这个音必然不一样。人类听觉能够模仿和鉴别的声调不是固定的音高而是音高的变化过程,就是音高的上升、下降和平行3种变化,并且自然界只有这3种变化是可以作到大众化的鉴别的。所以‘五度标调'起码需要2个音高,如:31、53、66等。而正确的‘五度标调'是用2个音高来标示的,因为2个音高表示了音高变化的主体。

这跟音乐中的调式是完全一样的,必须先定一个基调然后才能决定其它4个音的音高,只要读出一个基准低音,如:1,则其它的2、3、5、6四个音高也就固定不变了。另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这五个音是中国传统的五音,它们的教音与西方音乐的不一样,所以必须用嘴巴或中国乐器来定调高而不能用钢琴来定,否则不准。

至于说"据说某些少数民族语言(好像是贵州的一种苗语)具有六种平调,所以至少有六种音高,调查这种语言时平常为汉语设计的五度标调法也黔驴技穷了"这样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因为象音乐声乐专业人士这样的人要准确发好12个平均音也要练几年的功夫才能作到,6个平调要想作为群众性的语言声调是绝对不可能的。

三[五度标调为什么只有六种基本变化?]

这是因为有如下的情况限制了可能产生的其它调式的种类:

1,升降只有两个方向,就是从高到低和从低到高,加上平行这种变化,这就是语言声调的3个基本变化:平行、上升和下降。但由于人类的音域不只是3个音高,所以,下降有从高音到中音和中音到低音的不同,上升和平行的情况也是如此,因此人类语言的声调不止3个;

2,产生听觉区别效果必须至少有两级音阶, 如:53、13等, 就是说发音时一个音的前后两个声位的音高对比必须大于两级音阶,才能产生听觉上的上升或者下降的听觉区别,不然将会给人平行的感觉,而不可能产生前后不同的上升或下降的对比效果,就不可能产生上升或者下降的听觉区别。如:23、54这样的标调都是错误的。

3,跨越两个音阶就会产生尾段音程相同的听觉感受,如:15或51这样的声调,它跟35是不存在区别的听觉效果的。用汉字演示来说明,例如:(海南话)"诗意"连读起来就是:di(13)-i(35),快速连读起来听觉上跟"四di(35)"完全没有区别。

4,曲折的音阶会产生两个音的感觉。一个音节可以产生听觉上可比的音高落差效果的音位有并且只有两个位置,这两个位置就是音节的开始和结尾。在一气可成的音节中,要存在第三个中间位置的可比的音高落差效果的音位是不可能的,如果硬要在中间的音位进行比较,必然会变成两个音的听觉效果。
象《汉语拼音方案》中的普通话第三调214和杭州话阴平323、阴去334等这种音调标注是很不科学的,而且实际会话中也不存在这样的发音。
如:"九"字在普通话中是第三声,按《汉语拼音方案》它应该发214调的音阶变化,但实际在对话中并不存在这样的发音,如:比赛中的比分是"9比9","9比9"的发音应该是jiu(35) bi(35) jiu(31),第一个"九"发阳上调(35),而第二个"九"发阴去调(31),这样的普通话读音才是正确的读音,没有人会读jiu(214) bi(35) jiu(214)。同样的道理,普通话中所有的第三调的读音,在实际使用中都是根据句子中的位置不同而分别按35(阳上)和31(阴去)两个互相不同的音调情形发音。

5,太低的平行音程很难发音,所以11这个音调是不存在的。

6,太高的升降音位一样很难发音,所以音阶6只做平行调使用。

7,根据上面的规律,由12356五个音的自由排列可以产生的数学排列是:
11、12、13、15、16
22、21、23、25、26
33、32、31、35、36
55、53、52、51、56
66、65、63、62、61
排除了上面规律所产生的冲突后,就只剩下:66、35、53、33、13、31六种音调变化。其他的方言的声调的具体的调值有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出入,但大体的格局是不会变的。

除了这些音..其他的音就不叫乐音了..

声音分成2种

乐音和噪音

二[天下声调皆可五度标调]

声调的鉴定使用五度标调法,但这个五度标调法与以前的五度标调法有所不同,这个五度的基准音是1、2、3、5、6而不是1、2、3、4、5。就是"角、徵、宫、商、羽"这中国古代的五音,约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1、2、3、5、6五个基本音,因为这是音乐中最稳定的五个基本对比音高。

‘五度标调'所用的五音是自然音阶而不是人为强行定义出来的音阶,它们是人类的听觉最能接受的最稳定的五个基本音高,就象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是人类最基本的视觉颜色一样,是听觉的基本音高。

新旧‘五度标调'取音对比:
新 旧
6 = 5
5 = 4
3 = 3
2 = 2
1 = 1

因为各个人所能发出的声音的音高区域是各不相同的,女的一般比男的音高一个8度。所以,用固定的调高去标1个音节的声调变化是不科学的,这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如:粤语拼音中的5这个声调标识法是很不科学的,男人和女人读5这个音必然不一样。人类听觉能够模仿和鉴别的声调不是固定的音高而是音高的变化过程,就是音高的上升、下降和平行3种变化,并且自然界只有这3种变化是可以作到大众化的鉴别的。所以‘五度标调'起码需要2个音高,如:31、53、66等。而正确的‘五度标调'是用2个音高来标示的,因为2个音高表示了音高变化的主体。

这跟音乐中的调式是完全一样的,必须先定一个基调然后才能决定其它4个音的音高,只要读出一个基准低音,如:1,则其它的2、3、5、6四个音高也就固定不变了。另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这五个音是中国传统的五音,它们的教音与西方音乐的不一样,所以必须用嘴巴或中国乐器来定调高而不能用钢琴来定,否则不准。

至于说"据说某些少数民族语言(好像是贵州的一种苗语)具有六种平调,所以至少有六种音高,调查这种语言时平常为汉语设计的五度标调法也黔驴技穷了"这样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因为象音乐声乐专业人士这样的人要准确发好12个平均音也要练几年的功夫才能作到,6个平调要想作为群众性的语言声调是绝对不可能的。

三[五度标调为什么只有六种基本变化?]

这是因为有如下的情况限制了可能产生的其它调式的种类:

1,升降只有两个方向,就是从高到低和从低到高,加上平行这种变化,这就是语言声调的3个基本变化:平行、上升和下降。但由于人类的音域不只是3个音高,所以,下降有从高音到中音和中音到低音的不同,上升和平行的情况也是如此,因此人类语言的声调不止3个;

2,产生听觉区别效果必须至少有两级音阶, 如:53、13等, 就是说发音时一个音的前后两个声位的音高对比必须大于两级音阶,才能产生听觉上的上升或者下降的听觉区别,不然将会给人平行的感觉,而不可能产生前后不同的上升或下降的对比效果,就不可能产生上升或者下降的听觉区别。如:23、54这样的标调都是错误的。

3,跨越两个音阶就会产生尾段音程相同的听觉感受,如:15或51这样的声调,它跟35是不存在区别的听觉效果的。用汉字演示来说明,例如:(海南话)"诗意"连读起来就是:di(13)-i(35),快速连读起来听觉上跟"四di(35)"完全没有区别。

4,曲折的音阶会产生两个音的感觉。一个音节可以产生听觉上可比的音高落差效果的音位有并且只有两个位置,这两个位置就是音节的开始和结尾。在一气可成的音节中,要存在第三个中间位置的可比的音高落差效果的音位是不可能的,如果硬要在中间的音位进行比较,必然会变成两个音的听觉效果。
象《汉语拼音方案》中的普通话第三调214和杭州话阴平323、阴去334等这种音调标注是很不科学的,而且实际会话中也不存在这样的发音。
如:"九"字在普通话中是第三声,按《汉语拼音方案》它应该发214调的音阶变化,但实际在对话中并不存在这样的发音,如:比赛中的比分是"9比9","9比9"的发音应该是jiu(35) bi(35) jiu(31),第一个"九"发阳上调(35),而第二个"九"发阴去调(31),这样的普通话读音才是正确的读音,没有人会读jiu(214) bi(35) jiu(214)。同样的道理,普通话中所有的第三调的读音,在实际使用中都是根据句子中的位置不同而分别按35(阳上)和31(阴去)两个互相不同的音调情形发音。

5,太低的平行音程很难发音,所以11这个音调是不存在的。

6,太高的升降音位一样很难发音,所以音阶6只做平行调使用。

7,根据上面的规律,由12356五个音的自由排列可以产生的数学排列是:
11、12、13、15、16
22、21、23、25、26
33、32、31、35、36
55、53、52、51、56
66、65、63、62、61
排除了上面规律所产生的冲突后,就只剩下:66、35、53、33、13、31六种音调变化。其他的方言的声调的具体的调值有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出入,但大体的格局是不会变的。

这六种音调变化就是自然声调。世界上不论什么语言的声调都不会超出这六种自然声调的基本格局。
回答者:李家思 - 大魔导师 十三级 7-8 21:57

声调的鉴定使用五度标调法,但这个五度标调法与以前的五度标调法有所不同,这个五度的基准音是1、2、3、5、6而不是1、2、3、4、5。就是"角、徵、宫、商、羽"这中国古代的五音,约相当于现代音乐中的1、2、3、5、6五个基本音,因为这是音乐中最稳定的五个基本对比音高。

‘五度标调'所用的五音是自然音阶而不是人为强行定义出来的音阶,它们是人类的听觉最能接受的最稳定的五个基本音高,就象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是人类最基本的视觉颜色一样,是听觉的基本音高。

新旧‘五度标调'取音对比:
新 旧
6 = 5
5 = 4
3 = 3
2 = 2
1 = 1

因为各个人所能发出的声音的音高区域是各不相同的,女的一般比男的音高一个8度。所以,用固定的调高去标1个音节的声调变化是不科学的,这在实践中也是行不通的,如:粤语拼音中的5这个声调标识法是很不科学的,男人和女人读5这个音必然不一样。人类听觉能够模仿和鉴别的声调不是固定的音高而是音高的变化过程,就是音高的上升、下降和平行3种变化,并且自然界只有这3种变化是可以作到大众化的鉴别的。所以‘五度标调'起码需要2个音高,如:31、53、66等。而正确的‘五度标调'是用2个音高来标示的,因为2个音高表示了音高变化的主体。

这跟音乐中的调式是完全一样的,必须先定一个基调然后才能决定其它4个音的音高,只要读出一个基准低音,如:1,则其它的2、3、5、6四个音高也就固定不变了。另一点需要说明的是这五个音是中国传统的五音,它们的教音与西方音乐的不一样,所以必须用嘴巴或中国乐器来定调高而不能用钢琴来定,否则不准。

至于说"据说某些少数民族语言(好像是贵州的一种苗语)具有六种平调,所以至少有六种音高,调查这种语言时平常为汉语设计的五度标调法也黔驴技穷了"这样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因为象音乐声乐专业人士这样的人要准确发好12个平均音也要练几年的功夫才能作到,6个平调要想作为群众性的语言声调是绝对不可能的。

三[五度标调为什么只有六种基本变化?]

这是因为有如下的情况限制了可能产生的其它调式的种类:

1,升降只有两个方向,就是从高到低和从低到高,加上平行这种变化,这就是语言声调的3个基本变化:平行、上升和下降。但由于人类的音域不只是3个音高,所以,下降有从高音到中音和中音到低音的不同,上升和平行的情况也是如此,因此人类语言的声调不止3个;

2,产生听觉区别效果必须至少有两级音阶, 如:53、13等, 就是说发音时一个音的前后两个声位的音高对比必须大于两级音阶,才能产生听觉上的上升或者下降的听觉区别,不然将会给人平行的感觉,而不可能产生前后不同的上升或下降的对比效果,就不可能产生上升或者下降的听觉区别。如:23、54这样的标调都是错误的。

3,跨越两个音阶就会产生尾段音程相同的听觉感受,如:15或51这样的声调,它跟35是不存在区别的听觉效果的。用汉字演示来说明,例如:(海南话)"诗意"连读起来就是:di(13)-i(35),快速连读起来听觉上跟"四di(35)"完全没有区别。

4,曲折的音阶会产生两个音的感觉。一个音节可以产生听觉上可比的音高落差效果的音位有并且只有两个位置,这两个位置就是音节的开始和结尾。在一气可成的音节中,要存在第三个中间位置的可比的音高落差效果的音位是不可能的,如果硬要在中间的音位进行比较,必然会变成两个音的听觉效果。
象《汉语拼音方案》中的普通话第三调214和杭州话阴平323、阴去334等这种音调标注是很不科学的,而且实际会话中也不存在这样的发音。
如:"九"字在普通话中是第三声,按《汉语拼音方案》它应该发214调的音阶变化,但实际在对话中并不存在这样的发音,如:比赛中的比分是"9比9","9比9"的发音应该是jiu(35) bi(35) jiu(31),第一个"九"发阳上调(35),而第二个"九"发阴去调(31),这样的普通话读音才是正确的读音,没有人会读jiu(214) bi(35) jiu(214)。同样的道理,普通话中所有的第三调的读音,在实际使用中都是根据句子中的位置不同而分别按35(阳上)和31(阴去)两个互相不同的音调情形发音。

5,太低的平行音程很难发音,所以11这个音调是不存在的。

6,太高的升降音位一样很难发音,所以音阶6只做平行调使用。

7,根据上面的规律,由12356五个音的自由排列可以产生的数学排列是:
11、12、13、15、16
22、21、23、25、26
33、32、31、35、36
55、53、52、51、56
66、65、63、62、61
排除了上面规律所产生的冲突后,就只剩下:66、35、53、33、13、31六种音调变化。其他的方言的声调的具体的调值有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出入,但大体的格局是不会变的。
之所以会形成人类异族而音律大致统一这一现象是和人类的头颅内部的骨骼形态构架。(具体是什么骨头我也说不来)以及这些骨头长时间的运动所带来的脑部神经的习惯性运作,逐渐形成大脑中枢的音律中枢 是有关系的。(这句话我讲起来好累慢慢看)所以呢会有一定的统一因为人类头部骨骼以及它们的运动是没有太大的差异的。
这一点和智力发展到高水平的海豚和一种什么鲸是一样的。不同地域的它们所拥有的也是一定的音律(用以传达)
哦我只知道这么多了不晓得你满意否。